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本纪第二

    太祖下

  四年春正月丙申,射虎东山。二月丙寅,修辽阳故城,以汉民、渤海户实之,改为东平郡,置防御使。夏五月庚辰,至自东平郡。秋八月丁酉,谒孔子庙,命皇后、皇太子分谒寺观。九月,征乌古部,道闻皇太后不豫,一日驰六百里还侍,太后病间,复还军中。冬十月丙午,次乌古部,天大风雪,兵不能进,上祷于天,俄顷而霁。命皇太子将先锋军进击,破之,俘获生口万四千二百,牛马车乘、庐帐器物二十馀万。自是举部来附。

  五年春正月乙丑,始制契丹大字。夏五月丙寅,吴越王复遗滕彦休贡犀角、珊瑚,授官以遣。庚辰,有龙见于拽剌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府。闰六月丁卯,以皇弟苏为惕隐,康默记为夷离毕。秋八月己未朔,党项诸部叛。辛未,上亲征。九月己丑朔,梁遣郎公远来聘。壬寅,大字成,诏颁行之。皇太子率迭剌部夷离堇污里轸等略地云内、天德。冬十月辛未,攻天德。癸酉,节度使宋瑶降,赐弓矢、鞍马、旗鼓,更其军曰应天。甲戌,班师。宋瑶复叛。丙子,拔其城,擒宋瑶,俘其家属,徙其民于阴山南。十二月己未,师还。

  六年春正月丙午,以皇弟苏为南府宰相,迭里为惕隐。南府宰相自诸弟构乱,府之名族多罹其祸,故其位久虚,以锄得部辖得里、只里古摄之。府中数请择任宗室,上以旧制不可辄变;请不已,乃告于宗庙而后授之。宗室为南府宰相自此始。夏五月丙戌朔,诏定法律,正班爵。丙申,诏画前代直臣像为《招谏图》,及诏长吏四孟月询民利病。六月乙卯朔,日有食之。冬十月癸丑朔,晋新州防御使王郁以所部山北兵马内附。丙子,上率大军入居庸关。十一月癸卯,下古北口。丁未,分兵略檀、顺、安远、三河、良乡、望都、潞、满城、遂城等十馀城,俘其民徙内地。十二月癸丑,王郁率其众来朝,上呼郁为子,赏赉甚厚,而徙其众于潢水之南。庚申,皇太子率王郁略地定州,康默记攻长芦。唐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养子都囚其父,自称留后。癸亥,围涿州,有白兔缘垒而上,是日破其郛。癸酉,刺史李嗣弼以城降。乙亥,存勖至定州,王都迎谒马前。存勖引兵趋望都,遇我军秃馁五千骑,围之,存勖力战数四,不解。李嗣昭领三百骑来救,我军少却,存勖乃得出,大战,我军不利,引归。存勖至幽州,遣二百骑蹑我军后,我军反击,悉擒之。己卯,还次檀州,幽人来袭,击走之,擒其裨将。诏徙檀、顺民于东平、沈州。

  天赞元年春二月庚申,复徇幽、蓟地。癸酉,诏改元,赦军前殊死以下。夏四月甲寅,攻蓟州。戊午,拔之,擒刺史胡琼,以卢国用、涅鲁古典军民事。壬戌,大飨军士。癸亥,李存勖围镇州,张文礼求援,命郎君迭烈、将军康末怛往击,败之,杀其将李嗣昭。辛未,攻石城县,拔之。五月丁未,张文礼卒,其子处瑾遣人奉表来谢。六月,遣鹰军击西南诸部,以所获赐贫民。冬十月甲子,以萧霞的为北府宰相。分迭剌部为二院:斜涅赤为北院夷离堇,绾思为南院夷离堇。诏分北大浓兀为二部,立两节度使以统之。十一月壬寅,命皇子尧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略地蓟北。

  二年春正月丙申,大元帅尧骨克平州,获刺史赵思温、裨将张崇。二月,如平州。甲子,以平州为卢龙军,置节度使。三月戊寅,军于箭笴山,讨叛奚胡损,获之,射以鬼箭。诛其党三百人,沉之狗河。置奚堕瑰部,以勃鲁恩权总其事。夏四月己酉,梁遣使来聘,吴越王遣使来贡。癸丑,命尧骨攻幽州,迭剌部夷离堇觌烈徇山西地。庚申,尧骨军幽州东,节度使符存审遣人出战,败之,擒其将裴信父子。闰月庚辰,尧骨抵镇州。壬午,拔曲阳。丙戌,下北平。是月,晋王李存勖即皇帝位,国号唐。五月戊午,尧骨师还。癸亥,大飨军士,赏赉有差。六月辛丑,波斯国来贡。秋七月,前北府宰相萧阿古只及王郁徇地燕、赵。冬十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己卯,唐兵灭梁。

