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五·志第五·兵卫志中

    ◎兵卫志中

  ○御帐亲军

  汉武帝多行幸之事,置期门、佽飞、羽林之目,天子始有亲军。唐太宗加亲、勋、翊、千牛之卫,布腹心之地,防卫密矣。辽太祖宗室盛强,分迭剌部为二,宫卫内虚,经营四方,未遑鸠集。皇后述律氏居守之际,摘蕃汉精锐为属珊军。太宗益选天下精甲,置诸爪牙为皮室军。合骑五十万,国威壮矣。

  大帐皮室军:太宗置,凡三十万骑。

  属珊军:地皇后属,二十万骑。

  宫卫骑军

  太祖以迭剌部受禅,分本部为五院、六院,统以皇族,而亲卫缺然。乃立斡鲁朵法,裂州县,割户丁,以强干弱支。诒谋嗣绩,世建宫卫。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有兵事,则五京、二州各提辖司传檄而集,不待调发州县、部族,十万骑军已立具矣。恩意亲洽,兵甲犀利,教练完习。简天下精锐,聚之腹心之中。怀旧者岁深,增新者世盛。此军制之良者也。

  弘义宫:正丁一万六千,蕃汉转丁一万四千,骑军六千。

  长宁宫:正丁一万四千,蕃汉转丁一万二千,骑军五千。

  永兴宫:正丁六千,蕃汉转丁一万四千,骑军五千。

  积庆宫:正丁一万,蕃汉转丁一万六千,骑军八千。

  延昌宫:正丁二千,蕃汉转丁六千,骑军二千。

  彰愍宫:正丁一万六千,蕃汉转丁二万,骑军一万。

  崇德宫:正丁一万二千,蕃汉转丁二万,骑军一万。

  兴圣宫:正丁二万,蕃汉转丁四万,骑军五千。

  延庆宫:正丁一万四千,蕃汉转丁二万,骑军一万。

  太和宫:正丁二万,蕃汉转丁四万,骑军一万五千。

  永昌宫:正丁一万四千,蕃汉转丁一万,骑军一万。

  敦睦宫:正丁六千,蕃汉转丁一万,骑军五千。

  文忠王府:正丁一万,蕃汉转丁一万六千,骑兵一万。

  十二宫一府,自上京至南京总要之地,各置提辖司,重地每宫皆置,内地一二而已。太和、永昌二宫宜与兴圣、延庆同,旧史不见提辖司,盖阙文也。

  南京:弘义宫提辖司。长宁宫提辖司。永兴宫提辖司。积庆宫提辖司。延昌宫提辖司。彰愍宫提辖司。崇德宫提辖司。兴圣宫提辖司。延庆宫提辖司。敦睦宫提辖司。文忠王府提辖司。

  西京:弘义宫提辖司。长宁宫提辖司。永兴宫提辖司。积庆宫提辖司。彰愍宫提辖司。崇德宫提辖司。延庆宫提辖司。文忠王府提辖司。

  奉圣州:弘义宫提辖司。长宁宫提辖司。永兴宫提辖司。积庆宫提辖司。彰愍宫提辖司。崇德宫提辖司。兴圣宫提辖司。延庆宫提辖司。文忠王府提辖司。

  平州:弘义宫提辖司。长宁宫提辖司。永兴宫提辖司。积庆宫提辖司。延昌宫提辖司。彰愍宫提辖司。兴圣宫提辖司。延庆宫提辖司。文忠王府提辖司。

  中京:延昌宫提辖司。文忠王府提辖司。

  上京:文忠王府提辖司。

  凡诸宫卫,丁四十万八千,出骑军十万一千。

  大首领部族军

  辽亲王大臣,体国如家,征伐之祭,往往置私甲以从王事。大者千余骑,小者数百人,着籍皇府。国有戎政,量借三五千骑,常留余兵为部族根本。

  太子军。伟王军。永康王军。于越王军。麻答军。五押军。

  众部族军

  众部族分隶南北府,守卫四边,各有司法,具如左。

  北府凡二十八部。

  侍从宫帐:奚王府部。

  镇南境:五院部。六院部。

  东北路招讨司:乌隗部。

  东北路统军司:遥里部。伯德部。奥德部。南克部。北克部。图卢部。术者达鲁虢部。

  河西部。

  西北路招讨司:突吕不部。奥衍女直部。室韦部。

  西南路招讨司:涅剌部。乌古涅剌部。涅剌越兀部。梅古悉部。颉的部。匿讫唐古部。鹤剌唐古部。

  黄龙府都部署司:隗衍突厥部。奥衍突厥部。北唐左部。五国部。

  乌古敌烈统军司:迭鲁敌烈部。戍隗乌石部:北敌烈部。

  南府凡一十六部。

  镇驻西南境:乙室部。

  西南路招讨司:品部。迭达迭剌部。品达鲁虢部。乙典女直部。

  西北路招讨司:楮特部。

  东北路统军司:达马鼻古德部。

  东北路女直兵马司:乙室奥隗部。

  东京都部署司:楮特奥隗部。窈爪部。稍瓦部。曷术部。

  戌倒塌岭:讹仆括部。

  屯驻本境:撒里葛部。南唐古部。薛特部。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六十四·宋濂
  第十六章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上)·梁启超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七·徐乾学
  第四回 铁路官员·德龄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皇王大纪卷五十三·胡宏
  今献备遗卷二十五·项笃寿
  第三十四册 天命七年正月至二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纪昀
  ●凤洲杂编六·王世贞
  第八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梁启超
  卷一百三·雍正
  书王端毅公奏议后·王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孔文卿

