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一·列传第三十一

    萧陶苏斡 耶律阿息保 萧乙薛 萧胡笃

  萧陶苏斡,字乙辛隐,突吕不部人。四世祖因吉,发长五尺,时呼为“长发因吉”。祖里拔,奥隗部节度使。陶苏斡谨愿,不妄交。伯父留哥坐事免官,闻重元乱,挈家赴行在。时陶苏斡虽幼,已如成人,补笔砚小底。累迁祗候郎君,转枢密院侍御。咸雍五年,迁崇德宫使。会有诉北南院听讼不直者,事下,陶苏斡悉改正之,为耶律阿思所忌。帝欲召用,辄为所沮。八年,历漠北滑水马群太保,数年不调,尝曰:“用才未尽,不若闲。”乾统中,迁漠南马群太保,以大风伤草,马多死,鞭之三百,免官。九年,徙天齐殿宿卫。明年,谷价翔踊,宿卫士多不给,陶苏斡出私廪赒之,召同知南院枢密使事。

  天庆四年,为汉人行宫副部署。时金兵初起,攻陷宁江州。天祚召群臣议,陶苏斡曰:“女直国虽小,其人勇而善射。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矣。为今之计,莫若大发诸道兵,以威压之,庶可服也。”北院枢密使萧得里底曰:“如陶苏斡之谋,徒示弱耳。但发滑水以北兵,足以拒之。”遂不用其计。数月间,边兵屡北,人益不安。饶州渤海结构头下城以叛,有步骑三万余,招之不下。陶苏斡帅兵往讨,擒其渠魁,斩首数千级,得所掠物,悉还其主。及耶律章奴叛,陶苏斡与留守耶律大悲奴为守御。章奴既平,陶苏斡请曰:“今边兵懈弛,若清暑岭西,则汉人啸聚,民心益摇。臣愚以为宜罢此行。”不纳,乃命陶苏斡控扼东路,招集散卒。后以太子太傅致仕,卒。

  耶律阿息保,字特里典,五院部人。祖胡劣,太祖时徙居西北部,世为招讨司吏。阿息保慷慨有大志,年十六,以才干补内史。天庆初,转枢密院侍御。金人起兵,城境上,遣阿息保问之,金人曰:“若归阿疏,敢不听命。”阿息保具以闻。金兵陷宁江州,边兵屡败,遣阿息保与耶律章奴等赍书而东,冀以胁降。阿息保曰:“臣前使,依诏开谕,略无所屈。将还,谓臣曰:‘若所请不遂,无相见。’今臣请独往。”不听。将行,别萧得里底曰:“不肖适异国,必无生还,愿公善辅国家。”既至,阿息保见执。久乃遁归。

  及天祚败绩,迁都巡捕使。六年,从阿疏讨耶律章奴,加领军卫大将军。阿疏将兵而东,阿息保送至军,乃还。天祚怒其专,鞭之三百。寻为奚六部秃里太尉。后阿疏反,阿息保以偏师进击,临阵坠马,被擒。因阿疏有旧得免。时阿疏颇好杀,阿息保谓曰:“欲举大事,何以杀为!”由是全活者众。会阿疏败,乃还。以战失利,囚中京数岁。保大二年,金兵至中京,始出狱。寻为敌烈皮室详稳。是时,魏王淳僣号,屡遣人以书来招。阿息保封书以献,因谏曰:“东兵甚锐,未可轻敌。”及石辇铎之败,天祚奔窜,召阿息保,不时至,疑有贰心,并怒为淳所招,杀之。

  初,阿息保知国将亡,前后谏甚切。及死以非罪,人尤惜之。

  萧乙薛,字特免,国舅少父房子后。性谨愿。寿隆间,累任剧官。天庆初,知国舅详稳事,迁殿前副点检。金兵起,为行军副都统。以战失利,罢职。六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迁西京留守。明年,讨剧贼董厖儿,战易水西,大破之。以功为北府宰相,加左仆射,兼东北路都统。十年,金兵陷上京,诏兼上京留守、东北路统军使。为政宽猛得宜,民之穷困者,辄加振恤,众咸爱之。保大二年,金兵大至,乙薛军溃,左迁西南面招讨使。以部民流散,不赴。及天祚播迁,给侍从不阙,拜殿前都点检。凡金兵所过,诸营败卒复聚上京,遣乙薛为上京留守以安抚之。明年,卢彦伦以城叛,乙薛被执数月,以居官无过,得释。后为耶律大石所杀。

  萧胡笃,字合术隐。其先撒葛只,太祖时愿隶宫分,遂为太和宫分人。曾祖敌鲁,明医。人有疾,观其形色即知病所在。统和中,宰相韩德让贵宠,敌鲁希旨,言德让宜赐国姓,籍横帐,由是世预太医选。子孙因之入官者众。

  胡笃为人便佞,与物无忤。清宁初,补近侍。大安元年,为彰愍宫太师。寿隆二年,转永兴宫太师。天庆初,累迁至殿前副点检。五年,从天祚东征,为先锋都统,临事犹豫,凡队伍皆以围场名号之。进至剌离水,与金兵战,败,大军亦却。及讨耶律章奴,以籍私奴为军,迁知北院枢密使事,卒。

