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列传第三十九·伶官

    ◎伶官

  ○罗衣轻

  伶,官之微者也。《五代史》列镜新磨于《传》,是必有所取矣。辽之伶官当时固多,然能因诙谐示谏,以消未形之乱,惟罗衣轻耳。孔子曰:“君子不以人废言。”是宜传。

  罗衣轻,不知其乡里。滑稽通变,一时谐谑,多所规讽。兴宗败于李元昊也,单骑突出,几不得脱。先是,元昊获辽人,辄劓其鼻,有奔北者惟恐追及。故罗衣轻止之曰:“且观鼻在否?”上怒,以毳索系帐后,将杀之。太子笑曰:“打诨底不是黄幡绰!”罗衣轻应声曰:“行兵底亦不是唐太宗!”上闻而释之。上尝与太弟重元狎昵,宴酣,许以千秋万岁后传位。重元喜甚,骄纵不法。又因双陆,赌以居民城邑。帝屡不竞,前后已偿数城。重元既恃梁孝王之宠,又多郑叔段之过,朝臣无敢言者,道路以目。一日复博,罗衣轻指其局曰:“双陆休痴,和你都输去也!”帝始悟,不复戏。清宁间,以疾卒。

  ◎宦官

  ○王继恩 赵安仁

  《周礼》,寺人掌中门之禁。至巷伯诗列于《雅》,勃貂功着于晋,虽忠于所事,而非其职矣。汉、唐中世,窃权蠹政,有不忍言者,是皆宠遇之过。辽宦者二人,其贤不肖皆可为后世鉴,故传焉。

  王继恩,棣州人。睿智皇后南征,继恩被俘。初,皇后以公私所获十岁已下儿容貌可观者近百人,载赴凉陉,并使阉为竖,继恩在焉。聪慧,通书及辽语。擢内谒者、内侍左厢押班。圣宗亲政,累迁尚衣库使、左承宣、监门卫大将军、灵州观察使、内库都提点。继恩好清谈,不喜权利,每得赐赉,市书至万卷,载以自随,诵读不倦。每宋使来聘,继恩多充宣赐使。后不知所终。

  赵安仁,字小喜,深州乐寿人,自幼被俘。统和中,为黄门令、秦晋国王府祗候。王薨,授内侍省押班、御院通进。开泰八年,与李胜哥谋奔南土,为游兵所擒。初,仁德皇后与钦哀有隙,钦哀密令安仁伺皇后动静,无不知者。仁德皇后威权既重,安仁惧祸,复谋亡归。仁德欲诛之,钦哀以言营救。圣宗曰:“小喜言父母兄弟俱在南朝,每一念,神魂陨越。今为思亲,冒死而亡,亦孝子用心,实可怜悯。”赦之。重熙初,钦哀摄政,欲废帝,立少子重元。帝与安仁谋,迁太后庆州守陵,授安仁左承宣、监门卫大将军,充契丹汉人渤海内侍都知,兼都提点。会上思太后,亲驭奉迎,太后责曰:”汝负万死,我尝营救。不望汝报,何为离间我母子耶!”安仁无答。后不知所终。

  论曰:名器所以砺天下,非贤而有功则不可授,况宦者乎!继恩为内谒者,安仁为黄门令,似矣,何至溺于私爱,而授以观察使、大将军耶?《易》曰:“负且乘,致寇至。”此安仁所以不克有终,继恩幸而免欤?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八·刘昫
  卷一百十四·列传第四十四·逆臣下·脱脱
  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五十七·脱脱
  第十回 践夙约一方解职  借外债四国违言·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佚名
  卷之六·佚名
  西汉年纪卷十九·王益之
  卷十八·王当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纪昀
  第十二节赌博·佚名
  一三一七 谕内阁文渊阁着交提举阁事一人专管并全书嗣后毋庸曝晒·佚名
  宋仁宗皇帝〔御书「忠孝」〕题诗·林献堂
  殷孝祖传·沈约
  陶弘景传·姚思廉
  茅成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二出 买药·陆采

    【北点绛唇】〔末上〕雪霁梅梢。霜风弄晓。银蟾小。一派笙箫。引出蓬莱岛。小道乃陕西茅山仙子位下一个徒弟是也。自幼随师父隐居山中。修眞养性。服药求仙。受天外之逍遥。避人间之喧扰。自是一般受用。怎见得受用

  • 庾吉甫·隋树森

    庾吉甫,名天锡,亦作天福,大都(今北京)人。曾任中书省掾,除员外郎、中山(今河北定州市)府判。生卒年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于"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之列。明·贾仲明在马致

  • 卷十二·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二     元 方回 编秋日类 悲哉秋之为气宋玉之辞极矣後之作者悲秋为多中秋九日诗不尽入节序及泛述秋兴秋怀精於言秋者属此 五言【六十首】 秋日二首         唐太宗 爽气澄

