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八·列传第十八

    萧敌烈(拔剌) 耶律盆奴 萧 排押(恒德 匹敌) 耶律资忠 耶律瑶质 耶律弘古 高正 耶律的琭 大康乂

  萧敌烈,字涅鲁衮,宰相挞烈四世孙。识度弘远,为乡里推重。始为牛群敞史。帝闻其贤,召入侍,迁国舅详稳。统和二十八年,帝谓群臣曰:“高丽康肇弑其君诵,立诵族兄询而相之,大逆也。宜发兵问其罪。”群臣皆曰可。敌烈谏曰:“国家连年征讨,士卒抏敝。况陛下在谅阴,年谷不登,创痍未复。岛夷小国,城垒完固,胜不为武,万一失利,恐贻后悔。不如遣一介之使,往问其故。彼若伏罪则已;不然,俟服除岁丰,举兵未晚。”时令已下,言虽不行,识者韪之。明年,同知左夷离毕事。改右夷离毕。开泰初,率兵巡西边。时夷离堇部下闸撒狘扑里、失室、勃葛率部民遁,敌烈追擒之,令复业,迁国舅详稳。从枢密使耶律世良伐高丽。还,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拜上京留守。敌烈为人宽厚,达政体,廷臣皆谓有王佐才。汉人行宫都部署王继忠荐其材可为枢密使,帝疑其党而止。为中京留守,卒。族子忽古,有传。弟拔剌。

  拔剌,字别勒隐。多智,善骑射。开泰间,以兄为右夷离毕,始补郎君,累迁奚六部秃里太尉。太平末,大延琳叛,拔剌将北、南院兵往讨,遇于蒲水,南院兵少却。至手山,复与贼遇。拔剌乃易两院旗帜,鼓勇力战,破之。上闻,以手诏褒奖,赐内厩马。重熙中,迁四捷军详稳,谢事归乡里。数岁,起为昭德军节度使,寻改国舅详稳,卒。

  耶律盆奴,字胡独堇,惕隐涅鲁古之孙。景宗时,为乌古部详稳,政尚严急,民苦之。有司以闻,诏曰:“盆奴任方面寄,以细故究问,恐损威望。”寻迁马群太保。统和十六年,隐实燕军之不任事者,汰之。二十八年,驾征高丽,盆奴为先锋。至铜州,高丽将康肇分兵为三以抗我军:一营于州西,据三水之会,肇居其中;一营近州之山;一附城而营。盆奴率耶律弘古击破三水营,擒肇,李玄蕴等军望风溃。会大军至,斩三万余级,追至开京,破敌于西岭。高丽王询闻边城不守,遁去。

  盆奴入开京,焚其王宫,乃抚慰其民人。上嘉其功,迁北院大王,薨。

  萧排押,字韩隐,国舅少父房之后。多智略,能骑射。统和初,为左皮室详稳,讨阻卜有功。四年,破宋将曹彬、米信兵于望都。凡军事有疑,每预参决。寻总永兴宫分糺及舍利、拽剌、二皮室等军,与枢密使耶律斜轸收复山西所陷城邑。是冬,攻宋,隶先锋,围满城,率所部先登,拔之,改南京统军使。尚卫国公主,拜驸马都尉,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十三年,历北、南院宣徽使。条上时政得失及赋役法,上嘉纳焉。十五年,加政事令,迁东京留守。二十二年,复攻宋,将渤海军,下德清军。后萧挞凛卒,专任南面事。宋和议成,为北府宰相。圣宗征高丽,将兵由北道进,至开京西岭,破敌兵,斩数千级。高丽王询惧,奔平州。排押入开京,大掠而还。帝嘉之,封兰陵郡王。开泰二年,以宰相知西南面招讨使。五年,进王东平。排押为政宽裕而善断,诸部畏爱,民以殷富,时议多之。七年,再伐高丽,至开京,敌奔溃,纵兵俘掠而还。渡茶、陀二河,敌夹射,排押委甲仗走,坐是免官。太平三年,复王豳,薨。弟恒德。