  三年春正月,遣兵略地燕南。夏五月丙午,以惕隐迭里为南院夷离堇。是月,徙蓟州民实辽州地。渤海杀其刺史张秀实而掠其民。六月乙酉,召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及二宰相、诸部头等诏曰:“上天降监,惠及烝民。圣主明王,万载一遇。朕既上承天命,下统群生,每有征行,皆奉天意。是以机谋在己,取舍如神,国令既行,人情大附,舛讹归正,遐迩无愆。可谓大含溟海,安纳泰山矣!自我国之经营,为群方之父母。宪章斯在,胤嗣何忧?升降有期,去来在我。良筹圣会,自有契于天人;众国群王,岂可化其凡骨?三年之后,岁在丙戌,时值初秋,必有归处。然未终两事,岂负亲诚?日月非遥,戒严是速。”闻诏者皆惊惧,莫识其意。是日,大举征吐浑、党项、阻卜等部。诏皇太子监国,大元帅尧骨从行。秋七月辛亥,曷剌等击素昆那山东部族,破之。八月乙酉,至乌孤山,以鹅祭天。甲午,次古单于国,登阿里典压得斯山,以麃鹿祭。九月丙申朔,次古回鹘城,勒石纪功。庚子,拜日于蹛林。丙午,遣骑攻阻卜。南府宰相苏、南院夷离堇迭里略地西南。乙卯,苏等献俘。丁巳,取金河水,凿乌山石,辇致潢河、木叶山,以示山川朝海宗岳之意。癸亥,大食国来贡。甲子,诏砻辟遏可汗故碑,以契丹、突厥、汉字纪其功。是月,破胡母思山诸蕃部,次业得思山,以赤牛青马祭天地。回鹘霸里遣使来贡。冬十月丙寅朔,猎寓乐山,获野兽数千,以充军食。丁卯,军于霸离思山。遣兵逾流沙,拔浮图城,尽取西鄙诸部。十一月乙未朔,获甘州回鹘都督毕离遏,因遣使谕其主乌母主可汗。射虎于乌剌邪里山,抵霸室山。六百馀里且行且猎,日有鲜食,军士皆给。

  四年春正月壬寅,以捷报皇后、皇太子。二月丙寅,大元帅尧骨略党项。丁卯,皇后遣康末怛问起居,进御服、酒膳。乙亥,萧阿古只略燕、赵还,进牙旗兵仗。辛卯,尧骨献党项俘。三月丙申,飨军于水精山。夏四月甲子,南攻小蕃,下之。皇后、皇太子迎谒于札里河。癸酉,回鹘乌母主可汗遣使贡谢。五月甲寅,清暑室韦北陉。秋九月癸巳,至自西征。冬十月丁卯,唐以灭梁来告,即遣使报聘。庚辰,日本国来贡。辛巳,高丽国来贡。十一月丁酉,幸安国寺,饭僧,赦京师囚,纵五坊鹰鹘。己酉,新罗国来贡。十二月乙亥,诏曰:“所谓两事,一事已毕,惟渤海世仇未雪,岂宜安驻!”乃举兵新征渤海大諲歙。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尧骨皆从。闰月壬辰,祠木叶山。壬寅,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于乌山。己酉,次撒葛山,射鬼箭。丁巳,次商岭,夜围扶馀府。

