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五·志第十五·百官志一

    ◎百官志一

  官生于职,职沿于事,而名加之。后世沿名,不究其实。吏部,一太宰也,为大司徒,为尚书,为中书,为门下;兵部,一司马也,为大司马,为太尉,为枢密使。沿古官名,分今之职事以配之,于是先王统理天下之法,如治丝而棼,名实淆矣。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太祖神册六年,诏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职,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初,太祖分迭剌夷离堇为北、南二大王,谓之北、南院。宰相、枢密、宣徽、林牙,下至郎君、护卫,皆分北、南,其实所治皆北面之事,语辽官制者,可不辨。凡辽朝官,北枢密视兵部,南枢密视吏部,北、南二王视户部,夷离毕视刑部,宣徽视工部,敌烈麻都视礼部,北、南府宰相总之。惕隐治宗族,林牙修文告,于越坐而论议,以象公卿,朝廷之上。事简职专,此辽所以兴也。

  北面上

  北面朝官

  契丹北枢密院。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帐殿之北,故名北院。元好问所谓“北衙不理民”是也。

  北院枢密使

  知北院枢密使事

  知枢密院事

  北院枢密副使

  知北院枢密副使事

  同知北院枢密使事

  签书北枢密院事

  北院都承旨

  北院副承旨

  北院林牙

  知北院贴黄

  给事北院知圣旨头子事

  掌北院头子

  北枢密院敞史

  北院郎君

  北枢密院通事

  北院掾史

  北枢密院中丞司

  北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

  总知中丞司事

  北院左中丞

  北院右中丞

  同知中丞司事

  北院侍御

  契丹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南院。元好问所谓“南衙不主兵”是也。

  南院枢密使

  知南院枢密使事

  知南院枢密事

  南院枢密副使

  知南院枢密副使事

  同知南院枢密使事

  签书南枢密院事

  南院都承旨

  南院副承旨

  南院林牙

  知南院贴黄

  给事南院知圣旨头子事

  掌南院头子

  南枢密院敞史

  南院郎君

  南枢密院通事

  南院掾史

  南枢密院中丞司

  北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

  总知中丞司事

  南院左中丞

  南院右中丞

  同知中丞司事

  南院侍御

  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之大政,皇族四帐世预其选。

  北府左宰相

  北府右宰相

  总知军国事

  知国事

  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之大政,国舅五帐世预其选。

  南府左宰相

  南府右宰相

  总知军国事

  知国事

  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之政。

  北院大王。初名迭剌部夷离堇,太祖分北、南院,太宗会同元年改夷离堇为大王。

  知北院大王事

  北院大师

  北院太保

  北院司徒

  北院司空

  北院郎君

  北院都统军司。掌北院从军之政令。

  北院统军使

  北院副统军使

  北院统军都监

  北院详稳司。掌北院部族军马之政令。

  北院详稳

  北院都监

  北院将军

  北院小将军

  北院都部署司。掌北院部族军民之事。

  北院都部署

  北院副部署

  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之政。

  南院大王

  知南院大王事

  南院太师

  南院太保。天庆八年,省南院太保。

  南院司徒

  南院司空

  南院郎君

  南院都统军司。掌南院从军之政令。

  南院统军使

  南院副统军使

  南院统军都监

  南院详稳司。掌南院部族军马之政令。

  南院详稳

  南院都监

  南院将军

  南院小将军

  南院都部署司。掌南院部族军民之事。

  南院都部署

  南院副部署

  宣徽北院。太宗会同元年置,掌北院御前祗应之事。

  北院宣徽使

  知北院宣徽事

  北院宣徽副使

  同知北院宣徽事

  宣徽南院。会同元年置,掌南院御前祗应之事。

  南院宣徽使

  知南院宣徽事

  南院宣徽副使

  同知南院宣徽事

  大于越府。无职掌,班百僚之上,非有大功德者不授,辽国尊官,犹南面之有三公。太祖以遥辇氏于越受禅。终辽之世,以于越得重名者三人:耶律曷鲁、屋质、仁先,谓之三于越。

  大于越

  大惕隐司。太祖置,掌皇族之政教。兴宗重熙二十一年,耶律义先拜惕隐,戒族人曰:“国家三父房最为贵族,凡天下风化之所自出,不孝不义,虽小不可为。”其妻晋国长公主之女,每见中表,必具礼服。义先以身率先,国族化之。辽国设官之实,于此可见。太祖有国,首设此官,其后百官择人,必先宗姓。