  恒德,字逊宁。有胆略而善谋。统和元年,尚越国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南面林牙。从宣徽使耶律阿没里征高丽还,改北面林牙。会宋将曹彬、米信侵燕,耶律休哥与恒德议军事,多见信用,为东京留守。六年,上攻宋,围沙堆,恒德独当一面。城上矢石如雨,恒德意气自若,督将士夺其陴。城陷,中流矢,太后亲临视,赐药。攻长城口,复先登,太后益多其功。时高丽未附,恒德受诏,率兵拔其边城。王始惧,上表请降。十二年八月,赐启圣竭力功臣。从都部署和朔奴讨兀惹,未战,兀惹请降。恒德利其俘获,不许。兀惹死战,城不能拔。和朔奴议欲引退,恒德曰:“以彼倔强,吾奉诏来讨,无功而还,诸部谓我何!若深入多获,犹胜徒返。”和朔奴不得已,进击东南诸部,至高丽北鄙。比还,道远粮绝,士马死伤者众,坐是削功臣号。十四年,为行军都部署,伐蒲卢毛朵部。还,公主疾,太后遣宫人贤释侍之,恒德私焉。公主恚而薨,太后怒,赐死。后追封兰陵郡王。子匹敌。

  匹敌,字苏隐,一名昌裔。生未月,父母俱死,育于禁掖。既长,尚秦晋王公主,拜驸马都尉,为殿前副点检。统和八年,改北面林牙。太平四年,迁殿前都点检,出为国舅详稳。九年,渤海大延琳叛,劫掠邻部,与南京留守萧孝穆往讨。孝穆欲全城降,乃筑重城围之,数月,城中人阴来纳款,遂擒延琳,东京平,以功封兰陵郡王。十一年,圣宗不豫。先是,钦哀与仁德皇后有隙,以匹敌尝为后所爱,忌之。时护卫冯家奴上变,诬后弟浞卜与匹敌谋逆,以皇后摄政,徐议当立者。公主窃闻其谋,谓匹敌曰:“尔将无罪被戮。与其死,何若奔女直国以全其生!”匹敌曰:“朝廷讵肯以飞语害忠良?宁死弗适他国。”及钦哀摄政,杀之。

  耶律资忠,字沃衍,小字札剌,系出仲父房。兄国留善属文,圣宗重之。时妻弟之妻阿古与奴通,将奔女直国,国留追及奴,杀之,阿古自经。阿古母有宠于太后,事闻,太后怒,将杀之。帝度不能救,遣人诀别,问以后事。国留谢曰:“陛下悯臣无辜,恩漏九泉,死且不朽!”既死,人多冤之。在狱着《兔赋》、《寤寐歌》,为世所称。

  资忠博学,工辞章,年四十未仕。圣宗知其贤,召补宿卫。数问以古今治乱,资忠对无隐。开泰中,授中丞,眷遇日隆。初,高丽内属,取女直六部地以赐。至是,贡献不时至,诏资忠往问故。高丽无归地意。由是权贵数短于上,出为上京副留守。三年,再使高丽,留弗遣。资忠每怀君亲,辄有着述,号《西亭集》。帝与群臣宴,时一记忆曰:“资忠亦有此乐乎?”九年,高丽上表谢罪,始送资忠还。帝郊迎,同载以归,命大臣宴劳,留禁中数日。谓曰:“朕将屈卿为枢密,何如?”资忠对曰:“臣不才,不敢奉诏。”乃以为林牙,知惕隐事。初,资忠在高丽也,弟昭为着帐郎君,坐罪没家产。至是,乃复横帐,且还旧产,诏以外戚女妻之。是时,枢密使萧合卓、少师萧把哥有宠,资忠不背俯附,诋之。帝怒,夺官。数岁,出知来远城事,历保安、昭德二军节度使。圣宗崩,表请会葬。既至,伏梓宫大恸曰:“臣幸遇圣明,横被构谮,不获尽犬马报。”气绝而苏,兴宗命医治疾。久之,言国舅侍中无忧国心,陛下不当复用唐景福旧号,于是用事者恶之,遣归镇,卒。弟昭,有传。

  耶律瑶质,字拔里堇,积庆宫人。父侯古,室韦部节度使。瑶质笃学廉介,有经世志。统和十年,累迁至积庆宫使。圣宗尝谕瑶质曰:“闻卿正直,是以进用。国有利害,尔言宜无所隐。”由是所陈多见嘉纳。上征高丽,破康肇军于铜州,瑶质之力为多。王询乞降,群臣议皆谓宜纳。瑶质曰:“王询始一战而败,遽求纳款,此诈耳,纳之恐堕其奸计。待其势穷力屈,纳之未晚。”已而询果遁,清野无所获。其众阻险而垒,攻之不下,瑶质以计降之。擢拜四蕃部详稳。时招讨使耶律颇的为总官,瑶质耻居其下,上表曰:“臣先朝旧臣,今既垂老,乞还新命,觊得常侍左右。”帝曰:“朕不使汝久处是任。”且命无隶招讨,得专奏事到部。戢暴怀善,政绩显着。卒于官。

