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五年春正月辛巳,党项小斛禄遣人请临其地。戊子,趋天德,过沙漠,金兵忽至。上徒步出走,近侍进珠帽,却之,乘张仁贵马得脱,至天德。己丑,遇雪,无御寒具,术者以貂裘帽进,途次绝粮,术者进珝与枣;欲憩,术者即跪坐,倚而假寐。术者辈惟啮冰雪以济饥。过天德。至夜,将宿民家,绐曰侦骑,其家知之,乃叩马首,跪而大恸,潜宿其家。居数日,嘉其忠,遥授以节度使,遂趋党项。以小斛禄为西南面招讨使,总知军事,仍赐其子及诸校爵赏有差。二月,至应州新城东六十里,为金人完颜娄室等所获。八月癸卯,至金。丙午,降封海滨王。以疾终,年五十有四,在位二十四年。金皇统元年二月,改封豫王。五年,葬于广宁府闾阳县乾陵傍。

  耶律淳者,世号为北辽。淳小字涅里,兴宗第四孙,南京留守、宋魏王和鲁斡之子。清宁初,太后鞠育之。既长,笃好文学。昭怀太子得罪,上欲以淳为嗣。上怒耶律白斯不,知与淳善,出淳为彰圣等军节度使。天祚即位,进王郑。乾统二年,加越王。六年,拜南府宰相。首议制两府礼仪。上喜,徙王魏。其父和鲁斡薨,即以淳袭父守南京。冬夏入朝,宠冠诸王。天庆五年,东征,都监章奴济鸭子河,与淳子阿撒等三百余人亡归,先遣敌里等以废立之谋报淳,淳斩敌里首以献,进封秦晋国王,拜都元帅,赐金券,免汉拜礼,不名。许自择将士,乃募燕、云精兵。东至锦州,队长武朝彦作乱,劫淳。淳匿而免,收朝彦诛之。会金兵至,聚兵战于阿里轸斗,败绩,收亡卒数千人拒之。淳入朝,释其罪,诏南京刻石纪功。保大二年,天祚入夹山,奚王回离保、林牙耶律大石等引唐灵武故事,议欲立淳。淳不从,官属劝进曰:“主上蒙尘,中原扰攘,若不立王,百姓何归?宜熟计之。”遂即位。百官上号天锡皇帝,改保大二年为建福元年,大赦。放进士李宝信等一十九人,遥降天祚为湘阴王。以燕、云、平、上京、中京、辽西六路淳主之,沙漠以北、南北路两都招讨府、诸蕃部族等仍隶天祚。自此辽国分矣。封其妻普贤女为德妃,以回离保知北院枢密使事,军旅之事悉委大石。又遣使报宋,免岁币,结好。宋人发兵问罪,击败之。寻遣使奉表于金,乞为附庸。事未决,淳病死,年六十。百官伪谥曰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燕西香山永安陵。遗命遥立秦王定以存社稷,德妃为皇太后,称制,改建福为德兴元年,放进士李球等百八人。时宋兵来攻,战败之,由是人心大悦,兵势日振。宰相李纯等潜纳宋兵,居民内应,抱关者被杀甚众。翌日,攻内东门,卫兵力战,宋军大溃,逾城而走,死者相藉。五表于金,求立秦王,不从。而金兵大至,德妃奔天德军,见天祚。天祚怒,诛德妃,降淳庶人,除其属籍。

  耶律雅里者,天祚皇帝第二子也,字撒鸾。七岁,欲立为皇太子,别置禁卫,封梁王。保大三年,金师围青冢寨,雅里在军中。太保特母哥挟之出走,间道行至阴山。闻天祚失利趋云内,雅里驰赴。时扈从者千余人,多于天祚。天祚虑特母哥生变,欲诛之。责以不能全救诸王,将讯之。仗剑召雅里问曰:“特母哥教汝何为?”雅里对曰:“无他言。”乃释之。天祚渡河奔夏,队帅耶律敌列等劫雅里北走。至沙岭,见蛇横道而过,识者以为不祥。从三日,群僚共立雅里为主。雅里遂即位,改元神历,命士庶上便宜。雅里性宽大,恶诛杀。获亡者,笞之而已。有自归者,即官之。因谓左右曰:“欲附来归,不附则去,何须威逼耶?”每取唐《贞观政要》及林牙资忠所作《治国诗》,令侍从读之。乌古部节度使糺哲、迭烈部统军挞不也、都监突里不等各率其众来附。自是诸部继至。而雅里日渐荒怠,好击鞠。特母哥切谏,乃不复出。以耶律敌烈为枢密使,特母哥副之。敌列劾西北路招讨使萧糺里荧惑众心,志有不臣,与其子麻涅并诛之。以遥设为招讨使,与诸蕃战,数败,杖免官。从行有疲困者,辄振给之。直长保德谏曰:“今国家空虚,赐赉若此,将何以相给耶?”雅里怒曰:“昔畋于福山,卿诬猎官,今复有此言。若无诸部,我将何取?”不纳。初,令群牧运盐泺仓粟,而民盗之,议籍以偿。雅里乃自为直:每粟一车偿一羊,三车一牛,五车一马,八车一驼。左右曰:“今一羊易粟二斗且不可得,乃偿一车!”雅里曰:“民有则我有。若令尽偿,民何堪?”后猎查剌山,一日而射黄羊四十,狼二十一,因致疾,卒,年三十。

