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世宗纪四

显德四年春正月己丑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仪。诏天下见禁罪人,除大辟外,一切释放。壬寅,兵部尚书张昭上言:“奉诏编修太祖实录及梁、唐二末主实录。伏以撰《汉书》者先为项籍,编《蜀记》首序刘璋,贵神器之传授有因,其历数之推迁得序。伏缘汉隐帝君临在太祖之前,其历试之绩,并在隐帝朝内,请先修隐帝实录,以全太祖之事。窃又以唐末主之前有闵帝,在位四月,出奔于卫,亦未编纪,请修闵帝实录。其清泰帝实录,请书为废帝实录。”从之。 案:自“唐末主”以上,原文疑有脱误。据《五代会要》云:梁末主之上有郢王友珪,篡弑居位,未有纪录,请依《宋书》刘劭例,书为“元凶友珪”,其末主请依古义书曰后梁实录。又,唐末主之前有应顺帝,在位四月出奔,亦未编纪,请书为前废帝,清泰主为后废帝,其书并为实录。 丁未,淮南道招讨使李重进奏,破淮贼五千人于寿州北。先是,李景遣其弟伪齐王达率全军来援寿州,达留驻濠州,遣其将许文缜、边镐、硃元领兵数万,溯淮而上,至紫金山,设十余寨,与城内烽火相应。又筑夹道数里,将抵寿春,为运粮之路,至是为重进所败。戊申,诏取来月幸淮南。 《宋史·李蒨传》:师老无功,时请罢兵为便,世宗令范质、王溥就蒨谋之。蒨手疏请亲征,有必胜之利者三,世宗大悦,用其策。

二月庚申,以前工部侍郎王敏为司农卿。辛酉,诏每遇入阁日,赐百官廊下食,从旧制也。淮南道行营都监向训奏,破淮贼二千于黄蓍寨。甲戌,以枢密副使王朴为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巡检。乙亥,车驾发京师。乙酉,次下蔡。

三月庚寅旦,帝率诸军驻于紫金山下,命今上率亲军登山击贼,连破数寨,斩获数千,断其来路,贼军首尾不相救。是夜,贼将硃元、硃仁裕、孙璘各举寨来降,降其众万余人。翌日,尽陷诸寨,杀获甚众,擒贼大将建州节度使许文缜、前湖南节度使边镐,其余党沿流东奔,帝自率亲骑沿淮北岸追贼。及晡,驰二百余里,至镇淮军,杀获数千人,夺战舰粮船数百艘,钱帛器仗不可胜数。甲午,诏发近县丁夫城镇淮军,仍构浮梁于淮上。庐州都部署刘重进奏,杀贼三千人于寿州东山口,皆紫金山之溃兵也。戊戌,授宣徽南院使、淮南节度使向训为徐州节度使,充淮南道行营都监,即命屯镇淮上。己亥,帝自镇淮军复幸下蔡。壬寅,赐淮南降军许文缜、边镐已下万五百人衣服钱帛有差。丙午,寿州刘仁赡上表乞降,帝遣阁门使张保绩入城慰抚。翌日,仁赡复令子崇让上表请罪。戊申,幸寿州城北,刘仁赡与将佐已下及兵士万余人出降,帝慰劳久之,恩赐有差。庚戌,诏移寿州于下蔡,以故寿州为寿春县。是日,曲赦寿州管内见禁罪人,自今月二十一日已前,凡有过犯,并从释放。应归顺职员,并与加恩。寿州管界去城五十里内,放今年秋夏租税。自来百姓,有曾受江南文字聚集山林者,并不问罪。如有曾相伤害者,今后不得更有相仇及经官论诉。自用兵已来,被掳却骨肉者,不计远近,并许本家识认,官中给物收赎。曾经阵敌处所暴露骸骨,并仰收拾埋瘗。自前政令有不便于民者,委本州条例闻奏,当行厘革。辛亥,以伪命清淮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刘仁赡为特进、检校太尉、兼中书令、郓州节度使,以右羽林统军杨信为寿州节度使。是日,刘仁赡卒。壬子,以江南伪命西北面行营都监使、舒州团练使硃元为蔡州防御使,以江南伪命文德殿使、寿州监军使周延构为卫尉卿,以江南伪命寿州营田副使孙羽为太仆卿,以寿州节度判官郑牧为鸿胪卿,赏归顺也。癸丑,追夺前许州行军司马韩伦在身官爵,配流沙门岛。伦,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令坤之父也。令坤领陈州,伦在州干预郡政,掊敛之暴,公私患之,为项城民武都等所讼。帝命殿中侍御史率汀就按之,伦诈报汀云“准诏赴阙”,汀即奏之,帝愈怒,遽令遣劾,尽得其实,故有是命。 《宋史·韩令坤传》云:伦法当弃市,令坤泣请于世宗,遂免死。 遣左谏议大夫尹日就于寿州开仓赈饥民。丙辰,车驾发下蔡还京。

