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四

王殷,瀛州人。曾祖昌裔,本州别驾。祖光,沧州教练使,因家焉。唐末,幽、沧大乱,殷父咸珪避地南迁,因投于魏军。殷自言生于魏州之开元寺,既长从军,渐为偏将。唐同光末,为华州马步军副指挥使,因家于华下。天成中,移授灵武都指挥使,久之代还。清泰中,张令昭据邺叛,殷从范延光讨之,首冒矢石,率先登城,以功授祁州刺史,寻改原州。殷性谦谨好礼,事母以孝闻,每与人结交,过从皆先禀于母,母命不从,殷必不往,虽在军旅,交游不杂。及为刺史,政事小有不佳,母察之,立殷于庭,诘责而杖之。 《欧阳史》:殷为刺史,政事有小失,母责之,殷即取杖授婢仆,自笞于母前。 晋天福中,丁内艰,寻有诏起复,授宪州刺史,殷上章辞曰:“臣为末将,出处无损益于国家。臣本燕人,值乡国离乱,少罹偏罚,因母鞠养训导,方得成人,不忍遽释苴麻,远离庐墓,伏愿许臣终母丧纪。”晋高祖嘉而许之。晋少帝嗣位,会殷服阕,召典禁军,累迁奉国右厢都指挥使。汉祖受命,从讨杜重威于邺下,殷与刘词皆率先力战,矢中于首,久之,出折镞于口中,以是汉祖嘉之。乾祐末,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夔州节度使,会契丹寇边,遣殷领兵屯澶州。及李业等作乱,汉隐帝密诏澶帅李洪义遣图殷,洪义惧不克,反以变告殷,殷与洪义同遣人至邺,请太祖赴内难。殷从平京师,授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太祖即位,授天雄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典军如故。殷赴镇,以侍卫司局从,凡河北征镇有戍兵处,咸禀殷节制。又于民间多方聚敛,太祖闻而恶之,因使宣谕曰:“朕离邺时,帑廪所储不少,卿与国家同体,随要取给,何患无财。”二年夏,太祖征兖还,殷迎谒于路,宴赐而去。及王峻得罪,太祖遣其子飞龙使承诲往邺,令口谕峻之过恶,以慰其心。三年秋,以永寿节上表请觐,太祖虽允其请,且虑殷之不诚,寻遣使止之。何福进在镇州,素恶殷之太横,福进入朝,摭其阴事以奏之,太祖遂疑之。是年冬,以郊禋有日,殷自镇入觐,太祖令依旧内外巡警。殷出入部从不下数百人,又以仪形魁伟,观者无不耸然。一日,遽入奏曰:“郊礼在近,兵民大集,臣城外防警,请量给甲仗,以备非常。”太祖难之。时中外以太祖婴疾,步履稍难,多不视朝,俯逼郊禋,殷有震主之势,颇忧之。太祖乃力疾坐于滋德殿,殷入起居,即命执之,寻降制流窜,及出都城,遽杀之,众情乃安。是岁春末,邺城寺钟悬绝而落,又火光出幡竿之上。殷之入觐也,都人饯于离亭,上马失镫,翻堕于地,人讶其不祥,果及于祸。太祖寻令澶帅郑仁诲赴邺,殷次子为衙内指挥使,不出候谒,仁诲诛之,迁其家属于登州。

