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四·列传第四

    耶律敌剌 萧痕笃 康默记(延寿) 韩延徽(德枢 绍勋 绍芳 资让)韩知古(匡嗣 德源 德凝)

  耶律敌剌,字合鲁隐,遥辇鲜质可汗之子。太祖践阼,与敞稳海里同心辅政。太祖知其忠实,命掌礼仪,且诿以军事。后以平内乱功,代辖里为奚六部吐里,卒。敌剌善骑射,颇好礼文。

  萧痕笃,字兀里轸,迭剌部人。其先相遥辇氏。痕笃少慷慨,以才能自任。早隶太祖帐下,数从征讨。既践阼,除北府宰相。痕笃事亲孝,为政尚宽简。

  康默记,本名照。少为蓟州衙校,太祖侵蓟州得之,爱其材,隶麾下。一切番、汉相涉事,属默记折衷之,悉合上意。时诸部新附,文法未备,默记推析律意,论决重轻,不差毫厘。罹禁网者,人人自以为不冤。顷之,拜左尚书。神册三年,始建都,默记董役,人咸劝趋,百日而讫事。五年,为皇都夷离毕。会太祖出师居庸关,命默记将汉军进逼长芦水寨,俘馘甚众。天赞四年,亲征渤海,默记与韩知古从。后大諲歙叛,命诸将攻之。默记分薄东门,率骁勇先登。既拔,与韩延徽下长岭府。军还,已下城邑多叛,默记与阿古只平之。既破回跋城,归营太祖山陵毕,卒。佐命功臣其一也。

  孙延寿,字胤昌,少倜傥,谓其所亲:“大丈夫为将,当效节边垂,马革裹尸。”景宗特授千牛卫大将军。宋人攻南京,诸将既成列,延寿独奋击阵前,敌遂大溃。以功遥授保大军节度使。乾亨三年卒。

  韩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父梦殷,累官蓟、儒、顺三州刺史。延徽少英,燕帅刘仁恭奇之,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同冯道祗候院,授幽州观察度支使。后守光为帅,延徽来聘,太祖怒其不屈,留之。述律后谏曰:“彼秉节弗挠,贤者也,奈何困辱之?”太祖召与语,合上意,立命参军事。攻党项、室韦,服诸部落,延徽之筹居多。乃请树城郭,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少。

  居久之,慨然怀其乡里,赋诗见意,遂亡归唐。已而与他将王缄有隙,惧及难,乃省亲幽州,匿故人王德明舍。德明问所适,延徽曰:“吾将复走契丹。”德明不以为然。延徽笑曰:“彼失我如失左右手,其见我必喜。”既至,太祖问故。延徽曰:“忘亲非孝,弃君非忠。臣虽挺身逃,臣心在陛下。臣是以复来。”上大悦,赐名曰匣列。“匣列”,辽言复来也。即命为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中外事悉令参决。

  天赞四年,从征渤海,大諲歙乞降。既而复叛,与诸将破其城,以功拜左仆射。又与康默记攻长岭府,拔之。师还,太祖崩,哀动左右。太宗朝,封鲁国公,仍为政事令。使晋还,改南京三司使。世宗朝,迁南府宰相,建政事省,设张理具,称尽力吏。天禄五年六月,河东使请行册礼,帝诏延徽定其制,延徽奏一遵太宗册晋帝礼,从之。应历中,致仕。子德枢镇东平,诏许每岁东归省。九年卒,年七十八。上闻震悼,赠尚书令,葬幽州之鲁郭,世为崇文令公。

  初,延徽南奔,太祖梦白鹤自帐中出;比还,复入帐中。诘旦,谓侍臣曰:“延徽至矣。”已而果然。太祖初元,庶事草创,凡营都邑,建宫殿,正君臣定,名分,法度井井,延徽力也。为佐命功臣之一。子德枢。

  德枢年甫十五,太宗见之,谓延徽曰:“是儿卿家之福,朕国之宝,真英物也!”未冠,守左羽林大将军,迁特进太尉。时汉人降与转徙者,多寓东平。丁岁灾,饥馑疾疠。德枢请往抚字之,授辽兴军节度使。下车整纷剔蠹,恩煦信孚,劝农桑,兴教化,期月民获苏息。入为南院宣徽使,遥授天平军节度使,平、滦、营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门下平章事。已而加开府仪同三司、行侍中,封赵国公。保宁元年卒。孙绍勋、绍芳。