  耶律大石者,世号为西辽。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孙也。通辽、汉字,善骑射,登天庆五年进士第,擢翰林应奉,寻升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故称大石林牙。历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保大二年,金兵日逼,天祚播越,与诸大臣立秦晋王淳为帝。淳死,立其妻萧德妃为太后,以守燕。及金兵至,萧德妃归天祚。天祚怒诛德妃而责大石曰:“我在,汝何敢立淳?”对曰:“陛下以全国之势,不能一拒敌,弃国远遁,使黎民涂炭。即立十淳,皆太祖子孙,岂不胜乞命于他人耶?”上无以答,赐酒食,赦其罪。

  大石不自安,遂杀萧乙薛、坡里括,自立为王,率铁骑二百宵遁。北行三日,过黑水,见白达达详稳床古儿。床古儿献马四百,驼二十,羊若干。西至可敦城,驻北庭都护府,会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及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糺而毕十八部王众,谕曰:“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蕃,翦我仇敌,复我疆宇,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忧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遂得精兵万余,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

  明年二月甲午,以青牛白马祭天地、祖宗,整旅而西。先遣书回鹘王毕勒哥曰:“昔我太祖皇帝北征,过卜古罕城,即遣使至甘州,诏尔祖乌母主曰:‘汝思故国耶,朕即为汝复之;汝不能返耶,朕则有之。在朕犹在尔也。’尔祖即表谢,以为迁国于此,十有余世,军民皆安土重迁,不能复返矣。是与尔国非一日之好也。今我将西至大食,假道尔国,其勿致疑。”毕勒哥得书,即迎至邸,大宴三日。临行,献马六百,驼百,羊三千,愿质子孙为附庸,送至境外。所过,敌者胜之,降者安之。兵行万里,归者数国,获驼、马、牛、羊、财物,不可胜计。军势日盛,锐气日倍。

  至寻思干,西域诸国举兵十万,号忽儿珊,来拒战。两军相望二里许。谕将士曰:“彼军虽多而无谋,攻之则首尾不救,我师必胜。”遣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将兵二千五百攻其右;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将兵二千五百攻其左;自以众攻其中。三军俱进,忽儿珊大败,僵尸数十里。驻军寻思干凡九十日,回回国王来降,贡方物。

  又西至起儿漫,文武百官册立大石为帝,以甲辰岁二月五日即位,年三十八,号葛儿罕。复上汉尊号曰天佑皇帝,改元延庆。追谥祖父为嗣元皇帝,祖母为宣义皇后,册元妃萧氏为昭德皇后。因谓百官曰:“朕与卿等行三万里,跋涉沙漠,夙夜艰勤。赖祖宗之福,卿等之力,冒登大位。尔祖尔父宜加恤典,共享尊荣。”自萧斡里剌等四十九人祖父封爵有差。

  延庆三年,班师东归,马行二十日,得善地,遂建都城,号虎思斡耳朵,改延庆为康国元年。三月,以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为兵马都元帅,敌剌部前同知枢密院事萧查剌阿不副之,茶赤剌部秃鲁耶律燕山为都部署,护卫耶律铁哥为都监,率七万骑东征。以青牛白马祭天,树旗以誓于众曰:“我大辽自太祖、太宗艰难而成帝业,其后嗣君耽乐无厌,不恤国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朕率尔众,远至朔漠,期复大业,以光中兴。此非朕与尔世居之地。”申命元帅斡里剌曰:“今汝其往,信赏必罚,与士卒同甘苦,择善水草以立营,量敌而进,毋自取祸败也。”行万余里无所得,牛马多死,勒兵而还。大石曰:“皇天弗顺,数也!”康国十年殁,在位二十年,庙号德宗。