何福进,字善长,太原人。父神剑,累赠左骁卫大将军。福进少从军,以骁勇闻。唐同光末,郭从谦以兵围庄宗于大内,福进时为宿卫军校,独出死力拒战于内,后明宗知而嘉之,擢为捧圣军校,出为磁州刺史,充北面行营先锋都校。清泰中,自彰圣都虞候率本军从范延光平邺,以功历郑、陇二州防御使。开运中,由颍州团练使入拜左骁卫大将军。属契丹陷中原,令中朝文武臣僚凡数十人随帐北归,时福进预其行。行次镇州,闻北主已毙,其党尚据镇阳,遂与李筠、白再荣之俦合谋力战,尽逐契丹,据有镇阳。时汉祖已建号于河东,诏以福进为北面行营马步都虞候,寻拜曹州防御使、检校太保。太祖出镇于邺,将谋北伐,奏以福进自随。及太祖入平内难,以辅佐功拜忠武军节度使,不数月,移领镇州。数年之间,北鄙无事。及闻太祖将有事于南郊,拜章入觐,改天平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未及之任,卒于东京之私第,年六十有六,时显德元年正月也。累赠中书令。

子继筠,仕皇朝,领建武军节度使卒。

刘词,字好谦,元城人。梁贞明中,事故邺帅杨师厚,以勇悍闻。唐庄宗入魏,亦列于麾下,两河之战,无不预焉。同光初,为效节军使,转剑直指挥使,寻以忤于权臣,出为汝州小校,凡留滞十余年。清泰初,诏诸道选骁果以实禁卫,由是得入典禁军。晋初,从侯益收汜水关,佐杨光远平邺都,累迁奉国第一军都虞候。后从马全节伐安陆,败淮贼万余众,晋祖嘉之,授奉国都校,累加检校司空。又从杜重威败安重荣于宗城。及围镇阳,词自登云梯,身先士伍,以功加检校司徒、沁州刺史。时王师方讨襄阳,寻命词兼行营都虞候,襄阳平,迁本州团练使。在郡岁余,临事之暇,必被甲枕戈而卧,人或问之,词曰:“我以勇敢而登贵仕,不可一日而忘本也。若信其温饱,则筋力有怠,将来何以报国也!”及汉有天下,复为奉国右厢都校,遥领阆州防御使。从太祖平邺,加检校太保。乾祐初,李守贞叛于河中,太祖征之,朝廷以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遥领宁江军节度使,充行营马步都虞候,命分屯于河西。二年正月,守贞遣敢死之士数千,夜入其营。皆怖惧不知所为,惟词神气自若,令于军中曰:“此小盗耳,不足惊也。”遂免胄横戈,叱短兵以击之,贼众大败而退。自是守贞丧胆,不复有奔突之意。河中平,太祖嘉之,表其功为华州节度使,岁余,移镇邢台。太祖受命,加同平章事。三年秋,改镇河阳。显德初,世宗亲征刘崇,词奉命领所部兵随驾,行及高平南,遇樊爱能等自北退回,且言官军已败,止词不行,词不听,疾驱而北。世宗闻而嘉之,寻命为随驾都部署,又授河东道行营副部署。其年夏,车驾还京,授永兴军节度使,加兼侍中,行京兆尹。二年冬,以疾卒于镇,年六十有五。赠中书令,谥曰忠惠。词发身军校,亟历戎事,常以忠勇自负。洎领籓镇,能靖恭为治,无苛政以挠民,谥以忠惠,议者韪之。

子延钦,仕皇朝为控鹤厢使。

王进,幽州良乡人。少落魄,不事生业,为人勇悍,走及奔马,尝聚党为盗,封境患之。符彦超为河朔郡守,以赂诱置之左右。长兴初,彦超镇安州,属部曲王希全构乱军州,令进赍变状闻于朝廷,明宗赏其捷足,诏隶于军中。洎契丹内寇,战于胶口,进独追擒六十七人,时汉祖总侍卫亲军,知其骁果,擢为马前亲校。汉祖镇河东,或边上警急,令进赍封章达于阙下,自并至汴,不六七日复焉,由是恩抚颇厚。继任戎职,累迁至奉国军都指挥使。从太祖入平内难,以功迁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历汝、郑防御使,亦有政声。俄授相州节度使,为政之道顿减于前,议者惜之。显德元年秋,以疾卒于任。赠检校太师。

