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列传第三十二

    萧奉先 李处温 张琳 耶律余睹

  萧奉先,天祚元妃之兄弟也。外宽内忌。因元妃为上眷倚,累官枢密使,封兰陵郡王。天庆二年,上幸混同江钓鱼。故事,生女直酋长在千里内者皆朝行在。适头鱼宴,上使诸酋次第歌舞为乐,至阿骨打,但端立直视,辞以不能。再三旨谕,不从。上密谓奉先曰:“阿骨打跋扈若此,可托以边事诛之。”奉先曰:“彼粗人,不知礼义,且无大过,杀之伤向化心。设有异志,蕞尔小国,亦何能为!”上乃止。四年,阿骨打起兵犯宁江州,东北路统军使萧挞不也战失利。上命奉先弟嗣先为都统,将番、汉兵往讨,屯出河店。女直乃潜渡混同江,乘我师未备来袭。嗣先败绩,军将往往遁去。奉先惧弟被诛,乃奏“东征溃军逃罪,所至劫掠,若不肆赦,将啸聚为患”。从之。嗣先诣阙待罪,止免官而已。由是士无斗志,遇敌辄溃,郡县所失日多。

  初,奉先诬耶律余睹结驸马萧昱谋立其甥晋王,事觉,杀昱。余睹在军中闻之,惧,奔女直。保大二年,余睹为女直监军,引兵奄至,上忧甚。奉先曰:“余睹乃王子班之苗裔,此来实无亡辽心,欲立晋王耳。若以社稷计,不惜一子,诛之,可不战而退。”遂赐晋王死。中外莫不流涕,人心益解体。

  当女直之兵未至也,奉先逢迎天祚,言:“女直虽能攻我上京,终不能远离巢穴。”而一旦越三千里直捣云中,计无所出,惟请播迁夹山。天祚方悟,顾谓奉先曰:“汝父子误我至此,杀之何益!汝去,毋从我行。恐军心忿怒,祸必及我。”奉先父子恸哭而去,为左右执送女直兵。女直兵斩其长子昂,送奉先及次子昱于其国主。道遇我兵,夺归,天祚并赐死。

  李处温,析津人。伯父俨,大康初为将作少监,累官参知政事,封漆水郡王,雅与北枢密使萧奉先友旧。执政十余年,善逢迎取媚,天祚又宠任之。俨卒,奉先荐处温为相。处温因奉先有援已力,倾心阿附,以固权位,而贪污尤甚,凡所接引,类多小人。保大初,金人陷中京,诸将莫能支。天祚惧,奔夹山,兵势日迫。处温与族弟处能、子奭,外假怨军声援,结都统萧干谋立魏国王淳,召番、汉官属诣魏王府劝进。魏国王将出,奭乃持赭袍衣之,令百官拜舞称贺。魏王固辞不得,遂称天锡皇帝。以处温守太尉,处能直枢密院,奭为少府少监,左企弓以下及亲旧与其事者,赐官有差。会魏国王病,自知不起,密授处温番汉马步军都元帅,意将属以后事。及病亟,萧干等矫诏南面宰执入议,独处温称疾不对,阴聚勇士为备,绐云奉密旨防他变。魏国王卒,萧干拥契丹兵,宣言当立王妃萧氏为太后,权主军国事,众无敢异者。干以后命,召处温至,时方多难,未欲即诛,但追毁元帅劄子。处能惧及祸,落发为僧。寻有永清人傅遵说随郭药师入燕,被擒,具言处温尝遗易州富民赵履仁书达宋将童贯,欲挟萧后纳土归宋。后执处温问之,处温曰:“臣父子于宣宗有定策功,宜世蒙宥容,可使因谗获罪?”后曰:“向使魏国王如周公,则终享亲贤之名于后世。误王者皆汝父子,何功之有!”并数其前罪恶。处温无以对,乃赐死,奭亦伏诛。