  耶律弘古,字盆讷隐,遥辇鲜质可汗之后。统和初,尝以军事任为拽剌详稳,寻徙南京统军使。十三年,徇地南鄙,克敌于四岳桥,斩首百余级。攻宋,以战功迁东京留守,封楚国公。后伐高丽,副先锋耶律盆奴,擒康肇于铜州。三十年,西北部叛,从南府宰相耶律奴瓜讨之。及典禁军,号令整肃,诸部多降。寻迁侍中,卒。

  高正,不知何郡人。统和初,举进士第,累迁枢密直学士。上将伐高丽,遣正先往谕意。及还,迁右仆射。时高丽王询表请入觐,上许之,遣正率骑兵千人迓之。馆于路,为高丽将卓思正所围。正以势不可敌,与麾下壮士突围出,士卒死伤者众。上悔轻发,释其罪。明年,迁工部侍郎,为北院枢密副使。开泰五年卒。

  耶律的琭,字耶宁,仲父房之后。习兵事,为左皮室详稳。统和二十八年,伐高丽,的琭率本部军与盆奴等擒康肇、李玄蕴于铜州。帝壮之曰:“以卿英才,为国戮力,真吾家千里驹也!”乃赐御马及细铠。明年,为北院大王,出为乌古敌烈部都详稳。年七十二卒。

  大康乂,渤海人。开泰间,累官南府宰相,出知黄龙府,善绥抚,东部怀服。榆里底乃部长伯阴与榆烈比来附,送于朝。且言蒲卢毛朵界多渤海人,乞取之。诏从其请。康乂领兵至大石河驼准城,掠数百户以归。未几卒。

  论曰:高句骊弑其君诵而立询,辽兴问罪之师,宜其箪食壶浆以迎,除舍以待;而乃乘险旅拒,俾智者竭其谋,勇者穷其力。虽得其要领,而端端独居一海之中自若也。岂服人者以德而不以力欤?况乎残毁其宫室,系累其民人,所谓以燕伐燕也欤?呜呼!朱崖之弃,捐之之力也,敌烈之谏有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八 氐胡·沈约
  表第十 宗室世系·欧阳修
  卷二百四十四 熙寧六年(癸丑,1073)·李焘
  ●卷十一·徐梦莘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五十三·佚名
  尚史卷十八·李锴
  卷二十一·宇文懋昭
  四、清代诸家后汉书辑本序跋及目录·周天游
  二七 两个明堂·周作人
  王弘贽传·欧阳修
  朱荣传·张廷玉
  通制条格卷第三·拜住
  34.燕昭王求贤·林汉达
  5.大禹治水·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耶律中书令楚材(湛然居士集)·顾嗣立

    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金尚书右丞履之子也。生三岁而孤,比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衍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如宿构者。贞佑初,辟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都,闻其名召见,处之左右,呼为吾图撒合里而不名

  • 第三折·关汉卿

    (正旦上,云)妾身谢天香。自从进到钱大尹相公宅内,又早三年光景,将我那歌妓之心消磨尽了也。(唱) 【正宫】【端正好】往常我在风尘为歌妓,止不过见了那几个筵席,到家来须做个自由鬼;今日个打我在无底磨牢笼内! 【滚绣球】到早起过

  • 过时·戴望舒

    说我是一个在怅惜着,怅惜着好往日的少年吧,我唱着我的崭新的小曲,而你却揶揄:多么“过时!”是呀,过时了,我的“单恋女”都已经变作妇人或是母亲,

  • 卷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十五高适适字达夫沧州蓚人少濩落不事生产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诵举有道科授封丘尉哥舒翰表为左骁骑兵曹掌书记禄山乱拜监察御史及翰兵败奔赴行在迁侍御史歴迁至劒南西川

  • 列传第二十七 王秀之王慈蔡约陆慧晓顾宪之萧惠基·萧子显

    王秀之,字伯奋,琅邪临沂人也。祖裕,宋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父瓒之,金紫光禄大夫。秀之幼时,裕爱其风采。起家着作佐郎,太子舍人。父卒,为庵舍于墓下持丧,服阕复职。吏部尚书褚渊见秀之正洁,欲与结婚,秀之不肯,以此频转为两府外