  天显元年春正月己未,白气贯日。庚申,拔扶馀城,诛其守将。丙寅,命惕隐安端、前北府宰相萧阿古只等将万骑为先锋,遇諲歙老相兵,破之。皇太子、大元帅尧骨、南府宰相苏、北院夷离堇斜涅赤,南院夷离堇迭里是夜围忽汗城。己巳,諲歙请降。庚午,驻军于忽汗城南。辛未,諲歙素服,稿索牵羊,率僚属三百馀人出降。上优礼而释之。甲戌,诏谕渤海郡县。丙子,遣近侍康末怛等十三人入城索兵器,为逻卒所害。丁丑,諲歙复叛,攻其城,破之。驾幸城中,諲歙请罪马前。诏以兵卫諲歙及族属以出。祭告天地,复还军中。二月庚寅,安边、鄚颉、南海、定理等府及诸道节度、刺史来朝,慰劳遣之,以所获器币诸物赐将士。壬辰,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大赦,改元天显。以平渤海遣使报唐。甲午,复幸忽汗城,阅府库物,赐从臣有差。以奚部长勃鲁恩、王郁自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从征有功,优加赏赉。丙午,改渤海国为东丹,忽汗城为天福。册皇太子倍为人皇王以主之。以皇弟迭剌为左大相,渤海老相为右大相,渤海司徒大素贤为左次相,耶律羽之为右次相。赦其国内殊死以下。丁未,高丽、濊貊、铁骊、靺轲来贡。三月戊午,遣夷离毕康默记、左仆射韩延徽攻长岭府。甲子,祭天。丁卯,幸人皇王宫。己巳,安边、鄚颉、定理三府叛,遣安端讨之。丁丑,三府平。壬午,安端献俘,诛安边府叛帅二人。癸未,宴东丹国僚佐,颁赐有差。甲申,幸天福城。乙酉,班师,以大諲歙举族行。夏四月丁亥朔,次伞子山。辛卯,人皇王率东丹国僚属辞。是月,唐养子李嗣源反,郭存谦弑其主存勖,嗣源遂即位。五月辛酉,南海、定理二府复叛,大元帅尧骨讨之。六月丁酉,二府平。丙午,次慎州,唐遣姚坤以国哀来告。秋七月丙辰,铁州刺史卫钧反。乙丑,尧骨攻拔铁州。庚午,东丹国左大相迭剌卒。辛未,卫送大諲歙于皇都西,筑城以居之。赐諲歙名曰乌鲁古,妻曰阿里只。卢龙行军司马张崇叛,奔唐。甲戌,次扶馀府,上不豫。是夕,大星陨于幄前。辛巳平旦,子城上见黄龙缭绕,可长一里,光耀夺目,入于行宫。有紫黑气蔽天,逾日乃散。是日,上崩,年五十五。天赞三年上所谓“丙戌秋初,必有归处”,至是乃验。壬午,皇后称制,权决军国事。

  八月辛卯,康默记等攻下长岭府。甲午,皇后奉梓宫西还。壬寅,尧骨讨平诸州,奔赴行在。乙巳,人皇王倍继至。九月壬戌,南府宰相苏薨。丁卯,梓宫至皇都,权殡于子城西北。己巳,上谥升天皇帝,庙号太祖。冬十月,卢龙军节度使卢国用叛,奔于唐。十一月丙寅,杀南院夷离堇耶律迭里、郎君耶律匹鲁等。二年八月丁酉,葬太祖皇帝于祖陵,置祖州天城军节度使以奉陵寝。统和二十六年七月,进谥大圣大明天皇帝。重熙二十一年九月,加谥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太祖所崩行宫在扶馀城西南两河之间,后建升天殿于此,而以扶馀为黄龙府云。

  赞曰: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奇首生都菴山,徙潢河之滨。传至雅里,始立制,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牢,让阻午而不肯自立。雅里生毗牒。毗牒生颏领。颏领生耨里思,大度寡欲,令不严而人化,是为肃祖。肃祖生萨剌德,尝与黄室韦挑战,矢贯数札,是为懿祖。懿祖生匀德实,始教民稼穑,善畜牧,国以殷富,是为玄祖。玄祖生撒剌的,仁民爱物,始置铁冶,教民鼓铸,是为德祖,即太祖之父也,世为契丹遥辇氏之离堇,执其政柄。德祖之弟述澜,北征于厥、室韦,南略易、定、奚、霫,始兴板筑,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已有广土众民之志。而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东自海,西至于流沙,北绝大漠,信威万里,历年二百,岂一日之故哉!周公诛管、蔡,人未有能非之者。剌葛、安端之乱,太祖既贷其死而复用之,非人君之度乎?旧史扶馀之变,亦异矣夫!

猜你喜欢
  本纪第八 和帝·萧子显
  读礼通考卷八十·徐乾学
  卷四十六·宋·蒋一葵
  卷之一千十九·佚名
  卷之七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四·佚名
  平吴录·孙旭
  ◎敦谊会之西曲·李定夷
  第三十一卷 金 元·缪荃孙
  提要·李焘
  一六三 北大感旧录九·周作人
  王献之传·房玄龄
  哀帝本纪·欧阳修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七·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疯人的诗·刘半农

    我在欧洲,共做过两首“疯人的诗”。较长的一首,是一九二四年所做,共有二三十张稿子,现在不知道夹在什么地方去了。这一首大约是一九二一年初到巴黎时做的,当时在一本小册子上用铅笔胡乱的涂了十多页,今于无意中发见。哈!哈!哈

