首页 / 正文

高祖纪五

天福五年春正月丁卯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降德音:“应天福三年终,公私债欠,一切除放。”壬申,蜀人寇西鄙,群盗张达、任康等劫清水德铁之城以应之。癸酉,湖南奏,闽人杀王昶,夷其族,王延羲因民之欲而定之。甲戌,遣宣徽使杨彦询使于契丹。辛巳,皇子开封尹、郑王重贵加检校太尉。己丑,回鹘可汗仁美遣使贡良马白玉,谢册命也。庚寅,以二王后前右赞善大夫、袭酅国公杨延寿为太子左谕德,三恪汝州襄城县令、袭介国公宇文颉加食邑三千户。辛卯,升绛州为防御州。癸巳,以左神武统军陆思铎为右羽林统军,以陇州防御使何福进为右神武统军。甲午,太常少卿裴羽奏:“请追谥唐庄宗皇后刘氏为神闵敬皇后,明宗皇后曹氏请追谥为和武宪皇后,闵帝鲁国夫人孔氏请追谥为闵哀皇后。”从之。丙申,河中节度使安审信奏:“军校康从受、李崇、孙大裕、张崇、于千等以所部兵为乱,寻平之,死者五百人。”

二月丁酉朔,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义金卒,赠太师,以其子元德袭其位。乙巳,御史中丞窦贞固奏:“国忌日,宰臣跪炉焚香,文武百僚列坐。窃惟礼例,有所未安。今欲请宰臣仍旧跪炉,百僚依班序立。”诏可之,仍令行香之后饭僧百人,永为定制。庚戌,北京留守安彦威来朝,帝慰接甚厚,赐上樽酒。壬子,升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二品。丁巳,青州节度使、东平王王建立来朝。己未,以中书门下侍郎为清望正三品,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为清望正四品。

三月丁卯朔,右散骑常侍张允改礼部侍郎。辛未,宋州归德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刘知远加特进,改邺都留守、广晋尹,典军如故。以兖州节度使李从温为徐州节度使,以北京留守安彦威为宋州节度使。壬申,诏朝臣觐省父母,依天成例颁赐茶药。癸酉,以青州节度使王建立为昭义军节度使,进封韩王,仍割辽、沁二州为昭义属郡,以建立本辽州人,用成其衣锦之美也。以晋州节度使李德珫为北京留守,以潞州节度使皇甫遇为晋州节度使。是日,容州节度使马存卒。甲戌,以给事中李光廷为左散骑常侍,亳州团练使李式为给事中。乙亥,相州节度使桑维翰加检校司徒,改兖州节度使。许州节度使杜重威改郓州节度使,河中节度使安审信改许州节度使。丁丑,长安公主出降驸马都尉杨承祚。戊寅,诏:“中书门下五品已上官于两省上事,宰臣押角之礼;及第举人与主司选胜筵宴,及中书舍人靸鞋接见举人;兼兵部、礼部引人过堂之日幕次酒食会客,悉宜废之。”己卯,以前枢密使刘处让为相州节度使。辛巳,湖南遣牙将刘勍领兵大破溪峒群蛮,收溪、锦、蒋三州。丁亥,以秦州节度使康福为河中节度使,以徐州节度使侯益为秦州节度使。庚寅,御明德楼,饯送昭义军节度使王建立,赐玉斧、蜀马。甲午,诏吏部三铨,听四时选拟官旋奏,不在团甲之限。

夏四月丙申朔,宴群臣于永福殿。戊戌,曹州防御使石晖卒,帝之从弟也。礼官奏:“天子为五服之内亲本服周者,三哭而止。”从之。己亥,罢洛阳、京兆进苑囿瓜果,悯劳人也。壬寅,右仆射致仕裴皞卒,赠太子太保。丙午,诏曰:“承旨者,承时君之旨。非近侍重臣,无以禀朕旨,宣予言。是以大朝会宰臣承旨,草制诏学士承旨,若无区别,何表等威?除翰林承旨外,殿前承旨宜改为殿直;密院承旨宜改为承宣;御史台、三司、阁门、客省所有承旨,并令别定其名。”庚戌,以沧州节度使马全节为安州节度使。礼部侍郎张允奏,请废明经、童子科。从之。因诏宏词、拔萃、明算、道举、百篇等科并停之。

