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本纪第十八

    兴宗一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讳宗真,字夷不堇,小字只骨。圣宗长子,母曰钦哀皇后萧氏。上始生,齐天皇后取养之。幼而聪明,长而魁伟,龙颜日角,豁达大度。善骑射,好儒术,通音律。三岁封梁王。太平元年,册为皇太子。十年六月,判北南院枢密使事。

  十一年夏六月己卯,圣宗崩,即皇帝位于柩前。壬午,尊母元妃萧氏为皇太后。甲申,遣使告哀于宋及夏、高丽。是年,御宣政殿放进士刘贞等五十七人。辛卯,大赦,改元景福。乙未,奉大行皇帝梓宫,殡于永安山太平殿。辛丑,皇太后赐驸马萧鉏不里、萧匹敌死,围场都太师女直着骨里、右祗候郎君详稳萧延留等七人皆弃市,籍其家,迁齐天皇后于上京。秋七月丙午朔,皇太后率皇族大临于太平殿。高丽遣使吊慰。上召晋王萧普古等饮博,夜分乃罢。丁未,击鞠。戊申,以耶律韩八为左夷离毕,特末里为左祗候郎君详稳,横帐郎君乐古权右祗候郎君祥稳。己酉,以耶律郑留为于厥迪烈都详稳,高八为右皮室详稳。庚戌,赈蓟州民饥。癸丑,诏写大行皇帝御容。甲寅,录囚。以观察姚居信为上将军。建庆州于庆陵之南,徙民实之,充奉陵邑。乙卯,以比岁丰稔,罢给东京统军司粮。丁巳,上谒大行皇帝御容,哀恸久之。因诏写北府宰相萧孝先、南府宰相萧孝穆像于御容殿。以萧阿姑轸为东京留守。丁卯,谒太平殿,焚先帝所御弓矢。幸晋王普古第视疾。辛未,录囚。壬申,上谒神主帐,时奥隈萧氏始入宫,亦命拜之。八月壬午,迁大行皇帝梓宫于菆涂殿。九月戊申,躬视庆陵。庚戌,问安于皇太后。辛亥,宋遣王随、曹仪致祭,王甗、许怀信、梅询、张纶来慰两宫,范讽、孙继业贺即位,孔道辅、魏昭文贺皇太吊后册礼。戊午,焚弧矢、鞍勒于菆涂殿。庚申,夏国遣使来慰。庚午,以宋使吊祭,丧服临菆涂殿。甲戌,遣御史中丞耶律翥、司农卿张确、详稳耶律励、四方馆使高维翰谢宋吊慰。冬十月戊寅,宰臣吕德懋薨。癸未,杀鉏不里党弥勒奴、观音奴等。丙戌,遣工部尚书高德顺、崇禄卿李可封致先帝遗物于宋;以右领军卫上将军耶律逊、少府监马惮充皇太后谢宋使;右监门卫上将军耶律元载、引进使魏永充皇帝谢宋使。丁酉,夏国遣使来赙。戊戌,以萧革、赵为果、耶律郁、马保业充来岁贺宋正旦使副。闰月辛亥,谒菆涂殿,阅玄宫閟器。有司请以生辰为永寿节,皇太后生辰为应圣节,从之。辛酉,阅新造铠甲。丁卯,振黄龙府饥民。十一月壬辰,上率百僚奠于菆涂殿。出大行皇帝服御、玩好焚之。纵五坊鹰鹘。甲午,葬文武大孝宣皇帝于庆陵。乙未,祭天地。问安皇太后。丙申,谒庆陵,以遗物赐群臣,名其山曰庆云,殿曰望仙。十二月癸丑,至自庆陵。皇太后听政,帝不亲庶务,群臣表请,不从。是岁,以兴平公主下嫁夏国王李德昭子元昊,以元昊为夏国公、驸马都尉。

