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宗纪十

长兴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贺,仗卫如式。是日雪盈尺。戊子,秦王从荣加守尚书令、兼侍中,依前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庚寅,以端明殿学士、尚书兵部侍郎刘煦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甲午,正衙命使册故福庆长公主孟氏为晋国雍顺长公主,遣太常卿崔居俭赴西川行册礼。突厥内附。庚子,以前河东节度使李从温为郓州节度使。

二月癸丑朔,帝于便殿问范延光内外见管马数,对曰:“三万五千匹。”帝叹曰:“太祖在太愿,骑军不过七千,先皇自始至终马才及万。今有铁马如是,而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士练将之不至也。吾老矣,马将奈何!”延光奏曰:“臣每思之,国家养马太多,试计一骑士之费,可赡步军五人,三万五千骑抵十五万步军,既无所施,虚耗国力,臣恐日久难继。”帝曰:“诚如卿言,肥骑士而瘠吾民,何益哉!”《五代会要》:上问见管马数,枢密使范延光奏:“天下常支草粟者近五万匹。见今西北诸道蕃卖马者往来如市,其邮传之费、中估之直,日以四十五贯,以臣计之,国力十耗其七,马无所使,财赋渐消,朝廷甚非所利。”上善之。十月,敕沿边籓镇,或有蕃部卖马,可择其良壮给券,具数以闻。丁巳,以虔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马希振为洪州节度使;以鄂州节度使马希广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桂州节度使;以卢州节度使兼武安军副使姚彦章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以静江节度副使马希范为鄂州节度使。故潞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康君立赠太傅。己未,宋州节度使安元信加兼侍中。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帝览之,愀然曰:“吾佐先朝定天下,于此堤坞间小大数百战。”又指一邱曰:“此吾擐甲台也。时事如昨,奄忽一纪,令人悲叹耳!”癸亥,以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为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封蜀王。三司奏:“当省有诸道盐铁转运使衙职员都押衙、正押衙、同押衙、通引、衙前虞候、子弟,今欲列为三司职名。”从之。庚午,以御史中丞崔衍为兵部侍郎,以右谏议大夫龙敏为御史中丞。

三月己卯,幸龙门。延州节度使安从进奏,夏州节度使李仁福卒,其子彝超自称留后。甲申,镇州奏,行军司马赵瑰、节度判官陆浣、元从押衙高知柔等并弃市,坐受赂枉法杀人也。节度使李从敏罚一季俸。乙酉,以西川节度副使、知武泰军节度兵马留后赵季良为检校太保、黔南节度使;以西川诸军马步都指挥使、知武信军节度兵马留后李仁罕为检校太傅、遂州节度使;以西川左厢马步指挥使、知保宁军节度兵马留后赵廷隐为检校太保、阆州节度使;以西川右厢马步都指挥使、知宁江军兵马留后张知业为检校司徒、夔州节度使;以西川衙内马步都指挥使、知昭武军兵马留后李肇为检校太保、利州节度使,从孟知祥之请也。丙戌,赐宰相李愚绢百匹、钱十万、铺陈物一十三件。时愚病,帝令近臣翟光邺宣问,所居寝室,萧然四壁,病榻弊毡而已。光邺具言其事,故有是赐。戊子,以延州节度使安从进为夏州留后,以夏州左都押衙、四州防遏使李彝超为延州留后,仍命邠州节度使药彦稠、宫苑使安重益帅师援送从进赴镇。以左卫上将军卢文进为潞州节度使,以右龙武统军张温为云州节度使。庚寅,以凤翔行军司马李彦琮为盐州防御使。时范延光等奏,请因夏州之师制置盐州,故有是命。癸巳,以右威卫上将军安重霸为同州节度使。己亥,以左龙武统军符彦超为安州节度使。诏除放京兆、秦、岐、邠、泾、延、庆、同、华、兴元十州长兴元年二年系欠夏秋税物,及营田庄宅务课利,以其曾辇运供军粮料也。甲辰,故晋国夫人夏氏追册皇后,有司上谥曰昭懿,从之。

