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世宗纪六

显德六年春正月丁未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壬子,高丽国王王昭遣使贡方物。己卯,以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申文炳为左散骑常侍。辛酉,女真国遣使贡献。壬戌,青州奏,节度使、陈王安审琦为部曲所杀。乙丑,赐诸将射于内鞠场。戊辰,幸迎春苑。甲戌,诏:“每年新及第进士及诸科闻喜宴,宜令宣徽院指挥排比。”乙亥,诏:“礼部贡院今后及第举人,依逐科等第定人数姓名,并所试文学奏闻,候敕下放榜”云。是月,枢密使王朴详定雅乐十二律旋相为宫之法,并造律准,上之。诏尚书省集百官详议,亦以为可,语在《乐志》。

二月庚辰,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河。甲申,发滑、亳二州丁夫浚五丈河,东流于定陶,入于济,以通青、郓水运之路。又疏导蔡河,以通陈、颍水运之路。乙酉,诏诸道应差摄官各支半俸。丙戌,以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兵部侍郎陶穀为尚书吏部侍郎充职。诏升湖州为节镇,以宣德军为军额,以湖州刺史钱偡为本州节度使,从两浙钱俶之请也。辛丑,幸迎春苑。甲辰,右补阙王德成谪授右赞善大夫,坐举官不当也。诏赐诸道州府供用粮草有差。

三月庚申,枢密使王朴卒。甲子,诏以北境未复,取此月内幸沧州。以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权东京留守,判开封府事;以宣徽北院使昝居润为副使;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部署。 《东都事略·张美传》:世宗北征,以美为大内都点检。 命诸将各领马步诸军及战棹赴沧州。己巳,濠州奏,钟离县饥民死者五百九十有四。癸酉,诏废诸州铜鱼。 《五代会要》:显德六年,敕诸道牧守,每遇除移,特降制书,何假符契,其请纳铜鱼,宜废之。 甲戌,车驾发京师。

夏四月辛卯,车驾次沧州,以前左谏议大夫薛居正为刑部侍郎。是日,帝率诸军北征。壬辰,至乾宁军,伪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丁酉,驾御龙舟,率舟师顺流而北,首尾数十里。辛丑,至益津关。 《通鉴》:至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晖以城降。 自此以西,水路渐隘,舟师难进,乃舍舟登陆。壬寅,宿于野次。时帝先期而至,大军未集,随驾之士不及一旅,赖今上率材官骑士以卫乘舆。癸卯,今上先至瓦桥关,伪守将姚内斌以城降。 《隆平集》:姚内斌,平州人也。世宗北征,将兵至瓦桥关,内斌为关使,开门请降,世宗以为汝州刺史。 甲辰,鄚州刺史刘楚信以州来降。

五月乙巳朔,帝驻跸于瓦桥关。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及诸将相继至行在,瀛州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关南平,凡得州三、县十七、户一万八千三百六十。是役也,王师数万,不亡一矢,边界城邑皆望风而下。丙午,帝与诸将议攻幽州,诸将皆以为未可,帝不听。是夜,帝不豫,乃止。戊申,定州节度使孙行友奏,攻下易州,擒伪命刺史李在钦来献,斩于军市。己酉,以瓦桥关为雄州, 《宋史·陈思让传》:得瓦桥关为雄州,命思让为都部署,率兵戍守。 以益津关为霸州。 《宋史·韩令坤传》:为霸州都部署,率所部兵戍之。 是日,先锋都指挥使张藏英破契丹数百骑于瓦桥关北,攻下固安县。诏发滨、棣二州丁夫城霸州。庚戌,遣侍卫都指挥使李重进率兵出土门,入河东界。壬子,车驾发雄州,还京。泉州节度使刘从效遣别驾王禹锡奉贡于行在,帝以泉州比臣江南,李景方归奉国家,不欲夺其所属,但锡诏褒美而已。丁卯,西京奏,太常卿致仕司徒诩卒。己巳,侍卫都指挥使李重进奏,破河东贼军于百井,斩首二千级。甲戌,上至自雄州。 《却扫编》:周世宗既定三关,遇疾而退,至澶渊迟留不行,虽宰辅近臣问疾者皆莫得见,中外汹惧。时张永德为澶州节度使,永德尚周太祖之女,以亲故,独得至卧内,于是群臣因永德言曰:“天下未定,根本空虚,四方诸侯惟幸京师之有变。今澶、汴相去甚迩,不速归以安人情,顾惮旦夕之劳而迟回于此,如有不可讳,奈宗庙何!”永德然之,乘间为世宗言如群臣旨,世宗问:“谁使汝为此言?”永德对以君臣之意皆愿为此,世宗熟思久之,叹曰:“吾固知汝必为人所教,独不喻吾意哉!然观汝之穷薄,恶足当此!”即日趣驾归京师。

