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辽史

纪传体史书。元脱脱等撰。一百一十六卷,包括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成书于元至正四年(1344)。记述唐昭宗天复元年耶律阿保机称夷离堇至顺帝至正三年(1343)间辽朝兴亡史事,取材主要依据辽耶律俨的《皇朝实录》和金陈大任的辽史,兼采《资治通鉴》、《契丹国志》等书。因未能广泛参考宋人著作,仓促成书,内容较为贫乏,且详细不一。本纪记事较为充实,天祚帝纪内所载耶律大石所建西辽始末,为罕见史料。诸志较为简略,但也能反映契丹游牧民族特色。列传部分最为简略,缺陷很多,开国前和灭亡阶段的记载尤其缺略。但因《皇朝实录》和陈书《辽史》皆已不存,故该书为研究辽史的基本史料。清厉鹗作《辽史拾遗》,杨复吉作《辽史拾遗补》,今人冯家升有《辽史证误三种》,都可增补此书。有明南、北监本、清殿本、百纳本等。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是以百纳本为基础,采用各种版本进行参校,改错补漏,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辽史》全部章节目录

(1)卷一·本纪第一
(2)卷二·本纪第二
(3)卷三·本纪第三
(4)卷四·本纪第四
(5)卷五·本纪第五
(6)卷六·本纪第六
(7)卷七·本纪第七
(8)卷八·本纪第八
(9)卷九·本纪第九
(10)卷十·本纪第十
(11)卷十一·本纪第十一
(12)卷十二·本纪第十二
(13)卷十三·本纪第十三
(14)卷十四·本纪第十四
(15)卷十五·本纪第十五
(16)卷十六·本纪第十六
(17)卷十七·本纪第十七
(18)卷十八·本纪第十八
(19)卷十九·本纪第十九
(20)卷二十·本纪第二十
(21)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
(22)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
(23)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
(24)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
(25)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
(26)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
(27)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
(28)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
(29)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
(30)卷三十·本纪第三十
(31)卷三十一·志第一·营卫志上
(32)卷三十二·志第二·营卫志中
(33)卷三十三·志第三·营卫志下
(34)卷三十四·志第四·兵卫志上
(35)卷三十五·志第五·兵卫志中
(36)卷三十六·兵卫志下·五京乡丁
(37)卷三十七·志第七·地理志一
(38)卷三十八·志第八·地理志二
(39)卷三十九·志第九·地理志三
(40)卷四十·志第十·地理志四
(41)卷四十一·志第十一·地理志五
(42)卷四十二·志第十二·历象志上
(43)卷四十三·志第十三·历象志中
(44)卷四十四·志第十四·历象志下
(45)卷四十五·志第十五·百官志一
(46)卷四十六·志第十六·百官志二
(47)卷四十七·志第十七上·百官志三
(48)卷四十八·志第十七下·百官志四
(49)卷四十九·志第十八·礼志一
(50)卷五十·志第十九·礼志二
(51)卷五十一·志第二十·礼志三(军仪)
(52)卷五十二·志第二十二·礼志五(嘉仪上)
(53)卷五十三·志第二十二·礼志六(嘉仪下)
(54)卷五十四·志二十三·乐志
(55)卷五十五·志第二十四·仪卫志一
(56)卷五十六·志第二十五·仪卫志二
(57)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六·仪卫志三(符印)
(58)卷五十八·志第二十七·仪卫志四(仪仗)
(59)卷五十九·志第二十八·食货志上
(60)卷六十·志第二十九·食货志下
(61)卷六十一·志第三十·刑法志上
(62)卷六十二·志第三十一·刑法志下
(63)卷六十三·表第一·世表
(64)卷六十四·表第二·皇子表
(65)卷六十五·表第三·公主表
(66)卷六十六·表第四·皇族表
(67)卷六十七·表第五·外戚表
(68)卷六十九·表第七·部族表
(69)卷七十一·列传第一·后妃
(70)卷七十二·列传第二·宗室
(71)卷七十三·列传第三
(72)卷七十四·列传第四
(73)卷七十五·列传第五
(74)卷七十六·列传第六
(75)卷七十七·列传第七
(76)卷七十八·列传第八
(77)卷七十九·列传第九
(78)卷八十·列传第十
(79)卷八十一·列传第十一
(80)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
(81)卷八十三·列传第十三
(82)卷八十四·列传第十四
(83)卷八十五·列传第十五
(84)卷八十六·列传第十六
(85)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七
(86)卷八十八·列传第十八
(87)卷八十九·列传第十九
(88)卷九十·列传第二十
(89)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90)卷九十二·列传第二十二
(91)卷九十三·列传第二十三
(92)卷九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93)卷九十五·列传第二十五
(94)卷九十六·列传第二十六
(95)卷九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96)卷九十八·列传第二十八
(97)卷九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98)卷一百·列传第三十
(99)卷一百一·列传第三十一
(100)卷一百二·列传第三十二
(101)卷一百三·列传第三十三·文学上
(102)卷一百四·列伟第三十四·文学下
(103)卷一百五·列传第三十五·能吏
(104)卷一百六·列传第三十六·卓行
(105)卷一百七·列传第三十七·列女
(106)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八·方技
(107)卷一百九·列传第三十九·伶官
(108)卷一百十·列传第四十·奸臣上
(109)卷一百十一·列传第四十一·奸臣下
(110)卷一百十二·列传第四十二·逆臣上
(111)卷一百十三·列传第四十三·逆臣中
(112)卷一百十四·列传第四十四·逆臣下
(113)卷一百十五·二国外纪第四十五
(114)卷一百十六·国语解·国语解
(115)附录等