  惕隐。亦曰梯里己。

  知惕隐司事

  惕隐都监

  夷离毕院。掌刑狱。

  夷离毕

  左夷离毕

  右夷离毕

  知左夷离毕事

  知右夷离毕事

  敞史

  选底。掌狱。

  大林牙院。掌文翰之事。

  北面都林牙

  北面林牙承旨

  北面林牙

  左林牙

  右林牙

  敌烈麻都司。掌礼仪。

  敌烈麻都

  总知朝廷礼仪

  总礼仪事

  文班司。所掌未详。

  文班太保

  文班林牙

  文班牙署

  文班吏

  阿札割只。所掌未详。遥辇故官,后并枢密院。

  阿札割只

  北面御帐官

  三皇,圣人也,当淳朴之世,重门击柝,犹严于待暴客。辽之先世,未有城郭、沟池、宫室之固,毡车为营,硬寨为宫,御帐之官不得不谨。出于贵戚为侍卫,着帐为近侍,北南部族为护卫,武臣为宿卫,亲军为禁卫,百官番宿为宿直。奉宸以司供御,三班以肃会朝,硬寨以严晨夜。法制可谓严密矣。考其凡如左。

  侍卫司。掌御帐亲卫之事。

  侍卫太师

  侍卫太保

  侍卫司徒

  侍卫司空

  侍卫

  近侍局

  近侍直长

  近侍

  近侍小底

  近侍详稳司

  近侍详稳

  近侍都监

  近侍将军

  近侍小将军

  北护卫府。掌北院护卫之事。皇太后宫有左右护卫。

  北护卫太师

  北护卫太保

  北护卫司徒

  总领左右护卫司

  总领左右护卫

  左护卫司

  左护卫太保

  左护卫

  右护卫司

  右护卫太保

  右护卫

  南护卫府。掌南院护卫之事。

  南护卫太师

  南护卫太保

  南护卫司徒

  总领左右护卫司

  总领左右护卫

  左护卫司

  左护卫太保

  左护卫

  右护卫司

  右护卫太保

  右护卫

  奉宸司。掌供奉宸御之事。

  官名未详

  奉宸

  三班院。掌左、右、寄班之事。

  左班都知

  右班都知

  寄班都知

  三班院祗候

  宿卫司。专掌宿卫之事

  总宿卫事。亦曰典宿卫事

  总知宿卫事

  同掌宿卫事

  宿卫官

  禁卫局

  总禁卫事

  禁卫长

  宿直司。掌轮直官员宿直之事。皇太后宫有宿直官。

  宿直详稳

  宿直都监

  宿直将军

  宿直小将军

  宿直官

  宿直护卫。

  硬寨司。掌禁围枪寨、下铺、传铃之事。

  硬寨太保

  皇太子惕隐司。掌皇太子宫帐之事。

  皇太子惕隐

  北面着帐官

  古者刑人不在君侧。叛逆家属没为着帐,执事禁卫,可为寒心。此辽世所以多变起肘掖欤!

  着帐郎君院。遥辇痕德堇可汗以蒲古只等三族害于越室鲁,家属没入瓦里。应天皇太后知国政,析出之,以为着帐郎君、娘子,每加矜恤。世宗悉免之。其后内族、外戚及世官之家犯罪者,皆没入瓦里。人户益众,因复故名。皇太后、皇太妃帐,皆有着帐诸局。