史彦超,云州人也。性骁犷,有胆气,累功至龙捷都指挥使。太祖之赴内难,彦超以本军从。国初,与虎捷都指挥使何徵戍晋州,会刘崇与契丹入寇,攻围州城月余,是时本州无帅,知州王万敢不协物情,彦超与何徵协力固拒,累挫敌锋。攻击日急,御捍有备,军政甚严,居人无扰。及朝廷遣枢密使王峻总兵为援,敌兵宵遁。太祖嘉其善守之功,赏赐甚厚。未几,授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寻授郑州防御使。刘崇之寇潞州也,车驾亲征,以彦超为先锋都指挥使。高平之战,先登陷阵,以功授华州节度使,先锋如故。大军至河东城下,契丹营于忻、代之间,遥应贼势,诏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率诸将屯忻州以拒之。彦卿袭契丹于忻口。彦超以先锋军追蕃兵,离大军稍远,贼兵伏发,为贼所陷。世宗痛惜久之,诏赠太师,示加等也,仍命优恤其家焉。

史懿,字继美,代郡人也。本名犯太祖庙讳,故改焉。父建瑭,事唐庄宗为先锋都校,《唐书》有传。庄宗之伐镇阳,时建瑭为流矢所中而卒,懿时年甫弱冠,庄宗以其父殁于王事,召拜昭德军使,俄迁先锋左右厢都校,俾嗣其家声。天成中,为涿州刺史。晋初,由赵州刺史迁洺州团练使,寻历亳、凤二州防御使。晋祖以其弟翰尚晋国长公主,故尤所注意。天福中,授彰武军节度观察留后。开运初,历澶、贝二镇节度使。三年,移镇泾原。未几,契丹入中原,时四方征镇为契丹所召者靡不灊至,惟懿坚壁拒命,仍送款于汉祖。汉有天下,就拜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及赐功臣名号。广顺初,加检校太师、兼侍中,进封邠国公。显德元年春,以抱病归朝。 《东都事略·杨廷璋传》:周太祖常谕廷璋图泾帅史懿,廷璋屏左右,示以诏书,懿受代入朝,遂免祸。 途经洛,卒于其第,年六十三。赠中书令。

王令温,字顺之,瀛州河间人也。父迪,德州刺史,累赠太子太师。令温少以武勇称,初隶唐庄宗麾下,稍迁?直军校。明宗之为统帅,尝与契丹战于上谷,明宗临阵马逸,为敌所迫,令温乃以所乘马授明宗,而自力战,飞矢连发,敌兵为之稍却。及明宗即位,历迁神武彰圣都校。晋初,自淄州刺史迁洺州团练使。及安重荣称兵于镇州,晋祖以令温为行营马军都指挥使,与都帅杜重威败贼于宗城,以功授亳州防御使,寻拜永清军节度使。属契丹来寇,时令温奉诏入朝,契丹遂陷贝州,其家属因没于契丹。晋少帝悯之,授武胜军节度使。未几,移镇延州,又迁灵武。汉有天下,复为永清军节度使,寻改安州。国初,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世宗嗣位,迁镇安军节度使,罢镇归阙。显德三年夏,以疾卒,时年六十有二,诏赠侍中。

周密,字德峰,应州神武川人也。初事后唐武皇为军职。庄宗之平常山,明宗之袭汶阳,密皆从征有功。庄宗平梁,授镇州马军都指挥使。明宗即位,累迁河东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晋天福初,除冀州刺史,累官至检校司徒,入为右羽林统军、检校太保。四年秋,授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属部民作乱,密讨平之,寻移镇晋州,加检校太尉。开运中,入拜右龙武统军。三年秋,出镇延州。其年冬,契丹陷中原,延州军乱,立高允权为帅,时密据东城,允权据西城,相拒久之。会汉高祖建义于太原,遣使安抚,密乃弃其城奔于太原,随汉祖归汴,久居于阙下。广顺初,授太子太师致仕。显德元年春卒,时年七十五。