  • 列传二十一·薛居正

    张宪,字允中,晋阳人,世以军功为牙校。宪始童丱,喜儒学,励志横经,不舍昼夜。太原地雄边服,人多尚武,耻于学业,惟宪与里人药纵之精力游学,弱冠尽通诸经,尤精《左传》。尝袖行所业,谒判官李袭吉,一见欣叹。既辞,谓宪曰:“子勉之,将来必成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佚名

    正德元年二月辛亥朔大学士刘健等言经筵日讲所以缉熙 圣学收存心养性之功日新 圣德为制治保邦之本诚今日之急务也近奉 旨以二月初二日肇开经筵其细密功夫必资日讲去年十一月内已从臣等所请至十二月十四日以天寒暂免臣

  • 吴成传·张廷玉

    吴成,辽阳人,初名买驴。父亲吴通伯,是元朝辽阳行省右丞。太祖时期,通伯父子随观童一起来归降。买驴改为现名,充任总旗,多次随从大军出塞。建文元年(1399),他被授予永平卫百户。后来投降燕王,随从作战,都有功,三次升级,任为都指挥

  • 食货三·徐松

    营田【宋会要】绍兴十年二月十八日,臣寮言:「天下之费,莫甚于养兵,以其大利,所支甚费所支:原作,「支所」,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一二改。,非屯田则不可么。窃以荆州之赋仰给于营田者,岁省县官之半,愿诏诸大将取荆州已试之效,各于军中

  • 卷十七 十七之三·孔颖达

    《假乐》,嘉成王也。假音暇。[疏]《假乐》四章,章六句。○正义曰:作《假乐》诗者,所以嘉美成王也。经之所云,皆是嘉也。正诗例不言美,以见为经之正,因训假为嘉,故转经以见义,且乘上篇为次,以其能守成功,故于此嘉美之也。假乐君子

  • 立教篇 第十二 凡十七条·范立本

    子曰:“立身有义而孝为本,丧祀有礼而哀为本。战阵有列而勇为本,治政有理而农为本。居国有道而嗣为本,生财有时而力为本。”《景行录》云:“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要,曰俭与勤。”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

  • 卷四十三·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三     婺源江永撰諸侯遷廟    吉禮十補經【此篇出大戴禮】成廟將遷之新廟君前徙三日齊祝宗人及從者皆齊【謂親過高祖則毁廟以昭穆遷之】右將遷齊 記作王壞廟有時日於練焉壞廟壞

  • 卷二·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曲礼上第一之二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长上声操七刀反】正义郑氏康成曰从犹就也长者问当谢不敏若曾子之为【案孝经孔子问

  • 阿閦佛国经弟子学成品第三·佚名

    佛复语舍利弗。阿閦如来说法时。於一一说法之中。不可计无央数人。随律之行至。有作阿罗汉道证者,如是比无央数诸弟子聚会。及复得八惟务禅者,阿閦如来佛刹诸弟子众不可复计。佛语舍利弗。我都不见持计者与挍计。巨能计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八·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我念过去佛出世 号曰勇猛精进尊 劫名花积妙可观 最上世界名善见 八万四千莲花出 有佛出现彼劫中 世界犹如兜率天 所须饮食皆如意 彼无

  • 卷第二十·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七(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三) 赵州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

  • 醉经楼集·唐伯元

    《醉经楼集》为晚明唐伯元手编之诗文集。唐伯元,字仁卿,号曙台,明广东澄海人。万历二年进士,曾任地方知县与朝廷部司官员。师事吕怀,崇尚朱子学,反对阳明学,曾上书反对王阳明从祀文庙。唐伯元是晚明政界、儒林中的知名人物。

  • 火珠林·麻衣道者

    古代占验术书。旧题五代末宋初麻衣道者撰。此书专述以三钱代蓍之占筮术,即西汉京房所传之遗法。《文献通考经籍志·子部·占筮类》载有《火珠林》一卷。《朱子语类》:“古之卜筮,恐不如今日所谓‘火珠林’之类否?”陈

  • 鲍参军集注·鲍照

    南朝宋诗文别集。鲍照著。钱振伦注。黄节补注诗集并集说。钱仲联增补、集说并校。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出版。全书分6卷。卷1为赋、表、疏,卷2为启、书、颂、铭、文。这两卷均为钱振伦注,钱仲联补注、集说并校。

  • 鸳湖用禅师语录·鸳湖妙用

    鸳湖用禅师语录,清妙用说,悟进.悟元等编。卷首有序。卷上收住福建宁府普明禅寺语录、机缘、拈古、颂古、像赞、法语,卷下收书启、偈颂、杂著、行状、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