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昔者,子朱子说诗,于性情之道,风雅之用,备矣。然未尝不以体制音节为言。他日评汉魏以来至近代词章,各极所长,权度甚精,而独谓古五言不可轻变。盖述作有体,变复之际,昔人所难。虽大儒先生不敢忽也。汸游临川时,尝以此说质于雍虞公,且问所以为合作者。公曰:三百篇而后,有汉魏六朝。朱子尝有取焉。然其为体不一,大抵世有治乱,人品风俗不同,极其才情则淫伤而无节,尚词藻则绮靡而失真,善学者慎之可也。余独爱阴何徐庾氏作,音和而庄,思约而正,华不至靡,约不至陋,浅而不浮,深而能着。其音清以醇,其节舒以亮,有承平之遗风焉。然后知杜少陵所以称诵不置者,盖在于此。大厯元和而后知者鲜矣。暇日观公诗稿,试以此说求之,颇得去取大意。往来江湖间,每论诸能诗者,或唯唯或否否,唯武威余公所赋乃若一以公言为师,无复他有,出入而髙雅浑厚,自非齐梁间作者可及。岂禁苑从游时,尝论及于斯耶。抑所见之偶同也。自是每恨不得全稿观之,兵兴以来,此事姑置。岁辛丑春正月初,与淮南郭公子章遇于星源,子章尝游余公之门者也。因论公平居崇尚选学,于后来变体一无取焉。而五七言近体,每欲弃絶不为。公大节既立,而诗文皆散逸罕存矣。闻者相与太息,于是乃得子章所赋曰《望云集》者,与一二友朋共吟讽焉。古五言逺宗魏晋,得其髙风逺韵,不杂后人一语。近体亦质厚微婉,足以逹其志气所存。信乎渊源之有自也,又可见余公居常教人悉本朱子,至其斧藻盛时,陶冩幽抱,独与虞公相表里,而不必他人之已同,斯其所以为合作者,与以子章之才能守师法而不变,亦可谓贤矣。友人有请而传之者,乃述所闻书于巻端,庶观者知所自来也。或曰郭公志士也,今四海横流,生民涂炭,起管夷吾舅犯先轸,诸人相与属櫜,鞬执鞭弭,以救之犹恐不及,顾相与论歌诗之源,制作之体,无乃非公意乎。虽然,吾闻子章少无宦情,尝欲泛大江上三峡,徜徉蜀汉之间,览诸山川之竒秀,吊昔人经营遗迹,求严君平岷峨之墟,咨访大人先生之流,相与上下。其议论然后大发于诗,遭乱志勿遂也。语曰在朝言朝,在野言野,使子章据功名之会,真有以自见于当时而诵其诗者。考论师友渊源与其髙蹈之志而传之,不亦可乎。新安赵汸序。

《望云集》者,郭君子章所作之诗也。子章尝从青阳先生学治经,而性尤嗜诗。自黄初以降,诸名家多嚅哜其芳腴,故剔句锼辞,趣味隽永。而韵度婉微,青阳亟称其能。曾未几何,戈甲抢攘,二亲与弟昆咸亡。子章只影飘零于江湖间,进退无依,遂仗剑从军,艰难险阻,莫不备尝。凡世道之污,隆时序之,推移人事之变,更毎触之于目。必有感于心,感久辄悲,悲不能已,乃悉假诗以写之。通名其集曰《望云》。望云志思亲也。余常取而观之,何其情思之萦纡,音节之激烈哉。譬犹秋风刁骚,霜月凄白,孤臣畸士,恸哭于山泽苍凉之间。而闻者莫不陨涕焉。哀思之切,何其一至此乎。在昔先王之世,四方乂宁,民各保其室家,颂声洋溢播之郊庙。及其衰也,政赋日逼,士困于行,役而不能归,至有陟屺岵以望其父母与诸弟者。说者谓其思之切而哀之至,况子章兵难相仍,非特行役之劳而已。亲没家毁,非特不能归而已,宜其情之所触有不能自已也。夫以子章之才之美,不生于太平无事之日,以颂清庙閟宫之盛,顾独驰骋于变风之末。呜呼!其命也耶,其命也耶。虽然,否与泰相为循环者也。今天已厌乱,戈甲将向息矣。子章方宣嘉猷以着劳烈,其必吐和平之音,以鸣天下之盛耶。子章名奎,淮南人,金华宋濓序。  

猜你喜欢
  张表臣·唐圭璋
  第十七回 切切悲啼思往事 悠悠逝水吊芳魂·萧晶玉
  提要·葛立方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一·杨慎
  巻三·黄大舆
  海叟集巻四·袁凯
  卷365 ·佚名
  卷一·吴雯
  嵗时杂咏卷三十三·蒲积中
  卷一百三十四·陈元龙
  赠赵公·张说
  后集卷一·蔡正孙
  剧说卷一·焦循
  跋·毛先舒
  祖英集巻上·重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五·彭定求

        卷65_1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得天字)】苏味道   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   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卷65_2 【单于川对雨二首】苏味道   崇朝遘行雨,薄

  • 王安石·唐圭璋

      安石字介甫,临川人。生于天禧五年(1021)。庆历二年(1042)进士。神宗朝,除翰林学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晚居金陵,自号半山老人。元祐元年(1086)卒,年六十六。赠太师,谥曰文。崇宁