  子夷列年幼,遣命皇后权国。后名塔不烟,号感天皇后,称制,改元咸清,在位七年,子夷列即位,改元绍兴。籍民十八岁以上,得八万四千五百户。在位十三年殁,庙号仁宗。

  子幼,遗诏以妹普速完权国,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后与驸马萧朵鲁不弟朴古只沙里通,出驸马为东平王,罗织杀之。驸马父斡里剌以兵围其宫,射杀普速完及朴古只沙里。普速完在位十四年。

  仁宗次子直鲁古即位,改元天禧,在位三十四年。时秋出猎,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而据其位。遂袭辽衣冠,尊直鲁古为太上皇,皇后为皇太后,朝夕问起居,以侍终焉。直鲁古死,辽绝。

  耶律淳在天祚之世,历王大国,受赐金券,赞拜不名,一时恩遇,无与为比。当天祚播越,以都元帅留守南京,独不可奋大义以激燕民及诸大臣,兴勤王之师,东拒金而迎天祚乎?乃自取之,是篡也。况忍王天祚哉?大石既帝淳而王天祚矣,复归天祚。天祚责以大义,乃自立为王而去之。幸藉祖宗余威遗智,建号万里之外。虽寡母弱子,更继迭承,几九十年,亦可谓难矣。然淳与雅里、大石之立,皆在天祚之世。有君而复君之,其可乎哉?诸葛武侯为献帝发丧,而后立先主为帝者,不可同年语矣。故着以为戒云。

  赞曰:辽起朔野,兵甲之盛,鼓行皞外,席卷河朔,树晋植汉,何其壮欤?太祖、太宗乘百战之势,辑新造之邦,英谋睿略,可谓远矣。虽以世宗中才,穆宗残暴,连遘弑逆,而神器不摇。盖由祖宗威令犹足以震叠其国人也。圣宗以来,内修政治,外拓疆宇,既而申固邻好,四境乂安。维侍二百余年之基,有自来矣。降臻天祚,既丁末运,又觖人望,崇信奸回,自椓国本,群下离心。金兵一集,内难先作,废立之谋,叛亡之迹,相继蜂起。驯致土崩瓦解,不可复支,良可哀也!耶律与萧,世为甥舅,义同休戚,奉先挟私灭公,首祸构难,一至于斯。天祚穷蹙,始悟奉先误己,不几晚乎!淳、雅里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者也。大石苟延,彼善于此,亦几何哉?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五·志第十五·百官志一·脱脱
  ●卷上·郑文宝
  序·吴应箕
  卷六十五·佚名
  西游纪·张瀚
  卷之五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纪昀
  五七二 湖南巡抚李湖奏查出《国朝诗的》等违碍书籍分别办理缘由折·佚名
  儒林宗派卷一·万斯同
  卷十四 晋语八·左丘明
  十国春秋卷九·吴任臣
  崇儒四·徐松
  卷20·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四误题撰人姓名词存目·唐圭璋

      陈彭年   彭年字永年,抚州南城人。生于建隆二年(961)。雍熙二年(985)进士。真宗朝召试,为秘书丞、直史馆、翰林学士、拜参加政事。天禧元年(1017)卒,年五十七,赠右仆射,谥文僖。   瑞鹧鸪   尽出花钿散宝津。云鬟初剪

  • 第二十六回 宋四失马畏罪逃 吕家奴拿人献媚·萧晶玉

    却说高小姐叫声:“母亲,今夜良宵佳节,才交二鼓,安寝太早。方才饮了哑酒,甚觉闷人,待孩儿舞一回剑与母亲看,聊以解闷。”伏氏笑道:“很好,为娘的长到这大年纪,从不曾看过舞剑。姑娘既会,就耍一回,老身见见。”伏生连忙

  • 第四十四出 治定·梁辰鱼

    【排歌】〔小生贴生末上〕宿耻消除。烟尘扫空。笑十年埋没英雄。从敎泽国息边烽。且喜天山早挂弓。湖南月。海北风。昔年曾送过江东。旌旗整。鼓吹雄。长歌今上馆娃宫。〔相见介小生〕寡人今日得歼彼元恶。雪我宿仇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八·杨仲良

