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祖纪六

开平四年十月乙亥,东京博王友文入觐,召之也。己卯,以新修天骥院开宴落成,内外并献马,而魏博进绢四万匹为驵价。壬午,以冬设禁军,幸兴安鞠场,召文武百官宴。幸开化,大阅军实。

十一月丁亥朔,幸广王第作乐。辛卯,宴文武四品已上于宣威殿。庚戌,幸左龙虎军,宴群臣。甲寅,幸右龙虎军,宴群臣。戊戌,诏曰:“自朔至今,暴风未息,谅惟不德,致此咎征。皇天动威,罔敢不惧。宜遍命祈祷,副朕意焉。”差官分往祠所止风。己亥,日南至,帝被衮冕御朝元殿,列细仗,奏乐于庭,群臣称贺。帝畋于伊水。乙巳,诏曰:“关防者,所以识异服、察异言也。况下天未息,兵民多奸,改形易衣,觇我戎事。比者有谍皆以诈败,而未尝罪所过地,叛将逃卒窃其妻孥而影附使者,亦未尝诘其所经。今海内未同,而缓法弛禁,非所以息奸诈、止奔亡也。应在京诸司,不得擅给公验。如有出外须执凭由者,其司门过所,先须经中书门下点检,宜委宰臣赵光逢专判出给,俾由显重,冀绝奸源。仍下两京、河阳及六军诸卫、御史台,各加钤辖。公私行李,复不得带挟家口向西。其襄、邓、鄜、延等道,并同处分。”以宁国军节度使王景仁充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潞州副招讨使韩勍为副,相州刺史李思安为先锋使。时镇州王熔、定州王处直叛,结连晋人,故遣将讨之。《五代会要》:十一月十四日,司天奏:“月蚀,不宜用兵。”时王景仁方总大军北伐,追之不及。至五年正月二日,果为后唐庄宗大败于柏乡。

十二月辛酉,宴文武四品已上于宣威殿。亲阅禁军,命格斗于教马亭。己巳,诏曰:“滑、宋、辉、亳等州,水涝败伤,人户愁叹,朕为民父母,良用痛心。其令本州分等级赈贷,所在长吏监临周给,务令存济。”壬辰,赈贷东都畿内,如宋、滑制。

乾化元年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帝素服避殿,百官守司以恭天事,明复而止。制曰:“两汉以来,日食地震,百官各上封事,指陈得失。盖欲周知时病,尽达物情,用缉国章,以奉天诫。朕每思逆耳,罔忌触鳞,将洽政经,庶开言路。况兹谪见,当有咎征。其在列辟群臣,危言正谏,极万邦之利害,致六合之殷昌。毗予一人,永建皇极。”二日,日旁有祲气,向背若环耳。崇政使敬翔望之曰:“兵可忧矣!”帝为之旰食。是日,果为晋军及镇、定之师所败,都将十余人被擒,余众奔溃。庚寅,制曰:“扈氏不恭,固难去战,鬼方未服,尚或劳师。其蚁聚余妖,狐鸣丑类,弃天常而拒命,据地险以偷生,言事讨除,将期戡定。问罪止诛于元恶,挺灾可悯于遗黎,每念伤痍,良深愧叹。应天兵所至之地,宜令将帅节级严戒军伍,不得焚烧庐舍,开发丘垄,毁废农桑,驱掠士女。使其背叛之俗,知予吊伐之心。”又制曰:“戎机方切,国用未殷,养兵须藉于赋租,税粟尚烦于力役。所在长吏,不得因缘征发,自务贪求,苟有故违,必行重典。立法垂制,详刑定科,传之无穷,守而勿失。中书门下所奏新定格式律令,已颁下中外,各委所在长吏,切务遵行。尽革烦苛,皆除枉滥,用副哀矜之旨,无违钦恤之言。”诏征陕州镇国军节度使杨师厚至京,见于崇勋殿。帝指授方略,依前充北面都招讨使,恩赉甚厚,使督军进发。《五代会要》:二月,晋师侵魏州,杨师厚帅师援邢州,晋人还师。

