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四·列传第十四

    耶律沙 耶律抹只 萧干(讨古) 耶律善补 耶律海里

  耶律沙,字安隐。其先尝相遥辇氏。应历间,累官南府宰相。景宗即位,总领南面边事。保宁间,宋攻河东,沙将兵救之,有功,加守太保。乾亨初,宋复北侵,沙将兵由间道至白马岭,阻大涧遇敌。沙与诸将欲待后军至而战,冀王敌烈、监军耶律抹只等以为急击之便,沙不能夺。敌烈等以先锋渡涧,未半,为宋人所击,兵溃。敌烈及其子蛙哥、沙之子德里、令稳都敏、详稳唐筈等五将俱没。会北院大王耶律斜轸兵至,万矢俱发,敌军始退。沙将趋太原,会汉驸马都尉卢俊来奔,言太原已陷,遂勒兵还。宋乘锐侵燕,沙与战于高梁河,稍却;遇耶律休哥及斜轸等邀击,败宋军。宋主宵遁,至涿州,微服乘驴车,间道而走。上以功释前过。是年,复从韩匡嗣伐宋,败绩,帝欲诛之,以皇后营救得免。睿智皇后称制,召赐几杖,以优其老。复从伐宋,败刘廷让、李敬源之军,赐赉优渥。统和六年卒。

  耶律抹只,字留隐,仲父隋国王之后。初以皇族入侍。景宗即位,为林牙,以干给称。保宁间,迁枢密副使。乾亨元年春,宋攻河东,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将兵往援,抹只临其军。及白马岭之败,仅以身免。宋乘锐攻燕,将奚兵翊休哥击败之。上以功释前过。是年冬,从都统韩匡嗣伐宋,战于满城,为宋将所绐,诸军奔溃;独抹只部伍不乱,徐整旗鼓而归。玺书褒谕,改南海军节度使。乾亨二年,拜枢密副使。统和初,为东京留守。宋将曹彬、米信等侵边,抹只引兵至南京,先缮守御备。及车驾临幸,抹只与耶律休哥逆战于涿之东,克之,迁开远军节度使。故事,州民岁输税,斗粟折钱五,抹只表请折钱六,部民便之。统和末卒。

  萧干,小字项烈,字婆典,北府宰相敌鲁之子。性质直。初,察割之乱,其党胡古只与干善,使人召之。干曰:“吾岂能从逆臣!”缚其人送寿安王。贼平,上嘉其忠,拜群牧都林牙。复以伐乌古功,迁北府宰相,改突吕不部节度使。乾亨初,宋伐河东,乘胜侵燕,诏干拒之,战于高梁河。耶律沙退走,干与耶律休哥等并力战败之,上手敕慰劳。自是每征伐必参决军事。加政事令。二年,宋兵围瓦桥,夜袭我营,干及耶律匀骨战却之。时皇后以父呼干。及后为皇太后称制,干数条奏便宜,多见听用。统和四年卒。侄讨古。

  讨古,字括宁,性忠简。应历初,始入侍。会冀王敌烈、宣徽使海思谋反,讨古与耶律阿列密告于上,上嘉其忠,诏尚朴谨公主。保宁末,为南京统军使。乾亨初,宋侵燕,讨古与北院大王奚底拒之,不克,军溃。讨古等不敢复战,退屯清河。帝闻其败,遣使责之曰:“卿等不严侦候,用兵无法,遇敌即败,奚以将为!”讨古惧。顷之,援兵至,讨古奋力以败宋军。上释其罪,降为南京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四年卒。

  耶律善补,字瑶升,孟父楚国王之后。纯谨有才智。景宗即位,授千牛卫大将军,迁大同军节度使。及伐宋,韩匡嗣与耶律沙将兵由东路进,善补以南京统军使由西路进。善补闻匡嗣失利,敛兵还。乾亨末,与宋军战于满城,为伏兵所围,斜轸救之获免。以失备,大杖决之。统和初,为惕隐。会宋来侵,善补为都元帅逆之,不敢战,故岭西州郡多陷,罢惕隐。以其叔安端有匡辅世宗功,上愍之,征善补为南府宰相,迁南院大王。会再举伐宋,欲攻魏府,召众集议。将士以魏城无备,皆言可攻。善补曰:“攻固易,然城大叵量,若克其城,士卒贪俘掠,势必不可遏。且傍多巨镇,各出援兵,内有重敌,何以当之?”上乃止。善补性懦,守静。凡征讨,惮攻战,急还,以故战多不利。年七十四卒。

  耶律海里,字留隐,令稳拔里得之长子。察割之乱,其母的鲁与焉。遣人召海里,海里拒之。乱平,的鲁以子故获免。海里俭素,不喜声利,以射猎自娱。虽居闲,人敬之若贵官然。保宁初,拜彰国军节度使,迁惕隐。秩满,称疾不仕。久之,复为南院大王。及曹彬、米信等来侵,海里有却敌功,赐资忠保义匡国功臣。帝屡亲征,海里在南院十余年,镇以宽静,户口增给,时议重之。封漆水郡王,迁上京留守,薨。诏以家贫,给葬具。