猜你喜欢
  江表志·郑文宝
  江南野史·龙衮
  五国故事·佚名
  椒生随笔·王之春
  泾林续记·周玄暐
  西汉年纪·王益之
  经筵玉音问答·胡铨
  白话史记·司马迁
  闽游月记·华廷献
  圣武亲征录·佚名
  翰苑群书·洪遵
  屈原研究·梁启超
  上下五千年·林汉达
  剧秦美新·扬雄
  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六总花类五言古落花          【梁】萧子范绿叶生半长繁英早自香因风乱蝴蝶未落隐鹂黄飞来入斗帐吹去上牙牀非是迎冬质宁可值秋霜赋得岸花临水发     【陈】

  • 原序·郭奎

    昔者,子朱子说诗,于性情之道,风雅之用,备矣。然未尝不以体制音节为言。他日评汉魏以来至近代词章,各极所长,权度甚精,而独谓古五言不可轻变。盖述作有体,变复之际,昔人所难。虽大儒先生不敢忽也。汸游临川时,尝以此说质于雍虞公

  • ●东征集卷一·蓝鼎元

      漳蒲蓝鼎元玉霖稿  天长王者辅近颜评  上满制府论台湾寇变书  与制府论进兵中路书  与施提军论止杀书  檄台湾民人  六月丙午大捷攻克鹿耳门收复安平露布  鲲身西港连战大捷遂克府治露布  擒贼首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佚名

    嘉靖四十一年六月癸丑朔琉球国中山王尚元遣其舅源德等入贡谢恩宴赉如例○命故南宁伯毛邦器弟国器袭祖爵○于江西兴宁程乡安远武平四县间建设镇城赐名曰伸威改南赣参将俞大猷为协守南赣汀漳惠潮副总兵升宁国府知府方逢

  • 董心葵事记·佚名

    董心葵,武进人;农无力,商无本,工无艺,士无学。见贫贱人,怜之;见富贵人,骄之。复嗜赌,呼卢客盈座,以朱提之多寡次上下;谓之曰:你见吾有银百万,与天子坐讲金华殿也。其志念如此。年逾三十,糊口几不周;乃为一友坐粮艘至京,且携家室借寓于