二月丙辰朔,帝御文明殿,群臣入阁。以蔡州顺化军指挥使王存俨权知军州事。蔡人久习叛逆,刺史张慎思又裒敛无状,帝追慎思至京,而久未命代。右厢指挥使刘行琮乘虚作乱,因纵火驱拥,为渡淮计。存俨诛行琮而抚遏其众,都将郑遵与其下奉存俨为主,而以众情驰奏。时东京留守博王友文不先请,遂讨其乱。兵至鄢陵,上闻之曰:“诛行琮功也,然存俨方惧,若临之以兵,蔡必速飞矣!”遂驰使还军,而擢授存俨,蔡人安之。壬戌,诏曰:“东京旧邦,久不巡幸,宜以今月九日幸东都,扈从文武官委中书门下量闲剧处分。”宰臣上言曰:“龙兴天府,久望法驾,但陛下始康愈,未宜涉寒,愿少留清跸。”从之。《五代会要》:二月,敕:“食人之食者,忧人之事,况丞相尊位,参决大政,而堂封未给,且无餐钱,朕甚愧之。宜令食万钱之半。甲子,幸曜村民舍阅农事。庚午,幸白马坡。诏金吾大将军、待制官各奏事。武安军节度使马殷进呈虔州刺史卢延昌笺表。虔州本支郡也,兵甚锐,自得韶州益强大,升为百胜军使。始洪州之陷,卢光稠愿收复使府,立功自效,上因兼授江西观察留后。光稠卒,复命延昌领州事,方伯亦颇慰荐。杨渭遣人伪署爵秩,延昌佯受官牒,礼遣其使,因湖南自表其事曰:“郡小寇迫,欲缓其奸谋,且开导贡路,非敢贰也。”以其伪制来自陈,上览奏曰:“我方有北事,不可不甚加抚恤。”寻兼授镇南将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命使慰劳。《九国志》:卢延昌归命于吴,伪乞命于梁。

三月辛卯,以久旱,令宰臣分祷灵迹。翼日,大澍雨。丙申,幸甘水亭,召宰臣、翰林学士、尚书侍郎孔续已下八人扈从,宴乐甚欢。戊戌,幸右龙虎军,召文武官四品已上宴于新殿。甲辰,幸左龙虎军新殿,宴文武官四品已上。

四月丁卯,幸龙虎门,召宰臣、学士、金吾上将军、大将军侍宴广化寺。壬申,契丹遣使来贡。丁丑,幸宣威殿,宴文武官四品已上及军使、蕃客。己卯,又幸左龙军,宴群臣。诏曰:“邠、岐未灭,关、陇多虞,宜择亲贤,总兹戎任。应关西同、雍、华、鄜、延、夏等六道兵马,并委冀王收掌指挥。凡有抽差,先申西面都招讨使,仍别奏闻,庶合机权,以宁边鄙。”

五月甲申朔,帝被冕旒御朝元殿视朝,仗卫如式。制:改开平五年为乾化元年,大赦天下。诏方伯州牧,近未加恩者,并迁爵秩。复大赉军旅,普宴于宣威殿,赐帛各有差。制:封延州节度使高万兴为渤海郡王。诸道节度使钱镠、张宗奭、马殷、王审知、刘隐各赐一子六品正员官,高季昌赐一子八品正员官,贺德伦赐一子九品正员官。癸巳,观稼于伊水,登建春门,幸会节坊张宗奭私第,临亭皋视物色,赏赐甚厚。诏左银台门,朝参诸司使库使已下,不得带从人入城,亲王许一二人执条床手简,余悉止门外,阑入者抵律。阍守不禁,与所犯同。先时,门通内无门籍,且多勋戚,车骑众者,尤不敢呵察。至是有以客星凌犯上言者,遂令止隔。清海军节度使、守侍中、兼中书令刘隐薨,辍朝三日,百僚诣阁门奉慰。

