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耶律化哥 耶律斡腊 耶律速撒 萧阿鲁带 耶律那也 耶律何鲁扫古耶律世良

  耶律化哥,字弘隐,孟父楚国王之后。善骑射。乾亨初,为北院林牙。统和四年,南侵宋,化哥擒谍者,知敌由海路来袭,即先据平州要地。事平,拜上京留守,迁北院大王。十六年,复侵宋,为先锋,破敌于遂城,以功迁南院大王,寻改北院枢密使。开泰元年,伐阻卜,阻卜弃辎重遁走,俘获甚多。帝嘉之,封豳王。后边吏奏,自化哥还阙,粮乏马弱,势不可守,上复遣化哥经略西境。化哥与边将深入,闻蕃部逆命,居翼只水,化哥徐以兵进。敌望风奔溃,获羊马及辎重。路由白拔烈,遇阿萨兰回鹘,掠之。都监褭里继至,谓化哥曰:“君误矣!此部实效顺者。”化哥悉还所俘。诸蕃由此不附。上使按之,削王爵。以侍中遥领大同军节度使,卒。

  耶律斡腊,字斯宁,奚迭剌部人。趫捷有力,善骑射。保宁初,补护卫。车驾猎颉山,适豪猪伏丛莽,帝射中,猪突出。御者托满舍辔而避,厩人鹤骨翼之,斡腊复射而毙。帝嘉赏。及猎赤山,适奔鹿奋角突前,路隘不容避,垂犯跸。斡腊以身当之,鹿触而颠。帝谓曰:“朕因猎,两濒于危,赖卿以免,始见尔心。”迁护卫太保。从枢密使耶律斜轸破宋将杨继业军于山西。统和十三年秋,为行军都监,从都部署奚王和朔奴伐兀惹乌昭度,数月至其城。昭度请降。和朔奴利其俘掠,令四面急攻。昭度率众死守,随方捍御。依埤堄虚构战棚,诱我军登陴,俄撤枝柱,登者尽覆。和朔奴知不能下,欲退。萧恒德谓师久无功,何以藉口,若深入大掠,犹胜空返。斡腊曰:“深入,恐所得不偿所损。”恒德不从,略地东南,循高丽北鄙还。道远粮绝,人马多死。诏夺诸将官,惟斡腊以前议得免。寻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为东京留守。开泰中卒。

  耶律速撒,字阿敏,性忠直简毅,练武事。应历初,为侍从,累迁突吕不部节度使。历霸、济、祥、顺、圣五州都总管,俄为敦睦宫太师。保宁三年,改九部都详稳。四年,伐党项,屡立战功,手诏劳之。统和初,皇太后称制,西边甫定,速撒务安集诸蕃,利害辄具以闻,太后益信任之。凡临戎,与士卒同甘苦,所获均赐将校。赏顺讨逆,威信大振。在边二十年卒。

  萧阿鲁带,字乙辛隐,乌隗部人。父女古,仕至糺详稳。阿鲁带少习骑射,晓兵法。清宁间始仕,累迁本部司徒,改乌古敌烈统军都监。大安七年,迁山北副部署。九年,达理得、拔思母二部来侵,率兵击却之。达理得复劫牛羊去,阿鲁带引兵追及,尽获所掠,斩渠帅数人。是冬,达理得等以三百余人梗边,复战却之,斩首二百余级,加金吾卫上将军,封兰陵县公。寿隆元年,第功,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爵郡公,改西北路招讨使。乾统三年,坐留宋俘当遣还者为奴,免官。后被征,以老疾致仕,卒。