  张琳,沈州人。幼有大志。寿隆末,为秘书中允。天祚即位,累迁户部使。顷之,擢南府宰相。初,天祚之败于女直也,意谓萧奉先不知兵,乃召琳付以东征事。琳以旧制,凡军国大计,汉人不与,辞之。上不允,琳奏曰:“前日之败,失于轻举。若用汉兵二十万分道进讨,无不克者。”上许其半,仍诏中京、上京、长春、辽西四路计户产出军。时有起至二百军者,生业荡散,民甚若之。四路军甫集,寻复遁去。及中京陷,天祚幸云中,留琳与李处温佐魏国王淳守南京。处温父子召琳,欲立淳为帝,琳曰:“王虽帝胄,初无上命;摄政则可,即真则不可。”处温曰:“今日之事,天人所与,岂可易也!”琳虽有难色,亦勉从之。淳既称帝,诸将咸居权要,琳独守太师,十日一朝,平章军国大事。阳以元老尊之,实则不使与政。琳由是郁悒而卒。

  耶律余睹,一名余都姑,国族之近者也。慷慨尚气义。保大初,历官副都统。其妻天祚文妃之妹,文妃生晋王,最贤,国人皆属望。时萧奉先之妹亦为天祚元妃,生秦王。奉先恐秦王不得立,深忌余睹,将潜图之。适耶律挞葛里之妻会余睹之妻于军中,奉先讽人诬余睹结驸马萧昱、挞葛里,谋立晋王,尊天祚为太上皇。事觉,杀昱及挞葛里妻,赐文妃死。余睹在军中闻之,惧不能自明被诛,即引兵千余,并骨肉军帐叛归女直。会大霖雨,道途留阻。天祚遣知奚王府萧遐买、北宰相萧德恭、大常衮耶律谛里姑、归州观察使萧和尚奴、四军太师萧干追捕甚急。至闾山,及之。诸将议曰:“萧奉先恃宠,蔑害官兵。余睹乃宗室雄才,素不肯为其下。若擒之,则他日吾辈皆余睹矣。不如纵之。”还,绐云追袭不及。

  余睹既入女直,为其国前锋,引娄室孛堇兵攻陷州郡,不测而至。天祚闻之大惊,知不能敌,率卫兵入夹山。余睹在女直为监军,久不调,意不自安,乃假游猎,遁西夏。夏人问:“汝来有兵几何?”余睹以二三百对,夏人不纳,卒。

  论曰:辽之亡也,虽孽降自天,亦柄国之臣有以误之也。当天庆而后,政归后族。奉先沮天祚防微之计,陷晋王非罪之诛,夹山之祸已见于此矣。处温副魏王以僣号,结宋将以卖国,迹其奸佞,如出一轨。呜呼!天祚之所倚毗者若此,国欲不亡,得乎?张琳娖娖守位,余睹反覆自困,则又何足议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魏徵
  列传第四十九 江淹 任昉 王僧孺·李延寿
  列传十一·薛居正
  卷三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五十二·脱脱
  第七十四回 殉故主留遗绝命书 结同盟抵制新政府·蔡东藩
  卷第一百八十九·胡三省
  卷四·陆以湉
  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五·佚名
  陈清端公年谱卷下·丁宗洛
  第三二九验充名单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二二○二--六·佚名
  卷十二·萧常
  后集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周遇吉传·张廷玉
  王廷相传·张廷玉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金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一些说明·老舍

    (一)此剧系根据萧崇素同志整理的藏族民间故事《青蛙骑手》改编的。在此谨向萧崇素同志致敬致谢!(二)因对西藏古今习俗都不甚熟悉,所以剧中并未强调地方色彩。排演时可以西藏为背景,亦可放在别的地方。人物皆无名,如有必要,可斟

  • 楔子·佚名

    (范仲淹同文彦博、吕夷简、葛监军领祗从上)(范仲淹云)燮理阴阳为辅弼,调和鼎鼐理盐梅。忠肝义胆扶王业,立国安邦作柱石。老夫范仲淹是也。今因虏寇作乱,侵扰边庭,唐介侍御,举荐延寿马,已着陈尧佐中书,直至云州,宣延寿马回朝,至

  • 皇明诗选卷之一·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古乐府袁凯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王廷陈张时彻李攀龙王世贞吴国伦刘凤冯时可张溥◆袁凯 【字景文华亭人洪武中征为御史永乐初伪为狂疾放归终于家所著有海叟集】【辕文曰景文