六月乙卯,命北面都招讨使、镇国军节度使杨师厚出屯邢、洺。丁巳,镇、定钞我汤阴。诏曰:“常山背义,易水效尤,诱其蕃戎,动我边鄙,南侵相、魏,东出邢、洺。是用遣将徂征,为人除害,但初颁赦令,不欲食言,宥而伐之,谅非获已。况闻谋始,不自帅臣,致此厉阶,并由奸佞。密通人使,潜结沙陀,既惧罪诛,乃生离叛。今虽行讨伐,已举师徒,亦开诏谕之门,不阻归降之路。矧又王熔、处直未曾削爵除名,若翻然改图,不远而复,必仍旧贯,当保前功。如有率众向明,拔州效顺,亦行殊赏,冀徇来情,免令受弊于疲民,用示维新于污俗。宜令行营都招讨使及陈晖军前,准此敕文,散加招谕,将安众惧,特举明恩。镇州只罪李宏规一人,其余一切不问。”诏修天宫佛寺。又,湖南奏:“潭州僧法思、桂州僧归真并乞赐紫衣。”从之。

七月,帝不豫,稍厌秋暑。自辛丑幸会节坊张宗奭私第,宰臣视事于归仁亭子,崇政使、内诸司及翰林院并止于河南令廨署,至甲辰,复归大内。

八月庚申,幸保宁殿,阅天兴控鹤兵事,军使将校各有赐。癸亥,老人星见。戊辰,幸故上阳宫,至于榆林观稼。丙子,阅四蕃将军、屯卫兵士于天津桥,南至龙门广化寺。戊寅,幸兴安鞠场大教阅,帝自指麾,无不踊抃,坐作进退,声振宫掖。右神武统军丁审衢对御,以红帛囊剑拟乘舆物,帝曰:“宿将也。?睁恕之,以刘重霸代其任。

九月辛巳朔,帝御文明殿,群臣入阁,刑法待制官各奏事。己丑,宴群臣于兴安殿。庚子,亲御六师,次于河阳。甲辰,至于卫州。乙巳,至于宜沟,幸民刘达墅。丙午,至相州,赏左亲骑指挥使张仙、右云骑指挥使宋铎,尝身先陷阵,各赐帛。

十月辛亥朔,驻跸于相州,宰臣洎文武从官并诣行宫起居。户部郎中孔昌序赍留都百官冬朔起居表至自西京,诸道节度使、刺史、诸籓府留后,各以冬朔起居表来上。制以郢王友圭充控鹤指挥使,诸军都虞候阎宝为御营使。有司以立冬太庙荐享上言,诏丞相杜晓赴西都摄祭行事。癸丑,阅武于州闉之南楼。左龙骧都教练使邓季筠、魏博马军都指挥使何令稠、右厢马军都指挥使陈令勋,以部下马瘦,并腰斩于军门。甲寅,将以其夕幸魏县,命阁门使李郁报宰臣,兼敕内外。是夜,车驾发轫于都署。乙卯,次洹水。丙辰,至魏县。先锋将黄文靖伏诛。己未,帝御朝元门,以回鹘、吐蕃二大国首领入觐故也。癸亥,令诸军指挥使及四蕃将军赐食于行宫之外庑。戊辰,幸邑西之白龙潭以观鱼焉。既而渔人获巨鱼以献,帝命放之中流,从臣以帝有仁恻之心,皆相顾欣然。是日,名其潭曰万岁潭。丙子,帝御城东教场阅兵,诸军都指挥、北面招讨使、太尉杨师厚总领铁马步甲十万,广亘十数里陈焉。士卒之雄锐,部队之严肃,旌旗之杂遝,戈甲之照耀,屹若山岳,势动天地,帝甚悦焉。即令丞相洎文武从臣列侍赐食,逮晚方归。