长子锐,仕皇朝为内职。次子广,历诸卫大将军。

李怀忠,字光孝,太原晋阳人。父海,本府军校。怀忠形质魁壮,初事唐庄宗,隶于保卫军。夹城之役,怀忠率先登城,以功补本军副兵马使。庄宗平定山东,累迁保卫军使。天成中,历陕府、许州、沧州都指挥使,遥领辰州刺史。清泰初,以河西蕃部寇钞,命怀忠屯方渠。晋祖受命,以怀忠故人,召典禁兵,三迁护圣左右厢都指挥使,遥领寿州节度使、检校太保。未几,为同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少帝嗣位,入为右羽林统军,改左武卫上将军。广顺中,以太子太傅致仕。三年夏卒,年六十六。诏赠太子太师。

白文珂,字德温,太原人也。曾祖辩。父君成,辽州刺史。文珂初事后唐武皇,补河东牙将,改辽州副使。庄宗嗣位,转振武都指挥使。天成中,镇州节度使王建立表为本州马步军都指挥使,遥授舒州刺史、检校司空,历青州、魏府都指挥使,历瀛、蔚、忻、代四州刺史。领代州日,兼蕃汉马步都部署。汉高祖镇并门,表为副留守、检校太保。汉国初建,授河中节度使、西南面招讨使、检校太傅。汉祖定两京,改天平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未几,镇陕州,检校太师。会河中李守贞叛,诏充河中府行营都部署。时文珂已老,朝议恐非守贞之敌,乃命太祖西征。河中平,文珂授西京留守、河南尹。太祖践阼,加兼中书令,顷之,以太子太师致仕。世宗即位,封晋国公。显德元年,卒于西京,年七十九。辍视朝一日。

子廷诲,仕皇朝,历诸卫将军卒。

白延遇,字希望,太原人也。幼畜于晋之公宫,年十三,从晋祖伐蜀,以趫悍见称。晋有天下,历典禁军,累迁至检校司空。天福中,晋祖在邺,安重荣叛于镇州,帅众数万诣阙而来,晋祖命杜重威统诸将以御之。时延遇不预其行,乃泣告晋祖,愿以身先,许之。及阵于宗城,延遇率其属先犯之,斩级数十,战既酣,而剑亦折,诸将由是推伏。晋祖闻之,即命中使以宝剑良马赐之。常山平,以功授检校司徒,充马军左厢都校。后出为汾州刺史,迁复州防御使。国初,加检校太保,寻受代归阙。属太祖亲征兖海,以延遇为先锋都校,兖州平,授齐州防御使。岁余,改兖州防御使。在兖二年,为政有闻,人甚安之,州民数百诣阙,乞立德政碑以颂其美。显德二年冬,世宗命宰臣李穀为淮南道军都部署,乃诏延遇为先锋都校。三年春,帅其所部与韩令坤先入扬州,军声甚振,寻命以别部屯于盛唐,前后败淮贼万余众。四年夏,世宗回自寿春,制以延遇为同州节度使,未赴任,复命帅众南征。是年冬,以疾卒于濠州城下。诏赠太尉。