  • 外集卷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二言志幽通赋          【汉】班 固系高顼之?冑兮氏中叶之炳灵飖凯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飏声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老遘愍以行謡终保已而贻则兮里上仁之

  • 卷五百二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八许浑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後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

  • 卷三十三·谷应泰

      ○景帝登极守御   英宗正统十四年秋八月,上北狩,太后召百官入集阙下,谕曰:   “皇帝率六军亲征,已命成阝王临百官。然庶务久旷,今特敕成阝王总其事,群臣其悉启王听令。”辛未,太后诏立皇长子见深为皇太子,时年二岁,命成

  • 卷之一千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九【十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录卷九【十则】     宋 岳珂 撰 礼殿坐像 苏文忠轼集私试策问曰古者坐於席故笾豆之长短簠簋之高下适与人均今土木之像既已巍然於上而列器皿於地使鬼神不享则不可知若其

  • 李继岌传·欧阳修

    唐庄宗有五子:长曰继岌,其次继潼、继嵩、继蟾、继山尧。继岌母亲是刘皇后,其余都未说明他们母亲的名号。庄宗即帝位,继岌当北都留守,判六军诸卫事。升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豆卢革当宰相,建议按唐朝惯例,皇子都当宫使

  • 张信传·张廷玉

    张信,临淮人。父亲张兴,为永宁卫指挥佥事。张信承袭官职,移守普定、平越,积功升至都指挥佥事。惠帝刚刚即位,大臣推荐张信,说他有勇有谋,因而调为北平都司。张信接受密诏,奉命与张籨、谢贵一起去谋取燕王。张信内心恐惧不安,不

  • 翰苑羣书卷七·洪遵

    宋 洪遵 编禁林䜩会集御书飞白玉堂之署四字颁赐禁苑今悬挂已毕辄述恶诗一章用歌盛事右仆射平章事监修国史李昉玉堂四字重千金宸翰亲挥赐禁林地望转从今日贵君恩无似此时深宴回上苑花初发麻就中宵月未沈衣惹御香拖瑞

  • 卷六·顺治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六安民顺治八年辛卯闰二月丙寅上谕兵部曰朕思各处土防本皆吾民或为饥寒所迫或为贪酷官吏所驱年来屡经扑剿荡平无期皆因管兵将领纵令所部杀良冒功因

  • 卷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十五吏部十四诸司职掌凡在京大小衙门及在外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吏典各以三年考满给由其仓攒典以周岁为满除税课司库局攒典考满之日随即交割明白给由府州县仓攒典将经收粮斛支销尽絶方许给由应有府

  • 卷三十·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三十性理二气质之性程子曰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然不是性中原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有自防而善有自防而恶【后稷之克岐克嶷食我始生人知其必灭若敖氏之类】是气禀有然

  • 卷第四十三·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四十三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杂藏 此方撰述第二之二 诸经要集(二十卷北作三十卷) (南八县家给北路侠槐) 唐西明寺沙门道世玄恽撰 三宝部第一,敬佛篇六缘,敬法篇八缘,敬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莲华秘密印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十六之余  复次此中先当教授最上悉地成办印智。颂曰。  众色观自在大士  如应观想即自身  由彼观想

  • 郴行录·张舜民

    日记体游记。北宋张舜民(邠州人,今长武县人)著。现存66条。记录了作者遭贬赴任途中的见闻日程,其中在黄州与苏轼同游武昌樊山谈鱼论诗的掌故,尤能记录当时文化界的一些逸闻趣事。有《四库全书》本等。

  • 正一威仪经·佚名

    一卷。收录正一派讲经受职诸法仪则一百三十二条。凡法服、入靖、启奏、读经、讲经、事师、奉斋、受戒、忏悔、礼拜、烧香、燃灯、鸣钟、鸣磬、章奏、醮请、法具、食器、器用、居处、卧具、屨履、井泉、用水、饮食、动

  •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佚名

    王明《黄庭经考》认为《黄庭外景经》成于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述精气修炼,与《黄庭内景经》的指导思想相同,早期内丹术。

  • 多角关系·茅盾

    中篇小说。1935年创作。共13节。1936年刊于《文学》6卷1期,1937年5月由文学出版社出版,现收入《茅盾全集》第4卷。小说以上海附近的小县城为背景,以地主兼资本家唐子嘉1934年年关时节的债务纠纷为线索,来组成复杂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