十一月辛巳朔,上驻跸魏县,从官自丞相而下并诣行宫起居,留都文武百官及诸道节度使、防御使、刺史、诸籓府留后,各奉表起居。壬午,帝以边事稍息,宣命还京师。《通鉴》:帝以夹寨、柏乡屡失利,故力疾北巡,思一雪其耻,意郁郁,多躁忿,功臣宿将往往以小过被诛,众心益惧。既而晋、赵兵不出。十一月壬午,帝南还。车驾发自行阙,夕次洹水县。癸未,至内黄县。甲申,至黎阳县。乙酉,命从官丞相而下宴于行次。丁亥,次卫州。戊子晨,次新乡,夕止获嘉。己丑,次武陟。庚寅,次温县。延州节度使高万兴奏,当军都指挥使高万金统领兵士,今月五日收盐州,伪刺史高行存泥首来降。丞相及文武百官各上表称贺。辛卯,次孟州,命散骑常侍孙骘、右谏议大夫张衍、光禄卿李翼各赍香、祝版,告祭于孟津之望祠。留都文武官左仆射杨涉洎孟州守李周彝等皆匍匐东郊迎拜,其文武官并令先还。壬辰,诘旦离孟州,晚至都。宣宰臣各赴望祠祷雨。故事,皆以两省无功职事为之,帝忧民重农,尤以足食足兵为念,爰自御极,每愆阳积阴,多命丞相躬其事。辛丑,大雨雪,宰臣及文武师长各奉表贺焉。

十二月,诏以时雪稍愆,命丞相及三省官各诣望祠祈祷。癸酉,腊假,诏诸王与河南尹、左右金吾、六统军等较猎于近苑。命大理卿王鄯使于安南,左散骑常侍吴蔼使于朗州,皆以旌节官诰锡之也。又命将作少监姜宏道为朗州旌节官使副。《五代会要》:旧制,巡抚、黜陟、册命、吊赠、入蕃等使,选朝臣为之,其宣慰、加官、送旌节,即以中官为之,今以三品送旌节,新例也。延州节度使高万兴奏,领军于邠州界蒿子谷韦家寨,杀戮宁、庆两州贼军约二千余人,并生擒都头指挥使及夺马器甲等事。其入奏军将使宣召赴内殿赐对,以银器彩物锡之,宰臣及文武官各奉表贺。是月,魏博节度上言,于泾县北戮杀镇州王熔兵士七千余人,夺马二千余匹,戈甲未知其数,并擒都将以下四十余人。两浙进大方茶二万斤,琢画宫衣五百副。广州贡犀象奇珍及金银等,其估数千万。安南两使留后曲美,《通鉴》:十二月戊午,以静海、曲美为节度使。进筒中蕉五百匹,龙脑、郁金各五瓶,他海货等有差。又进南蛮通好金器六物、银器十二并乾陁绫花繓枨越?毛等杂织奇巧者各三十件。福建进户部所支榷课葛三万五千匹。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四 僭晋司马叡 賨李雄·魏收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三·荀悦
  卷二十三 太平興國七年(壬午,982)·李焘
  第七十五回 入虏庭苏武抗节 出朔漠李陵败降·蔡东藩
  卷第二百五十六·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十·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三十四·阿桂
  世系·林献堂
  柳恽传·李延寿
  王晏平传·欧阳修
  陈颢传·宋濂
  严世蕃传·张廷玉
  邓愈传·张廷玉
  卷三十九俸饷三·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二齣·谢谠

    第三十一齣 仁主赐婚〔末上〕瑞香遍满玉楼春。庆贺新郞催拍频。烛影摇红双劝酒。称人心处感皇恩。将宫女赐爲夫人。今宵合卺。喜气盈门。远远望见华灯灿烂。綵轿峥嵘。想是新人来也。不免叫赞礼人伺候成亲则个。呀。

  • 巻七·黄大舆

    钦定四库全书梅苑卷七宋 黄大舆 编菩萨蛮           晁次膺百花未报芳菲信一枝探得春风近只与雪争光更无花比香 孤标天付与冷艳谁能顾庭院好深藏莫教开路傍又天威乱糁琼蕤密一光吞尽千山碧梅与雪争妍孤

  • 卷二百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十八杜甫贻阮隐居【昉】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谓阮籍咸孚辈】贫知静者性自【一作白】益毛髪古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清诗近道要识子【一作