六月乙亥朔,潞州李筠奏,攻下辽州,获伪刺史张丕旦。丙子,以皇女薨辍朝三日。戊寅,凤翔奏,节度使李晖卒。郑州奏,河决原武,诏宣徽南院使吴延祚发近县丁夫二万人以塞之。庚辰,命宣徽北院使昝居润判开封府事。晋州节度使杨廷璋奏,率兵入河东界,招降堡寨一十三所。癸未,立魏王符彦卿女为皇后,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以皇长子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以第二子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赐江南进奉使李从善钱二万贯、绢二万匹、银一万两,赐两浙进奉使吴延福钱三千贯、绢五千匹、银器三十两。丁亥,以前青州节度使李洪义为永兴军节度使,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移镇凤翔。戊子,潞州部送所获辽州刺史张丕旦等二百四十五人以献,诏释之。己丑,宰臣范质、王溥并参知枢密院事。以枢密使魏仁浦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依前充枢密使;以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枢密使,行左骁卫上将军;以宋州节度使、侍卫都虞候韩通为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澶州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驸马都尉张永德落军职,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以今上为殿前都点检,加检校太傅,依前忠武军节度使。帝之北征也,凡供军之物,皆令自京递送行在。一日,忽于地中得一木,长二三尺,如人之揭物者,其上卦全题云:“点检做”,观者莫测何物也。至是,今上始受点检之命,明年春,果自此职以副人望,则“点检做”之言乃神符也。辛卯,以宣徽北院使、判开封事昝居润为左领军上将军,充宣徽南院使;以三司使、左领卫大将军张美为左监门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判三司。 《东都事略·张美传》:美少为三司小吏、澶州粮料使,世宗镇澶州,每有求取,美悉力应之,及即位,连岁征讨,粮馈无乏,美之力也。然每思澶州所为,终不以公忠待之。 癸巳,帝崩于万岁殿,圣寿三十九。甲午,宣遗制,梁王于柩前即皇帝位,服纪月日一依旧制。是日,群臣奉梁王即位于殿东楹,中外发哀。其年八月,翰林学士、判太常寺事窦俨上谥曰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十一月壬寅朔,葬于庆陵。宰臣魏仁浦撰谥册文,王溥撰哀册文云。 《五代史补》:世宗在民间,尝与邺中大商颉跌氏,忘其名,往江陵贩卖茶货。至江陵,见有卜者王处士,其术如神,世宗因颉跌氏同往问焉。方布卦,忽有一蓍跃出,卓然而立,卜者大惊曰:“吾家筮法十余世矣,常记曾祖以来遗言,凡卜筮而蓍自跃而出者,其人贵不可言,况又卓立不倒,得非为天下之主乎!”遽起再拜。世宗虽佯为诘责,而私心甚喜。于逆旅中夜置酒,与颉跌氏半酣,戏曰:“王处士以我当为天子,若一旦到此,足下要何官,请言之。”颉跌氏曰:“某三十年作估来,未有不由京洛者,每见税官坐而获利,一日所入,可以敌商贾数月,私心羡之。若大官为天子,某愿得京洛税院足矣。”世宗笑曰:“何望之卑耶!”及承郭氏之后践祚,颉跌犹在,召见,竟如初言以与之。世宗之征东也,驻跸于高平,刘崇兼契丹之众来迎战。时帅多持两端,而王师不利。亲军帅樊爱能等各退衄,世宗赫怒,跃马入阵,引五十人直冲崇之牙帐。崇方张乐饮酒,以示闲暇,及其奄至,莫不惊骇失次,世宗因以奋击,遂败之,追奔于城下。凯旋,驻跸潞州,且欲出其不意以诛退衄者,乃置酒高会,指樊爱能等数人责之曰:“汝辈皆累朝宿将,非不能用兵者也,然退衄者无他,诚欲将寡人作物货卖与刘崇尔。不然,何寡人亲战而刘崇始败耶?如此则卿等虽万死不足以谢天下,宜其曲膝引颈以待斧诛。”言讫,命行刑壮士擒出皆斩之。于是立功士以次行赏,自行伍拔于军厢者甚众,其恩威并着,皆此类也。初,刘崇求援于契丹,得骑数千,及睹世宗兵少,侮之,曰:“吾观周师易与尔,契丹之众宜勿用,但以我军攻战,自当万全。如此则不惟破敌,亦足使契丹见而心服,一举而有两利,兵之机也。”