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八·志第二十七·仪卫志四(仪仗)

    ◎仪卫志四(仪仗)

  帝王处则重门击柝,出则以师兵为营卫,劳人动众,岂得已哉。天下大患生于大欲,不得不远虑深防耳。智英勇杰、魁臣雄藩于是乎在,寓武备于文物之中,此仪仗所由设也。金吾、黄麾六军之仗,辽受之晋,晋受之后唐,后唐受之梁、唐,其来也有自。耶律俨、陈大任旧《志》有未备者,兼考之《辽朝杂礼》云。

  国仗

  王通氏言,舜岁遍四岳,民不告劳,营卫省、征求寡耳。辽太祖匹马一麾,斥地万里,经营四方,未尝宁居,所至乐从,用此道也。太宗兼制中国,秦皇、汉武之仪文日至,后嗣因之。旄头豹尾,驰驱五京之间,终岁勤动,辙迹相寻。民劳财匮,此之故欤!辽自大贺氏摩会受唐鼓纛之赐,是为国仗。其制甚简,太宗伐唐、晋以前,所用皆是物也。着于篇首以见艰难创业之主,岂必厚卫其身云。

  十二神纛

  十二旗

  十二鼓

  曲柄华盖

  直柄华盖

  遥辇末主遗制,迎十二神纛、天子旗鼓置太祖帐前。诸弟剌哥等叛,匀德实纵火焚行宫,皇后命曷古鲁救之,止得天子旗鼓。太宗即位,置旗鼓、神纛于殿前。圣宗以轻车仪卫拜帝山。

  渤海仗

  天显四年,太宗幸辽阳府,人皇王备乘舆羽卫以迎。乾亨五年,圣宗东巡,东京留守具仪卫迎车驾。此故渤海仪卫也。

  汉仗

  大贺失活入朝于唐,娑固兄弟继之,尚主封王,饫观上国。开元东封,邵固扈从,又览太平之盛。自是朝贡岁至于唐。辽始祖涅里立遥辇氏,世为国相,目见耳闻,歆企帝王之容辉有年矣。遥辇致鼓纛于太祖帐前,曾何足以副其雄心霸气之所睥睨哉!厥后交梁聘唐,不惮劳珝。至于太宗,立晋以要册礼,入汴而收法物,然后累世之所愿欲者,一举而得之。太原擅命,力非不敌,席卷法物,先致中京,槊弃山河,不少顾虑,志可知矣。于是秦、汉以来帝王文物尽入于辽;周、宋按图更制,乃非故物。辽之所重,此其大端,故特着焉。

  太宗会同元年,晋使冯道备车辂法物,上皇太后册礼;刘煦、卢重备礼,上皇帝尊号。

  三年,上在蓟州观《导驾仪卫图》,遂备法驾幸燕,御元和殿,行入阁礼。

  六年,备法驾幸燕,迎导御元和殿。

  大同元年正月朔,备法驾至汴,上御崇元殿,受文武百僚朝贺。自是日以为常。二月朔,上御崇元殿,备礼受朝贺。三月,将幸中京镇阳,诏收卤簿法物,委所司押领先往。未几镇阳入汉,卤簿法物随世宗归于上京。四月,皇太弟李胡遣使问军事,上报曰,朝会起居如礼。是月,太宗崩,世宗即位,卤簿法物备而不御。