五月癸酉,宋州贡瑞麦两歧。甲申,以前徐州节度使苌从简为右金吾卫上将军。丙戌,安州节度使李金全叛,诏新授安州节度使马全节以洛、汴、汝、郑、单、宋、陈、蔡、曹、濮十州之兵讨之。以前鄜州节度使安审晖为副,以内客省使李守贞为都监,仍遣供奉官刘彦瑶奉诏以谕金全。命麾下齐谦以诏送于淮夷,云梦人齐岘斩谦,归其诏于阙。辛卯,昭义节度使韩王王建立薨,辍朝二日,赠尚书令。壬寅, 壬寅上疑脱“六月”二字。 少府监致仕尹玉羽卒。癸卯,淮南使李承裕代李金全,金全南走,承裕以淮兵二千守其城。甲辰,马全节自应山县进军于大化镇。戊申,与鄂州贼军阵于安陆之南,三战而后克之,斩首三千级,生擒千余人。供奉官安友谦登锋力战,奋不顾身。全节赏其忠勇,使驰献捷书,暍死于路。是日,削夺李金全官爵。丁巳,淮夷伪校李承裕率众掠城中资货而遁,马全节入城抚其遗民,遣安审晖率兵以逐承裕,擒而斩之。执其伪都监杜光邺,及淮南军五百余人,露布献于阙下。帝曰:此辈何罪,皆厚给放还。癸亥,道士崇真大师张荐明赐号通元先生。是时帝好《道德经》,尝召荐明讲说其义,帝悦,故有是命。寻令荐明以《道》、《德》二经雕上印版,命学士和凝别撰新序,冠于卷首,俾颁行天下。

秋七月甲子朔,降安州为防御使额,以申州隶许州。丙寅,安州节度使马全节加检校太尉,改昭义军节度使。前鄜州节度使安审晖加检校太傅,为威胜军节度使。丁卯,湖南奏:遣天策府步骑将张少敌领兵五万,楼船百艘,次于岳阳,将进讨淮夷也。甲戌,宣徽使杨彦询加检校太傅,充安国军节度使。乙亥,户部尚书致仕郑韬光卒,赠右仆射。戊寅,福州王延羲遣商人间路贡表自述。戊子,宿州奏,淮东镇移牒云:本国奏书于上国皇帝,曰:“久增景慕,莫会光尘,但循战国之规,敢预睦邻之道。一昨安州有故,脱难相归,边校贪功,乘便据垒。矧机宜之孰在,顾茫昧以难申。否臧皆凶,乃大《易》之明义;进取不止,亦圣人之厚颜。适属暑雨稍频,江波甚涨,指挥未到,事实已违。今者猥沐睿咨,曲形宸旨,归其俘获,示以英仁。其如军法朝章,彼此不可;扬名建德,曲直相悬。虽认好生,匪敢闻命。其杜光邺等五百七人,已令却过淮北。”帝复书曰:“昨者灾生安陆,衅接汉阳,当三伏之炎蒸,动两朝之师旅。岂期边帅,不禀上谋,洎复城池,备知本末。寻已舍诸俘执,还彼乡闾,不惟念效命之人,兼亦敦善邻之道。今承来旨,将正朝章,希循宥罪之文,用广崇仁之美。其杜光邺等再令归复。”寻遣使押光邺等于桐墟渡淮。淮中有棹船,甲士拒之,南去不果。诏光邺等归京师,授以职秩,其戎士五百人,立为显义都。