  着帐郎君节度使

  着帐郎君司徒

  祗候郎君班详稳司

  祗候郎君班详稳

  祗候郎君直长

  祗候郎君闸撒狘

  祗候郎君

  祗候郎君拽刺

  左祗候郎君班详稳司

  左祗候郎君班详稳

  左祗候郎君直长

  左祗候郎君闸撒狘

  左祗候郎君

  左祗候郎君拽剌

  右祗候郎君班详稳司

  右祗候郎君班详稳

  右祗候郎君直长

  右祗候郎君闸撒狘

  右祗候郎君

  右祗候郎君拽剌

  笔砚局

  笔砚祗候郎君

  笔砚吏

  牌印局

  牌印郎君

  裀褥局

  裀褥郎君

  灯烛局

  灯烛郎君

  床幔局

  床幔郎君

  殿幄局

  殿幄郎君

  车舆局

  车舆郎君

  御盏局

  御盏郎君

  本班局

  本班郎君

  皇太后祗应司

  领皇太后诸局事

  知皇太后宫诸司事

  皇太妃祗应司

  皇后祗应司

  近位祗应司

  皇太子祗应司

  亲王祗应司

  着帐户司。本诸斡鲁朵户析出,及诸色人犯罪没入。凡御帐、皇太后、皇太妃、皇后、皇太子、近位、亲王祗从、伶官,皆充其役。

  着帐节度使

  着帐殿中

  承应小底局

  笔砚小底

  寝殿小底

  佛殿小底

  司藏小底

  习马小底

  鹰坊小底

  汤药小底

  尚饮小底

  盥漱小底

  尚膳小底

  尚衣小底

  裁造小底

  北面皇族帐官

  肃祖长子洽昚之族在五院司,叔子葛剌、季子洽礼及懿祖仲子帖剌、季子褭古直之族皆在六院司。此五房者,谓之二院皇族。玄祖伯子麻鲁无后,次子岩木之后曰孟父房;叔子释鲁曰仲父房;季子为德祖,德祖之元子是为太祖天皇帝,谓之横帐;次曰剌葛,曰迭剌,曰寅底石,曰安端,曰苏,皆曰季父房。此一帐三房,谓之四帐皇族。二院治之以北、南二王,四帐治之以大内惕隐,皆统于大惕隐司

  大内惕隐司。掌皇族四帐之政教。

  大内惕隐

  知大内惕隐事

  大内惕隐都监

  大横帐常衮司。掌太祖皇帝后九帐皇族之事。

  横帐常衮。亦曰横帐敞稳。

  横帐太师

  横帐太保

  横帐司空

  横帐郎君

  横帐知事

  孟父族帐常衮司。掌蜀国王岩木房族之事。

  仲父族帐常衮司。掌隋国王释鲁房族之事。

  季父族帐常衮司。掌德祖皇帝三房族之事。

  四帐都详稳司。掌四帐军马之事。

  都详稳

  都监

  将军。本名敞史。

  小将军

  横帐详稳司

  孟父帐详稳司

  仲父帐详稳司

  季父帐详稳司

  舍利司。掌皇族之军政。

  舍利详稳

  舍利都监

  舍利将军

  舍利小将军

  舍利

  梅里

  亲王国。官制未详。

  王府近侍

  王府祗候

  大东丹国中台省。太祖天显元年置,乾亨四年圣宗省。

  左大相

  右大相

  左次相

  右次相

  王子院。掌王子各帐之事。

  王子太师

  王子太保

  王子司徒

  王子司空

  王子班郎君

  驸马都尉府。掌公主帐宅之事。

  驸马都尉

  北面诸帐官

  辽太祖有帝王之度者三:代遥辇氏,尊九帐于御营之上,一也;灭渤海国,存其族帐,亚于遥辇,二也;并奚王之众,抚其帐部,拟于国族,三也。有英雄之智者三:任国舅以耦皇族,崇乙室以抗奚王,列二院以制遥辇是已。观北面诸帐官,可以见之矣。遥辇九帐大常衮司。掌遥辇洼可汗、阻午可汗、胡剌可汗、苏可汗、鲜质可汗、昭古可汗、耶澜可汗、巴剌可汗、痕德堇可汗九世宫分之事。太祖受位于遥辇,以九帐居皇族一帐之上,设常衮司以奉之,有司不与焉。凡辽十二宫、五京,皆太祖以来征讨所得,非受之于遥辇也。其待先世之厚,蔑以加矣。辽俗东向而尚左,御帐东向,遥辇九帐南向,皇族三父帐北向。东西为经,南北为纬,故谓御营为横帐云。