夏四月戊申,李彝超奏:“奉诏除延州留后,已受恩命讫,三军百姓拥隔,未遂赴任。”帝遣阁门使苏继颜赍诏促彝超赴任。癸丑,以刑部侍郎刘赞为秘书监、秦王傅。《五代会要》:长兴四年四月,以秘书监刘赞为秦王傅,前忠武军节度判官苏瓒为秦王友,前襄州观察使鱼崇远为秦王府记室参军。时言事者请为秦王置师傅,上顾问近臣,皆以秦王名势隆盛,不敢置议,请自选择,乃降是命。甲寅,前邓州节度使梁汉颙以太子少师致仕,太子宾客裴皞以兵部尚书致仕。戊午,追册昭宗皇后何氏为宣穆皇后,祔飨太庙,百僚进名奉慰,废朝三日。己巳,以左散骑常侍任赞为户部侍郎,以吏部侍郎药纵之为曹州刺史。癸酉,延州奏,蕃部劫掠饷运及攻城之具,守芦关兵士退守全明镇。

五月丙子朔,帝御文明殿受朝。戊寅,皇子凤翔节度使从珂封潞王。新授户部侍郎任赞改刑部侍郎,赞诉以所授官是丁忧阙,故改正。皇子从益封许王,郓州节度使李从温封兖王,河中节度使李从璋封洋王,镇州节度使李从敏封泾王。甲申,帝避暑于九曲池,既而登楼,风毒暴作,圣体不豫,翼日而愈。《北梦琐言》云:上圣体乖和,冯道对寝膳之间,动思调卫,因指御前果实曰:“如食桃不康,翼日见李而思戒可也。”初,上因御李,暴得风虚之疾,冯道不敢斥言,因奏事讽悟上意。丙戌,契丹遣使朝贡。丁酉,安从进奏,大军已至夏州,攻城,以其不受命也。庚子,以灵武留后张希崇为本州节度使。辛丑,故夏州节度使、朔方郡王李仁福追封虢王。壬寅,以前晋州留后薄文为本州节度使。

六月丙午朔,文武百僚、宰臣冯道等拜章,请于尊号内加“广运法天”四字,凡拜三章,诏允之。诏宫西新园宜名永芳园,其间新殿宜名和庆殿。丙辰,秦王从荣加食邑至万户,实封二千户。丁巳,以右骁卫上将军李从昶为左龙武统军,以前邢州节度使高允韬为右龙武统军,以右骁卫上将军罗周敬为左羽林统军,以右监门上将军娄继英为金州刺史。戊午,宋王从厚加食邑至万户,实封一千户。壬戌,以前泾州节度使李金全为沧州节度使。癸亥,诏御史中丞龙敏等详定《大中统类》。甲子,第十四女封寿安公主,第十五女封永乐公主。戊辰,以前利州节度使孙汉韶为洋州节度使。壬申,永宁军节度使、容州管内观察使、检校太尉、兼侍中马存加食邑实封。甲戌,帝复不豫。

秋七月丁丑,以着作佐郎尹拙为左拾遗,直史馆。国朝旧制,皆以畿赤尉直史馆,今用谏官自拙始,从监修李愚奏也。己卯,东岳三郎神赠威雄大将军。初,帝不豫,前淄州刺史刘遂清荐泰山僧一人,云善医,及召见,乃庸僧耳。问方药,僧曰:“不工医,尝于泰山中亲睹岳神,谓僧曰:‘吾第三子威灵可爱,而未有爵秩,师为我请之。’”宫中神其事,故有是命,识者嫉遂清之妖佞焉。诏应台官出行,须令人诃引,使军巡职掌等规避。壬午,诏安从进班师,时王师攻夏州无功故也。乙酉,以许州节度使孟鹄卒废朝,赠太傅。诏赐在京诸军将校优给有差。时帝疾未痊,军士有流言故也。丁亥,两浙节度使、检校太傅、守中书令钱元瓘封吴王。

八月戊申,帝被衮冕,御明堂殿受册,徽号曰圣明神武广运法天文德恭孝皇帝。礼毕,制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己酉,赐侍卫诸军优给有差。时月内再有颁给,自兹府藏无余积矣。辛亥,以晋州节度使薄文卒废朝。丁巳,以右龙武统军李从昶为许州节度使。戊午,以秘书监高辂卒废朝。辛酉,以太子太师致仕符习卒废朝,赠太师。辛未,秦王从荣以本官充天下兵马大元帅,加食邑万户,实封三千户;以右羽林统军翟璋为晋州节度使;以太子宾客马镐为户部侍郎。壬申,幸至德宫。

