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三·列传第四十三·逆臣中

    ◎逆臣中

  ○萧翰 耶律牒蜡 耶律朗 耶律刘哥(盆都) 耶律海思 耶律敌猎 萧革

  萧翰,一名敌烈,字寒真,宰相敌鲁之子。天赞初,唐兵围镇州,节度使张文礼遣使告急。翰受诏与康末怛往救,克之,杀其将李嗣昭,拔石城。会同初,领汉军侍卫。八年,伐晋,败晋将杜重威,追至望都。翰奏曰:“可令军下马而射。”帝从其言,军士步进。敌人持短兵猝至,我军失利。帝悔之曰:“此吾用言之过至此!”及从驾入汴,为宣武军节度使。会帝崩栾城,世宗即位。翰闻之,委事于李从敏,径趋行在。是年秋,世宗与皇太后相拒于潢河横渡,和议未定。太后问翰曰:“汝何怨而叛?”对曰:“臣母无罪,太后杀之,以此不能无憾。”初耶律屋质以附太后被囚,翰闻而快之,即囚所谓曰:“汝尝言我辈不及,今在狴犴,何也?”对曰:“第愿公不至如此!”翰默然。天禄二年,尚帝妹阿不里。后与天德谋反,下狱。复结惕隐刘哥及其弟盆都乱,耶律石剌告屋质,屋持遽入奏之,翰等不伏。帝不欲发其事,屋质固诤以为不可,乃诏屋质鞫按。翰伏辜,帝竟释之。复与公主以书结明王安端反,屋质得其书以奏,翰伏诛。

  牒蜡,字述兰,六院夷离堇蒲古只之后。天显中,为中台省右相。会同元年,与赵思温持节册晋帝。及我师伐晋,至滹沱河,降晋将杜重威,牒蜡功居多。大同元年,平相州之叛,斩首数万级。世宗即位,遣使驰报,仍命牒蜡执偏将术者以来。其使误入术者营,术者得诏,反诱牒蜡,执送太后。牒蜡亡归世宗。和约既成,封燕王,为南京留守。天禄五年,察割弑逆,牒蜡方醉,其妻扶入察割之幕,因从之。明旦,寿安王讨乱,凡胁从者皆弃兵降;牒蜡不降,陵迟而死。妻子皆诛。

  朗,字欧新,季父房罨古只之孙。性轻佻,多力,人呼为“虎斯”。天显间以材勇进,每战辄克,由是得名。会同九年,太宗入汴,命知澶渊,控扼河渡。天禄元年,燕、赵已南皆应刘知远,朗与汴守萧翰弃城归阙。先是,朗祖罨古只为其弟辖底诈取夷离堇,自是族中无任六院职事者;世宗不悉其事,以朗为六院大王。及察割作乱,遣人报朗曰:“事成矣!”朗遣详稳萧胡里以所部军往,命曰:“当持两端,助其胜者。”穆宗即位,伏诛,籍其家属。

  刘哥,字明隐,太祖弟寅底石之子。幼骄狠,好陵侮人,长益凶狡。太宗恶之,使守边徼,累迁西南边大详稳。会同十年,叔父安端从帝伐晋,以病先归,与刘哥邻居。世宗立于军中,安端议所往,刘哥首建附世宗之策,以本部兵助之。时太后命皇太弟李胡率兵而南,刘哥、安端遇于泰德泉。既接战,安端附马。王子天德驰至,欲以枪刺之。刘哥以身卫安端,射天德,贯甲不及肤。安端得马复战,太弟兵败。刘哥与安端朝于行在。及和议成,太后问刘哥曰:“汝何怨而叛?”对曰:“臣父无罪,太后杀之,以此怨耳。”事平,以功为惕隐。天禄中,与其弟盆都、王子天德、侍卫萧翰谋反,耶律石剌发其事,刘哥以饰辞免。后请帝博,欲因进酒弑逆,帝觉之,不果,被囚。一日,召刘哥,锁项以博。帝问:“汝实反耶?”刘哥誓曰:“臣若有反心,必生千顶疽死!”遂贳之。耶律屋质固诤,以为罪在不赦。上命屋质按之,具服。诏免死,流乌古部,果以千顶疽死。弟盆都。