  耶律那也,字移斯辇,夷离堇蒲古只之后。父斡,尝为北克,从伐夏战殁。季父赵三,始为宿直官,累迁至北面林牙。咸雍四年,拜北院大王,改西南面招讨使。大康中,西北诸部扰边,议欲往讨,帝以为非赵三不可,遂拜西北路招讨使,兼行军都统,平之,以功复为北院大王。那也敦厚才敏。上以其父斡死王事,九岁加诸卫小将军,为题里司徒,寻召为宿直官。大康三年,为遥辇克。大安九年,为倒塌岭节度使。明年冬,以北阻卜长磨古斯叛,与招讨都监耶律胡吕率精骑二千往讨,破之。那也荐胡吕为汉人行宫副部署。寿隆元年,复讨达理得、拔思母等有功,赐诏褒美,改乌古敌烈部统军使,边境以宁。部民乞留,诏许再任。乾统六年,拜中京留守,改北院大王,薨。

  那也为人廉介,长于理民,每有斗讼,亲核曲直,不尚威严,常曰:“凡治人,本欲分别是非,何事迫胁以立名。”胡所至以惠化称。

  耶律何鲁扫古,字乌古邻,孟父房之后。重熙末,补祗候郎君。清宁初,加安州团练使。大康中,历怀德军节度使、奚六部秃里太尉。诏与枢密官措画东北边事,改左护卫太保。侍上,言多率易,察无他肠,以故上优贷之。大安八年,知西北路招讨使事。时边部耶睹刮等来侵,何鲁扫古诱北阻卜酋豪磨古斯攻之,俘获甚众,以功加左仆射。复讨耶睹刮等,误击磨古斯,北阻卜由是叛命。遣都监张九讨之,不克,二室韦与六院部、特满群牧、宫分等军俱陷于敌。何鲁扫古不以实闻,坐是削官,决以大杖。寿隆间,累迁惕隐,兼侍中,赐保节功臣。道宗崩,与宰相耶律俨总山陵事。乾统中,致仕,卒。

  耶律世良,小字斡,六院部人。才敏给,练达国朝典故及世谱。上书与族弟敌烈争嫡庶,帝始识之。时北院枢密使韩德让病,帝问:“孰可代卿?”德让曰:“世良可。”北院大王耶律室鲁复问北院之选,德让曰:“无出世良。”统和末,为北院大王。开泰初,因大册礼,加检校太尉、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时边部拒命,诏北院枢密使耶律化哥将兵,以世良为都监,往御之。明年,化哥还,将罢兵,世良上书曰:“化哥以为无事而还,不思师老粮乏,敌人已去,焉能久守?若益兵,可克也。”帝即命化哥益兵,与世良追之。至安真河,大破而还。自是边境以宁。以功王岐,拜北院枢密使。三年,命选马驼于乌古部。会敌烈部人夷剌杀其酋长稍瓦而叛,邻部皆应,攻陷巨母古城。世良率兵压境,遣人招之,降数部,各复故地。四年,伐高丽,为副部署。都统刘慎行逗留失期,执还京师,世良独进兵。明年,至北都护府,破追兵于郭州。以暴疾卒。

  论曰:大之怀小也以德,制之也以威。德不足怀,威不足制,而欲服人也难矣。化哥利俘获,而诸蕃不附,何鲁扫古误击磨古斯,而阻卜叛命,是皆喜于一旦之功,而不图后日之患,庸何议焉。若斡腊之戒深入,速撒之务安集,亦铁中之铮铮者邪?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二·刘昫
  卷一百二 天聖二年(甲子,1024)·李焘
  卷十·黄以周
  卷第二百八十九·胡三省
  卷八十三·国朝·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七·佚名
  卷之七十二·佚名
  五○七 江苏巡抚杨魁奏续缴应毁书籍情形折·佚名
  卷十一·傅恒
  卷一百十·张守节
  梁永传·张廷玉
  卷一·鄂尔泰
  卷七十八·佚名
  卷七十三·佚名
  周作民·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四·彭定求

        卷34_1 【陇头水】杨师道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征兵。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   于兹觉无渡,方共濯

  • 卷二十五 茕斋古赋八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五茕斋古赋八首 明堂赋  并序 昔在天皇,告成岱宗,改元乾封,经始明堂,年纪总章。时缔构之未辑。痛威灵之遐迈。天后继作,中宗成之。因兆人之子来,崇万祀之丕业。盖天皇先天,中宗奉天。累圣纂就,鸿勋史宣。