  重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皇太后御正殿,受帝与群臣朝。宋遣任布、王遵范、陈琰、王克善来贺。乙亥,宋遣郑向、郭遵范来贺永寿节。丁丑,如雪林。二月,大蒐。三月壬申朔,尚父、漆水郡王敌烈复为惕隐。是春,皇太后诬齐天皇后以罪,遣人即上京行弑。后请具浴以就死,许之。有顷,后崩。夏四月乙巳,清暑别辇斗。秋七月,猎平地松林。以萧达溥、王英秀、萧麓、张素羽充来岁贺宋正旦生辰使。八月丙午,驻跸剌河源。皇子洪基生。冬十月己酉,幸中京。十一月己卯,帝率群臣上皇太后尊号曰法天应运仁德章圣皇太后;群臣上皇帝尊号曰文武仁圣昭孝皇帝。大赦,改元重熙。癸未,宋遣刘随、王德本来贺应圣节。以杨佶为翰林承旨。丙戌,夏国遣使来贺。辛卯,五国酋长来贡。夏国王李德昭薨,册其子夏国公元昊为夏国王。十二月庚戌,宋遣胥偃、王从益、崔暨、张怀志来贺来岁正旦;又遣杨日严、王克纂来贺永寿节。以北大王耶律求翰同平章事。是年,放进士刘师贞等五十七人。

  二年春正月庚辰,东幸。乙酉,夏国遣使来贡。壬辰,女直详稳台押率所部来贡。宋遣曹琮来告母后刘氏哀,章得象、安继昌来馈母后遗物。即遣兴圣宫使耶律寿宁、给事中知制诰李奎充祭奠使;天德军节度使耶律卿宁、大理卿和道亨、河西军节度使耶律嵩、引进使马世卿充两宫吊慰。秋七月甲子朔,以耶律楚、高升、耶律迪、王惟允充两宫贺宋生辰使副,以耶律师古、刘五常充贺宋来岁正旦使副。八月丁酉,幸温泉宫。乙卯,遣使阅诸路禾稼。冬十一月甲申,宋遣刘宝、符忠、李昭述、张茂实等来谢慰奠。十二月乙未,宋遣丁度、王继凝来贺应圣节。乙酉,禁夏国使沿路私市金、铁。甲寅,宋遣章频、李懿、王冲睦、张纬、李绂、李继一来贺永寿节及来岁正旦。庚申,以北府宰相萧孝先为枢密使。

  三年春正月丁卯,宋使章频卒,诏有司赙赠,命近侍护丧以归。辛卯,如春水。二月壬辰朔,以北院枢密使萧普古为东京留守。戊申,耶律大师奴有侍襁褓恩,诏入属籍。夏四月甲寅,振耶迷只部。五月庚申朔,清暑沿柳湖。是月,皇太后还政于上,躬守庆陵。六月己亥,以萧普古为南院枢密使。秋七月戊子朔,上始亲政,以耶律庶徵、刘六符、耶律睦、薄可久充贺宋来岁正旦使副。壬辰,如秋山。冬十月已未,驻跸中会川。十二月,宋遣段少连、杜仁赞来贺来岁正旦,杨偕、李守忠来贺永寿节。

  四年春正月庚寅,如耶迷只里。三月乙酉朔,立皇后萧氏。夏四月甲寅朔,如凉陉。五月庚子,清暑散水源。六月癸丑朔,皇子宝信奴生。以耶律信、吕士宗、萧衮、郭揆充贺宋生辰及来岁正旦使副。秋七月壬午朔,猎于黑岭。九月乙酉,驻跸长宁淀。冬十月,如王子城。十一月壬午,改南京总管府为元帅府。乙酉,行柴册礼于白岭,大赦。加尚父耶律信宁、政事令耶律求翰耆宿赞翊功臣。十二月癸丑,诏诸军炮、弩、弓、剑手以时阅习。庚申,宋遣郑戬、柴贻范、杨日华、张士禹来贺永寿节及正旦。

  五年春正月甲申,如鱼儿泺。枢密使萧延宁请改国舅乙室小功帐敞史为将军,从之。夏四月庚申,以潞王查葛为南府宰相,崇德宫使耶律马六为惕隐。甲子,幸后弟萧无曲第,曲水泛觞赋诗。丁卯,颁新定条制。己巳,上与大臣分朋击鞠。五月甲午,南幸。丁未,如胡土白山清暑。庚申,幸北院大王高十行帐拜奥,赐银绢。壬戌,诏修南京宫阙府署。秋七月辛丑,录囚。耶律把八诬其弟韩哥谋杀己,有司奏当反坐。临刑,其弟泣诉:“臣惟一兄,乞贷其死。”上悯而从之。九月癸巳,猎黄花山,获熊三十六,赏猎人有差。冬十月丁未,幸南京。辛亥,曲赦析津府境内囚。壬子,御元和殿,以《日射三十六熊赋》、《幸燕诗》试进士于廷,赐冯立、赵徽四十九人进士第。以冯立为右补阙,赵徽以下皆为太子中舍,赐绯衣、银鱼,遂大宴。御试进士自此始。宋遣宋郊、王世文来贺永寿节。甲子,宰臣张俭等请幸礼部贡院,欢饮至暮而罢,赐物有差。以耶律祥、张素民、耶律甫、王泽充贺宋生辰正旦使副。