  盆都,残忍多力,肤若蛇皮。天禄初,以族属为皮室详稳。二年,与兄刘哥谋反,免死,使于辖戛斯国。既还,复预察割之乱,陵迟而死。

  异母弟二人:化葛里、奚蹇。应历初,无职任,以族子,甚见优礼。三年,或告化葛里、奚蹇与卫王宛谋逆,下狱,饰辞获免。四年春,复谋反,伏诛。

  海思,字铎衮,隋国王释鲁之庶子。机警口辩。会同五年,诏求直言。时海思年十八,衣羊裘,乘牛诣阙。有司问曰:“汝何故来?”对曰:“应诏言事。苟不以贫稚见遗,亦可备直言之选。”有司以闻。会帝将出猎,使谓曰:“俟吾还则见之。”海思曰:“臣以陛下急于求贤,是以来耳;今反缓于猎,请从此归。”帝闻,即召见赐坐,问以治道。命明王安端与耶律颇德试之,数日,安端等奏曰:“海思之材,臣等所不及。”帝召海思问曰:“与汝言者何如人也?”对曰:“安端言无收检,若空车走峻坂;颇德如着靴行旷野射鸨。”帝大笑。擢宣徽使,屡任以事。帝知其贫,以金器赐之,海思即散于亲友。后从帝伐晋有功。世宗即位于军中,皇太后以兵逆于潢河横渡。太后遣耶律屋质责世宗自立。屋质至帝前,谕旨不屈;世宗遣海思对,亦不逊,且命之曰:“汝见屋质勿惧!”海思见太后还,不称旨。既和,领太后诸局事。穆宗即位,与冀王敌烈谋反,死狱中。

  敌猎,字乌辇,六院夷离堇术不鲁之子。少多诈。世宗即位,为群牧都林牙。察割谋乱,官僚多被囚系。及寿安王与耶律屋质率兵来讨,诸党以次引去。察割度事不成,即诣囚所,持弓矢胁曰:“悉杀此曹!”敌猎进曰:“杀何益于事?窃料屋质将立寿安王,故为此举,且寿安未必知。若遣人藉此为辞,庶可免。”察割曰:“如公言。谁可使者?”敌猎曰:“大王若不疑,敌猎请与罨撒葛同往说之。”察割遣之。寿安王用敌猎计,诱杀察割,凡被胁之人无一被害者,皆敌猎之力。乱既平,帝嘉赏,然未显用。敌猎失望,居常怏怏,结群不逞,阴怀不轨。应历三年,与其党谋立娄国,事觉,陵迟死。

  萧革,小字滑哥,字胡突堇,国舅房林牙和尚之子。警悟多智数。太平初,累迁官职。游近习间,以谀悦相比昵,为流辈所称,由是名达于上。重熙初,拜北面林牙。十二年,为北院枢密副使。帝尝与近臣宴,谓革曰:“朕知卿才,故自拔擢,卿宜勉力!”革曰:“臣不才,误蒙圣知,无以报万一,惟竭愚忠,安敢怠?”明年,拜北府宰相。十五年,改同知北院枢密事。革怙宠专权,同僚具位而已。时夷离毕耶律义先知革奸佞,因侍燕,言革所短,用之将败事。帝不听。一日,上令义先对革巡掷,义先酒酣曰:“臣备位大臣,纵不能进忠去佞,安能与贼博乎!”革衔之,佯言曰:“公相谑,不既甚乎!”义先诟詈不已。帝怒,皇后解之曰:“义先酒狂,醒可治也。”翌日,上诏革谓曰:“义先无礼,可痛绳之。”革曰:“义先之才,岂逃圣鉴!然天下皆知忠直。今以酒过为罪,恐咈人望。”帝以革犯而不校,眷遇益厚。其矫情媚上多此类。拜南院枢密使,诏班诸王上,封吴王。改知北院,进王郑,兼中书令。帝大渐,诏革曰:“大位不可一日旷,朕若弗寤,宜即令燕赵国王嗣位。”清宁元年,复为南院枢密使,更王楚。复徙北院,与国舅萧阿剌同掌朝政。革多私挠,阿剌每裁正之,由是有隙,出阿剌为东京留守。会南郊,阿剌以例赴阙,帝访群臣以时务,阿剌陈利病,言甚激切。革伺帝意不悦,因谮曰:“阿剌恃宠,有慢上心,非臣子礼。”帝大怒,缢阿剌于殿下。后上知革奸计,宠遇渐衰。八年,致仕,封郑国王。九年秋,革以其子为重元婿,革预其谋,陵迟杀之。

猜你喜欢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司马迁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陈寿
  卷一百三十四 志一百九·赵尔巽
  卷八十一 晉紀三·司马光
  卷二十四·凌雪
  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九○五 军机大臣奏查核四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校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六二六 寄谕两江总督萨载等速将程树榴一案审讯明确定拟具奏·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九·杜大珪
  卷十一·班固
  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 第五·班固
  李日方传·脱脱
  中法天津条约·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高茂卿

    (搽旦扮李氏同二净福童、安童上)(搽旦诗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老身姓李,夫主姓韩。夫主早年亡化过了,所生两孩儿,一个唤福童,一个唤安童。有个小叔叔是韩弘道,婶子儿张二嫂,泼天也似家私,他掌把着

  • 圭塘欵乃集题诗·许有壬

    至正甲辰诸生书于大都南城之寓馆赵恒细读圭塘唱和诗流风余韵想当时东山丝竹闲方得北海樽罍老更宜乱后池台浑索寞梦中松竹亦参差椶舆不晚归枌社愿校园丁□旧基中书左丞安阳许公洎弟太常文章政事名满天下每尝想慕风采至