  胡笃长于骑射,见天祚好游畋,每言从禽之乐,以逢其意。天祚悦而从之。国政隳废,自此始云。

  论曰:甚矣,承平日久,上下狃于故常之可畏也!天庆之间,女直方炽,惟陶苏斡明于料敌,善于忠谏,惜乎天祚痼蔽,不见信用。阿息保不死阿疏之难,乙薛甘忍卢彦伦之执,大节已失矣,他有所长,亦奚足取。胡笃以游畋逢迎天祚而隳国政,可胜罪哉!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九·赵尔巽
  ●崇禎長編卷之十八·汪楫
  卷二百十八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東觀漢記卷十五·多人
  ●卷四·周密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二百九十三 内务府总管允禄等奏请补放正白旗护军参领缺摺·佚名
  附录一正谊堂文集选文·佚名
  杨佶传·脱脱
  苏秦说李兑·佚名
  ●牧令书卷十 农桑下·徐栋
  卷八十七·雍正
  卷五十二·徐天麟
  二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219_1 【石笋行】杜甫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   苔藓蚀尽波涛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惜哉俗态好蒙蔽,   亦如小臣媚至

  • 卷五十·阮阅

      ●卷五十·技艺门  东坡《与子由论书》云:“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故其子叔党跋公书云:“吾先君子,岂以书自名哉?特以其至大至刚之气,发于胸中而应之于手,故不见其有

  • 包龙图智勘后庭花·臧懋循

    包龙图智勘后庭花杂剧(元)郑庭玉撰●包龙图智勘后庭花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老廉访恩赐翠鸾女 正名 包待制智勘后庭花第一折〔冲末扮赵廉访引祗从上诗云〕

  • 卷七百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一胡宿【以下四人或云宋人诸本竝附唐末今仍旧】胡宿唐末人诗十九首津亭津亭欲阕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西北浮云连魏阙东南初日满秦楼层城渺渺人伤别芳草萋萋客倦游平乐旧欢收不得更凭

  • 第三十八回 闻乱惊心辽主遄返 乘丧夺位燕王受拘·蔡东藩

      却说刘知远已即位称帝,才亲督军士,出发寿阳,托词北趋,邀迎故主。是时石重贵等,早已过去,差不多要到黄龙府,那里还能截回?知远乃分兵戍守,自率亲军还入晋阳。假惺惺何为。当下拟敛取民财,犒赏将士,将士巴不得有重赏,当然没有

  • 卷之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十七·佚名

      顺治十一年。甲午。十一月。丁亥朔。以固山额真陈泰为吏部。尚书梅勒章京胡沙、为工部侍郎  ○解赵布泰护军统领任为散秩大臣  ○以正蓝旗满洲护军统领阿尔津、为本旗固山额真。镶蓝旗满洲闲散章京觉罗瓦尔

  • 卷之三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自由结婚之函·李定夷

    江苏省议员周钺,逼女投江,经苏州高等厅判决有期徒刑四年。女名静娟,曾肄业于上海务本女塾。后在浦东南洲女校充当教习,与校长徐品花自由结婚。因恐遭乃父毒手,致书于伊姑丈刘子瑜,请为和解。书云:姑丈大人尊右,久疏奉候,抱歉殊

  •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一·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十国地理表上五代时舆图剖裂诸国各覇偏方务相雄长自江淮以南诸州为呉而南唐因之领浙东西十三州一军为呉越并东西两川以及山南西道为前后蜀越湖以南数州为楚逾岭南连东西为南汉跨太原以北诸州为北汉割江陵

  • 卷二百十五之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五之一 朱批鄂弥达奏摺 雍正六年九月十一日贵州布政使【臣】鄂弥达谨 奏为奏 闻事窃照普天疆土自 国朝开辟以来休养生息民间户口日繁

  • 卷第九·太安万侣

    氣長足姬尊 神功皇后氣長足姬尊、稚日本根子彦大日々天皇之曾孫、氣長宿禰王之女也。母曰葛城高顙媛。足仲彦天皇二年、立爲皇后。幼而聰明叡智。貌容壯麗。父王異焉。九年春二月、足仲彦天皇崩於筑紫橿日宮。時皇后

  • 本政 第九·王符

    凡人君之治,莫大于和阴阳〔二〕。阴阳者,以天为本。天心顺则阴阳和,天心逆则阴阳乖。天以民为心,民安乐则天心顺〔三〕,民愁苦则天心逆。民以君为统,君政善则民和治,君政恶则民冤乱。君以恤民为本〔四〕,臣忠良则君政善,臣奸枉

  • 卷九·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九宋 李明復 撰桓公九年春紀季姜歸於京師程頤曰書王國之事不可用無王之月故書時而已或曰借如正月日食則如何書之曰書春日食則其義已明也王后之歸天下當有其禮諸侯莫至是不能母天下也故書紀女

  • 礼记析疑卷十八·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少仪篇中所载事父兄师长之仪皆童子时所当服行也其中事君承公卿接宾客交朋友祭祀朝聘防同军旅燕食献遗皆成人所有事而仪度辞令必讲习于童子时故统之曰少仪注疏诂少为小似未安不得阶主将命者主通宾客

  • 卷九·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九     元 敖继公 撰公食大夫礼第九注曰于五礼属嘉礼防曰此篇鱼肠胃伦肤皆七篇末云上大夫鱼肠胃伦肤若九若十有一下大夫则若七若九则此大夫谓子男之下

  • 浮石禪師語錄卷七·通贤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入室師問:「孤卓!汝字孤卓,是誰證明?若有證明,難以言孤;若無證明,誰知孤卓?」卓云:「瞞和尚一點不得。」師云:「既瞞老僧不得,墮在難以言孤。」卓云:「早被和尚道破了也。」師云:「又墮在難以言卓。」卓云:「試為行

  • 脉诀乳海·王邦傅

    诊法著作。清王邦傅纂注、叶子雨参订。六卷。王氏认为高阳生《脉诀》乃王叔和所撰,高氏只“取叔和之心法而复咏之,以便世之流通”而已。称《脉诀》“言言皆妙,字字入微”,颇为推崇。故研究十余载,详加注释而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