九月甲戌,以户部尚书李铃为兵部尚书,以前户部尚书韩彦恽为户部尚书。丙子,幸至德宫。戊寅,枢密使范延光、赵延寿并加兼侍中,依前充使。中书奏:“元帅仪注,诸道节度使以下带兵权者,阶下具军礼参见;其带使相者,初见亦展一度公礼。天下军务公事,元帅府行帖指挥,其判六军诸卫事则公牒往来,其官属军职,委元帅府奏请。”从之。癸未,以兵部侍郎卢詹为吏部侍郎。丙戌,宰臣冯道加左仆射,李愚加吏部尚书,刘煦加刑部尚书。戊子,河阳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康义诚、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张虔钊并加同平章事。宣徽南院使、判三司冯赟依前检校太傅、同平章事中书门下二品,充三司使。赟亡父名章,故改平章事为同二品。壬戌,永宁公主石氏进封魏国公主,兴平公主赵氏进封齐国公主;皇孙重光、重哲并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秦王、宋王子也。前洋州节度使梁汉颙以太子少傅致仕。丁酉,以右龙武统军高允韬为滑州节度使,以韶州刺史、检校司空王万荣为华州节度使。万荣,王妃之父也。戊戌,以枢密使赵延寿为汴州节度使,以襄州节度使朱宏昭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枢密使。时范延光、赵延寿相继辞退枢密务,及朱宏昭有枢密之命,又面辞诉,帝叱之曰:“尔辈皆欲离朕左右,怕在眼前,素养尔辈,将何用也!”宏昭退谢,不复敢言。吏部侍郎张文宝卒。庚子,清海军节度使钱元璹加检校太傅、同平章事;中吴、建武等军节度使钱元璙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以前滑州节度使李赞华遥领虔州节度使。辛丑,诏天下兵马大元帅、秦王从荣班宜在宰臣之上。《五代会要》:秦王从荣加兼中书令,与宰臣分班左右定位,及为天下兵马元帅。敕曰:“秦王位隆将相,望重磐维,委任既崇,等威合异,班位宜在宰臣之上。”壬寅,以北面行营都指挥使、易州刺史杨檀为振武军节度使。

冬十月丙午,以前同州节度使赵在礼为襄州节度使。丁未,以前滑州节度使张敬询卒废朝。以刑部侍郎任赞为兵部侍郎,充元帅府判官。戊午,以前凤翔节度使孙岳为三司使。庚申,以枢密使范延光为镇州节度使,以三司使冯赟为枢密使。辛酉,以前潞州节度使李承约为左龙武统军;以前威寨军节度使王景戡为右龙武统军;以左骁卫上将军安崇阮为左神武统军;以右监门上将军高允贞为右神武统军。壬戌,以权知夏州事、检校司空李彝超为夏州节度使、检校司徒。丙寅,诏在朝文武臣僚并与加恩,以受册尊号也。戊辰,以前安州节度使杨汉章为兖州节度使,以前云州节度使张敬达为徐州节度使。庚午,以前兖州节度使张延朗为秦州节度使。壬申,秦州节度使刘仲殷移镇宋州。

十一月丙子,以前沧州节度使卢质为右仆射。庚辰,改慎州怀化军为昭化军,升洮州为保顺军。辛巳,以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尉鲍君福为保顺军节度、洮鄯等州观察等使;以彰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杜建徽为昭化军节度、慎瑞司等州观察使。乙酉,以前汴州节度使李从?严为郓州节度使,以郓州节度使李从温为定州节度使。丙戌,新授右仆射卢质奏:“臣忝除官,合赴省上事,若准旧例,左右仆射上事仪注所费极多,欲从权务简,只取尚书丞、郎上事例,止集南省属僚及两省官送上,亦不敢辄援往例,有费官用,自量力排比;兼不敢自臣隳废前规,他时任行旧制。”从之。

