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九·志第二十八·食货志上

    ◎食货志上

  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于野,弛兵于民。有事而战。彍骑介夫,卯命辰集。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在是矣。以是制胜,所向无前。及其有国,内建宗庙朝廷,外置郡县牧守,制度日增,经费日广,上下相师,服御浸盛,而食货之用斯为急矣。于是五京及长春、辽西、平州置盐铁、转运、度支、钱帛诸司,以掌出纳。其制数差等虽不可悉,而大要散见旧史。若农谷、租赋、盐铁、贸易、坑冶、泉币、群牧,逐类采摭,缉而为篇,以存一代食贷之略。

  初,皇祖匀德实为大迭烈府夷离堇,喜稼穑,善畜牧,相地利以教民耕。仲父述澜为于越,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太祖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于农。尝以户口滋繁,糺辖疏远,分北大浓兀为二部,程以树艺,诸部效之。

  太宗会同初,将东猎,三克奏减辎重,疾趋北山取物,以备国用,无害农务。寻诏有司劝农桑,教纺绩。以乌古之地水草丰美,命瓯昆石烈居之,益以海勒水之善地为农田。三年,诏以谐里河、胪朐河近地,赐南院欧堇突吕、乙斯勃、北院温纳河剌三石烈人,以事耕种。八年,驻跸赤山,宴从臣问军国要务。左右对曰:“军国之务,爱民为本。民富则兵足,兵足则国强。”上深然之。是年,诏征诸道兵,仍戒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

  应历间,云州进嘉禾,时谓重农所召。保宁七年,汉有宋兵,使来乞粮,诏赐粟二十万斛助之。非经费有余,其能若是?

  圣宗乾亨五年诏曰:“五稼不登,开帑藏而代民税;螟蝗为灾,罢徭役以恤饥贫。”统和三年,帝尝过藁城,见乙室奥隗部下妇人迪辇等黍过熟未获,遣人助刈。太师韩德让言,兵后逋民弃业,禾稼栖亩,募人获之,以半给获者。政事令室昉亦言,山西诸州给军兴,民力凋敝,田谷多躏于边兵,请复今年租。六年,霜旱,灾民饥,诏三司,旧以税钱折粟,估价不实,其增以利民。又徙吉避寨居民三百户于檀、顺、蓟三州,择沃壤,给牛、种谷。十三年,诏诸道置义仓。岁秋,社民随所获,户出粟庤仓,社司籍其目。岁俭,发以振民。十五年,诏免南京旧欠义仓粟,仍禁诸军官非时畋牧妨农。开泰元年,诏曰:“朕惟百姓徭役烦重,则多给工价;年谷不登,发仓以贷;田园芜废者 ,给牛种以助之。”太平初幸燕,燕民以年丰进土产珍异。上礼高年,惠鳏寡,赐酺连日。九年,燕地饥,户部副使王嘉请造船,募习海漕者,移辽东粟饷燕,议者称道险不便而寝。

  兴宗即位,遣使阅诸道禾稼。是年,通括户口,诏曰:“朕于早岁,习知稼穑。力办者广务耕耘,罕闻输纳;家食者全亏种植,多至流亡。宜通检括,普遂均平。”禁诸职官不得擅造酒糜谷;有婚祭者,有司给文字始听。

  道宗初年,西北雨谷三十里,春州斗粟六钱。时西蕃多叛,上欲为守御计,命耶律唐古督耕稼以给西军。唐古率众田胪朐河侧,岁登上熟。移屯镇州,凡十四稔,积粟数十万斛,每斗不过数钱。以马人望前为南京度支判官,公私兼裕,检括户口,用法平恕,乃迁中京度支使。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擢左散骑常侍。辽之农谷至是为盛。而东京如咸、信、蓟、复、辰、海、同、银、乌、遂、春、泰等五十余城内,沿边诸州,各有和籴仓,依祖宗法,出陈易新,许民自愿假贷,收息二分。所在无虑二三十万石,虽累兵兴,未尝用乏。迨天庆间,金兵大入,尽为所有。会天祚播迁,耶律敌烈等逼立梁王雅里,令群牧人户运盐泺仓粟。人户侵耗,议籍其产以偿。雅里自定其直:粟一车一羊,三车一牛,五车一马,八车一驼。从者曰:“今一羊易粟二斗,尚不可得,此直太轻。”雅里曰:“民有则我有。若令尽偿,众何以堪?”事虽无及,然使天未绝辽,斯言亦足以收人心矣。