夏四月己巳,车驾至自下蔡。辛未,以江南伪命西北面行营应援使、前永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许文缜为左监门卫上将军、检校太尉,以伪命西北面行营应援都军使、前武安军节度使边镐为左千牛卫上将军、检校太傅。丙子,宰臣李穀以风痹经年,上章请退,凡三上章,不允。 《宋史·李蒨传》:蒨扶疾入见便殿,诏令不拜,命坐御座侧。以抱疾久,请辞相位,世宗怡然勉之,谓曰:“譬如家有四子,一人有疾,弃而不养,非父之道也。朕君临万方,卿处辅相之位,君臣之间分义斯在,奈何以禄奉为言。”穀愧谢而退。 丁丑,斩内供奉官孙延希于都市,御厨使董延勋、副使张皓、武德副使卢继升并停职。时重修永福殿,命延希督役,上见役夫有就瓦中啖饭,以柿为匕者,大怒,斩延希而罢延勋等。壬午,故彭城郡夫人刘氏追册为皇后。癸未,故皇子赠左骁卫大将军谊再赠太尉,追封越王;故皇子赠左武卫大将军诚再赠太傅,追封吴王;故皇子赠左屯卫大将军諴再赠太保,追封韩王。故皇弟赠太保侗再赠太傅,追封郯王;故皇弟赠司空信再赠司徒,追封杞王。故皇第三妹乐安公主追册莒国长公主,故皇第五妹永宁公主追册梁国长公主。故皇从弟赠左领军大将军守愿再赠左卫大将军,故皇从弟赠左监门将军奉超再赠右卫大将军,故皇从弟赠左千牛卫将愻再赠右武卫大将军。甲申,以先降到江南兵士团结为三十指挥,号怀德军。

五月丁亥朔,帝御崇元殿受朝,仗卫如式。己丑,以新修永福殿改为广政殿。辛卯,以端午赐文武百僚衣服,书始也。癸巳,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宋州节度使、充淮南道行营都招讨李重进加检校太傅、兼侍中;以宣徽南院使、淮南节度使向训为徐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丙申,斩密州防御副使侯希进于本郡。时太常博士张纠检视本州夏苗,移牒希进分检,希进以不奉朝旨,不从。纠具事以闻,帝怒,遣使斩之。丁酉,以滑州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驸马都尉张永德为澶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尉;以今上为滑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依前殿前都指挥使。今上以三年十月宣授同州节度使,未于正衙宣制,至是移镇滑台,故自永州防御使授焉。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洋州节度使韩令坤为陈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傅;以权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袁彦为曹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并典军如故。己亥,以左神武统军刘重进为邓州节度使,以虎捷左厢都指挥使、阆州防御使赵晁为河阳节度使,以兖州防御使白延遇为同州节度使。辛丑,宰臣范质、李穀、王溥并加爵邑,改功臣。枢密使魏仁浦加检校太傅,进封开国公。辛亥,知庐州行府事刘重进奏,相次杀败贼,获战船三十艘。壬子,以宣徽北院使吴延祚为宣徽南院使,权西京留守,判河南府事。是月,诏中书门下差官详定格律。中书门下奏:“差侍御史知杂事张湜等一十人详定。候毕日,委御史台尚书省四品已上、两省五品已上官,参详可否,送中书门下议定,奏取进止。”从之。