诸将以为然,乃使人谓契丹主将曰:“柴氏与吾,主客之势,不烦足下余刃,敢请勒兵登高观之可也。”契丹不知其谋,从之。洎世宗之阵也,三军皆贾勇争进,无不一当百,契丹望而畏之,故不救而崇败。论者曰:“世宗患诸将之难制也久矣,思欲诛之,未有其衅,高平之役,可谓天假,故其斩决而无贷焉。自是姑息之政不行,朝廷始尊大,自非英主,其孰能为之哉!世宗既下江北,驻跸于建安,以书召伪主。主惶恐,命钟谟、李德明为使,以见世宗。德明素有词辩,以利害说世宗使罢兵。世宗且知之,乃盛陈兵师,排旗帜戈戟,为鹿项道以凑御,然后引德明等入见。世宗谓之曰:“汝江南自以为唐之后,衣冠礼乐世无比,何故与寡人隔一带水,更不发一使奉书相问,惟泛海以通契丹,舍内事外,礼将安在?今又闻汝以词说寡人罢兵,是将寡人比六国时一群痴汉,何不知人之甚也!汝慎勿言,当速归报汝主,令径来跪寡人两拜,则无事矣。不然,则寡人须看金陵城,借府库以犒军,汝等得无悔乎!”于是德明等战惧,不能措一辞,即日告归。及见伪主,具陈世宗英烈之状,非四方所能敌。伪主计无所出,遂上表服罪,且乞保江南之地,以奉宗庙、修职贡,其词甚哀。世宗许之,因曰:“叛则征,服则怀,寡人之心也。”于是遣使者赍书安之,然后凯还。论者以世宗加兵于江南,不独临之以威,抑亦谕之以礼,可谓得大君之体矣。陈抟,陕西人,能为诗,数举不第,慨然有尘外之趣,隐居华山,自是其名大振。世宗之在位也,以四方未服,思欲牢笼英杰,且以抟曾践场屋,不得志而隐,必有奇才远略,于是召到阙下,拜左拾遗。抟不就,坚乞归山,世宗许之。未几,赐之书:“敕陈抟,朕以汝高谢人寰,栖心物外,养太浩自然之气,应少微处士之星,既不屈于王侯,遂甘隐于岩壑,乐我中和之化,庆乎下武之期,而能远涉山涂,暂来城阙,浃旬延遇,宏益居多,白云暂驻于帝乡,好爵难縻于达士。昔唐尧之至圣,有巢、许为外臣,朕虽寡薄,庶遵前鉴。恐山中所阙,已令华州刺史每事供须。乍反故山,履兹春序,缅怀高尚,当适所宜,故兹抚问,想宜知悉。”即陶穀之词也。初,抟之被召,尝为诗一章云:“草泽吾皇诏,图南抟姓陈。三峰十年客,四海一闲人。世态从来薄,诗情自得真。超然居物外,何必使为臣。”好事者欣然谓之答诏诗。世宗以张昭远好古直,甚重之,因问曰:“朕欲一贤相,卿试为言朝廷谁可。”昭远对曰:“以臣所见,莫若李涛。”世宗常薄涛之为人,闻昭远之举甚惊,曰:“李涛本非重厚,朕以为无大臣体,卿首举此何也?”昭远曰:“陛下所闻止名行,曾不问才略如何耳。且涛事晋高祖,曾上疏论邠州节度使张彦泽蓄无君心,宜早图之,不然则为国患。晋祖不纳,其后契丹南侵,彦泽果有中渡之变,晋社歼焉。先帝潜龙时,亦上疏请解其兵权,以备非常之变,少主不纳,未几先帝遂有天下。以国家安危未兆间,涛已先见,非贤而何?臣所以首举之者,正为此也。”世宗曰:“今卿言甚公,然此人终不可于中书安置。”居无何,涛亦卒。涛为人不拘礼法,与弟浣虽甚雍睦,然聚语之际,不典之言,往往间作。浣娶礼部尚书窦宁固之女,年甲稍高,成婚之夕,窦女出参,涛辄望尘下拜,浣惊曰:“大哥风狂耶?新妇参阿伯,岂有答礼仪!”涛应曰:“我不风,只将谓是亲家母。”浣且渐且怒。既坐,窦氏复拜,涛又叉手当胸,作歇后语曰:“惭无窦建,缪作梁山,喏喏喏!”时闻者莫不绝倒。凡涛于闺门之内,不存礼法也如此,世宗以为无大臣体,不复任用,宜哉!世宗志在四方,常恐运祚速而功业不就,以王朴精究术数,一旦从容问之曰:“朕当得几年?”对曰“陛下用心,以苍生为念,天高听卑,自当蒙福。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世宗喜曰:“若如卿言,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其后自瓦桥关回戈,未到关而晏驾,计在位止及五年余六个月,五六乃三十之成数也,盖朴婉而言之。世宗末年,大举以取幽州,契丹闻其亲征,君臣恐惧,沿边城垒皆望风而下,凡蕃部之在幽州者,亦连宵遁去。车驾至瓦桥关,探逻是实,甚喜,以为大勋必集,登高阜,因以观六师。顷之,有父老百余辈持牛酒以献,世宗问曰:“此地何名?”对曰:“历世相传,谓之病龙台。”默然,遽上马驰去。是夜,圣体不豫,翌日病亟,有诏回戈,未到关而晏驾。先是,世宗之在民间也,常梦神人以大伞见遗,色如郁金,加《道经》一卷,其后遂有天下。及瓦桥不豫之际,复梦向之神人来索伞与经,梦中还之而惊起,谓近侍曰:“吾梦不祥,岂非天命将去耶!”遂召大臣,戒以后事。初,幽州闻车驾将至,父老或有窃议曰:“此不足忧。且天子姓柴,幽州为燕,燕者亦烟火之谓也,此柴入火不利之兆,安得成功。”卒如其言。