  • 谱概·李玉

    【满江红】焰烧天,正亘古忠良灰劫。看几许骄骢嘶断,杜鹃啼血。一点忠魂天日惨,五人义乞风雷掣。溯从前词曲少全篇,歌声咽。思往事,心欲裂;挑残史,神为越。写孤忠纸上,唾壶敲缺。一传词坛标赤帜,千秋大节歌白雪。更锄奸律吕作

  • 卷十九·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十九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过客相寻【诗云江山定居当从黄鹤编在瀼西诗中】穷老真无事江山已定居地幽忘盥栉客至罢琴书挂壁移筐【一作留】果呼儿间【去声蔡作间一作问】煮鱼时闻系【音计】舟楫及此

  • 卷429 ·佚名

    谢景初 送唐介南迁五首 郁郁炎海旁,气蒸雾露毒。 得罪入投畀,幸贷吭颈戮。 彼心学圣贤,於义无不足。 奈何角主威,未尝有是辱。 谢景初 送唐介南迁五首 身任言责地,眼见公路埋。 胡宁包心颜

  •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泰定帝二·宋濂

        ◎泰定帝二   三年春正月丙午朔,征东行省左丞相、高丽国王王章,遣使奉方物,贺正旦。播州宣慰使杨燕里不花招谕蛮酋黎平庆等来降。戊申,元江路总管普双叛,命云南行省招捕之。诸王薛彻秃、晃火帖木儿来朝,赐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万历十五年十一月丙戌朔复除原任湖广佥事王亮为四川佥事管清军屯田驿传水利盐法茶法○升山西左参政郑国仕为四川按察使分巡川北道户部郎中韩取善为山西右参政驻宣府○南京兵部尚书阴武卿等题卫所军余各差快平船重矣而

  • 尚史卷五十六·李锴

    列传三十四楚诸臣传防章 防吕臣防章又曰蔿章事武王为大夫武王三十五年【桓六年】王侵随使章求成随惧而修政我不敢伐三十七年【桓八年】王合诸侯于沈鹿【楚地】黄随不会使章让黄王伐随三十八年【桓九年】王使大夫道

  • ●自序·温睿临

    世之读「明史」者众矣。读「明史」而至闯献之毁邦国、毒人民而有不裂眦指发者乎?读「明史」而至我朝应运,振旅入关,于定鼎伊始,首褒殉难诸臣,而有不举手加额者乎?矧夫我纯庙钦定「明史」而于思宗之实不书亡、于赧王之贲方书

  • 有凤来仪:思凡·胡兰成

    有凤来仪:思凡三嫂嫂一次叫我小官人,我一笑,她也笑了,说:“你笑什麽?难道我叫错了?太陽未出总是早,老婆未讨总是小,况且包皮文正称嫂嫂为嫂娘,我不比你大?”是年我已十八,正议亲事,是前冈芦田进去,离胡 村五十里里山地方,

  • 卷五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五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孝宗时虞允文上奏曰臣伏蒙圣恩特遣中使赐臣御书汉崔寔政论既表出其要申之以大哉之王言曰寔之说切中今世士大夫之病

  • 从化第十三·佚名

    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心。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从之。未见心好而身不从,君欲而民不随也。人之从君,如草之从风,水之从器。故君之德,风之与器也;人之情,草之与水也。草之戴风,风鹜东则东靡,风鹜西则西靡,是随风之东西也。水

  • 卷六十三·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六十三    宋 卫湜 撰郊特牲第十一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郊特牲者以其记郊天用騂犊之义此於别録属祭祀严陵方氏曰礼莫重於祭祭莫重於郊而郊以养牲为重

  • 卷七·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七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陈侯以卒赴而史书名例已见前【隐三年】其曰赴以名与同盟而後书名俱非也侯固未尝同盟也但卒有两日大不可解据传云再赴也方公疾病时其弟陈佗杀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二十·湛然

    天台沙门湛然述次难六宗。先指四宗与前同竟。已如前破。次今问下真常二宗对并为难。又二。先以同异对并。次何者下释不异。又二先释异非妙法以生灭虚伪故。次又真下判既非妙法何殊不真等。次难圆宗中先牒计总斥。次大

  • 第十三章 大乘开始兴盛时期·多罗那他

    约当第三结集之后,迦腻色迦王去世时,在迦湿弥罗之西与吐货罗邻近的北方阿湿摩波兰多地方有家主阇胝,受用圆满。他供奉北方一切塔,延请来自西方摩庐国的毗婆沙大德世友与吐货罗的大德妙音到他的国中。供养三十万比丘十二年

  • 雅典的泰门·莎士比亚

    悲剧。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作于1605年。古罗马雅典的贵族豪富泰门,平生仁慈慷慨,乐善好施,他虽显贵,却不贪图钱财,而把友谊和真诚视为最神圣的东西。这样,尽管他家财富足,不久也被花得精精光光。他去求助往日的朋友,不料均遭拒

  • 指归集·吴悮

    指归集,南宋道士吴悮撰。一卷,收人《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引用《金碧经》、《参同契》、《阴符经》及青霞子、葛仙翁、彭晓、张伯端等前人之说,论述炼丹修仙原理。其书分五篇:第一〈还丹不用药〉、第二〈还丹只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