六月丁巳,前濠州刺史齐藏珍以罪弃市。己未,以责授耀州司马钟谟为卫尉少卿,赐紫。帝既诛孙晟,寻窜谟为耀州,既而悔之,故有是命。辛酉,西京奏,伊阳山谷中有金屑,民淘取之。诏勿禁。乙酉,诏在朝文资官再举堪为令、录、从事者各一人。

秋七月丁亥,以前徐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武行德为左卫上将军。先是,诏行德分兵屯定远县,既为淮寇所袭,王师死者数百人,帝惩其偾军之咎,故以环卫处之。以前河阳节度使李继勋为右卫大将军,责寿春南寨之败也。壬辰,以刑部尚书王易为太子少保致仕,以右监门卫上将军盖万为左卫上将军致仕。己酉,司农卿王敏卒。甲辰,诏曰:“准令,诸论田宅婚姻,起十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日止者。州县争论,旧有厘革,每至农月,贵塞讼端。近闻官吏因循,由此成弊,凡有诉竞,故作逗遛,至时而不与尽辞,入务而即便停罢,强猾者因兹得计,孤弱者无以自伸。起今后应有人论诉陈词状,至二月三十日权停。若是交相侵夺、情理妨害、不可停滞者,不拘此限”。

八月乙卯朔,兵部尚书张昭上疏,望准唐朝故事,置制举以罩英才。帝览而善之,因命昭具制举合行事件,条奏以闻。丙辰,以太常卿田敏为工部尚书,以太子宾客司徒诩为太常卿。辛未,诏在朝武班,各举武勇胆力堪为军职者一人。甲戌,赐左监门上将军许文缜、右千牛上将军边镐、右卫大将军王环、卫尉卿周延构、太府卿冯延鲁、太仆卿郑牧、鸿胪卿孙羽、卫尉少卿钟谟、工部郎中何幼冲各冬服绢二百匹、绵五百两。文缜已下,皆吴、蜀之士也。乙亥,宰臣李穀罢相,守司空,加食邑实封。穀抱疾周岁,累上表求退,至是方允其请。以枢密副使、户部侍郎王朴为枢密使、检校太保。癸未,前濮州刺史胡立自伪蜀回,蜀主孟昶寓书于帝,其末云:昶昔在龆龀,即离并都,亦承皇帝凤起晋阳,龙兴汾水,合叙乡关之分,以陈玉帛之欢。傥蒙惠以嘉音,伫望专驰信使,谨因胡立行次,聊陈感谢披述”云。初,王师之伐秦、凤也,以立为排阵使,既而为蜀所擒。及秦、凤平,得降军数千人,其后帝念其怀土,悉放归蜀,至是蜀人知感,故归立于我。昶本生于太原,故其书意愿与帝推乡里之分,帝怒其抗礼,不答。

九月甲申朔,宰臣王溥、枢密使王朴皆丁内艰,并起复旧位。以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宋州节度使李重进为郓州节度使,典军如故。己丑,以前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窦仪为端明殿学士,依前礼部侍郎。

冬十月丙辰,赐京城内新修四寺额,以天清、天寿、显静、显宁为名。壬戌,左藏库使符令光弃市。时帝再议南征,先期敕令光广造军士袍襦,不即办集,帝怒,命斩之。时宰臣等至庭救解,帝起入宫,遂戮于都市。令光出勋阀之后,历职内庭,以清慎自守,累总繁剧,甚有廉干之誉。帝素重其为人,每加委用,至是以小过见诛,人皆冤之。戊午,诏悬制科凡三,其一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其二曰经学优深可为师法科,其三曰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不限前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并许应诏。时兵部尚书张昭条奏,请兴制举,故有是命。癸亥,河东伪命麟州刺史杨重训以城归顺,授重训本州防御使、检校太傅。戊辰,诏取月内车驾暂幸淮上。己巳,以枢密使王朴为权东京留守,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点检。壬申,驾发京师。壬午,以前郓州节度使郭从义为徐州节度使,以徐州节度使向训为宋州节度使。

