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一 后妃

太祖圣穆皇后柴氏,邢州龙岗人,世家豪右。太祖微时,在洛阳闻后贤淑,遂聘之。 《东都事略·张永德传》云:周太祖柴后,本唐庄宗之嫔御也。庄宗没,明宗遣归其家,行至河上,父母迓之,会大风雨,止于逆旅数日。有一丈夫走过其门,衣弊不能自庇。后见之,惊曰:“此何人耶?”逆旅主人曰:“此马步军使郭雀儿者也。”后异其人,欲嫁之,请于父母。父母恚曰:“汝帝左右人,归当嫁节度使,奈何欲嫁此人?”后曰:“此贵人也,不可失也。囊中装分半与父母,我取其半。”父母知不可夺,遂成婚于逆旅中。所谓郭雀儿,即周太祖也。 太祖壮年,喜饮博,好任侠,不拘细行,后规其太过,每有内助之力焉。世宗皇帝即后之侄也,幼而谨愿,后甚怜之,故太祖养之为己子。太祖尝寝,后见五色小蛇入颧鼻间,心异之,知其必贵,敬奉愈厚,未及贵而厌代。太祖即位,乃下制曰:“义之深无先于作配,礼之重莫大于追崇。朕当宁载思,抚存怀旧。河洲令德,犹传荇菜之诗;妫汭大名,不及珩璜之贵。俾盛副笄之礼,以伸求剑之情。故夫人柴氏,代籍贻芳,湘灵集庆。体柔仪而陈阙翟,芬若椒兰;持贞操以选中珰,誉光图史。懿范尚留于闺阃,昌言有助于箴规。深惟望气之艰,弥叹藏舟之速,将开宝祚,俄谢璧台。宜正号于轩宫,俾潜耀于坤象,可追命为皇后。仍令所司定谥,备礼册命。”既而有司上谥曰圣穆。显德初,太祖神主入庙,以后祔于其室。

淑妃杨氏,镇州真定人。父宏裕,真定少尹。 《东都事略·杨廷璋传》云:父宏裕,少渔貂裘陂,有以二石雁授之者,其翼一掩左,一掩右,曰:“吾北岳使也。”言讫不知所之。是年生女,为周太祖淑妃,明年生廷璋。 当河朔三镇全盛之时,所属封疆,制之于守帅,故韶颜美媛,皆被选于王宫。妃幼以良家子中选,事赵王王镕。张文礼之乱,妃流离于外。唐明宗在籓,录其遗逸。安重诲保庇妃家,致其仕进,父母即以妃嫁于乡人石光辅,不数年嫠居。太祖佐汉之初,属圣穆皇后弃世,闻妃之贤,遂以礼聘之。《宋史·杨廷璋传》:有姊寡居京师,周祖微时欲聘之,姊不从。令媒氏传言恐逼,姊以告廷璋。廷璋往见周祖,归谓姊曰:“此人姿貌异常,不可拒。”姊乃从之。 妃睦族抚孤,宜家内助,甚有力焉。晋天福末,卒于太原,因留葬于晋郊。广顺元年九月,追册为淑妃。太祖凡一后三妃,及嵩陵就掩,皆议陪祔。时以妃丧在贼境,未及迁窆,世宗乃诏有司于嵩陵之侧,预营一冢以虚之,俟贼平即议襄事。显德元年夏,世宗征河东,果成素志焉。

妃兄廷璋,蚤事太祖,即位累历内职,出为晋州节度使。皇朝抚运,移镇邢州,又改鄜州,受代归阙,卒于私第。

贵妃张氏,恆州真定人也。祖记,成德军节度判官、检校兵部尚书。父同芝,本州谘呈官、检校工部尚书,事赵王王镕,历职中要。天祐末,赵将张文礼杀王镕,以镇州归梁,庄宗命将符存审讨平之。时妃年尚幼,有幽州偏将武从谏者,驻騑于家,见妃韶令,乃为其子聘之。武氏家在太原。太祖从汉祖镇并门,属杨夫人以疾终,无何武氏子卒,太祖素闻妃之贤,遂纳为继室。太祖贵,累封至吴国夫人。汉隐帝末,萧墙变起,屠害大臣,太祖在邺都被谗,妃与诸皇属同日遇害于东京旧第。太祖践阼,追册为贵妃,发哀,故世宗有起复之命。世宗嗣位,以太祖旧宅即妃遇祸之地,因施为僧院,以皇建为名焉。