八月丁酉,帝观稼于西郊。己亥,详定院以先奉诏详定冬正朝会礼节、乐章、二舞行列等事上之,事具《乐志》。庚子,以前金州防御使田武为金州怀德军节度使。辛丑,升复、郢二郡为防御使额。戊午,左龙武统军相里金卒,废朝一日,赠太师。己未,太子太师致仕范延光卒于河阳,废朝二日,赠太师。丁卯,宰臣李崧加集贤殿大学士,以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和凝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丙子,废翰林学士院,其公事并归中书舍人。丁丑,以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李慎仪为右散骑常侍,以翰林学士、左右补阙李浣为吏部员外郎,以右散骑常侍赵元辅为太子宾客,以太子宾客韩恽为兵部尚书,以右谏议大夫段希尧为莱州刺史。甲申,西京留守杨光远加守太尉、兼中书令,充平卢军节度使,封东平王。戊子,改东京上源驿为都亭驿。

冬十月丁酉,制:天下兵马元帅、镇海镇东浙江东西等道节度使、中书令、吴越王钱元瓘加守中书令,充天下兵马都元帅。戊戌,户部尚书姚顗卒,废朝一日,赠右仆射。癸卯,湖南上言:福建王延义与弟延政互起干戈,内相侵伐。甲辰,升莱州为防御使额,以汝州防御使杨承贵领之。以新授莱州刺史段希尧为怀州刺史。丁未,契丹使实里来聘,致马百匹及玉鞍、狐裘等。 《辽史》:会同三年三月戊辰,遣使使晋;乙未,晋遣使来觐。四月壬寅,遣人使晋;丙午,晋遣宣徽使杨端、王眺等来问起居;丙辰,晋遣使进茶药;癸亥,晋遣使贺端午。五月庚辰,晋遣使进弓矢;甲申,遣皇子天德及检校司徒邸用和使晋。六月庚子,晋遣使来见。九月丙戌,晋遣使贡名马;庚申,晋遣使贡布。十二月丙申,遣使使晋。 己酉,宴群臣于永福殿,赐帛有差。癸丑,诏:“今后窃盗赃满五匹者处死,三匹已上者决杖配流,以盗论者准律文处分。”又诏:“过格选人等,许赴吏部南曹召保,委正身者降一资注官。”

十一月壬戌,遥领遂州武信军节度使、镇海军衙内统军、检校太傅、同平章事陆仁璋卒,赠太子太傅。甲子,滑州节度使景延广加检校太傅,改陕州保义军节度使。以郑州防御使、驸马都尉史匡翰为义成军节度使。戊辰,曹州防御使石赟加检校太保,充河阳三城节度使。庚午,以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张昭远为兵部侍郎。丙子,冬至,帝御崇元殿受朝贺,始用二舞。帝举觞,奏《元同之乐》;登歌,奏《文同之乐》;举食,文舞奏《昭德之舞》,武舞奏《成功之舞》。典礼久废,至是复兴,观者悦之。丁丑,吴越国进奉使陈元亮进《冬日观仗诗》一首,帝览之称善,赐服马器币。癸未,移德州长河县,大水故也。甲申,制授闽国王延义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福州威武军节度使,封闽国王。以两浙西南面安抚使钱元懿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遥领广州清海军节度使。又以恩州团练使钱铎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遥领楚州顺化军节度使。丁亥,割卫州黎阳县隶滑州。

十二月壬辰朔,遥领洮州保顺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判湖州军州事鲍君福卒,赠太傅。丙申,诏:故静海军兼东南面安抚制置使、检校太傅、温州刺史钱宏巽赠太子太傅,故吴越两军节度副使、检校太尉钱宏僔赠太子太师。