  绍勋,仕至东京户部使。会大延琳叛,被执,辞不屈,贼以锯解之,愤骂至死。

  绍芳,重熙间参知政事,加兼侍中。时延议征李元昊,力谏不听,出为广德军节度使。 闻败,呕血卒。

  孙资让,寿隆初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会宋徽宗嗣位,遣使来报,有司按籍,有“登宝位”文,坐是出为崇义军节度使。改镇辽兴,卒。

  韩知古,蓟州玉田人,善谋有识量。太祖平蓟时,知古六岁,为淳钦皇后兄欲稳所得。后来嫔,知古从焉,未得省见。久之,负其有,怏怏不得志,挺身逃庸保,以供资用。其子匡嗣得亲近太祖,因间言。太祖召见与语,贤之,命参谋议。神册初,遥授彰武军节度使。久之,信任益笃,总知汉儿司事,兼主诸国礼仪。时仪法疏阔,知古援据故典,参酌国俗,与汉仪杂就之,使国人易知而行。顷之,拜左仆射,与康默记将汉军征渤海有功,迁中书令。天显中卒,为佐命功臣之一。子匡嗣。

  匡嗣以善医,直长乐宫,皇后视之犹子。应历十年,为太祖庙详稳。后宋王喜隐谋叛,辞引匡嗣,上置不问。初,景宗在藩邸,善匡嗣。即位,拜上京留守。顷之,王燕,改南京留守。保宁末,以留守摄枢密使。时耶律虎古使宋还,言宋人必取河东,合先事以为备。匡嗣诋之曰:“宁有是!”已而宋人果取太原,乘胜逼燕。匡嗣与南府宰相沙、惕隐休哥侵宋,军于满城。方阵,宋人请降。匡嗣欲纳之,休哥曰:“彼军气甚锐,疑诱我也。可整顿士卒以御。”匡嗣不听。俄而宋军鼓噪薄我,众蹙践,尘起涨天。匡嗣仓卒谕诸将,无当其锋。众既奔,遇伏兵扼要路,匡嗣弃旗鼓遁,其众走易州山,独休哥收所弃兵械,全军还。帝怒匡嗣,数之曰:“尔违众谋,深入敌境,尔罪一也;号令不肃,行伍不整,尔罪二也;弃我师旅,挺身鼠窜,尔罪三也;侦候失机,守御弗备,尔罪四也;捐弃旗鼓,损威辱国,尔罪五也。”促令诛之。皇后引诸内戚徐为开解,上重违其请。良久,威稍霁,乃杖而免之。既而遥授晋昌军节度使。乾亨三年,改西南面招讨使,卒。睿智皇后闻之,遣使临吊,赙赠甚厚,后追赠尚书令。五子:德源,德让,后赐名隆运,德威,德崇,德凝。德源、德凝附传,余各有传。

  德源,性愚而贪,早侍景宗邸。及即位,列近侍。保宁间,官崇义、兴国二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师。以贿名,德让贻书谏之,终不悛。以故论者少之。后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遥摄保宁军节度使。乾亨初卒。

  德凝,廉逊谦谨。保宁中,迁护军司徒。开泰中,累迁护卫太保、都宫使、崇义军节度使。移镇广德,秩满,部民请留,从之。改西南面招讨使,党项隆益答叛,平之。迁大同军节度使,卒于官。

  子郭三,终天德军节度使。孙高家奴,终南院宣徽使;高十,终辽兴军节度使。

猜你喜欢
  魏本纪第五·李延寿
  卷三百四十九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卷三十四·吴广成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四·张岱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六·徐乾学
  《盛世危言》导读·郑观应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卷之七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八·佚名
  历年记上·姚廷遴
  何充传·房玄龄
  王显传·魏收
  汪应蛟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高致集·钱德苍

    华严洞石壁诗 岩前流水无人渡,洞口碧桃花正开。东望蓬莱三万里,等闲归去等闲来。 跨鹤归来不记年,洞中流水绿依然。紫箫吹彻无人见,万里西风月满天。

  • 白香词谱 全文·舒梦兰

    一、菩萨蛮·闺情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ˇ⊙●⊙○△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ˇ⊙○○●▲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ˇ⊙●●

  • ◆周左丞伯琦(近光集 扈从诗)·顾嗣立

    伯琦,字伯温,饶州人。集贤待制应极之子,自幼随父宦游京师,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至正间,令南士得居省台,除兵部侍郎。遂与贡师泰同擢监察御史。两人皆南士之望,时论荣之。十四年,起江东肃政廉访使。宁

  • 卷三十一·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三十一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宗武生日【宝应元年作】【彦辅曰宗武小名骥子曾有诗骥子好男儿又云骥子最怜渠】补注【鹤曰梁权道从旧次编在大历元年然诗云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则是时宗