  • 卷三 本纪三·赵尔巽

      ◎太宗本纪二   崇德元年夏四月乙酉,祭告天地,行受尊号礼,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清,改元崇德,群臣上尊号曰宽温仁圣皇帝,受朝贺。始定祀天太牢用熟荐。遣官以建太庙追尊列祖祭告山陵。丙戌,追尊始祖为泽王,高祖为庆王,曾祖为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二·王称

    僭伪传一百五  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也举进士为瀛州教授召为校书省正字累擢太常少卿改起居舎人拜中书舎人给事中迁大司成会生徒犯灋邦昌坐训导无素罢提举崇福宫知光汝二州乆之以右文殿脩撰知洪州入为礼部侍郎翰

  • 卷之五十九·佚名

    洪武三年十二月丙辰朔○戊午宥松江盗钱鹤皋余党初鹤皋作乱伏诛其党诛连不已至是复逮至百五十四人法皆当死 上曰贼首既诛此胁从者俱贷其死谪戍兰州○中书省臣言西北诸虏归附者不宜处边盖夷狄之情无常方其势穷力屈不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七月癸丑朔以孟秋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赐吏部尚书孙鑨乘传回籍○升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黄凤翔为南京礼部尚书山西左布政使陆万垓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推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孟一脉为应天府

  •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九七五 军机处为遵旨换回《通鉴纲目续编》事致苏州织造札文·佚名

    九七五 军机处为遵旨换回《通鉴纲目续编》事致苏州织造札文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初十日办理军机处为札知事。本日该织造奏到苏州行宫陈设《通鉴纲目续编》二部等因一折,奉朱批:总随便送进。钦此。又奉旨:着将现在挖改者发去

  • 敬乡录卷一·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梁刘峻字孝标平原人隠金华山事见本传及文选注孝标所自叙郡志山之紫薇岩乃其讲授处清修寺即故宅也峻甞撰类苑一百二十卷不传世说注行世诸文间见文选独山栖志一篇传云其文甚美近出金华智者寺经藏函中人罕

  • 卷六 邻交志上三·黄遵宪

    华 夏日本明正帝正保三年丙戌,时我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既三年矣。我大清龙兴东土,声威所播,先及呖谷,莫不震砻。又当德国氏执政权,方欲以文治致太平,故二百余载彼此安和,海波无警。是年八月,郑芝龙奉明唐王聿键意,赠书暨方物,乞

  • 卷十二·佚名

    孔思迪请重夫妇之伦 【篇名由编者所加。】人伦之中,夫妇为重。比见内外大臣得罪就刑者,其妻妾就断付它人,似与国朝旌表贞节之旨不侔,夫亡终制之令相反。以失节之妇配有功之人,又似与前贤所谓娶失节者以配

  • 任忠传·李延寿

    任忠,字奉城。小名蛮奴,汝陰人。任忠从小甭单,地位低下,被乡里人看不起。长大以后,他很狡诈,主意很多,体力过人,特别善于骑马、射箭,州里的年轻人都归附他。梁鄱陽王萧范任合州刺史时,听说了任忠的情况,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侯景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佚名

    【提要】 赵威后即赵太后,惠文王之妻。她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的理解,她仅仅从国家对个别人才的褒贬任用上就指出众多治国为人之道。 【原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

  • 卷十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觧頥正释卷十二   明 季本 撰陈朱子曰陈国名大昊伏羲氏之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川周武王时帝舜之胄有虞阏父为周陶正武王頼其利噐用与其神明之后以元女大姬妻其子满而封之于陈都于宛

  • 第二十八章&nbsp;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冯友兰

    讲完了中国哲学全部的演变和发展之后,读者可能要问这样的问题:当代的中国哲学,特别是战争时期的中国哲学,是什么样子呢?中国哲学对于未来的世界的哲学,将有什么贡献呢?事实上,我经常被人询问这些问题,而且感到有点为难,因为提问

  • 阎浮众生业感·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尔时佛

  • 致萧军·萧红

    1932年,萧红结识萧军并开始共同生活。1936年7月,因与萧军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只身东渡日本。1938年两人彻底分手。本书多是萧红在日本给萧军写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