天福六年春正月辛酉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刑部员外郎李象上《二舞赋》,帝览而嘉之,命编诸史册。甲子,同州指挥使成殷谋乱,事泄伏诛。时节度使宋彦筠御下无恩,既贪且鄙,故殷与子彦璋阴构部下为乱,会有告者,遂灭其党。乙丑,青州奏,海冻百余里。丙寅,遣供奉官张澄等领兵二千,发并、镇、忻、代四州山谷吐浑,令还旧地。先是,吐浑苦契丹之虐,受镇州安重荣诱召,叛而南迁,入常山、太原二境,帝以契丹欢好之国,故遣归之。戊辰,诏:“应诸州无属州钱处,今后冬至、寒食、端午、天和节及诸色谢贺,不得进贡。”壬申,以左司郎中赵上交为谏议大夫。戊寅,封唐叔虞为兴安王,台骀神为昌宁公,差给事中张?彖、户部郎中张守素就行册礼。又诏:岳镇海渎等庙宇,并令崇饰,仍禁樵采。丙戌,故皇第二叔检校司徒万友赠太师,皇第三叔检校司空万铨赠太尉,皇兄故检校左仆射敬儒赠太傅。

二月辛卯,诏:“天下郡县,不得以天和节禁屠宰,辄滞刑狱。”壬辰,置浮桥于德胜口。甲午,诏:“诸卫上将军月俸旧三十千,令增至五十千。”戊戌,以三恪汝州襄城县令、袭介国公宇文颉为太子率更令。己亥,诏户部侍郎张昭远、起居郎贾纬、秘书少监赵熙、吏部郎中郑受益、左司员外郎李为光等同修唐史,仍以宰臣赵莹监修。壬寅,以三白渠制置使张?彖为给事中。戊申,诏侯伯来朝,君臣相见,赏宴贡奉,今后宜停。起居郎贾纬以所撰《唐年补录》六十五卷上之,帝览之嘉叹,赐以器币,仍付史馆。 《五代会要》:起居郎贾纬奏曰:“伏以唐高祖至代宗已有纪传,德宗亦存实录,武宗至济阴废帝凡六代,惟有《武宗实录》一卷,余皆阙略。臣今搜访遗闻及耆旧传说,编成六十五卷,目为《唐朝补遗录》,以备将来史馆修述。” 癸丑,长安公主薨,帝之长女也,笄年降于驸马杨承祚。帝悼惜之甚,辍视朝二日,追赠秦国公主。

三月甲子,河中节度使康福进封许国公。乙丑,左骁卫上将军李承约卒。癸酉,诏天福四年终已前,百姓所欠夏秋租税,一切除放。

夏四月庚寅朔,湖南奏,溪州刺史彭士愁、五溪酋长等乞降,已立铜柱于溪州,铸誓状于其上,以《五溪铜柱图》上之。丙申,诏显义指挥使刘康部下兵五百人放还淮海,即安州所俘也。己亥,虞部郎中、知制诰杨昭俭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王松改御史中丞,礼部郎中冯玉改司门郎中、知制诰。辛丑,宰臣监修国史赵莹奏:“奉诏差张昭远等五人同修唐史,内起居郎贾纬丁忧去官,请以刑部侍郎吕琦、侍御史尹拙同与编修。”又奏:“史馆所阙唐朝实录,请下敕购求。”并从之。 《五代会要》:监修国史赵莹奏:“自李朝丧乱,迨五十年,四海沸腾,两都沦覆,今之书府,百无二三。臣等近奉纶言,俾令撰述。褒贬或从于新意,纂修须案于旧章,既阙简编,先虞漏略。今据史馆所阙唐书实录,请下敕命购求。况咸通中宰臣韦保衡与蒋伸、皇甫焕撰武宗、宣宗两朝实录,皆遇多事,或值播迁,虽闻撰述,未见流传。其韦保衡、裴贽合有子孙,见居职任,或门生故吏,曾记纂修,闻此讨论,谅多欣惬。请下三京诸道及内外臣僚,凡有将此数朝实录诣阙进纳,量其文武才能,不拘资地,除授一官。如卷帙不足,据数进纳,亦请不次奖酬,以劝来者。自会昌至天祐垂六十年,其初李德裕平上党,着武宗伐叛之书;其后康承训定徐方,有武宁本末之传。如此事类,记述颇多。请下中外臣僚及名儒宿学,有于此六十年内撰述得传记及中书、银台、史馆日历、制敕册书等,不限年月多少,并许诣阙进纳。如年月稍多,记录详备,请特行简拔,不限资序。臣与张昭远等所撰《唐史》,叙本纪以纲帝业,列传以述功臣,十志以书刑政。所陈条例,请下所司。”从之。 壬寅,以户部员外郎、知制诰卢价为虞部郎中、知制诰,以昭义节度副使陈元为光禄卿致仕。乙巳,齐、鲁民饥,诏兖、郓、青三州发廪赈贷。