  大常衮。亦曰敞稳。

  遥辇太师

  遥辇太保

  遥辇太尉

  遥辇司徒

  遥辇司空

  遥辇侍中,一作世烛。太宗会同元年置。

  敞史

  知事

  遥辇帐节度使司

  节度使

  节度副使

  遥辇糺详稳司

  遥辇糺详稳

  遥辇糺都监

  遥辇糺将军

  遥辇糺小将军

  遥辇克。官名未详。

  大国舅司。掌国舅乙室已、拔里二帐之事。太宗天显十年,合皇太后二帐为国舅司;圣宗开泰三年,又并乙室已、拔里二司为一帐。

  乙室已国舅大翁帐常衮。一作敞稳。

  乙室已国舅小翁帐常衮

  拔里国舅大父帐常衮

  拔里国舅少父帐常衮

  国舅太师

  国舅太保

  国舅太尉

  国舅司徒

  国舅司空

  敞史。太宗会同元年,改郎君为敞史。

  知事

  国舅乙室已大翁帐详稳司

  国舅详稳

  国舅都监

  国舅本族将军

  国舅本族小将军。兴宗重熙五年,枢密院奏,国舅乙室已小翁帐敞史,准大横帐及国舅二父帐,改为将军。

  国舅乙室已小翁帐详稳司

  国舅拔里大父帐详稳司

  国舅拔里少父帐详稳司

  国舅夷离毕司

  国舅夷离毕

  国舅左夷离毕

  国舅右夷离毕

  敞史

  国舅帐克

  国舅别部。世宗置。

  官制未详。

  国舅别部敞史。圣宗太平八年,见国舅别部敞史萧塔葛。

  渤海帐司。官制未详。

  渤海宰相

  渤海太保

  渤海挞马

  渤海近侍详稳司

  奚王府

  乙室王府。并见部族官。

  北面宫官

  辽建诸宫斡鲁朵,部族、蕃户,统以北面宫官。具如左。

  诸行宫都部署院。总契丹汉人诸行宫之事。

  诸行宫都部署

  知行宫诸部署司事

  诸行宫副部署

  诸行宫判官

  契丹行宫都部署司。总行在行军诸斡鲁朵之政令。

  契丹行宫都部署

  知契丹行宫都部署事

  契丹行宫副部署

  契丹行宫判官

  行宫诸部署司。掌行在诸宫之政令。

  行宫都部署

  行宫副部署

  行宫部署判官

  十二宫职名总目:

  某宫

  某宫使

  某宫副使

  某宫太师

  某宫太保

  某宫侍中。太宗会同元年置,亦曰世烛。

  某宫都部署司。掌本宫契丹军民之事。

  某宫都部署

  某宫副部署

  某宫判官

  某宫提辖司。官制未详。

  某宫马群司

  侍中

  敞史

  某石烈。石烈,县也。

  夷离堇。本名弥里马特本,改辛衮,会同元年升。

  麻普。本名达剌干,会同元年改。

  牙书。会同元年置。

  某瓦里。内族、外戚、世官犯罪,没入瓦里。

  抹鹘

  某抹里

  闸撒狘

  某得里,官名未详。

  太祖弘义宫

  太宗永兴宫

  世宗积庆宫

  应天皇太后长宁宫

  穆宗延昌宫

  景宗彰愍宫

  承天皇太后崇德宫

  圣宗兴圣宫

  兴宗延庆宫

  道宗太和宫

  天祚永昌宫

  孝文皇太弟敦睦宫

  文忠王府

  已上十二宫一府,都署、提辖、石烈、瓦里、抹里、得里等,并见《营卫志》。

  押行宫辎重夷离毕司。掌诸宫巡幸扈从辎重之事。

  夷离毕

  敞史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二·李心传
  卷八 桓帝·王夫之
  卷第二百七十·胡三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五十·佚名
  卷之七十七·佚名
  卷之十·佚名
  ●附录 水使公行状·宣若海
  顾觊之传·李延寿
  杨椿传·李延寿
  百济传·欧阳修
  孙元忠刘元父语·吴师道
  第六十六章 收拾不了的烂摊子·李宗仁
  第三章 唐虞的政治·吕思勉
  卷72·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集第十·钱谦益

    沈经历炼一十二首庚戌岁,虏薄城下,廷议乞贡事,群臣畏严氏,莫敢发言。纯甫越阶抗论,当从赵司业贞吉议,拒贡却虏。明日,上疏请得二万骑,护陵寝,通饷道,合勤王之旅,击其惰归,俾只轮不返。疏报闻,朝廷壮之。明年正

  • 道园遗稿卷二·虞集

    元 虞集 撰古诗七言【歌行杂句类】雪山图为刘伯温监宪赋我家成都雪山东公家张掖雪山北吴船谁载郑广文起写昆仑半天白张掖雪融草木长禾生垅亩多牛羊烽火连台拟楼观江海微茫秋练光著书东观夜如水太一燃藜照图史从游冠

  • 三集跋 刘统勳等·乾隆

    盖闻健运有常者天之道日新不已者圣之功仰惟我皇上勤政立教敷於训行宵旰之暇寄情六义本无逸之念课有恒之程自元旦以迄除夕篇无虚日编以纪年初二集所刻凡薄海艺林久已共亲日月之光华聆韺韶之声振矣兹自庚辰迨於辛卯复閲

  • 第七出 灯下搭歌·佚名

    【大迓鼓】(旦贴丑上)自细不出门,上元景致,今旦冥昏。娘仔恁且返,行来到只,不知值方。(合)原来(元来)正是广济桥门。(丑)呵娘亚,今冥满街满巷花灯,都不值(答)只广济门花灯可吝。(旦)李嫂,是也可吝。【长生道引】(旦贴)花灯可