  • 卷四百三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卷七十 桑悦 感怀 瓠巴爱鼔瑟伯牙解鸣琴师旷聪可塞史妠声宜瘖齐人适寰宇耳惬临淄音休哉大方士宅心冥古今 其二 东方有佳

  • 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八郎士元郎士元字君胄中山人天宝十五载擢进士第宝应初选畿县官诏试中书补渭南尉历右拾遗出为郢州刺史与钱起齐名自丞相以下出使作牧二君无诗祖饯时论鄙之故语曰前有沈宋後有钱郎集二

  • 卷四十七·志第十四·柯劭忞

      ○地理二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领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至元二十四年置。   辽阳路。上。金辽阳府,领辽阳、鹤野、宜丰、石城四县。后改为东京,领澄、复、盖、沈、贵德、来远六州,婆娑府一路。元初,澄州《事

  • 晋后略 全文·荀绰

    ○晋武帝世祖自平吴之后,天下无事,不能复孜孜于事物。始宠用后党,由此祖祢采择嫔媛,不拘拘华门。父兄以之罪亹,非正形之谓,局禁以之攒聚,实耽秽之甚。昔武王伐纣,归倾宫之女,助纣为虐。而世祖平皓,纳吴姬五千,是同皓之弊也。○贾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徐乾学

    宋纪五【起彊圉单阏正月尽屠维大荒洛十二月凡三年】太祖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徳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干徳五年春正月庚寅朔御乾元殿受朝升节度使班在龙墀内金吾将军上故事节度使不带平章事者皆位在卿监下于是特改焉 诏以时

  • 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光绪十四年。戊子。春正月。癸丑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慈宁门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礼成。  ○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拈香。寿皇殿行礼。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纪昀

    列传宋 【五】○宋五曹彬【璨 玮 琮】 潘美【李超】曹彬潘美△曹彬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父芸成德军兵马使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耶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 他无所视人皆异之及长气质淳厚

  • 贺拔胜传·李延寿

    贺拔胜,字破胡,从小就有志气节操,会骑在马上向左右两旁射箭,北人无不称赞他的胆略。卫可环围困怀朔,他当时也为军主,和父亲度拔一起镇守怀朔。他们已经被围一年,而外援却迟迟不来。贺拔胜便激昂慷慨地告诉镇将杨钧,他愿出城向

  • (十五)·钱穆

    朱子编《近思录》有跋,大意谓:“取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凡学者所以求端用力处己治人之要,与夫辨异端观圣贤之大略,皆粗见其梗概。以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者,诚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门而入矣。”则此书

  • 如实品第十六·佚名

    东方虚空界无边,南西北方亦如是,乃至上下及四维,无种种相无分别。过去未来及现在,一切佛法及声闻。一切如实不可得,不可得故无分别。菩萨乐求如是法,应行方便般若行。离种种相即菩提,菩萨离此无由证。如鸟能飞百由旬,折翅翼故

  • 在加尔各打印度教某君欢迎茶会上谈话·太虚

    ──一月十六日──某教授:从前玄奘法师到印度来,把印度教的许多教义都传到中国,所以现在的印度教,包括了很多的佛教教义。师:将才所讲的,令中国佛教与印度教的关系更加密切。不过玄奘法师那时的佛教,与印度教的界限分得很显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哈奈尔

    作者查尔斯·哈奈尔。该书主要介绍了有些人无需怎么费神就能功成名就,财富和权利仿佛唾手可得;还有些人历经艰辛终于获得成功;而另一些人则在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遭到彻底的失败。为什么有人轻易就能成功,有人费了老大

  • 有闲阶级论·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仑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9年。全书共分十四章,其基本内容是通过社会制度的分析说明“有闲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这种理论主要是为了解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 分甘馀话·王士祯

    笔记著作。清王士禛撰。此书系其罢官家居时所撰。书名“分甘”者,取王羲之《与谢万书》中叙其率子孙游桑果林,“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之意。凡四卷,二百七十八则,内容亦非专门论诗,而旁涉政、经、史、地、医、文等

  • 佛说五恐怖世经·佚名

    佛说五恐怖世经,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末世不遵戒律有五种可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