五月庚申朔,以前邢州节度使丁审琪为延州节度使,延州节度使刘景?严为邠州节度使。故皇子杲册赠太尉,进封陈王。庚午,泾州奏,雨雹,川水大溢,坏州郡镇戍二十四城。甲戌,北京遣牙将刘从以吐浑大首领白承福、念庞里、赫连功德来朝。邢州上言,吐浑移族帐于镇州封部。

六月丙申,以前卫尉卿赵延乂为司天监。丁酉,诏:“今后籓侯郡守,凡有善政,委倅贰官条件闻奏,百姓官吏等不必远诣京阙。”壬寅,右领卫上将军李顷卒,赠太师。甲辰,迦叶弥陀国僧?室哩以佛牙泛海而至。丙午,高丽国王王建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食邑一万户。戊午,镇州节度使安重荣执契丹使伊喇,遣轻骑掠幽州南境之民,处于博野。仍贡表及驰书天下,述契丹援天子父事之礼,贪傲无厌,困耗中国,已缮治甲兵,将与决战。帝发谕止之。重荣跋扈愈甚,由是与襄州节度使安从进潜相构谋为不轨。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 刘穆之 徐羡之 傅亮 檀道济·李延寿
  卷六十·志第三十六·礼十四·张廷玉
  提要·高拱
  ●丁编·姜侠魂
  补遗卷第二·徐鼒
  卷十九·六朝(北魏)·蒋一葵
  一百一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料理史册竣事即将入觐摺·佚名
  第四○八清单同治十三年九月十四日一二二一六--一·佚名
  通志卷七十六·郑樵
  一四七五 军机大臣奏将《通鉴辑览》移写添载各条黏签进呈恭候钦定片·佚名
  皇家饭店·陆小曼
  范云传·李延寿
  中宗本纪·刘昫
  卷二十四·佚名
  二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三·彭定求

        卷193_1 【咏玉】韦应物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卷193_2 【咏露珠】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卷193_3 【咏水精】韦应物   映物随

  • 华岳·唐圭璋

      岳字子西,自号翠微,贵池人。为武学生。韩侂胄当国,上书论侂胄。侂胄下之大理。侂胄诛,复入学登第,为殿前司官属,郁不得志。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入中忠义传。有翠微南征录传世。永乐大黄卷

  • 卷二十五·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二十五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送梓州李使君之任【鲁曰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末有云 宝应元年作】补注【鹤曰按公广德元年有陪李使君泛江陪李梓州四使君登惠义又秋有章梓州橘亭水亭等诗及

  • 卷87 ·佚名

    方回 七十翁五言十首 瘴疠金蚕毒,干戈铁马群。 一生逃万死,百岁仅三分。 遑恤恒饥子,姑留自祭文。 醺醺人笑我,方寸不醺醺。 方回 七十翁五言十首 七堠长亭路,前程已不多。 最欺吾老者,绝奈

  • 卷九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九十一洛水类四言古洛水铭         【汉】李 尤洛出熊耳东流防集夏禹导疏经扵洛邑元赤字汉符是立帝都通路建国南乡万乘终济造舟为梁三都五州贡篚万方广视逺聴审任贤良元