  • 第四十四回 忍签约丧权辱国 倡改制立会筹安·蔡东藩

      却说日本政府,因中国未肯承认全案,竟用出最后手段,胁迫袁政府。自陆总长提交最后答复后,日本下动员令,宣言关东戒严。驻扎山东、奉天的日兵,预备开战,渤海口外的日舰,亦预备进行,各埠日商,纷纷回国,似乎即日决裂,各国公使,亦

  • 仁宗昭皇帝宝训序·杨士奇

    朕惟帝王治天下仁恤苍生为祈天永命之本是之谓成德制礼乐法度为维持之具以传子孙是之谓成宪继统序者钦承之以求无爽于成德无愆于成宪用保天下国家于悠久是之谓继述越古稽昔夏商周之世禹汤文武肇于前皆有贤子孙绍于后历

  • 金佗续编卷十一·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十一宋 岳珂 撰丝纶传信録卷十绍兴十年令差人体探顺昌府金人之聚粮指实省劄权发遣夀春府孙晖奏十月十六日据本府差出干事人丁洪张立回府供责先於今月初七日蒙难离府前去已北干事至十一日早假

  • 御制读前汉书汲黯传·班固

    御制读前汉书汲黯传踞厠视侍中如孟说各殊刘云当从孟吾亦云然乎【汉书注如淳以厠为溷孟康以厠为牀边侧孟说似属近理可从不则常人登溷尚知避人况人主乎即令宴见何难少须乃有听其就溷入视之事曲解相沿盖特泥沛公如厠之文

  • ●竹窗三笔序·袾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笔焉。时有所见。笔焉。从初至再。成二帙矣。兹度八旬。颇知七十九年之非。而自觉其心之未悄。然也。奈何久仆乐生之堂。无能勤赵老之屦。于是一榻而走千山。寸晷而游神于百

  • 目録·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御纂性理精义目録     儒家类卷一太极图说 通书卷二西铭 正蒙卷三皇极经世卷四易学啓蒙卷五家礼卷六律吕新书卷七学类一小学 总论为学之方 立志 存养 省察卷八学类二致知 力行

  • 卷十六·道世

    △弥勒部第五(此别五部)▲述意部第一惟大觉世雄,随机利物。巧施现权之教,以救将来之急。时经末代,命同风烛。逐要利生,无过见佛。以释尊遗嘱:於我法中所修行者,并付慈氏,令悟圣果。大圣殷勤,理固无妄。一念相值,终隔四流。结妙愿

  • 广说品第二十四·佚名

    虽说百伽陀,句义不周正。不如解一句,闻乃得解脱。虽说百伽陀,不明有何益。不如解一义,闻乃得止息。虽解多伽陀,不行无所益。不如行一句,习行可得道。若人寿百岁,毁戒意不息。不如一日中,供养持戒人。若人寿百岁,懈怠劣精进。不

  •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太虚

    ──十一年四月在黄陂木兰女学讲──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拂逆之境,若欲解脱出离,则有讲求佛法之必要。此不但讲求佛法为然,凡吾人所云为动作,皆因解决现前困境而发动,如饥求食,寒求衣,住求房屋等

  • 志略·别庵性统

    妙喜杲祖集人天眼目。已自引蔓牵枝。高峰老人纂要之出。得非画蛇添足耶。是以铁祖有密授之戒。老人示寂几二十年。语录已经重刻。而纂要真本重扃笥中。非吝也。无如家贼难防。向因燕京翠崖典藏钥时。请稿重述。同寮辈

  • 天边灯塔·凡尔纳

    《天边灯塔》(Le Phare du bout du monde)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全书共15章。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大西洋与太平洋交界处的埃斯塔多斯岛因其偏僻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变化多端的气候条件而成为了那一带海难事故

  •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郁达夫

    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所著《微雪的早晨》等短片小说26篇。郁达夫的小说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的伤感气质,如同他的人一样,但那并不是灰色而颓废的,因为文章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明朗的,他的小说多有性描写,在封建的中国引起了

  • 金刚决疑·德清

    亦称《金刚经决疑》。佛典注疏。明德清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的注释书。作者在前言中称,《金刚经》“解者极多,都不合佛意。独西域天亲菩萨以二十七疑分经极是”。故本书注解“先出疑在本文(指经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