德妃董氏,常山灵寿人也。祖文广,唐深州录事参军。父光嗣,赵州昭庆尉。妃孩提颖悟,始能言听,按丝管而能辨其声。年七岁,遇镇州乱,亲党羁离,与妃相失。潞州牙将得之,匿于褚中。其妻以息女不育,得妃怜之,过于所生,姆教师箴,功容克备。妃家悲念,其兄瑀诸处求访,垂六七年。后潞将入官于朝,妃之乡亲颇有知者,瑀见潞将,欣归之,时年十三。妃归逾年,嫁为里人刘进超之妻,进超为内职,及契丹破晋之岁,陷蕃殁焉,妃嫠居洛阳。太祖杨淑妃与妃乡亲,平居恆言妃贤德。太祖从汉祖幸洛,因忆淑妃之言,寻以礼纳之。鼎命初建,张贵妃遇祸,中宫虚位,乃册为德妃。太祖自圣穆皇后蚤世以来屡失邦媛,中帏内助惟妃存焉,加以结珮脱簪,率由令范。广顺三年夏,遇疾,医药之际,属太祖兖海之征,车驾将行,妃奏曰:“正当暑毒,劳陛下省巡,明发宵征,须人供侍,司簿已下典事者,各已处分从行。”太祖曰:“妃疾未平,数令诊视,此行在近,无繁内人。”及太祖驻跸鲁中,妃志欲令内人进,发中使往来言之。太祖手敕郑仁诲曰:“切虑德妃以朕至兖州行营,津置内人承侍。缘诸军在野,不可自安,令郑仁诲专心体候。如德妃津置内人东来,便须上闻约住,或取索鞍马,不得供应。如意坚确,即以手敕示之。”既而平定兖州,车驾还京,妃疾无减,俄卒于大内,时年三十九。辍朝三日。

妃长兄瑀,以左赞善大夫致仕,仲兄元之、季兄自明,皆累历郡守。

世宗贞惠皇后刘氏,将家女也,幼归于世宗。汉乾祐中,世宗在西班,后始封彭城县君。世宗随太祖在邺,后留居邸第。汉末李业等作乱,后与贵妃张氏及诸皇族同日遇祸。国初,追封彭城郡夫人。显德四年夏四月,追册为皇后,谥曰贞惠,陵曰惠陵。

宣懿皇后符氏,祖存审,事后唐武皇、庄宗,位极将相,追封秦王。父彦卿,天雄军节度使,封魏王。后初适李守贞之子崇训。汉乾祐中,守贞叛于河中,太祖以兵攻之,及城陷,崇训自刃其弟妹,次将及后,后时匿于屏处,以帷箔自蔽,崇训仓黄求后不及,遂自刎,后因获免。太祖入河中,令人访而得之,即遣女使送于其父,自是后常感太祖大惠,拜太祖为养父。世宗镇澶渊日,太祖为世宗聘之。后性和惠,善候世宗之旨,世宗或暴怒于下,后必从容救解,世宗甚重之,及即位,册为皇后。世宗将南征,后常谏止之,言甚切直,世宗亦为之动容,洎车驾驻于淮甸,久冒炎暑,后因忧恚成疾。显德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崩于滋德殿,时年二十有六。世宗甚悼之。既而有司上谥曰宣懿,葬于新郑,陵曰懿陵。 案:世宗有两符后,其后符后,即宣懿之女弟也,入宋称符太后,是书不为立传,未免阙略。《五代史补》:世宗皇后符氏,即魏王彦卿之女。时有相工视之大惊,密告魏王曰:“此女贵不可言。”李守贞素有异志,因与子崇训娶之,礼毕,守贞甚有喜色。其后据河中叛,高祖为枢密使,受命出征。后知高祖与其父有旧,城破之际,据堂门而坐,叱诸军曰:“我符魏王女也,魏王与枢密太尉,兄弟之不若,汝等慎勿无礼。”于是诸军耸然引退。顷之,高祖至,喜曰:“此女于白刃纷拏之际保全,可谓非常人也。”乃归之魏王。至世宗即位,纳为皇后。既免河中之难,其母欲使出家,资其福寿,后不悦曰:“死生有命,谁能髡首跣足以求苟活也!”母度不可逼,遂止。世宗素以后贤,又闻命不以出家为念,愈贤之,所以为天下母也。

史臣曰:周室后妃凡六人,而追册者四,故中闱内则,罕得而闻,惟董妃、符后之懿范,亦无愧于彤管矣。 案:是书无外戚传,考《五代会要》云:周太祖第三女乐安公主,为汉室所害,广顺元年二月追封,至显德四年四月,又追封莒国长公主。第四女寿安公主,降张永德,广顺元年四月封,至显德元年,封晋国长公主。第五女永宁公主,广顺元年九月追封,至显德四年四月,又追封梁国长公主。

猜你喜欢
  卷七·本纪第七·世宗中·脱脱
  ●卷七十七·徐梦莘
  大事记续编卷一·王祎
  第十四回 拒楚兵章邯胜敌 略赵地武臣称王·黄士衡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二·温睿临
  六四九 全书处汇核七至九月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总裁等清单·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九·杜大珪
  绎史卷三·马骕
  志卷第十八 高丽史六十四·郑麟趾
  堵胤锡传·张廷玉
  卷七·佚名
  第一节 梁、唐盛衰·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蠲戏斋诗话(一)·马一浮

      诗以道志,志之所之者,感也。自感为体,感人为用。故曰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言乎其感,有史有玄。得失之迹为史,感之所由兴也;情性之本为玄,感之所由正也。史者,事之著;玄者,理之微。善于史者,未必穷于玄;游乎玄者,未必博