唐景思,秦州人也。幼以屠狗为业,善角牴戏。初事伪蜀为军校。唐同光中,庄宗命魏王继岌帅师伐蜀,时景思以所部戍于固镇,首以其城降于继岌,乃授兴州刺史,为贝州行军司马。属契丹攻其城,因陷于幕庭,赵延寿素知其名,令隶于帐下,署为所部壕寨使。开运末,契丹据中原,以景思为亳州防御使。领事之日,会草寇数万攻围其城,景思悉力以拒之。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寇,复有其城,亳民赖是以济。汉初,改授邓州行军司马,常郁郁不得志,后受代归阙。乾祐中,命景思为沿淮巡检使,屡挫淮贼。时史宏肇淫刑黩货,多织罗南北富商杀之,夺其财,大开告密之门。景思部下有仆夫,希求无厌,虽委曲待之,不满其心,一日拂衣而去,见宏肇,言景思受淮南厚赂,私贮器械,欲为内应。宏肇即令亲吏率三十骑往收之,告者谓收吏曰:“景思多力,十夫之敌也,见便杀之,不然则无及矣。”收骑至,景思迎接。有欲擒之者,景思以两手抱之,大呼曰:“冤哉!景思何罪?设若有罪,死亦非晚,何不容披雪?公等皆丈夫,安忍如此!”都将命释之,引告者面证景思,言受淮南赂。景思曰:“我从人家人并在此,若有十缗贮积,亦是受赂。言我贮甲仗,除官赐外,有一事亦是私贮。”使者搜索其家,惟衣一笥,军籍粮簿而已,乃宽之。景思曰:“使但械系送我入京。”先是,景思别有纪纲王知权者,在京,闻景思被诬,乃见史宏肇曰:“唐景思赤心为国,某服事三十年,孝于父母,义于朋友,被此诬罔,何以伸陈。某请先下狱,愿公追劾景思,免至冤横。”宏肇愍之,令在狱,日与酒食。景思既桎梏就路,颍、亳之人随至京师,众保证之。宏肇乃令鞫告事者,具伏诬陷,即斩之,遂奏释景思。

显德初,河东刘崇帅众来寇,世宗亲总六师以御之。及阵于高平,景思于世宗马前距踊数四,且曰:“愿赐臣坚甲一联,以观臣之效用。”世宗由是知其名,因以高平阵所得降军数千人,署为效顺指挥,命景思董之,使于淮上。三年春,世宗亲征淮甸,景思继有战功,乃命遥领饶州刺史。未几,改授濠州行刺史,令帅众攻围濠州。四年冬,因力战,为贼锋所伤,数日而卒。世宗甚悯之,诏赠武清军节度使。

史臣曰:自古为人臣者,望重则必危,功崇则难保,自非贤者,畴能免之。况王邺帅昧明哲之规,周太祖乃雄猜之主,欲无及祸,其可得乎!自福进而下,皆将帅之英也,拥旌作翰,谅亦宜然。惟彦超以捍寇而没,可不谓忠乎!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 王敬则 陈显达 张敬儿 崔慧景·李延寿
  列传第二十四 二李戴刘崔·欧阳修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五·张廷玉
  卷二十五 本纪二十五·赵尔巽
  邺中记全文·陆翙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八·焦竑
  第三十九回 讨淮南箭伤御驾 过沛中宴会乡亲·蔡东藩
  第四十九回 幸边塞走马看花 入酒肆游龙戏凤·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阎立德传·欧阳修
  卷十·黄佐
  六○、魏武侯元年乃周安王六年非十六年辨·钱穆
  罗运炎·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才调集卷六·韦縠

    (唐)韦縠 撰○李白【二十八首】长干行妾髪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遶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廽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唐滟滪堆五月不

  • 巻一·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卷一      宋 黄升 辑唐词【凡看唐人词曲当看其命意造语工致处盖语简而意深所以为奇作也】李太白名白号青莲居士贺知章号之为谪仙菩萨鬘【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

  • 梅花字字香前集·郭豫亨

    元 郭豫亨 撰诗为吟梅字字香骚人阁笔费评章近来行軰无和靖谁道花中有孟尝氷玉精神霜雪操珍珠楼阁水晶乡东君见借阳和力合有春风到草堂【圆悟 卢钺 高菊磵白玉蟾翁元广诚斋 康节 戴石屏】左手支頥引白云梅邉日日

  • 列传第十九 蔡廓·李延寿

    廓博涉群书,言行以礼,起家着作佐郎。后爲宋武帝太尉参军、中书黄门郎,以方鲠闲素,爲武帝所知。载迁太尉从事中郎,未拜,遭母忧。性至孝,三年不栉沐,殆不胜丧。宋台建,爲侍中,建议以爲“鞫狱不宜令子孙下辞,明言父祖之罪。亏教伤情