史臣曰:世宗顷在仄微,尤务韬晦,及天命有属,嗣守鸿业,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加以留心政事,朝夕不倦,摘伏辩奸,多得其理。臣下有过,必面折之,常言太祖养成二王之恶,以致君臣之义,不保其终,故帝驾驭豪杰,失则明言之,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莫不服其明而怀其恩也。所以仙去之日,远近号慕。然禀性伤于太察,用刑失于太峻,及事行之后,亦多自追悔。逮至末年,渐用宽典,知用兵之频并,悯黎民之劳苦,盖有意于康济矣。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猜你喜欢
  载记第九 慕容皝·房玄龄
  卷一百七十九·列传第六十七·张廷玉
  第五十五回 平叛军太尉建功 保孱王邻封乞命·蔡东藩
  第二十二回 扫逆藩众叛荡平 激外变四州沦陷·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四·王祎
  权势纪·张瀚
  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五·温睿临
  一百二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进晴雨录摺·佚名
  卷一·傅恒
  一二 寿先生二·周作人
  吕余庆传·脱脱
  卷六十三·赵汝愚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四·郑方坤

    ○宋吴激吴激字彦髙宋宰臣拭之子王履道外孙而米芾元章壻也工诗能文字画得其妇翁笔意将命帅府以知名留之仕为翰林待制出知深州到官三日而卒有东山集十卷并乐府行于世东山其自号也出散关诗云春风蜀栈青山尽晓日秦川緑树

  • 卷一百二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一 明帝【姓宇文氏讳毓文帝长子魏大统中封宁都郡公周闵帝受禅进柱国岐州刺史及闵帝废朝廷乃迎立之在位四年】 贻韦居士【英华作招隐士逍遥公韦夐】 【北史

  • 丘为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嘉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曾官太子右庶子。与王维、刘长卿友善。卒年九十六。其诗大抵为五言,多写田园风物。原有集,已失传。 题农庐舍 丘为 东风何时至? 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 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 耒