  • 卷五·陈燕翼

    敕都督同知施福提兵出关,以壮声势。时金衢道臣疏陈:『衢郡士民惊窜,库藏空虚。藩宗乌合之兵,盘踞于内;淳、遂鸱张之寇,蹂躏于外。如此艰危,速宜救援』云。归化县复征崇祯十七年银粮,以备王师。时已行蠲免,诏禁止之。青流县因主

  •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王祎

    晋孝宗穆皇帝永和六年 【赵帝石祗永宁元年 凉张重华建兴三十八年代高祖皇帝建国十三年 燕景昭皇帝元平三年 魏帝冉闵永兴元年】春正月赵冉闵更其国号曰衞改元青龙赵汝隂王琨等讨之大败闰二月闵弑其主鉴尽灭石氏自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佚名

    嘉靖十六年八月丁未朔改荫大学士李时次孙鏸故南京大理寺卿宋钦长孙鹤年为国子生以时长孙鐄授中书舍人钦子廷佐中式故也○改迁淮安府东海巡检司于新坝○祭先师孔子命大学士夏言行礼○戊申祭 太社 太稷遣武定侯郭勋代

  • 孙维城传·张廷玉

    孙维城,字宗甫,丘县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相继担任浚县、太康、任丘三县知县。万历十年(1582)升为南京御史。当初,张居正不奔丧,宁国的儒生吴仕期想上书劝谏。未发,太平同知龙宗武报告给操江提督胡木贾,让他告诉张居正。

  • 户口例·佚名

    目录 立法稽查脚夫事宜 禁收幼尼 设立保甲事宜 编查保甲条款 议设族正副 议定编查保甲章程 立法稽查脚夫以安行旅 民数免造细册 保甲通饬事件 举行保甲,现复参酌旧章,饬属认真编查船户、棚民具奏 编查保甲,严议章程详覆

  • 卷十·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谥纪彚编卷十明 郭良翰 撰尊谥七亲王诸王宗室蕃衍谥易重复第於其本支先王无犯亦得矣成 宣 端 定 昭 献 宪 肃 庄 恭 敬简 靖 僖 和 顺 惠 安 穆 懿 思 康隐 悼 怀 哀 愍 殇

  • 庄俊·周诒春

    庄俊 字达卿。年二十九岁。生于上海。本籍住址。上海城内吾园路五十五号。已婚。初学于上海敬业学堂。南洋中学。及唐山路矿学堂。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伊里诺爱大学。习建筑工程。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被选入

  • 卷十·韩婴

    齐桓公逐白鹿,至麦丘之邦,遇人,曰: “何谓者也?”对曰:“臣、麦丘之邦人。”桓公曰:“叟年几何?”对曰:“臣年八十有三矣。”桓公曰:“美哉1与之饮。曰:“叟盍为寡人寿也?”对曰:“野人不知为君王之寿。”桓公曰:“盍以叟之寿祝寡人

  •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佚名

    ——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 【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1),且贰于楚也(2)。晋军函陵(3),秦军汜南(4)。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5):“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6),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力也已

  • 大智度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佛世界願第十三   願受無量諸佛世界.   諸菩薩見諸佛世界無量嚴淨.發種種願。有佛世界都無衆苦乃至無三惡之名者.   菩薩見已自發願言.我作佛時世界無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十·慧立

    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起显庆三年正月随车驾自洛还西京至麟德元年二月玉华宫舍化显庆三年正月。驾自东都还西京。法师亦随还。秋七月再有 敕。法师徙居西明寺。寺以元年秋八月戊子十九日造。先有 敕曰。以延康坊[泳-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十一·隐元

    嗣法門人真橋編入室僧進,師云:正法眼藏瞎,驢邊滅卻。且道祖祖相傳傳個甚麼?僧豎拳。師云:還有者個在。僧喝,師打出。石解進,師云:石女解巴歌,是何曲調?僧云:和尚拄杖子。師云:我拄杖子干汝什麼事?僧豎拳。師云:不是知音,莫與彈僧。進

  • 三吴水考·周大韶

    水利志。一名《水利图说》。明张内蕴、周大韶撰。十六卷。内蕴为南京吴江(今属江苏)生员。大韶为华亭(今江苏松江)监生。万历四年(1576)因南京、苏州、松江、 常州、镇江诸府水利久湮,于是命御史林应训规划治理,凡六

  • 续英烈传·佚名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又名《永乐演义》、《永乐定鼎全志》、《云合奇踪后传》。五卷三十四回。题“空谷老人编次”。首“秦淮墨客”序,秦淮墨客为纪振伦,似作者即为纪振伦。成书于明万历年间。主要写明初“靖难

  • 高唐赋·宋玉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写宋玉为楚襄王述说,楚国先王游于高唐之台时,曾梦见巫山之女,“王因幸之”。此女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词律校勘记·杜文澜

    词论。 清杜文澜(1815—1881)撰。二卷。文澜有《古谣谚》已著录。此编为校勘万树《词律》一书而作。杜氏极重视万氏《词律》,“研究之际,旁及他书,偶有发明,笔之简首,岁月既久,所记遂多”,而成是编。杜氏所校,广涉词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