  • 卷一百九十四 表三十四·赵尔巽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   表略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一·张岱

    勋戚殉难列传刘文炳巩永固卫时春·新乐侯刘文炳,海州人;以皇亲得封。闯贼破外城,先帝召文炳同驸马巩永固各率家丁二十余人,欲于崇文门突围而出;见贼数十万,城以外无隙地,返驾回宫。文炳歎曰:『身为戚臣,义不受辱,不可不与国同难

  • 卷下·郑亦邹

    成功自江南丧败,地蹙军孤。念永历亡在外,存亡不可知;第仿天佑、天复故事,孤持正朔,乃稍稍议迁。适红夷甲螺何斌负债走厦,盛陈沃野千里,为四省要害,横绝大海,实霸王之区;且言可取状。诸部群集,以险远为难;谈极日而不决。成功意锐,捩

  • 第二回 侈东封海上求仙 肆南游江中遇险·黄士衡

    话说秦始皇二十七年,下诏出巡。先到陇西、北地各处。一班将相群臣,随驾起行。所过地方,官吏闻得车驾将到,先期扫除道路,赶办供应,远出送迎。真是:翠华临幸,千乘万骑,护卫森严,一路风光,细说不尽!始皇尚嫌官道狭隘,往来不便。回宫之

  • 尚史卷三十·李锴

    列传八鲁诸臣传【上】司空无骇 【夷伯附】 展禽 【展喜附】无骇者公子展孙也为鲁司空隠公二年无骇帅师入极八年卒公子翚请谥与族公命以字为展氏【左传】其后有夷伯者为鲁大夫僖公十五年九月晦震夷伯之庙是也展获

  • 第五十卷 孝义 三·缪荃孙

    松 江 府 汉卞 崇卞崇,娄人。桓帝时,郡守薛固为法吏所诬,下廷尉,崇诣阙称冤。廷尉囚崇,楚毒备至,崇确然不挠,声枉弥厉。天子闻而奇之,乃赦固罪。(江南通志) 宋卫公佐卫公佐,字辅之,先世由汲县徙华亭。祖至,有文行

  • 通志卷八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周异姓世家第二越 赵 田氏越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苖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四·阿桂

    十二月辛邜上谕军机大臣曰温福攻得巴朗拉碉卡在事官兵俱属奋勉已降防交部议叙矣此次攻打贼碉满洲兵固为勇往向前但数仅二百此外分队进攻贵州兵颇觉得力其弁兵内如有奋勇出色者温福亦当查明奬防数人以示鼓励将偹内或有

  • 春秋集传纂例卷九·陆淳

    唐 陆淳 撰讳义例第三十四啖子曰公羊云春秋为贤者讳为尊者讳谷梁云为尊者讳耻为亲者讳疾为贤者讳过旧说隐讳也乃隐其恶耳若隐其恶何名为直笔乎葢讳避之也避其名而逊其辞以示尊敬也犹鲁讳具敖以乡名山非谓隐讳言鲁无

  • 四十六  迎敌祠·墨子

    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坛高八尺,堂密八;年八十者八人,主祭;青旗、青神长八尺者八,弩八,八发而止;将服必青,其牲以鸡。敌以南方来,迎之南坛,坛高七尺,堂密七;年七十者七人,主祭;赤旗、赤神长七尺者七,弩七,七发而止;将服必

  • 孟子卷四·朱熹

    宋 朱子 集注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古之明目者公输子名班鲁之巧人也规所以为员之器也矩所以为方之器

  • 卷五十·道世

    △报恩灾第五十一(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盖闻三宝恩重,慈荫四生;化育十方,等同一子。机无细而不临,智有来而必抚。遂使优填刻像,郁尔浮光;斯匿铸形,超然避席。自兹厥後,灵瑞倍兴。嘉声弥盛,靡草从风。念则罪灭福生,敬则德隆终古。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五·智旭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五之一古歙门人成时编辑【寄母】【寄剃度雪岭师】【上阇梨古德师】【答茂林律主】【答志隆】【答博山无异师伯】【答水林二书】【寄了因】【与曹源三书】【答曹源二书】【寄壁如兄】【寄归一兄】

  • 奇门法窍·佚名

    奇门遁甲是一种极为严密,能够重复的多维、立体、运动数理模型,时间、空间、数理为其三大要素,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和渗透,密不可分。一般说来,奇门遁甲有飞盘和转盘两种不同的排局方法,分属两个不同的流派。近年来,许多奇门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