  • 静思集巻三·郭钰

    (元)郭钰 撰○七言古赋丁氏悠然斋兼呈罗宗仲进士金山西来森万木幽人结庐枕山麓入门所见胜所闻先生弟子皆无俗芸草晴香摊古书竹帘昼永开碁局陂水门前春浸緑一支分入清池曲摇曳璚丝双属玉意闲似与忘机熟清晓开门扫落花细

  • 提要·李龏

    【臣】等谨案唐僧弘秀集十巻宋李龏编龏有梅花衲翦绡集已着録此所选唐代释子之诗自皎然以下凡五十二人诗五百首前有寳祐六年龏自序采摭颇富而亦时有不检如释寳月行路难一首载玉台新咏第九巻中本非僻书又钟嵘诗品下巻以

  • 卷一百九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二笛类五言古咏笛          【梁】武 帝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妙声发玉指龙音响凤凰赋得笛         【隋】姚 察作曲是佳人制名由巧匠鹍弦时莫并凤管还

  • 卷四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十七张九龄张九龄字子夀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肯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

  • 卷一·常璩

      巴志   昔在唐尧,洪水滔天,鲧功无成。圣禹嗣兴,导江疏河,百川蠲修,封殖天下,因古九囿,以置九州;仰禀参伐,俯壤华阳,黑水、江、汉为梁州。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惟下中,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

  • 第六卷 图说四·缪荃孙

    淮安府图说淮安阻淮凭海,控制山东。春秋时,欲通中国,道出江淮,即从事于此。其后南北有事辄倚为重镇。东晋初以祖约、刘隗相继守此。荀羡曰:淮阴重镇,地形都要,水陆交通,易于观衅。沃野有开殖之资,方舟有运漕之利,是也。洎符秦、

  • 七二一 湖广总督舒常奏缴湖北省第十次查获应毁各书折·佚名

    七二一 湖广总督舒常奏缴湖北省第十次查获应毁各书折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一日湖广总督臣舒常、湖北巡抚臣郑大进跪奏,为十次查获应毁各书,委员解缴,恭折奏闻事。窃照各种违碍书籍,湖北先经酌委敎职人员,各回原籍,向亲友家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二 日本人意见分歧·溥仪

    还不等静园里商量出一致意见来,日本驻津总领事馆的后藤副领事,第二天便找上了门。他们对我去日本兵营的事全知道了。总领事馆表示,他们对我的心情和处境是完全理解的,但我最好是慎重从事,现在不要离开天津;他们负有保护的

  • 徐豁传·沈约

    徐豁字万同,东莞姑幕人,是中散大夫徐广的哥哥的儿子。父亲徐邈,是晋朝的太子左卫率。徐豁在晋安帝隆安末,当太学博士,桓玄辅佐晋朝时,当中外都督。徐豁提议:“表示敬礼只能是内外的武官,太宰、司徒,并非军队职务。则对于琅笽王

  • ●皇朝通典卷七十三·佚名

    兵六 ○兵六 藩部兵制 △藩部兵制 (臣)等謹按自昔聲教所訖遐邇咸賓凡在要服荒服之列者不過使之保塞壖通朝貢而止洪惟盛朝德威彌盛漸被無垠絕幕之遙如在宇下自內扎薩克蒙古及喀爾喀四部迄乎青海西藏莫不統於旗藉以時簡其

  • 春秋表记问业附録·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灾异不书月食【商应椿问春秋书公夫人王及王后明隂阳合徳内外分治也夫人出入变故皆书而月食独不书何也诗曰彼月而微则维其常月见体而掩日隂蔽也故以为怪日见煇而冲月阳射也故不以为怪然则石陨鹢飞已微矣

  • 士翼卷一·崔铣

    (明)崔铣撰○述言上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夫弟子専乎艺学者骛乎逺故世之论贤曰射御毕给子贡之求仁曰

  • 卷五百六十三·佚名

    △第五分贪行品第十七之二佛告善现,若诸菩萨能如是行为行何处。善现白言:若诸菩萨能如是行都无行处。所以者何。诸现行法皆不转故。佛告善现,若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行何义谛。善现白言:若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 栟榈集·邓肃

    宋代诗文别集。邓肃撰。宋代王明清《挥麈后录》卷2称:宣和四年(1122)艮岳成,宋徽宗为之作记,李质、曹组各献赋称颂,只有太学生邓肃上10诗备述花石纲对民间的骚扰。“肃字志宏,南剑人,有文集号《栟榈遗文》三十卷,诗印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