  • 终记解第四十·王肃

    孔子蚤晨作,作起负手曳杖,逍遥于门,而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梁木木主为梁者?人其萎乎!”萎顿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吾将安杖;?人其萎,吾将安放。放法。放去声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

  • ◎信江中学之鬼·李定夷

    江西上饶信江中学校有徐某者,一日晚间十一钟,独坐房内。时夜既深,校中人多入睡乡。忽有人以指弹扉,询以何事,对以乞火。声音颇类某学生,启户视之,则一素不相识之白发老翁。徐向有胆量,严词诘问。老翁亦不之答,但手舞足蹈而已,约

  • 第五章托孤·佚名

    第一 托孤字第二 托孤书字第三 托孤寄业字第四 托孤字第五 托交祀契字第六 遗嘱托孤字第七 托孤字第八 托孤之规定第一托孤字立托孤字人陈林氏、即陈敬齐。自念氏年老不能理事,况又子孙事务未谙,再四思维,即将所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二上·袁枢

    宋 袁枢 撰刘展之叛唐肃宗上元元年冬十一月御史中丞李铣宋州刺史刘展皆领淮西节度副使铣贪暴不法展刚彊自用故为其上者多恶之节度使王仲舁先奏铣罪而诛之时有谣言曰手执金刀起东方仲升使监军使内左常侍邢延恩入奏展

  • 海瑞传·张廷玉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中举。进京都,不久伏宫门之外上书《平黎策》,请求在海南设道置县,以便安定乡土。有识之士认为他很有气魄。他担任南平教谕的时候,御史到学宫去,下属官吏都伏地拜见,只有海瑞是直身作揖,并说:“如果到御史

  • 俸禄例·佚名

    目录 教谕俸满引见支食俸银 新任教官以到任之日起支俸银 文职候补人员委署大缺,应照小衔食俸 司详武职扣罚俸银章程 武职降住罚俸银两分别扣收办理 文职降罚俸银在于坐支俸银内扣收解司造报 知县以下巡、典各官请支俸

  • 卷四【起桓公元年尽二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四【起桓公元年尽二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桓公【音义】【陆曰桓公名轨惠公之子隐公之弟母仲子史记亦名允諡法辟土服远曰桓

  • 卷十八·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十八     宋 黄伦 撰太甲下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懐懐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无垢曰敬而非诚则不能格天爱而非

  • 孟子卷六 ·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告子曰性犹

  • 智相品第十五·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大庄严智轮。若能成就如是大庄严智轮。从初发意离於五欲,则能堪为声闻辟支佛而作福田。亦为一切守护供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二种智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名世间智。所谓菩萨依止读诵。欲

  • 神足行章第六·佚名

    慧清入心如水。破恶从树离种花。度世乐功德聚。凉风可乐无有过自归一心何在在不中止观意如称摄钩牵闻经中止观世间明。叉手持头面从三界皆作礼彼。或时行者居前止便得观。或时行者当得止观居前得止。若行者止意已得应

  • 汉藏互派僧侣游学与何键电请提倡纲常·太虚

    ──二十六年二月作──阅二月一日申报南京专电云:蒙藏委员会订汉藏互派僧侣游学办法十二条,内容补助汉藏僧侣名额每年各二名,年在二十五岁以上、四十以下,熟习经典为合格。赴藏游学僧侣,由佛教总会每年六月以前保送本会考

  • 一个美好心灵的自述·歌德

    一直到我八岁之前,我始终是一个十分健康的孩子,不过对于这一段时期,我能够回忆起来的东西甚少,正如我无法记得我出生那天的情况一样。刚刚八岁时我得了咯血症。就在生病的那一时刻,我的灵魂一下子富有了感觉和记忆。那次病

  • 太清服气口诀·佚名

    气功著作。不分卷,作者姓名、成书年代不详。本文主要论述内服元气的方法。①说明服元气的原则,曰:“交结无气于肾鼻之间,分阴阳于脏腑之内,吐纳无爽,持摄不乖。”强调以此原则为基础,习炼各种功法。②介绍具体作法,一是说明常

  • 大地龙蛇·老舍

    3幕话剧歌舞混合剧。初载1942年1月至2月《文艺杂志》创刊号及第2期。1941年11月国民图书出版社初版。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1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0卷。剧本是老舍应东方文化协会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