  六年春正月丁丑,西幸。三月戊寅,以秦王萧孝穆为北院枢密使,徙封吴王;晋王萧孝先为南京留守。夏四月,猎野狐岭。闰月,猎龙门县西山。五月己酉,清暑炭山。以耶律韩八为北院大王,萧把哥左夷离毕,王子郎君详稳鼻姑得林牙,签北面事耶律涅哥同签点检司。甲寅,录囚。以南大王耶律信宁故匿重囚及侍婢赃污,命挞以剑脊而夺其官;都监坐阿附及侍婢罪,皆论死,诏贷之。丙辰,以耶律信宁为西南路招讨使。庚申,出飞龙厩马,赐皇太弟重元及北、南面侍臣有差。癸亥,以上京留守耶律胡睹衮为南大王,平章事萧查剌宁上京留守,侍中管宁行宫都部署,耶律蒲奴宁乌古迪烈得都详稳。甲子,以上京留守耶律洪古为北院大王。六月壬申朔,以善宁为殿前都点检,护卫太保耶律合住兼长宁宫使,萧阿剌里、耶律乌鲁斡、耶律和尚、萧韩家奴、萧特里、萧求翰为各宫都部署。上酒酣赋诗,吴国王萧孝穆、北宰相萧撒八等皆属和,夜中乃罢。己卯,祀天地。癸未,赐南院大王耶律胡睹衮命,上亲为制诰词,并赐诗以宠之。丙申,以北院大王侯哂为南京统军使。秋七月辛丑朔,以北、南枢密院狱空,赏赉有差。壬寅,以皇太弟重元生子,赐诗及宝玩器物,曲赦死罪以下。癸卯,如秋山。八月己卯,北枢密院言越棘部民苦其酋帅坤长不法,多流亡;诏罢越棘等五国酋帅,以契丹节度使一员领之。冬十月癸酉,驻跸石宝冈。十一月己亥朔,阻卜酋长来贡。辛亥,以契丹行宫都部署萧惠为南院枢密使。壬子,以管宁为南院枢密使,萧扫古诸行宫都部署,耶律褭里知南面行 宫副部署,萧阿剌里左祗候郎君详稳,耶律曷主右祗候郎君详稳。庚申,幸晋国公主行帐视疾。封皇子洪基为梁王。十二月,以杨佶为忠顺军节度使。遣耶律斡、秦鉴、耶律德、崔继芳贺宋生辰及正旦。

  七年春正月戊戌朔,宋遣高若讷、夏元正、谢绛、张茂实来贺正旦及永寿节。辛丑,如混同江。二月庚午,如春州。乙亥,驻跸东川。丁丑,高丽遣使来贡。壬午,幸五坊阅鹰鹘。乙酉,遣使庆州问安皇太后。三月戊戌朔,幸皇太弟重元行帐。壬寅,如蒲河淀。辛亥,夏国遣使来贡。甲寅,录囚。夏四月己巳,以兴平公主薨,遣北院承旨耶律庶成持诏问夏国王李元昊,公主生与元昊不睦,没,诘其故。己卯,猎白马埚。甲申,射兔新淀井。乙未,猎金山,遣杨家进鹿尾茸于大安宫。六月乙亥,御清凉殿试进士,赐邢彭年以下五十五人第。秋七月甲辰,录囚。乙巳,阻卜酋长屯秃古斯来朝。戊申,如黑岭。九月丁未,驻跸平淀。冬十月甲子朔,渡辽河。丙寅,驻跸白马淀。壬申,录囚。十一月癸巳朔,以耶律元方、张泥、韩至德、萧傅充贺宋生辰正旦使副。辛丑,问安皇太后,进珍玩。庚申,录囚。十二月,召善击鞠者数十人于东京,令与近臣角胜,上临观之。己巳,以皇太弟重元判北南院枢密使事,北府宰相撒八宁再任兼知东京留守事,耶律应稳南府宰相,查割折大内惕隐,乙室已帐萧翰乾州节度使,刘六符参知政事,王子帐冠哥王子郎君详稳,鉏窘大王平州节度使,宰臣张克恭守司空,宰臣韩绍芳加侍中,惕隐耶律马六北院宣徽使,傅父耶律喜孙南府宰相。癸未,宋遣王举正、张士禹来贺永寿节。甲申,命日进酒于大安宫,致荐庆陵。丁亥,录囚,非故杀者减科。南面侍御壮骨里诈取女直贡物,罪死,上以有吏能,黥而流之。