  穆宗应历元年,诏朝会依嗣圣皇帝故事,用汉礼。

  景宗乾亨五年二月,神柩升辒辌车,具卤簿仪卫。六月,圣宗至上京,留守具法驾迎导。

  圣宗统和元年,车驾还上京,迎导仪卫如式。

  三年,驾幸上京,留守具仪卫奉迎。

  四年,燕京留守具仪卫导驾入京,上御元和殿,百僚朝贺。

  是后,仪卫常事,史不复书。

  卤簿仪仗人数马匹

  步行擎执二千四百一十二人,坐马擎执二百七十五人,坐马乐人二百七十三人,步行教坊人七十一人,御马牵拢官五十二人,御马二十六匹,官僚马牵拢官六十六人,坐马挂甲人五百九十八人,步行挂甲人百六十人,金甲二人,神舆十二人,长寿仙一人,诸职官等三百五人,内侍一人,引稍押衙二人,赤县令一人,府牧一人,府吏二人,少尹一人,司录一人,功曹一人,太常少卿一人,太常丞一人,太常博士一人,司徒一人,太仆卿一人,鸿胪卿一人,大理卿一人,御史大夫一人,侍御史二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监察御史一人,兵部尚书一人,兵部侍郎一人,兵部郎中一人,兵部员外郎一人,符宝郎一人,左右诸卫将军三十五人,左右诸折冲二十一人,左右诸果毅二十八人,尚乘奉御二人,排仗承直二人,左右夹骑二人,都头六人,主帅一十四人(教坊司差)押纛二人,左右金吾四人,虞候佽飞一十六人,鼓吹令二人,漏刻生二人,押当官一人,司天监一人,令史一人,司辰一人,统军六人,千牛备身二人,左右亲勋二人,左右郎将四人,左右拾遗二人,左右补阙二人,起居舍人一人,左右谏议大夫二人,给事中书舍人二人,左右散骑常侍二人,门下侍郎二人,中书侍郎二人,鸣鞭二人(内侍内差),侍中一人,中书令一人,监门校尉二人,排列官二人,武卫队正一人,随驾诸司供奉官三十人,三班供奉官六十人,通事舍人四人,御史中丞二人,乘黄丞二人,都尉一人,太仆卿一人,步行太卜令一人。职官乘马三百四匹,进马四匹,驾车马二十八匹。人之数凡四千二百三十有九,马之数凡千五百二十。

  得诸本朝太常卿徐世隆家藏《辽朝杂礼》者如是。至于仪注之详,不敢傅会云。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九·徐梦莘
  唐鉴卷四·范祖禹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八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十·佚名
  第四○保结状光绪六年三月十一日一一二○五-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纪昀
  一二四六 谕签出违碍错误之详校官胡高望等俱着纪录一次·佚名
  战国策卷八·鲍彪
  小 引·许寿裳
  徐孝嗣传·萧子显
  ●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二·周明泰
  卷十三 鲁呼争立·李有棠
  晋纪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年·司马光
  顾惟精·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萧某·唐圭璋

      萧某,度宗时太学生。   沁园春   讥陈伯大御史   士籍令行,伯仲分明,逐一排连。问子孙何习,父兄何业,明经词赋,右具如前。最是中间,娶妻某氏,试问于妻何与焉。乡保举,那当著押,开口论钱。   祖宗立法于前。又何必更

  • 第五出 争继·李渔

    〖满庭芳〗(外便服上)天道无知,如聋似瞽,善人后嗣全无。鸷同枭鸟,偏自拥多雏。(老旦上)索性无儿何碍,最伤情是活把人屠。悲恸处有声无泪,肠眼尽皆枯。(外)老夫姓尹名厚,别号小楼,湖广郧阳人也。祖上以防边靖难之功,世授锦衣卫千户,老

  • 别后·闻一多

    啊!那不速的香吻, 没关心的柔词…… 啊!热情献来的一切的贽礼, 当时都大意地抛弃了, 于今却变作记忆底干粮 来充这旅途底饥饿。可是,有时同样的馈仪, 当时珍重地接待了,抚宠了; 反在记忆之领土里 刻下了生憎惹厌的痕迹。啊!难道

  • 帝纪第五 武帝上·令狐德棻

    高祖武皇帝讳邕,字祢罗突,太祖第四子也。母曰叱奴太后。大统九年,生于同州,有神光照室。幼而孝敬,聪敏有器质。太祖异之,曰:“成吾志者,必此儿也。”年十二,封辅城郡公。孝闵帝践阼,拜大将军,出镇同州。世宗即位,迁柱国,授蒲州诸军

  • 第十八卷 明贡生 (三)·缪荃孙

    江宁府 童廷观 江宁人,崇祯三年。 陈 台 江宁人,崇祯三年。官训导。 杨启东 江宁人,崇祯四年。 陈于极 江宁人,崇祯四年。 陈 汴 江宁人,崇祯四年。

  • 四九八 署云贵总督裴宗锡奏第四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委员解京折(附清单二)·佚名

