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1)

养正院从开办到现在,已是一年多了。外面的名誉很好,这因为由瑞今法师主办,又得各位法师热心爱护,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我这次到厦门,得来这里参观,心里非常欢喜。各方面的布置都很完美,就是地上也扫得干干净净的,这样,在别的地方,很不容易看到。

我在泉州草庵大病的时候,承诸位写一封信来——各人都签了名,慰问我的病状;并且又承诸位念佛七天,代我忏悔,还有像这样别的事,都使我感激万分!

再过几个月,我就要到鼓浪屿日光岩去方便闭关了。时期大约颇长久,怕不能时时会到,所以特地发心来和诸位叙谈叙谈。

今天所要和诸位谈的,共有四项: 一是惜福,二是习劳,三是持戒,四是自尊——都是青年佛徒应该注意的。

一惜福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李叔同为津门书法家唐静岩题签

诸位要晓得: 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的哥哥时常教我念这句子,我念熟了,以后凡是临到穿衣或是饮食的当儿,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而且我母亲也常常教我,身上所穿的衣服当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这因为母亲和哥哥怕我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

诸位可晓得: 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

诸位请看: 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七佛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早年扇面题字

从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别的珍贵之物,但我大半都转送别人。因为我知道: 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

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

他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他老人家——印光法师,性情刚直,平常对人只问理之当不当,情面是不顾的。前几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屿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见他碗里剩落了一两粒米饭,于是就很不客气地大声呵斥道:

“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饭粒!你得把它吃光!”

诸位!以上所说的话,句句都要牢记!要晓得: 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二习劳

“习”是练习,“劳”是劳动。现在讲讲习劳的事情。

诸位请看看自己的身体,上有两手,下有两脚,这原为劳动而生的。若不将它运用习劳,不但有负两手两脚,就是对于身体也一定有害无益的。换句话说: 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康健。而且我们要晓得: 劳动原是人类本分上的事,不唯我们寻常出家人要练习劳动,即使到了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劳动才行。现在我且讲讲佛的劳动的故事:

所谓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平常人想起来,佛在世时,总以为同现在的方丈和尚一样,有衣钵师、侍者师常常侍候着,佛自己不必做什么,但是不然,有一天,佛看到地下不很清洁,自己就拿起扫帚来扫地,许多大弟子见了,也过来帮扫,不一时,把地扫得十分清洁。佛看了欢喜,随即到讲堂里去说法,说道:“若人扫地,能得五种功德……”

又有一个时候,佛和阿难出外游行,在路上碰到一个喝醉了酒的弟子,已醉得不省人事了。佛就命阿难抬脚,自己抬头,一直抬到井边,用桶汲水,叫阿难把他洗濯干净。

有一天,佛看到门前木头做的横楣坏了,自己动手去修补。

有一次,一个弟子生了病,没有人照应,佛就问他说:“你生了病,为什么没人照应你?”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八 漢紀四十·司马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三·李心传
  卷二十二·王夫之
  第九回 袁总统宣布约法 唐首辅组织阁员·蔡东藩
  石匮书后集卷第八·张岱
  名山藏卷之八十八·何乔远
  法军侵台档(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十四·佚名
  ◎谈联省自治运动·刘以芬
  八六 分岁·周作人
  王瑶传·欧阳修
  魏时亮传·张廷玉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二·王世贞
  渚宫旧事卷二·余知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守·唐圭璋

      满江红   刘守解任   归去来兮,要待足、何时是足。荣对辱、饮河鼹鼠,无过满腹。浴月朝霞红赛锦,排云晚岫青如玉。更修筠、与合抱长松,依梅麓。   森画戟,谩符竹。舞袖短,辕驹局。惟茧丝堡障,医疮剜肉。节对开炉应

  • ●卷九·潘德舆

      李于鳞选唐诗,五古不取老杜《北征》,七古不取太白《蜀道难》、《远别离》,知其于此事所见甚左。然于鳞七律,当代首推,而所选七律,於老杜《诸将》、《咏怀古迹》等作,亦一概不录;若初唐人应制诸篇,则累累选之,不知有何意绪?于

  • 梁启超·龙榆生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正月二十六日生。为南海康有为弟子。光绪间,与有为鼓吹变法,世号《康梁》。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民国初,一任财政总长,旋复漫游欧陆。晚岁主讲清华大

  • 补遗卷二十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补遗卷二十一旷达攓篷赋          【金】赵秉文释世累而逺游兮聊逍遥以徜徉行乎莽渺之野兮厯榛芜之苍苍攓髑髅以睨视兮嗟游魂之何方贵贱荣辱杳莫讥兮奚氏族之能详岂结缨齿剑以身殉