  • 竹书统笺卷五·徐文靖

    殷商成汤【笺按诗商颂谱曰商者契所封之地国语王勤商十四世而兴是其始称商也竹书盘庚自奄迁于北防曰殷鸟云殷受命咸宜是其兼称殷也大明云殷商之旅荡云咨女殷商是又总称为殷商也诗补曰殷以溵水得名古溵水县今陈州之商水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七·徐乾学

    元纪二十五【起柔兆涒滩正月尽彊圉作噩六月凡一年有竒】顺帝至正十六年春正月壬午朔改福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为福建行中书省 是日张士诚弟士徳陷常熟州时江隂羣盗互相吞啖江宗三朱英分党戕杀宗三将入城杀英时英就招安

  • 卷八·昭梿

    ◎内务府定制自古宫禁,服御、饮食、燕好必须有专司之者,惟周礼分设各官统属冢宰,所以合宫府为一体,其制实为良美。后世人主皆委宦寺掌之,故阉人得以专擅,因之越俎犯章,干预国柄,皆因{目}御仆夫,不得其人故也。我朝龙兴之初,创

  •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十五·徐紘

        (明)徐纮 撰    懐逺伯襄毅山公神道碑铭  王伟    书曰天惟纯佑命则商实诗曰维狱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是则上天眷佑人君必赉以非常之佐然后可以成莫大之功有若故特进荣禄大夫右军都督山公殆

  • 一○三五 军机大臣奏查《一统志》内张照业经增入谨将原书黏签进呈片·佚名

    一○三五 军机大臣奏查《一统志》内张照业经增入谨将原书黏签进呈片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十四日遵查《一统志》松江府人物门内,原任刑部尚书张照业经增入,谨将原书黏签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世家卷第十五 高丽史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仁宗一。仁宗恭孝大王讳楷字仁表古讳构睿宗长子母曰顺德王后李氏。 睿宗四年十月己亥生。 性仁孝宽慈。 十年二月立为王太子。 十七年四

  • 锦里耆旧传卷一·句延庆

    【起中和五年正月至蜀武成元年】(宋)勾延庆 撰正月地动一月十余度以七曜占之多兵饥馑 三月改光启元年 夏四月维州山崩石坠飞尘满空五月除授顾彦朗东川节度使二年东川遣郑君雄率众侵畧至徳阳县杀破斩郑君雄又常厚自峡

  • 卷四十二之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二之一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三异同表孔子作春秋为传説者五家今惟存公谷左氏考前汉书儒林公羊学最先立自大儒董仲舒丞相公孙皆为公羊学故武帝尊用之至宣帝以卫太子好谷梁乃诏太子太傅

  • 卷之二·林时对

    明州野史拾遗氏蠒翁纂十六朝纶扉秉政纪列朝犯颜强谏杖毙惨杀诸公三百年文章代不乏人两浙人物昭代公卿类多清节可风图谶童谣灾祥占验皆确有可凭本朝第一人物一屋散钱对君有体贤者不矜细行盗亦有人心枉做小人徐华亭饶干

  • 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三十二刑部七伸寃事例洪武元年置登闻鼓於午门外日令监察御史一人监之凡民间词讼皆须自下而上或府州县省官及按察司官不为伸理及有寃抑机密重情许击登闻鼓监

  •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佚名

    【原文】如是我闻①。一时②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③,千二百五十人④俱。尔时世尊⑤,食时著衣持钵⑥,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⑦,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⑧已,敷座而坐⑨。【注释】①如是我闻:如是,这

  •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

    长篇小说。英国狄更斯著。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从小丧父,受继父虐待、凌辱,后又受到家庭破产的沉重打击,但他毫不气馁,坚定地朝既定目标奋斗。他遵循利他主义的原则,对朋友诚挚、友爱,对下层人民同情、爱护,始终保持

  • 王法正理论·佚名

    全一卷。弥勒菩萨造,唐代玄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此论乃弥勒菩萨述说佛对出爱王说王者之正道正理,故称王法正理论。内容引世尊说帝王之九种过失、九种功德、五种衰损门、五种方便门、五种可爱法、五种能引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