  • 提要·杨基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六眉庵集        别集类五【明】提要【臣】等谨案眉庵集十二卷明杨基撰基字孟载其先嘉州人祖官吴中因家焉始为张士诚记室洪武初起为荥阳县知县历官山西按察使寻以事夺官输作卒於工

  • 儒林宗派卷十六·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明诸儒博考梁寅【石门新喻】朱升【允升枫林休寜】汪克寛【徳辅祁门】唐桂芳【仲实歙县】徐一防【大章天台】赵汸【子常东山休寜】赵谦【防谦考古余姚】陈谟【一徳海桒泰和】谢应芳【子兰巢武进】陈济【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阿桂

    六月乙丑阿桂奏言【臣】奉防驰赴南路统兵进业于五月十八日起程二十三日过省惟是南路事宜若俟【臣】抵营商办未免稍稽时日现已飞行宋元俊将汉土官兵现有若干火药铅丸备贮若干并器械是否足敷配执之处星速寄知以便先期

  • 三国史记卷第五。·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五卷新罗本纪五零零零零新罗本纪第五。[善德王][眞德王][大宗王{太宗王}]。五卷新罗本

  • 韦师传·魏徵

    韦师字公颖,京兆杜陵人。 父亲韦王真,北周骠骑大将军。 韦师小时很沉着谨慎,有至性。 刚就学时,初读《孝经》,他放下书,感叹说:“名教的极致,大概就在这里吧!”小时遭到父母之丧,他居丧尽礼,州里称赞他的孝道。 长大后,略读经书史

  • 卞彬传·李延寿

    卞彬字士蔚,济陰冤句人。祖父卞嗣之,作中领军。父亲卡延之,二十岁作上虞县令,刚强有骨气。会稽太守孟靑像对待一般下属县令那样节制他,时间长了他不能忍受,把官帽扔到地上说:“我之所以受你的气,只是因为这顶帽子罢了,今天已经

  • 刘伯林传(附刘黑马传)·宋濂

    刘伯林,济南人。善骑射,以扶弱抑强为己任。金末为威宁防城千户。太祖七年(1212),蒙古大军围攻威宁,伯林知不能敌,开城投降。太祖问他在金居何官职,回答说是“都提控”,便授他原职,命挑选士卒为一军,与太傅耶律秃怀一同征讨,招降

  • 卷九·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第九圣德【五  勤德二】皇上勤念雨阳本年夀届八旬颁询志慰益厪时若乾隆五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谕浙江廵抚琅玕前据奏上年十二月雨水粮价情形兹届二月下旬所有本年春间是两得雨迄今未报着传

  • 六·钱穆

    宋代特矫唐弊,公私教育皆特盛。其先则自社会私家教育开始。如范仲淹、胡瑗、孙复,皆先在寺庙中成学,再复从事于社会下层之私家讲学事业。范仲淹继戚同文在睢阳书院,孙复在泰山书院,而以胡瑗在苏州湖州书院讲学为尤着。其在

  • 浮邱子卷七·汤鹏

      原爱  浮邱子曰:君子积学所以明道,明道所以辨物,辨物所以爱材,爱材所以理政,理政所以济时,济时所以庇国。《诗》曰:“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是故天下之材,莫不出于君,出于相,出于师,出于友

  • 卷二十三·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三    元 吴澄 撰祭义【郑氏曰祭义者记祭祀齐戒荐羞之义也方氏曰陈乎外者祭之法存乎中者祭之义此篇以祭义名若冠昬射燕聘乡饮酒之言义也澄曰凡仪礼经中

  • 春秋亿卷五·徐学谟

    明 徐学谟 撰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书正始也二月辛酉我君宣公以时也无氷着恒燠也三月作丘甲以丘出甲讥重敛也备齐难故作之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盟晋惧齐楚也秋王师败绩于茅戎左氏曰刘康公邀戎伐之败绩于徐吾

  • 观众生业缘·佚名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万世界,乃及国土,或有地狱、或无地狱;或有女人、或无女人;或有佛法、或无佛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亦复如是,非但地狱罪报一等。  摩

  • 自序·徐昌治

    自六佛出世。相传说法度人。而不传所说。迨释迦佛。於灵山会上。说四十九年法。卒云未尝说一字。可见说原不说也。特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且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并敕阿难。副二

  • 鹤山集·魏了翁

    南宋理学家魏了翁的诗文及学术著作集。了翁号鹤山,故名。109卷。魏了翁生平著述宏富,先是各自为集,此本是后人取其生平著作合编而成。原本100卷,后新增10卷,为刊行者所续入。凡制学文3卷,《周礼折衷》4卷,拾遗1卷,师

  • 蒙养诗教·佚名

    清代蒙学作品,作者胡〈棩去木〉

  • 词律校勘记·杜文澜

    词论。 清杜文澜(1815—1881)撰。二卷。文澜有《古谣谚》已著录。此编为校勘万树《词律》一书而作。杜氏极重视万氏《词律》,“研究之际,旁及他书,偶有发明,笔之简首,岁月既久,所记遂多”,而成是编。杜氏所校,广涉词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