十一月癸未朔,以内客省使昝居润为宣徽北院使,权东京留守。丙戌,车驾至濠州城下。戊子,亲破十八里滩。寨在濠州东北淮水之中,四面阻水,上令甲土数百人跨驼以济。今上以骑军浮水而渡,遂破其寨,掳其战舰而回。癸巳,帝亲率诸军攻濠州,夺关城,破水寨,贼众大败,焚战舰七十余艘,斩首二千级,进军攻羊马城。丙申夜,伪濠州团练使郭廷谓上表陈情,且言家在江南,欲遣人禀命于李景,从之。辛丑,帝自濠州率大军水陆齐进,循淮而下,命今上率精骑为前锋。癸卯,大破淮贼于涡口,斩首五千级,收降卒二千余人,夺战船三百艘,遂鼓行而东,以追奔寇,昼夜不息,沿淮城栅,所至皆下。乙巳,至泗州。今上乘势麾军,焚郭门,夺月城,帝亲冒矢石以攻其垒。丙午,日南至,从臣拜贺于月城之上。

十二月乙卯,泗州守将范再遇以其城降,授再遇宿州团练使。戊午,帝自泗州率众东下,命今上领兵行于南岸,与帝夹淮而进。己未,至清口,追及淮贼,军行鼓噪之声闻数十里。辛酉,至楚州西北,大破贼众,水陆俱奔,有贼船数艘,顺流而逸,帝率骁骑与今上追之数十里,今上擒贼大将伪保义军节度使、江北都应援使陈承昭以献。收获舟船,除焚荡外得三百余艘,将士除杀溺外得七千余人。初,帝之渡淮也,比无水战之备,每遇贼之战棹,无如之何,敌人亦以此自恃,有轻我之意。帝即于京师大集工徒,修成艛舰,逾岁得数百艘,兼得江、淮舟船,遂令所获南军教北人习水战出没之势,未几,舟师大备。至是水陆皆捷,故江南大震。壬戌,伪命濠州团练使郭廷谓以城归顺。乙丑,雄武军使崔万迪以涟水归顺。丙寅,以郭廷谓为亳州防御使, 《隆平集》:廷谓望金陵大恸,再拜,然后以城降。世宗曰:“江南诸将,惟卿断涡口桥,破定远寨,足以报李景禄矣。濠上使李景自守,亦何能为!”乃授以亳州防御使。 以伪命濠州兵马都监陈迁为沂州团练使,以伪命保义军节度使陈承昭为右监门上将军。江南李景遣兵驱掳扬州士庶渡江,焚其州郭而去。丙子,故同州节度使白延遇赠太尉,故濠州刺史唐景思赠武清军节度使。丁丑,泰州平。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 范泰 王淮之 王韶之 荀伯子·沈约
  列传六·薛居正
  王隱晉書卷七·汤球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九·佚名
  绎史卷二十·马骕
  ·会奏剿办洋匪附摺·丁曰健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 第一·班固
  窦轨传·欧阳修
  何铸传·脱脱
  魏忠贤传·张廷玉
  卷四十八、湘军陆师之编制·黄鸿寿
  第五节 风 俗·吕思勉
  例 言·吕思勉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哀长吉·唐圭璋

      长吉字叔巽,又字寿之,晚号委顺翁,崇安人。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授邵武簿,调靖江书记,归隐武夷,有鸡肋集。   水调歌头   贺人新娶,集曲名   紫陌风光好,绣阁绮罗香。相将人月圆夜,早庆贺新郎。先自少年心意,为惜殢人娇

  • 卷四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刘忠肃集刘摰字莘老渤海人少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遂中甲科知南宫县徙江陵府观察推官用韩琦荐除馆阁为监察御史里行是时仁宗励精求治摰感恩遇因上疏言时事

  • 卷八十·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兵部主事陈焯编萨都拉【下】华清曲题杨妃病齿沈香亭北春书长海棠睡起扶残妆清歌妙舞一时静燕语莺啼空断肠朱唇半启榴房破脂清红注珍珠颗一点春酸入瓠犀雪色鲛绡湿香

  • 卷二十八·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二十八兵部主事陈焯编王 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学於江西五年始归作古文数十篇郷先生叹为不及登庆历六年进士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除密州推官召为国子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纪昀

    列传宋 【三十三】○宋三十三韩丕 师颃张茂直梁颢【固】杨徽之【杨澈】 吕文仲王着 潘慎修 杜镐查道韩丕师颃张茂直梁颢杨徽之吕文仲王着潘慎修杜镐查道△韩丕韩丕字太简华州郑人幼孤贫有志操读书于骊山嵩阳通周