戊子,帝不豫。己丑,大渐,自广寿殿移居雍和殿。是夜四鼓后,帝自御榻蹶然而兴,顾谓知漏宫女曰:“今夜漏几何?”对曰:“四更。”因奏曰:“官家省事否?”帝曰:“省。”因唾出肉片如肺者数片,便溺升余。六宫皆至,庆跃而奏曰:“官家今日实还魂也。”已进粥一器,侍医进汤膳。至曙,帝小康。壬辰,天下大元帅、守尚书令、兼侍中、秦王从荣领兵阵于天津桥,内出禁军拒之。从荣败奔河南府,遇害。帝闻之,悲骇,几落御榻,气绝而苏者再,由是不豫有加。癸巳,冯道率百僚见帝于雍和殿,帝雨泣哽噎,曰:“吾家事若此,惭见卿等!”百僚皆泣下沾襟。甲午,赐宰臣、枢密使御衣玉带,康义诚已下锦帛鞍马有差。遣宣徽使孟汉琼召宋王于邺都。乙未,以三司使孙岳为乱兵所害废朝。丁酉,敕秦王府官属,除谘议参军高辇已处斩外,元帅府判官、兵部侍郎任赞配武州,秘书监兼秦王傅刘赞配岚州,河南少尹刘陟配均州,并为长流百姓,纵逢恩赦,不在放还。河南少尹李荛配石州,河南府判官司徒诩配宁州,秦王友苏瓒配莱州,记室参军鱼崇远配庆州,河南府推官王说配随州,并为长流百姓。河南府推官尹諲,六军巡官董裔、张九思,河南府巡官张沆、李潮、江文蔚并勒归田里。应长流人并除名。六军判官、殿中监王居敏责授复州司马,六军推官郭晙责授坊州司户,并员外置,所在驰驿发遣。时宰相、枢密使共议任赞等已下罪,冯道等曰:“任赞前在班行,比与从荣无旧,除官未及月余,便逢此祸。王居敏、司徒诩疾病请假,将近半年,近日之事,计不同谋。从荣所款昵者高辇、刘陟、王说三人,昨从荣称兵指阙之际,沿路只与刘陟、高辇并辔耳语,至天津桥南,指日影谓诸判官曰:‘明日如今,已诛王居敏矣。’则知其冗泛之徒,不可一例从坐。”朱宏昭意欲尽诛任赞已下,冯赟力争之乃已。戊戌,帝崩于大内之雍和殿,寿六十七。

十二月癸卯朔,迁梓宫于二仪殿,宋王从厚自邺都至。是日发哀,百僚缟素于位,中书侍郎、平章事刘煦宣遗制,宋王从厚于柩前即自帝位,服纪以日易月,一如旧制云。明年四月,太常卿卢文纪上谥议曰圣智仁德钦孝皇帝,庙号明宗,宰臣冯道议请改“圣智仁德”四字,为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宰臣刘煦撰谥册文,宰臣李愚撰哀册文,是月二十七日葬于徽陵。《五代史补》:明宗之在位也,一日幸仓场观纳,时主者以车驾亲临,惧得罪,其较量甚轻。明宗因谓之曰:“且朕自省事以来,仓场给散,动经一二十年未毕,今轻量如此,其后销折将何以偿之?”对曰:“竭尽家产,不足则继之以身命。”明宗怆然曰:“只闻百姓养一家,未闻一家养百姓。今后每石加二斗耗,以备鼠雀侵蠹,谓之鼠雀耗。”仓粮加耗,自此始也。《五代史阙文》:明宗出自边地,老于战陈,即位之岁,年已六旬,纯厚仁慈,本乎天性。每夕宫中焚香仰天祷祝云“某蕃人也,遇世乱为众推戴,事不获已,愿上天早生圣人,与百姓为主。”故天成、长兴间,比岁丰登,中原无事,言于五代,粗为小康。

史臣曰:明宗战伐之勋,虽高佐命,潜跃之事,本不经心。会王室之多艰,属神器之自至,谅由天赞,匪出人谋。及应运以君临,能力行乎王化,政皆中道,时亦小康,近代已来,亦可宗也。傥使重诲得房、杜之术,从荣有启、诵之贤,则宗祧未至于危亡,载祀或期于绵远矣。惜乎!君亲可辅,臣子非才,遽泯烝尝,良可深叹矣!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六·志第二十七·祭祀五·宋濂
  卷六 本纪六·赵尔巽
  東觀漢記卷一·多人
  慈禧及光绪宾天厄·佚名
  卷六十一·宋·蒋一葵
  名山藏卷之六十一·何乔远
  卷之七十五·佚名
  ●卷三·夏仁虎
  第三九认充状光绪六年三月十一日一一二○五-九·佚名
  一一○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历代职官表》底稿全竣协修等可否议叙折·佚名
  史记集解四十八·裴骃
  卷四十·司马迁
  卷五十八·雍正
  卷十二·允禄
  我的自传·梁漱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四·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卷四      宋 黄升 撰宋词黄鲁直名庭坚号山谷按陈后山云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逮也蓦山溪【别意】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褭褭恰近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