    四九八 署云贵总督裴宗锡奏第四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委员解京折(附清单二)乾隆四十三年五月十一日署云贵总督 云南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第四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委员解京,仰祈圣鉴事。窃臣与督臣李侍尧遵旨会查逆犯王锡侯《

  • 绎史卷一百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吴起仕魏相楚韩非子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吴子出之其妻请其兄而索入其兄曰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

  • 补后汉书年表卷六·熊方

     宋 熊方 撰异姓诸侯号谥姓名始封侯状  子  孙  曾孙 五世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六> 右孝桓侯者二十有七人门德亭南乡安阳南顿泚阳昆阳育阳安阳益阳亭襄邑城

  • 一〇 园门口·周作人

    后园门口的两间是庆叔的世界,也是小孩们所爱去的地方。那里有什么好玩呢?第一,门外面是那么大的一个园,跑出去玩固然好,就是坐在门槛上望着那一片绿的草木叶,黄白的菜花,也比在房间或明堂里有趣得多。第二,那里是永远的活动的

  • 徐广传·沈约

    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人,父亲徐藻,官至都水使者。兄长徐邈,官至太子前卫帅。徐广家世世代代都非常爱好读书。到徐广时尤其研究精深。诸子百家、陰陽术数,无不研究。谢玄当本州刺史,用徐广为从事西曹。他又当谯王司马恬镇北参

  • 大清报律·佚名

    清政府 1908年 《大清报律》为中国第一部新闻法,两次颁行。第一次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颁布。因报界抵制,遂由民政部修改,交资政院议决,1911年(宣统二年)重行颁布。正文42条。另有附则3条,共计45条。民国初年尚有援用

  • 卷九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十七 朱批路振扬奏摺 雍正四年六月十五日陕西固原提督【臣】路振扬谨 奏窃念微【臣】以不学无知之庸材逢聪明睿智之 圣主 殊恩异数浃髓沦肌虽经恭疏奏 谢但犬马感激之心未尽万一下情恒怀蕴

  • 卷六·邵宝

    简端録卷六(明)邵寳 撰○诗【凡九十三】琴瑟于闺门燕居之时钟鼓于庙庭贽见之际右周南关雎参差荇菜之简麟仁兽也一身之间无非仁者趾也定也角也其一体也仁德于是乎形焉故重叹之公子公姓公族犹夫趾定角也非文王后妃其何以

  • 提要·吴廷华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仪礼章句       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仪礼章句十七卷国朝呉廷华撰廷华字中林初名兰芳仁和人康熈甲午举人由中书舍人厯官福建海防同知乾隆初尝荐修三礼杭世骏榕城诗

  • 判摄一切佛法·太虚

    地点:北碚缙云山汉藏教理院双柏精舍  时间:二十九年十月二十日上午  出席人:太虚、法尊、苇舫、雪松、福善、雨堃、常光、陶冶公、张纯一、李子宽、周观仁、王廷贵。太  今天要提出来谈的,就是我在暑期训练班所讲的

  • 佛说摩邓女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持钵行乞食。食已阿难随水边而行。见一女人在水边担水而去。阿难从女丐水。女即与水。女便随阿难。视阿难所止处。女归告其母。母名摩邓。女于

  • 卷第二·朝宗通忍

    嘉兴大藏经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禅师语录卷第二侍者 行导 编上堂大悲诞日解制章弢方居士为祝严寿请上堂云百日禅期圆满日大悲示现受生时就中一着无穷量用祝檀那寿算齐诸大德莫迟疑二月山禽处处啼圆通门大启何事隔云

  • 本草新编·陈士铎

    成书于1687年。清代陈士铎撰,日本宽政元年(1789年)东园松田义厚翻刻本(卷1刻本,卷2、卷3、卷4、卷5均抄本)。该书采用问答的形式,讨论药物的临床应用,配伍等。主要是著者的心得,体会及个人见解,回答问题详尽而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