  • ●卷八十八·徐梦莘

      靖康中帙六十三。   起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已未,尽其日。   张叔夜字嵇仲开封人侍中徐国公耆之後也。通经史善属文习兵法长於诗咏有文武大材初为武职内侍冯浩高其材每荐之叔夜亦上兵策及宫词百篇上喜之换文资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三年六月戊申朔升盱眙县为盱眙军 宣武军节度使东京留守杜充兼宣抚处置副使节制淮南京东西路先是朝廷闻充引兵赴行在乃除充节钺仍节制京东西路应天大名府许便宜行事充建节不见月日按明年五月庚戌上谕

  •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二七 谕所有历代帝王庙祀着大学士九卿更行详议具奏·佚名

    一○二七 谕所有历代帝王庙祀着大学士九卿更行详议具奏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一日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一日奉上谕:朕因览四库全书内《大清通礼》一书,所列庙祀历代帝王位号,乃依旧《会典》所定,有所弗惬于心。敬忆《皇祖实录

  •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吕不韦相秦【上】史记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

  • 郭祚传·魏收

    郭祚,字季..,太原晋陽人,魏车骑将军郭淮弟弟郭亮的后代。祖郭逸,任州别驾,前后以两个女儿嫁司徒崔浩为妻,一个女儿嫁给崔浩弟弟上党太守崔恬。世祖时,崔浩受宠用事,拜郭逸为徐州刺史,假榆次侯,终赠光禄大夫。父郭洪之,因崔浩事发

  • 轩纏传·张廷玉

    轩..,字惟行,鹿邑人。永乐末年中进士。后被授予行人司副。宣德六年(1431),受推荐改任为御史。按察福建时,他剔蠹除奸,风采高峻。正统元年(1436),他到浙江清军,弹劾不称职官员四十余人。五年(1440),他说:“祖宗设立御史官,职责极

  • 卷二十三·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三族姓原始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至太祖变家为国之後始以王族号为横帐仍以所居之地名曰锡里着姓锡里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复赐后族姓曰萧氏皇族惟与后族通婚

  • 襄公·襄公二十一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夏,公至自晋。秋,晋栾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曹伯来朝。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传】二十

  • 万善同归集序·延寿

    朝奉郎守司农少卿致仕轻车都尉长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绯鱼袋沈振撰  稽夫享四溟之广。非聚流而弗充。跻十地之尊。非聚善而弗具然则深不可测者。在乎积纳而久。圣不可知者。在乎积修而勤。矧妙觉垂言。玄通立教。

  • 卷第二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四有余复言。如无色界殁。中无连续欲色界色生。如是亦应此死有灭中。无连续彼生有起。所引谷喻。于证无能。又此喻中有非爱过。谓同法喻。例

  • 康熙辽阳州志·杨镳

    知州杨镳修,奉天府(今沈阳)经历施鸿纂。清康熙二十年(1681)抄本。二十八卷。镳字莲峰,河南洛阳人。康熙举人,官辽阳知州。施鸿字则威,福建邵武人。官奉天府经历。著有《澂景堂史测》。此志康熙二十年(1681)成书,约三

  • 窦存·胡式钰

    《窦存》为笔记。清胡式玉撰。四卷。式玉字青凹,上海人,诸生。成书于道光间,约五万字。分书窦、诗窦、事窦、语窦四类。“书窦”盖为作者读书札记,内容广涉经史子集尤多采儒家之语和诗韵之学。“诗窦”为作者诗话集,其中于

  • 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撰人不详,似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海空智藏等圣真说报恩因缘。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向海空智藏述父母恩。《道藏》中有《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10卷,出自

  • 还丹显妙通幽集·佚名

    还丹显妙通幽集,原题「少室山潜真子述」。约成书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卷首有作者自序,称此书模仿元阳子《金液集》而作。内载「显妙通幽诗」三十首,以明金丹之道。其诗皆为七绝,所述丹法为外丹。谓

  •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佚名

    1卷。清行植说。收序、上堂、小参、示众、颂古、佛事、行实、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