  • 卷一经一·何良俊

    经者常也,言常道也。故六经之行于世,犹日月之经天也。世不可一日无常道,犹天地不可一日无日月。一日无日月,则天地或几乎晦矣。一日无常道,则人世或几乎息矣。故仲尼之所以为万代师者,功在于删述六经也。先儒言经术所以经世

  • 六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报盐场清形摺·佚名

    康熙四十六年六月二十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窃臣于六月初十日已至仪真掣盐,但因六月内场河浅涸,盐船艰于运行,秤掣无多。目下堵坝蓄水,兼之连日有雨,船只陆续抵所,商民胥悦,江南太平无事。理合具摺

  • 卷之六十六·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十六 传第五十 扎萨克一等台吉额尔德尼衮布列传 额尔德尼衮布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贝勒卓特巴从子父诺木齐号阿海台吉子五长额尔克次即额尔德尼衮布次阿海岱青次罗卜

  • 赵贵传·李延寿

    赵贵,字元宝,天水南安人。祖父赵仁,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镇守武川,因而在那里安家。  他从小就有道德气概,..朱荣任他为别将,随..朱荣讨伐元颢立有功劳,被赐爵为燕乐县子。他跟随贺拔岳平定关中,升任为大都督。贺拔岳被侯莫

  • 札发简明告示·佚名

    为札发事:照得本镇所部勇丁此次特委该哨官等带往嘉义、彰化一带择要驻扎,原为缉捕盗匪,保卫地方起见,诚恐不肖勇丁作奸犯科,有干禁令,特具简明告示,俾知有所儆惧。合亟札发,为此札仰该哨官等立将发来告示实贴晓谕,仍须随时严加

  • 十三年·佚名

    (己酉)十三年清乾隆五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戊午朔,下綸音于八道兩都曰:「農者天下之大本,雖値屢豊,不敢放忽,況昨年諸道,登歉各殊?此後有秋之慶,專係於勸農二字,予方宿齋,祈穀于社壇。咨爾方伯、居留之臣,欽體欽體,使各其邑宰,其各躬

  • 卷四十八(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第九之四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精勤无倦修习毗利耶波罗蜜多时。於诸众生起病者想。何以故?一切众生常是病者,恒为三种热恼所烧恼故。舍利子,何等名为三种热恼。所谓贪欲热恼。瞋恚热恼

  • 虚舟省禅师诗集·虚舟普度

    虚舟省禅师诗集题溪饮庵老宿诗刻谁是西溪第一庵泉回面面镜光涵身忙谁得烟霞住眼冷方能涧石耽磬落清声书未卷钵分午食鸟来参几多逸兴归佳句我欲然藜细细探 又水到西溪分外幽年年清映似深秋君能一口都吞尽黄叶何曾一片

  • 诸法最上王经·佚名

    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复次说此法时。婆伽婆。游于王舍竹林迦兰陀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旧结发优楼频螺迦叶为首。悉阿罗汉诸漏已尽。应作者作所作已办。弃舍重担得到自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好解脱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五·法藏

    (此尽相海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十明品第二十三初释名者。谓妙用自在。委照称明。明用无限寄圆辨十。即带数释也。二来意者。一通论以下五品来意。谓前显证位成满。自下明其胜进行用。又前是位体。此辨行用。又前位内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二十·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雜著臨濟三十四世語錄序(白山布公集成請序)三十四箇老古錐,被忤逆兒孫一串穿卻鼻孔,拽向十字街頭,要人著價,白山布公痛以龜毛繩、兔角杖恨命捆打一頓,然後不作貴、不作賤,且諸人作麼生著價?出來道道

  • 关张双赴西蜀梦·关汉卿

    简名《双赴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末本。系据《三国志》刘备、关羽、张飞等传中关、张遇害之事,虚构托梦情节而成。首折叙刘备称帝后,思念关、张,遣差官赴荆州、阆中宣召关、张来成都聚会。差官抵达二地,始知荆

  • 李克书·李克

    一卷。周李克 (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李”或作 “里”,古字通用。李克为魏文侯之相。《汉书·艺文志》载儒家 《李克》七篇。佚已久矣。然《文选·魏都赋注》,明引《李克书》三语,最可珍贵;马国翰又从他书辑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佚名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多曷切一)他伽哆(都饿切二)夜哆地(途卖切三)夜他阿弥利声四)都婆毗(五)阿弥利哆(六)悉眈婆毗(七)阿弥利哆(八)毗迦兰谛(九)阿弥哆(十)毗迦兰哆(十一)伽弥腻(十二)伽伽那(十三)枳多迦隶(十四)莎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