  夫赋税之制,自太祖任韩延徽,始制国用。太宗籍五京户丁以定赋税,户丁之数无所于考。圣宗乾亨间,以上京“云为户”资具实饶,善避徭役,遗害贫民,遂勒各户,凡子钱到本,悉送归官,与民均差。统和中,耶律昭言,西北之众,每岁农时,一夫侦候,一夫治公田,二夫给糺官之役。当时沿边各置屯田戍兵,易田积谷以给军饷。故太平七年诏,诸屯田在官斛粟不得擅贷,在屯者力耕公田,不输税赋,此公田制也。馀民应募,或治闲田,或治私田,则计亩出粟以赋公上。统和十五年,募民耕滦河旷地,十年始租,此在官闲田制也。又诏山前后未纳税户,并于密云、燕乐两县,占田置业入税,此私田制也。各部大臣从上征伐,俘掠人户,自置郛郭,为头下军州。凡市井之赋各归头下,惟酒税赴纳上京,此分头下军州赋为二等也。

  先是,辽东新附地不榷酤,而盐曲之禁亦弛。冯延休、韩绍勋相继商利,欲与燕地平山例加绳约,其民病之,遂起大延琳之乱。连年诏复其租民,始安靖。南京岁纳三司盐铁钱折绢,大同岁纳三司税钱折粟。开远军故事,民岁输税,斗粟折五钱,耶律抹只守郡,表请折六钱,亦皆利民善政也。

猜你喜欢
  志第十八 符瑞中·沈约
  世家第五·浦起龙
  卷一四二 齊紀八·司马光
  卷十·商辂
  ●卷十·叶梦珠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第六卷 清进士 (二)·缪荃孙
  道童传·宋濂
  王端毅奏议巻七·王恕
  卷三十七·佚名
  卷一百三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五十九·佚名
  七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雅同知琥(正卿集)·顾嗣立

    琥字正卿,可温人。尝家于衡鄂,登天历第。初名雅古,文宗御笔改为雅琥,授奎章阁参书。至元间,行中书,调选广西静江府同知。比上其名,中书正奏授高邮。时广西多寇盗,而琥母老,即移家归武昌待次。马中丞伯庸作序送之,朝士因各为歌诗

  • 第一折·郑光祖

    (白敏中上,诗云)寂寞琴书冷竹床,砚池春暖墨痕香。男儿未遂风流志,剔尽青灯苦夜长。自从昨日在绿野堂上,见了夫人,不知主何意,将亲事全然不题,则说着“小姐拜哥哥”。被我回言道:“先相国在日,并不曾言兄妹之礼,况兼小子见将着玉

  • 谷城山馆集卷十·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五言律诗暮春邢子愿侍御过访邀登虎窟山洞遇雨和韵春尽无登眺留山待客来残花岩际落野席雨边开雾合峰阴树云飞洞口台醉忘归路远昏夜踏泥回子愿过宿云楼小酌用韵看山常独醉无奈索居何那值春光暮能邀上客过

  • 卷十六·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十六目录【四十七字】阮郎归南唐李煜冯延已【二首】司马光欧阳修【二首】晏几道【五首】张先苏轼【二首】黄庭坚【四首】秦观【五首】晁补之【三首

  • 孙甫传·脱脱

    孙甫,字之翰,许州阳翟人。少年时好学,每天诵读几千字的文章,仰慕学习孙何写古奥文章。初次参加进士考试,被授同学究出身,任蔡州汝阳县主簿。再次参加取士考试及格,任华州推官。转运使李..推荐他的才华,他升任大理寺丞、绛州翼