  • 第三十回 牧守联盟奉笺劝进 君臣屈辱蒙难丧生·蔡东藩

      却说长安陷没,愍帝被掳,荡荡中原,又变了没有正主的国家。霸上屯着的援兵,都已遁还,就是凉州差来了王该,也收回义勇,与黄门郎史淑同去。回应前回,一丝不漏。当愍帝出降前一日,淑曾亲受诏命,赍着愍帝手书,加拜张寔为凉州牧,承

  • 卷之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汉纪中哀帝建平元年正月解光奏赵昭仪杀成帝子皆在四月丙辰赦令前【赵后传作丙辰按哀帝纪四月丙午即位赦天下盖传误也或者即位十日然后赦】丁酉傅喜为大司马【公卿表绥和二年十一月庚午师丹为大司马四月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纪昀

    宋纪 【十五】度宗○度宗度宗皇帝讳禥父与芮嗣荣王理宗母弟也理宗在位岁久无子乃属意于帝初赐名孟启授贵州刺史厯庆远军节度使封益国公旋改 名孜进建安郡王宝佑元年立为皇子 【宋史作立为皇太子考理宗纪帝于宝佑元年

  • 绎史卷九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敬姜之贤列女敬姜者公父穆伯之妻文伯之母也博逹知礼穆伯先死文伯出学而还归敬姜侧目而盻之见其友上堂从后降阶而却行奉劒而正履若事父兄敬姜召而数之曰昔者武王罢朝而结丝絶左右顾无可使结之者

  • 江夏文献王刘义恭传·沈约

    文献王刘义恭,年幼时就聪明颖慧,姿容美丽,高祖特别喜欢义恭,其他儿子都比不上他。吃饭睡觉常不离高祖左右。高祖性情节俭,儿子们吃饭不超过五盘菜,但因特别宠爱义恭,凡他要的果品食物则不加限制,义恭自己也没有吃都给了别人。

  •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郡王太祖以下郡王宗系秦府永兴简懿王尚烈愍第二子邓妃生洪武己巳年甫六岁太祖召至京育于禁中宠爱甚至永乐元年二月十八日册封之国陜西巩昌府比至兄隐王请留西安以敦同气十五年薨寿三十四子恭宪王志■〈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巻十三·允禄

    雍正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奉上谕八旗所拴官马下五旗竟有给王公等之防卫官员亲军等拴养不时乗骑者官马之设特以备要事之用每日乗之俾其劳苦何得肥壮着交与八旗大臣等将各旗官马务令应养之人拴养该管官员等不可妄徇情面给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 洪武四年六月壬午朔,太白昼见。 颍川侯傅友德拔汉州。初,夏人闻王师伐蜀,命丞相戴寿、太尉吴友仁等悉众守瞿塘,以厄三峡之险。及闻友德破阶文,捣江油,寿等乃与友仁分瞿塘守兵还援汉州,以保成都

  • 卷六十七·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六十七   宋 程公说 撰陈世本妫姓侯爵其先出自帝舜尧妻舜女居妫汭因为姓舜之后封于有虞虞幕裔孙阅父为周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赖之以元女大姬嫁其子满而封诸陈使奉祀虞帝满谥胡公自胡公至桓

  •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①,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 大般泥洹经卷第三·佚名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四法品第八  佛告迦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能为人说大般泥洹经。何等为四。能自专正。能正他人。能随问答。善解因缘。是为四法。自专正者。闻佛切教能随厌怖身毛皆竖。如佛所说宁

  • 释摩诃衍论 第三卷·龙树

    释摩诃衍论 第三卷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诏译已说总识摄生圆满门。次说总相剖分散说门本曰。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相。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 卷第三十三·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三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七世之五(清源下第六世之三)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曰。北斗里藏身。 颂曰。 藏身北斗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