  论曰:当高梁、朔州之捷,偏裨之将如沙与抹只,既因休哥、斜轸类见其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若萧干、海里拒察割之招,讨古告海思之变,则不止有战功而已。其视善补畏懦,岂不优哉!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七·志第十·天文十·脱脱
  卷二十三·黄以周
  ●卷十二·司马光
  卷之六百九十·佚名
  首卷一 德宗实录序·佚名
  九五○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改委署通永道兰第锡护送文溯阁第三拨全书缘由折·佚名
  九四一 吏部为知照办理《词话》错谬之总纂官纪昀等处分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绎史卷二十四之六·马骕
  黄震传·脱脱
  卷一百十八·杨士奇
  卷之四十八  天順日錄(明)李賢 撰·邓士龙
  第六章 孔子去鲁周游·钱穆
  卷一百十五·佚名
  礼一八·徐松
  梁启勋·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淛·唐圭璋

      淛字子秀,新城邑丞、柯山别驾。   踏莎行   送新城交代李达善   红药香残,缘筠粉嫩。春归何处寻春信。绣鞍初上马蹄轻,举头便觉长安近。   别酒无情,啼妆有恨。山城向晚斜阳褪。清江极目带寒烟,锦鳞去后凭谁问

  • 卷476 ·佚名

    臧奎 三门与魏野联句题东楼 二陕三门境,江城想未胜。 早衙连庙鼓,夜市杂船灯。 乞任多朝市,忘归有海僧。 东楼仍更好,欲去又同登。 臧奎 夏夜与魏野陈越会宿河亭联句三十韵 雨破畏日沉,月出酷

  • 第一百二十四回 疑案重重督军自戕 积金累累巡阅殃民·蔡东藩

      却说粤桂战起,刘志陆逗留省垣,卓贵廷身死潮、汕,不上几天工夫,潮、梅全部已入陈炯明掌握之中。虽说炯明善于用兵,蓄谋有素,不难一战胜人,但刘志陆素有儒将之名,两次屠龙,战绩昭著,其才能势力,又岂不能于事先下手为强,歼灭一

  •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纪昀

    宗室传宋 【一】○宋一宣祖诸子太祖诸子△宣祖诸子魏王廷美【叔近 彦倓彦橚 彦逾】宣祖五子昭宪杜太君生曹王光济太祖太宗岐王光赞陈国夫人耿氏生魏王廷美 【按宋史于魏王传首总叙太祖兄弟今依郑例 录为标题以昭画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八·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梁庄肃公适墓志铭王珪公讳适字仲贤世郓人父为翰林学士卒时公为最少未及仕他日因类其父所为制诏奏议并自所为文上之真宗览而叹曰梁某有子矣即除秘书省正字天圣初知开封府功曹参军故宰相吕夷简知府事时器公

  • 赵起传·李百药

    赵起,字兴洛,广平人氏。父达,幽州录事参军。起性格沉静谨慎而且有才干。义旗建,高祖拜段荣为定州刺史,让起作段荣的典签。除奉车都尉。天平中,征任相府骑曹,累加中散大夫。世宗嗣位,出任建州刺史。迁为侍中。起在高祖时多次为

  • 武元衡传·刘昫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曾祖武载德,是天后堂弟,官至湖州刺史。祖父武平一,善作文,死时官至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事迹载于《逸人传》。父武就,为殿中侍御史,因武元衡权位显贵,追赠吏部侍郎。武元衡应举进士登第,屡次被使府

  • 第七章 二十一条的交涉·吕思勉

    当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安全,久和世界大局,有复杂的关系,已见第四编第十九章。当这改革还没有成功的时候,在中国,是利于列强均势的。而民国三年,即一九一四年,欧战爆发,各国都无暇顾及东方,遂造成日本机会,不但德国在东方的权益,全

  • 223.鄱阳湖大战·林汉达

    当朱元璋的势力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首先遇到一个强敌是陈友谅。陈友谅原是徐寿辉起义军的部将,后来他谋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叫汉。他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地广兵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公元1360年,他率领强大

  • 御制读左传季文子出莒仆·杜预

    御制读左传季文子出莒仆季文子出莒仆是也而左氏有过辞然鲁之襄仲独非仆之类乎其事即接宣公之立不闻文子有讨贼之诛何独严於仆而恕於仲乎且偻数元恺四凶谓尧不能举贤而舜举之尧不能去恶而舜去之审

  • 卷一百九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六十七观象授时会典推月食法【江氏永曰月食无视差较易于日食故先之】用数朔策二十九日五三○五九三【江氏永曰日月平行相会之日数

  • 自序·崔子方

    春秋经解自序始余读左氏爱其文辞知有左氏而不知有春秋也其后益读公羊谷梁爱其论説又知有二书而不知有春秋也左氏之事证于前二家之例明于后以为当世之事与圣人之意举在乎是矣然考其事则于情有不合稽其意则于理有不通意

  • 第四十四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三(夜摩天之九)又复业分。若人生天。不曾布施。唯持于戒。得生天中。唯有一种功德具足。五欲功德劣于余天。是业因缘。人胜天劣。毗婆尸佛。当尔之时。而说偈言人中布施已  则生于善道非天能布施  以

  • 净慈要语卷之上·永觉元贤

    鼓山涌泉寺沙门 元贤 述净土教源昔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说种种法普逗群机不过去其习染之秽以还我本来之净而已但机既不一教亦千殊求其修持最易入道最稳收功最速者则莫如净土一门也净土者何谓太虚空中国土森列有净

  • 西汉演义·甄伟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称《西汉通俗演义》,又名《西汉演义传》、《西汉演义评》、《西汉全传》。八卷一百零一则。题“钟山居士建邺甄伟演义,绣谷后学敬弦周世用订讹,金陵书林敬素周希旦校锓”。甄伟,号钟山居士,建

  •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佚名

    三卷,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同《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分为十三品,第十二品月首,即世王太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