  • 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佚名

    清 七弦河上钓叟撰自道光二十三年与英吉利议和,许兵费银二千一百万圆,定和约,五年而一易。于是二十七年英吉利遂照会两广总督耆英易约,既列款要求,且请援福建、上海成事,入城来往。此议兴,粤民大哗,振臂一呼,汹汹聚数万人。时

  • 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四十六人物志二十六大臣传十二【满洲镶黄旗十二 海兰察 阿尔素纳 图钦保】海兰察海兰察满洲镶黄旗人姓多拉尔世居黑龙江乾隆二十年以索伦马甲

  • 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吉礼宗庙嵗四时飨太庙之礼孟春于上旬诹吉夏秋冬于孟月朔先三日礼部尚书一人诣牺牲所眂牲如仪右眂牲是日昩爽太常寺卿率属恭进斋戒牌铜人于乾清门均如郊祀仪皇帝乃斋于大内斋宫王公百官各

  • 卷三 八佾第三·邢昺

    [疏]○正义曰:前篇论为政。为政之善,莫善礼乐,礼以安上治民,乐以移风易俗,得之则安,失之则危,故此篇论礼乐得失也。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马曰:“孰,谁也。佾,列也。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八人为列

  • 第十四章 9·辜鸿铭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辜讲谈及当时一个国家(郑国)政府文件的最大优点,孔子说:“在准备这些政府文件的过程中,一个部长首先拟出草稿,另一个部长就其中的几点进行讨论,只有一位部

  • 卷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一宋 吕祖谦 撰纲领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程氏曰思无邪诚也 谢氏曰君子之于诗非徒诵其言又将以考其情性非徒以考其情性又将以考先王之泽盖法度礼乐虽亡于此犹能并与其深微之

  • 卷一·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一大学士傅以渐恭纂孝之道事舅姑内则曰妇事舅姑如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潄栉縰笄总衣绅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箴管线纩施縏大觽木燧衿缨綦屦以适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疴痒而敬

  • 卷十六·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六诗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羣黎百姓徧爲尔德编修【臣】徐文煜朱子曰质实也言其质实无伪日用饮食而已为尔德者则而象之犹助尔而为德也【臣】谨按易曰云上于天需君

  • 三论《老子》成书年代·钱穆

    《老子》书之晚出,今日已成定论。顾或主在庄子前,或主在庄子后。余夙主后说,昔曾造论两篇,一曰《关于〈老子〉成书年代之一种考察》,成于民国十二年夏,刊载于《燕京学报》之第八期。一曰《再论〈老子〉成书年代》,成于民国二

  • 卷中·佚名

    佛告阿难。汝今至心受持此四大观法。慎勿忘失。为未来世一切众生当广演说。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作此观时。以学观空故。身虚心劳。应服酥及诸补药。於深禅定。应作补想观。补想观者,先自观身。使皮皮相裹,犹如

  • 界论·佚名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论母设置分摄.非摄.所摄[者之]非摄.非摄[者之]所摄.所摄[者之]所摄.非摄[者之]非摄。相应.不相应.相应[者之]不相应.不相应[者之]相应.相应[者之]相应.不相应[者之]不相应。所摄[者之]相应与不相应.相应[者之]所摄与非摄.非摄[者

  • 元曲选·臧懋循

    又名《元人百种曲》。是现存流布最广的一部元人杂剧总集。明代臧懋循辑。二十集,一百卷。懋循字晋叔,号顾渚,浙江长兴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曾任南京国子监博士。他博闻强识,精通音律,著有《负苞堂集》。在《元曲选序》中

  • 咸淳遗事·佚名

    历史著作。2卷。撰者不详,当为宋故老遗臣。或以为元人偶得当时邸报排比而成。记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至八年之事。于尊崇赐命诸政典记载颇详,并备录学士院所行制命之词,而朝廷大政多阙略不载。所记遗闻琐记多史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