  •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1)·李叔同

    养正院从开办到现在,已是一年多了。外面的名誉很好,这因为由瑞今法师主办,又得各位法师热心爱护,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我这次到厦门,得来这里参观,心里非常欢喜。各方面的布置都很完美,就是地上也扫得干干净净的,这样,在别的

  • 卷十八·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十八经费二恭进皇太后圣夀恭进银一万两大号小珍珠三百串小珍珠三百串大号小珊瑚珠三百串小珊瑚珠三百串上用縀纱等六十三疋【内】满地风云龙縀一疋龙縀一疋蟒襴

  • 卷二十六·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六宋 陈经 撰金縢【周书】此篇所载非一时之事乃作书者叙述周公之始终自既克商二年而下乃告太王王季文王言将告神之事也史乃册祝以至秉璧与珪告神之辞也自乃卜至王翼日乃瘳言卜吉而武王愈

  • 春秋集传详説卷十六·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宣公下【定王八年晋景元年楚庄十五年】十年春公如齐公至自齐齐人归我济西田或曰齐人归疆于经凡三见惟此书法特异以我系田春秋殆亦有意乎曰此为赂田来归而书故与其他归疆书法特异盖天道十年而一周人事十

  • 卷十三·毛应龙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十三    元 毛应龙 撰冬官考工记第六周书曰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孔氏曰主国空土以居民故曰司空】应龙曰考工记固知非冬官旧文然其书称人称氏至于阙

  • 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十二头陀者。一者不受人请。日行乞食。亦不受比丘僧一饭食分钱财。二者止宿山上。不宿人舍郡县聚落。三者不得从人乞衣被。人与衣被亦不受。但取丘冢间死人所弃衣。补治衣之。四者止宿野田中树

  • 佛法金汤编卷第六·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东魏都洛阳。徙邺。帝讳善见。谥孝静。一主。十六年。西魏都长安。起文帝乙卯。尽恭帝丙子。凡三主。二十一年。文帝帝讳宝炬。孝文之孙。京兆王愉之子。大统元年勑沙门道臻为沙

  • 五 锡兰岛之佛教·佚名

    [五 锡兰岛之佛教][摩哂陀之传法]摩哂陀大德应往铜鍱岛,树立圣教,由和尚及比丘僧伽所劝请而思惟:&ldquo;今是否余往铜鍱岛之时耶?&rdquo;彼如是观察而想:&ldquo;今非是时期。&rdquo;彼之观察所思理由如何,闻茶私婆王之老耄而如

  • 苦口甘口·周作人

    本书是周作人的杂文集,收录杂文21篇,包括《苦口甘口》、《梦想之一》、《论小说教育》、《武者先生和我》、《遇狼的故事》等。本书曾于1944年11月由上海太平书局出版。本书是继《药堂杂文》之后的作品,在写作风格上也秉

  • 济南集·李廌

    诗文别集。一作《济南月岩集》、《李方叔文集》、《李廌集》。宋李廌撰。廌卒后,其子集其文名曰《月岩集》,宋徽宗政和六年(1166),李之仪为序。序见《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本书《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著录为二十

  • 潏水集·李复

    宋代诗文别集。李复撰。李复号“潏水先生”,因以名集。《直斋书录解题》卷17著录此书为40卷。钱端礼于乾道九年(1173)闰正月所作的《书〈潏水集〉后》谓“其孙龟年、龟朋出遗集四十卷”,钱端礼原欲刊行,但不久奉祠而

  • 京城古迹考·励宗万

    清励宗万撰。励宗万,字滋大、号衣园,直隶静海人。康熙六十年(1721) 进士。是书为他奉乾隆帝命,对北京古迹作了一番调查后写成的。书不分卷,是将北京划分为东西南北城四区加以介绍的。共列东城的东岳庙、碧霞元君庙、

  • 四气摄生图·佚名

    本书作者采掇方书,搜罗秘诀、四季避忌,一年修行,而成此书。是一部四季摄生的专著。书中运用阴阳五行及天人相应的观点,按照四时与五脏的关系,较详细地论述了四时季节的变化与脏腑、五官、五味、饮食、睡眠、情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