  八年春正月壬辰朔,宋遣韩琦、王从益来贺。丙申,如混同江观渔。戊戌,振品部。庚戌,叉鱼于率没里河。丁巳,禁朔州鬻羊于宋。二月丙子,驻跸长春河。夏六月乙丑,诏括户口。秋七月丁巳,谒庆陵,致奠于望仙殿。迎皇太后至显州,谒园陵,还京。冬十月,驻跸东京。十一月甲午,诏有言北院处事失平,击钟及邀驾告者,悉以奏闻。戊戌,朝皇太后,召僧论佛法。戊申,皇太后行再生礼,大赦。己酉,城长春。闰十二月壬辰,视吴国王萧孝穆疾。宋遣庞籍、杜赞来贺永寿节。

  九年春正月丙辰朔,上进酒于皇太后宫,御正殿。宋遣王拱辰、彭再思来贺。庚申,如鸭子河。二月,驻跸鱼儿泺。三月辛未,以应圣节,大赦。五月乙卯朔,清暑永安山。六月,射柳祈雨。秋七月癸酉,宋遣郭祯以伐夏来报,遣枢密使杜防报聘。丁丑,如秋山。冬十月癸未朔,驻跸中会川。十一月甲子,女直侵边,发黄龙府铁骊军拒之。宋遣苏伸、向传范来贺应圣节。十二月庚寅,以北大王府布猥帐郎君自言先世与国联姻,许置敞史,命本帐萧胡睹为之。辛卯,以所得女直户置肃州。以萧迪、刘三嘏、耶律元方、王惟吉、耶律庶忠、孙文昭、萧绍筠、秦德昌充贺宋生辰及来岁正旦使副。诏诸犯法者,不得为官吏,诸职官非婚祭,不得沉酗废事。有治民安边之略者,悉具以闻。

猜你喜欢
  列传文苑第七十三 袁跃 裴敬宪 卢观 封肃 邢臧 裴伯茂 邢昕 温子升·魏收
  列传第十八·李延寿
  列传第八·刘昫
  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脱脱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九百十·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九上·袁枢
  三〇 鲁迅与书店·周作人
  卷七十八 宦者列传第六十八·范晔
  目录·楼昉
  帝系一○·徐松
  ●天台治略卷之八·戴兆佳
  第四节 代宗政治·吕思勉
  卷28·陈邦瞻
  北史识小录卷八·沈名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崔敦礼·唐圭璋

      敦礼,河北人。字仲由,本通州静海人,居溧阳。与弟敦诗同登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江宁尉、平江府教授、江东安抚司干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淳熙八年(1181)卒,官至宣教郎。有宫教集。   柳梢青   寿词   惊世文章,

  • 第二十四出 首奸·李渔

    〖醉扶归〗(老旦同旦上)(老旦)瓦铛相对煮蓬蒿,又当围炉省炭烧。(旦)屋上由他雪飘摇,使不得我安贫耐苦的人知道。(老旦)我娘儿两个,自从被盗之后,借了那注狠债回来,不觉已是三冬时候,银子还不曾用完,那讨债的人儿,已曾来过数次了。怕的

  • 卷十八·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十八李端早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千载佳句》卷下《草木部梅》。】湖南归梦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同前《别离部旅情》。】 张南史送李使君贬郴州竹符辞汉守,桂酒奠湘君。 【见

  •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陈寿

    王蕃字永元,庐江人也。博览多闻,兼通术艺。始为尚书郎,去官。孙休即位,与贺邵、薛莹、虞汜俱为散骑中常侍,皆加驸马都尉。时论清之。遣使至蜀,蜀人称焉,还为夏口监军。孙皓初,复入为常侍,与万彧同官。彧与皓有旧,俗士挟侵,谓蕃自

  •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九十六·柯劭忞

      铁哥 乞台普济 也克吉儿 斡罗斯 博罗不花 庆童 爱薛 曲枢 伯都 伯帖木儿 脱虎脱 三宝奴 察罕   铁哥,伽乃氏,迦叶弥儿人。   父斡脱赤,与叔父那摩俱学浮屠法。兄弟相谓曰:“吾国将亡,东北有天子气,盍往归之。”