  • 卷九十四·徐世昌

    吴镇吴镇,字信辰,号松厓,狄道人。乾隆己丑举人,历官沅州知府。有《松花庵诗草》。葛衣公祠江南杜宇影飘瞥,万里滇蜀啼不绝。群鸟相从羽毛折,夜夜三更口流血。葛衣老子尔何人,十年饱啖松山雪。问之不答姓与名

  • 蜕岩词·张翥

    六州歌头孤山寻梅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

  • 附录二·佚名

    附录二「台湾文献丛刊」已刊台湾诗作索引「台湾文献丛刊」已刊台湾诗作索引作者姓氏次序(以首字笔画多寡为准)二画丁四画六、方、王五画丘、仝、包、史、失、弘、瓦、白、石、立、古六画伊、全、朱、江七画何、余、吴、

  • 王梦简诗要格律·佚名

    诗要格律 唐五代 王梦简王梦简,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该书所引诗人多为晚唐五代人,疑王梦简亦为五代时人。 《诗要格律》一卷,五代王梦简撰。诸本皆作“《诗要格律》”,惟《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作&ld

  • 卷五十八·宋·蒋一葵

    【秦桧】 〔字会之,江宁人,故其墓在建康。墓上丰碑屹立,不镌一字,盖当时士大夫鄙其为人兼畏物议,故不敢作神道碑。及孟珙灭金回,屯军于桧墓所,令军士粪溺墓上人谓之“秽冢”。〕 秦桧微时,为童子师,仰束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天顺元年夏四月甲午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上以天屡垂象敕谕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门曰朕新复位夙夜兢惕永惟致理之要在乎敬 天勤民然欲从事于斯而无失盖必君臣同心而后可矧今天之灾沴消弭未尽民之饥困拯济

  • 严植之传·李延寿

    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年轻时精通《庄子》、《老子》,能够讲玄言,精于解读《丧服》、《孝经》、《论语》。年长之后,他遍学了郑注《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他性情淳朴忠厚,不因自己有特长而自以为高

  • 商辂传·张廷玉

    商辂,字弘载,淳安人。考取乡试第一名。正统十年(1445),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整个明代,三试都是第一名的,只有商辂一人。被授予修撰官,不久与刘俨等十八人进东阁学习。商辂长得英俊奇伟,皇上亲自把他选为展书官。成阝王监国

  • 乐记·戴圣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

  • 卷十·胡士行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    宋 胡士行 撰君奭第十八         周书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恱【不喜久居重位】周公作君奭【留之】周公昔有明农之请矣不欲居成功也召公之不恱此意也或以为

  • 第十二章 10·辜鸿铭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张)问如何在人生中培养道德情操并排除迷惑。孔子回答:“把尽职尽责和诚恳真挚

  • 卷一百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五五官之长曰伯【曲礼下】考异古本注为三公者下九命作伯下主东西者下是或为氏下共有也字 召公主之召作邵补遗释文陜式冉反依字当作陜【一叶】下

  • 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智旭

    夫三界惟心。心外无法。理具事造。实非两重。但迷之则三障宛然。悟之则三德法尔。迷悟无性。随俗假名。真实指归。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迷悟似分。迷既迷其所悟。悟卽悟其所迷。此占察善恶业报经。乃指迷归悟之要津也

  •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三·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诸巡警官相与议言。众所共观今此童子仪相调善。谅其不能发斯重业。又复于今无余异状。我等随处遇斯艰苦。今者云何理行其事。中一人言。此事状者。

  • 重修台湾县志·王必昌

    清鲁鼎梅主修,王必昌总辑。乾隆十七年(1752)书成刊刻。十五卷。分疆域、山水、建置、赋役、学校、祠宇、礼仪、武卫、职官、选举、人物、风土、艺文十三志,每志一卷,惟艺文两卷,外加杂记一卷。本书舆图较旧志简略,山川、风

  • 外科启玄·申斗垣

    外科著作。明申斗垣撰。十二卷。斗垣名洪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医家,治验丰富,擅长外科。撰有《伤寒观舌法》等书流行于世。申氏广辑前贤精华,博采民间“奇方异论”,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撰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颂·道川

      摩诃大法王  无短亦无长  本来无皂白   随处现青黄  华发看朝艳  林凋逐晚霜   疾雷何太急  迅电亦非光  九圣犹难测   龙天岂度量  古今人不识  权立号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