  • 七○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查缴《碧落后人诗》及《前生录》等书情形折·佚名

    七○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查缴《碧落后人诗》及《前生录》等书情形折乾隆四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广西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钦遵谕旨,实力查缴,恭折覆奏事。窃臣于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尉 公福

  • 第一章 当时之诸部族·冯承钧

    他首先利用札只剌、克烈两部的力量,将蒙古诸部统一;然后藉故征服克烈、乃蛮等部,畏吾儿、哈剌鲁两部畏威不战而降;由是南下,一面侵入西夏,一面利用汪古部作向导,侵入金国,同时又因为乃蛮王子夺据西辽帝位,又进兵西方,拓地至花剌

  • 甄琛传·李延寿

    甄琛,字思伯,中山毋极人。他从小聪敏颖悟,在家里与兄弟们游戏取乐,常常忘掉礼法。博览经史子集,文章犀利,称为刀笔。长得短小丑陋,缺少风度。被举荐为秀才,到京城一年多,天天因下棋荒废时日,以至通宵不眠。常常令仆人掌灯为他照

  • 卷一百九·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明 杨士奇等 撰仁民宋光宗时吏部员外郎陈傅良初对劄子曰臣恭惟艺祖受命平定海内凡所以创业垂统莫非可传之法而深仁厚泽垂裕後人则专以爱惜民力为本臣案故牍自建隆至景德四十五年南

  • 廖奉献女士·周诒春

    廖奉献女士 年二十七岁。生于广州。初学于香港伦敦教会女学。澳门女学。及岭南中学。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伍思德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元年。得广东省官费。入威斯林学校。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

  • 卷十二·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十二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诗魏葛屦诂训传第九○音义姬姓国也【姓监本误魏】其地虞舜夏禹所都之域也【也误地】魏谱魏者节疏禹受禅都平阳或安邑【平误子】乃□防亡【厎误底下字后同】在禹节

  • 祭义·姚际恒

    此秦人之笔,以篇中「黔首」二字知之,乃儒家之诸子也。虽少有疵处,然大段自醇正。此篇不专言祭,其首言祭,故名祭义尔。(卷八○,页一)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春禘」与郊特牲同,而与王制祭统「春礿」异,礼言不同也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一·念常

      ⊙陈(都建康) 雷氏曰(陈高[栗-木+(革  月)]先文废宣后合为五主三十三年)  (丁丑) 高祖武皇帝(姓陈。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成下里人。受梁敬帝逊禅即位。年五十七。崩于璇玑殿。在位三年)  改

  • 佛说宝雨经卷第七·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而得空性。何等为十。一者能知力空性。二者能知无畏空性。三者能知不共法空性。四者能知戒蕴空性。五者能知三摩地空性。六者能知般若空性。七者能知解脱蕴空性。八者

  • 童年·少年·青年·托尔斯泰

    《童年·少年·青年》是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全面展示托尔斯泰的成长历程和精神历程。这个三部曲表现主人公如何在周围环境影响下成长。他不满自己,醉心于反省和自我分析,追求道德完善。作品洋溢着贵族庄园生活的

  • 颜鲁公集·颜真卿

    诗文别集。三十卷,其中诗一卷。唐颜真卿撰。按鲁公行状,其佐吉州时有《庐陵集》,刺杭州时有《临川集》,刺湖州时有《吴兴集》。但这些集子,历经五代战乱,全部亡逸。北宋时,吴兴沈侯采掇遗逸,辑编为十五卷,刘敞为之序

  • 净名玄论·吉藏

    凡八卷。隋代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论述净名经(维摩经)之要旨。此书属吉藏晚年著作。初述撰著缘由,次分名题、宗旨、会处三科。引用书籍颇多,有大品经、法华经、涅槃经、大智度论等三十余部经论,并载录道安、鸠摩

  • 四教义·智顗

    凡六卷或十二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别于天台四教仪而称大本四教义。《四教义》即是智顗所作《维摩诘所说经玄义》之初章。在初章基础上进一步离析广义,作有六万余言,超过原在玄义所述初章份量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