  • 东都事略卷五十六·王称

    列传三十九  王随字子正河阳人也举进士为将作监丞通判同州代还直史馆出为京西转运使时随父母在洛中京西乃其所部也真宗赐诗宠其行复以羊酒束帛使过家为夀时人荣之徙淮南召还为侍御史知杂事擢知制诰随于词命非所长也

  • 第五十九回 避寇乱天子蒙尘 耀军徽令公却敌·蔡东藩

      却说回纥可汗纵兵四掠,人民骇散,市落为墟。泽潞节度李抱玉,方受命兼辖陈郑,拟遣官属劝阻,无人敢往。独赵城尉马燧请行,燧闻回纥兵入境,先遣人纳赂渠帅,约无暴虐。渠帅因贻一令旗,与燧面约道:“如有犯令,请君自加捕戮,决无异

  • ●卷第七·胡三省

    【秦纪二】起阏逢阉茂,尽玄黓执徐,凡十九年。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公元前二二七年)①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韦昭曰:九宾,周礼九仪也,谓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也。史记正

  • 春秋别典卷三·薛虞畿

    鲁闵公【元年庚申在位二年周惠王十六年】卫懿公有臣曰演逺使未还狄人攻卫【经二年书】其民曰君之所与禄位者鹤也所富者宫人也君使宫人与鹤战予焉能战遂溃而去狄人追及懿公于荥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舎其肝演至报使于肝

  • 一○四七 谕承办《开国方略》等书未依限完竣之励守谦等俱着分别罚俸·佚名

    一○四七 谕承办《开国方略》等书未依限完竣之励守谦等俱着分别罚俸乾隆四十九年十月初七日吏部议承办《开国方略》等书,未能依限完竣之总裁并编修等分别议处一疏,内阁奉谕旨:励守谦、王春煦、翟槐俱着罚俸一年;和珅、梁

  • 六朝通鉴博议卷七·李焘

    (宋)李焘 撰魏主在瓜步遣使求和请婚江湛曰夷狄无亲许之无益元嘉二十七年十二月庚午魏主至瓜步坏民庐舍及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建康震惧上登石头城有忧色谓江湛曰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民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予之过也

  • 蒯恩传·沈约

    蒯恩字道恩,兰陵承县人。刘裕征讨孙恩时,该县征蒯恩为民亻夫,作为乙等劳力使用,叫他运载马的粮草。蒯恩常常背负一大捆,有一般人两个那么多,他每每丢下刍草,感叹道:“大丈夫应该开挽三石弓箭杀敌,怎么能仅当一个马兵呢?”高祖听

  • 吴澄传·宋濂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自幼聪敏,三岁能诵读古诗,五岁每日受课千余言,读书通宵达旦。母亲怕他勤奋过度,不让他多读。澄候母亲就寝后,又燃灯读书。九岁与其他子弟参加乡校考试,吴澄总是名列前茅。长大成人之后,学习经、传,致力

  • 鲁世任传·张廷玉

    鲁世任,字愧尹,山西垣曲人。品行端正,孝敬父母。拜安邑曹于汴为师,又与绛州的辛全结交,学问日增。天启末中乡举。崇祯十年(1637)为郑州知州,在那里建“天中书院”,集士子于其中讲学。远近来学习的千人。十三年(1640)秋,给事中

  •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九·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净饭王信解品第二十七   尔时世尊。告净饭王言。大王。如上所说解脱法门。当自系心正念观察。勇猛精进决定修作。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依

  • 古今同姓名录·萧绎

    一卷。梁元帝萧绎 (508—554)编。萧绎字世诚,萧衍第七子。幼时盲一目,聪明好学,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在位三年,谥号孝元。萧绎著有《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注 《汉书》 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老

  • 灵宝天尊说禄库受生经·佚名

    灵宝天尊说禄库受生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盖系隋唐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灵宝天尊为光妙音真人说。内称一切众生命属天曹,身系地府,当得人身之日,曾于地府所属冥司借贷禄库受生钱财。凡

  • 大义觉迷录·雍正

    四卷。清世宗敕撰。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是清朝定鼎北京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六年(1728年),清朝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案,即曾静反清事件。次年,清世宗在处理此案之后刊布了《大义觉迷录》。内收上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