    (正末扮引二将上)(坐定开)某姓岳名飞,字鹏举。幼习武艺。随高宗南渡于金陵。不经旬日,有大金国四太子追袭。到于浙西钱塘镇,立名行在,即其帝位。某统军在朱仙镇拒敌,四太子闭门不出。某平生愿待复夺东京,近新交上表,欲起军去

  • 卷三·唐·蒋一葵

    陆宣公(贽)随德宗自奉天还阙。兴元元年,下悔过制书曰:“失守宗祧,越在草莽。不念率德,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宣公奏议,其全书悉格言名论,别当尽读。不具载)。期有复于将来。明征厥初,以示天下。”宋王荆公罢相守金陵,谢

  • ●卷十三·葛立方

    杜甫诗云:“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则仇池者必真仙所舍之地。东坡在颍州,梦至一官府,顾视堂上,榜曰仇池。自后作诗,往往自称仇池。如“记取和诗三益友,他年弭节过仇池。”按《唐书志》,成州同谷县有仇

  • 田为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田为字不伐。政和末为大晟府典乐,宣和元年(1119)八月为大晟府乐令。善琵琶。有《氵芊呕集》,久佚。赵万里有辑本一卷,得词六首。 ●南柯子·春思 田为 团玉梅梢重,香罗芰扇低。 帘风不动蝶交飞。 一样绿阴庭院锁斜

  • 提要·乐雷发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雪矶丛稿       别集类三【宋】提要【臣】等谨案雪矶丛稿五卷宋乐雷发撰雷发字声远宁远人累举不第宝佑元年其门人姚勉登科上疏请以让雷发理宗诏亲试对选举八事赐特科第一人然竟不

  • 志第十八 五行下·魏徵

    《洪范五行传》曰:“视之不明,是谓不知。厥咎舒,厥罚常燠,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羽虫之孽。故有羊祸 ,故有目疾,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 ○常燠 后齐天保八年三月,大热,人或?曷死。刘向《五行传》曰:“视不明,用近习,贤者不

  • 卷八十三 志五十八·赵尔巽

      ◎礼二吉礼二   郊社仪制郊社配飨祈穀雩祀天神太岁朝日夕月   社稷先农先蚕地祇岳镇海渎山川直省神祇   郊祀之制太祖御极,焚香告天,建元天命。天聪十年,设圜丘德盛门外,方泽内治门外,坛壝始备。会征服察哈尔,获

  • 卷二十一·毕沅

      ◎宋纪二十一 ∷起屠维大渊献六月,尽上章困敦三月,凡十月。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咸平二年辽统和十七年   六月,丁巳,宰臣监修国史李沆等上《重修太祖实录》五十卷,帝览之,降诏嘉奖,赏

  • 张礷传·脱脱

    张日韦,字明仲,莒州日照县人。博学广闻,正隆五年(1160)中进士。调任陈留主簿、淄州酒税副使,课税增加了许多,被迁为昌乐令。又改任永清令,补尚书省令史,再任太常博士,兼国子助教。服父丧,服满,调任山东东路转运副使,再召入朝任太

  • 大学衍义卷三十八·真德秀

    齐家之要二严内治宫闱内外之分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敎故外和而国治故曰天子

  • 卷一百八·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八宋 陳祥道 撰貢士與射射儀曰古者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天子試之於射宫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而中多者得與祭其容體不比於禮其節不比於樂而中少者不得與祭數與於祭而君有

  •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全文·佚名

    昔者世尊,游罗阅祇说经散慧。初语亦善中语亦善竟语亦善其义微妙。净修梵行。所讲广普。时王便给使数十馀人。常采好花以给王家。後宫贵人采女大小。一日俱出城外采华。欲还入城路迳遇佛。遥见世尊相好威光巍巍无量。犹

  • 卷第七·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第七卷宁德优婆塞陈 实谨编秀水居士姚舜渔重缉第六门欲超三界轮回  是假三乘修证四众品(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二众。比丘僧比丘尼)。(附八部并外道五十八则)。尘劳迫迮犹牢狱

  • 还山录序·为霖道霈

    宗门别传之道贵在得人以传。不传何以继往而开来。然传之之要自古为难。先德云。千人万人中觅一个半个堪为种草岂易易哉。以今日观之。此一大事尤赖师家择法精严智愿广大。验其当机的是出世福慧男子。皮肉骨髓与从上诸

  • 秉烛后谈·周作人

    散文集。周作人著。列为“艺文丛书”之六。新民印书馆1944年9月初版。收散文23篇。大多为读书志,如《南堂诗钞》、《东来博议》等;也有漫谈,如《谈劝酒》、《谈宴会》、《谈娱乐》、《谈文字狱》等。《关于阿Q》一文,颇

  • 群仙要语纂集·董汉醇

    群仙要语纂集,元末明初道士董漌醇编集。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节录部分道书中有关修炼之理论,重加纂集成编。所录道书有《日用诀》、《关尹子》、谭峭《化书》、吴筠《玄纲论》、张继先《大道歌》、《心说》

  • 解厄学·晏殊

    《解厄学》是一部十分罕见的著作,它不仅立足于“解厄”,更关注致厄的根源。可以说,这是一部中国版的“人性的弱点”。他提出的“驭情为先,而后可驭人生”的观点,至今仍有其精辟的现实意义。

  • 未曾有经·佚名

    十二部经之一。梵名阿浮陀达磨Adbhutadharma记佛菩萨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华严疏钞二十一曰:‘阿浮陀达磨,此云未曾有,亦云希法。’四分饰宗记三本曰:‘阿浮陀达磨,此云希法,旧名未曾有。’法华玄义曰:‘佛现种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