      神宗皇帝   欧阳修诬谤   庆历五年八月甲戌,降河北都转运按察使[1]、龙图阁直学士欧阳修知滁州(事见《韩欧石贵罢》)。   至和元年七月戊子,龙图阁直学士、吏部郎中欧阳修知同州。先是,修守南京,以母忧去。服除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七·佚名

    万历三十四年正月庚午朔 上御殿文武百官朝服诣午门行五拜三叩头礼辅臣沈鲤朱赓仍诣仁德门行礼时首辅沈一贯以乞休杜门不与 遣隆平侯张炳等祭 长陵等陵 仍以朱敬循为右通政升南京鸿胪寺卿卫永芳为南京光禄寺卿敬循

  • 七八六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缴违碍书籍并请展限一年及查察剧本情形折·佚名

    七八六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缴违碍书籍并请展限一年及查察剧本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日闽浙总督兼管浙江巡抚臣陈辉祖谨奏,为查缴违碍书籍,恭折奏闻事。窃照浙江省先后查缴过违碍书籍一十九次,节次奏明解送军机处查收

  • 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第六十五·班固

    (南越,卫氏朝鲜)【原文】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编发,随畜移徙,亡常处,亡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巂以

  • 二十九年·佚名

    (己丑)二十九年清道光九年春正月1月1日○丙申朔,御仁政殿,受王世子親上致詞,仍受賀。致詞:「聖維巍蕩,誕膺天休。三紀垂衣,四旬添籌。歲元月正,大庭呼嵩,小子遐祝,億兆與同。」〈睿製。〉頒敎文:若曰自天有佑,方屆鼎盛之四旬,以歲之

  • 卷一百三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三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三十二【宋板】礼器是故至鬼神飨德【礼器】考异足利本经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矣作也 古本注至于食之弗肥下有也字弗作而

  • 卷七·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七明 杨于庭 撰宣公陈杀其大夫?冶左氏曰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冶之谓乎余曰是非孔子之言也非之非者也胡氏曰冶虽効忠其犹在宋子哀鲁叔肸之後乎方诸比干自靖自献于先王则未可同日语也

  • 附錄一·王明

    抱朴子內篇佚文 余手校抱朴子,因繙檢群書所引見,往往有今本所無者。隨見隨錄,省並複重,得百四十五事。輒依本書大例,以其言神仙黃白事者,為內篇佚文。其餘駮難通釋,為外篇佚文。各一卷。長白繼昌。(明案此錄係嚴可均代輯,見鐵

  • 序·田骈

    田子一卷,周田骈撰。骈,齐人,与慎到、接子、环渊皆学黄老之术,皆有所论,附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汉志.道家.田子二十五篇》注:「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隋》、《唐志》皆不著录,佚已久。兹从《吕氏春秋》辑得佚说三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尊者勝友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用牙角作針筒學處第八十四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有巧師名曰達摩善牙骨作.以自工巧告諸   苾芻.若須牙骨作者我當施手作.時諸苾芻不知厭足終日驅使遣作

  • 由青年路向问到佛教革兴·太虚

    ──二十九年五月在云南昆明佛教会──在一个空气静肃的暮色里,我们四人踏进一间简洁的客室;一种伟大人格的感化力,令我们从心坎中发出敬佩,不期然的来个五体投地──顶礼大师!‘坐坐!请坐!你们有什么话要讲呢’?大师慈和的笑

  • 致吴稚晖先生书·太虚

    稚晖先生:我曾见过先生两三面,也曾对先生的文字发生过一次交涉,但恐先生都不曾注意及之,我虽是个佛徒,行为上似乎也还规矩,在今日一般佛徒眼中,实视为一个很不安分的。二十年前,的确从一日本留学朋友带回的书籍中,接受了孙中山

  • 十住断结经卷第五·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神足品第十二  是时最胜菩萨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于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进有退。复有菩萨从初发意至成作佛。未曾处在父母胞胎常得化生。复以神足游诸佛国。亦无国土之想。

  • 蛮书·樊绰

    又称《云南志》、 《云南记》、《云南史记》、 《南夷书》、 《南蛮书》、 《南蛮记》。民族地理著作。唐樊绰撰。十卷。绰为安南经略蔡袭幕僚,为应付南诏之扰,故广采史志,及亲历目睹所得,纂为是编。咸通四年(863)成书,次

  • 钱农部请师本末·钱鼎铭

    石刻拓片,存苏州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