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话史记

《史记》,纪传体通史书。“二十四史”之一。西汉司马迁撰。成书于征和二年(前91)。原名《太史公书》。一百三十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上下三千年左右,尤详于战国、秦、汉。

《白话史记》全部章节目录

(1)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
(2)五帝本纪第一
(3)夏本纪第二
(4)殷本纪第三
(5)周本纪第四
(6)秦本纪第五
(7)秦始皇本纪第六
(8)项羽本纪第七
(9)高祖本纪第八
(10)吕太后本纪第九
(11)孝文本纪第十
(12)孝景本纪第十一
(13)孝武本纪第十二
(14)吴太伯世家第一
(15)齐太公世家第二
(16)鲁周公世家第三
(17)燕召公世家第四
(18)管蔡世家第五
(19)陈杞世家第六
(20)卫康叔世家第七
(21)宋微子世家第八
(22)晋世家第九
(23)楚世家第十
(24)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25)郑世家第十二
(26)赵世家第十三
(27)魏世家第十四
(28)韩世家第十五
(29)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30)孔子世家第十七
(31)陈涉世家第十八
(32)外戚世家第十九
(33)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34)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35)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36)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37)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38)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39)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40)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41)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42)五宗世家二十九
(43)三王世家第三十
(44)伯夷列传第一
(45)管晏列传第二
(46)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47)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48)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49)伍子胥列传第六
(50)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51)商君列传第八
(52)苏秦列传第九
(53)张仪列传第十
(54)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55)穰侯列传第十二
(56)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57)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58)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59)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60)公子列传第十七
(61)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62)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63)乐毅列传第二十
(64)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65)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66)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67)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68)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69)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70)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71)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72)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73)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74)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75)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76)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77)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78)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79)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80)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81)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82)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83)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84)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85)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86)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87)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88)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89)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90)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91)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92)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93)匈奴列传第五十
(94)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95)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96)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97)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98)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99)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100)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101)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102)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103)汲郑列传第六十
(104)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105)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106)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107)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108)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109)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110)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111)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112)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113)礼书第一
(114)乐书第二
(115)律书第三
(116)历书第四
(117)天官书第五
(118)封禅书第六
(119)河渠书第七
(120)平准书第八
(121)报任安书
(122)悲士不遇赋

猜你喜欢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
  五代史阙文·王禹偁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
  病榻遗言·高拱
  千百年眼·张燧
  皇明本纪·佚名
  大同平叛志·尹耕
  两汉纪字句异同考·蒋国祚
  庆元党禁·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阿桂
  劫余小记·臧谷
  历年记·姚廷遴
  明集礼·徐一夔
  新竹县制度考·佚名
  政学录·郑端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249_1 【润州南郭留别(一作郎士元诗)】皇甫冉   萦回枫叶岸,留滞木兰桡。吴岫新经雨,江天正落潮。   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聊。君问前程事,孤云入剡遥。   卷249_2 【祭张公洞二首(一本作排律一首)】皇甫冉

  • 歴代诗话卷四·吴景旭

      甲集中之下  三百篇  蜾蠃  杨升庵曰说者谓蜾蠃取桑虫负之七日化为其子虽扬雄亦有类我类我久则肖之之说近人取蜾蠃之巢毁而视之乃自有卵细如粟寄螟蛉之身以养之其螟蛉不生不死蠢然在穴中久则螟蛉尽枯其卵日

  • 和靖诗钞·吴之振

    林逋送牛秀才之山阳省兄之子咏陟冈,别我岁时晏。后夜失群鹤,高天着行雁。楚山远近出,江树青红间。尊酒无足辞,离愁满行盼。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山壑气相合,旦暮生秋阴。松门韵虚籁,铮若鸣瑶琴。举目群状动,倾耳百虑沉。

  • 卷三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九权德舆秖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辛苦事行役风波倦晨暮揺揺结遐心靡靡即长路别来如昨日每见缺蟾兔潮信催客帆春光变江树宦游岂云惬归梦无复数愧非超旷姿循此局促步笑言思暇日规劝多

  • 薛涛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 约834)字洪度,长安人。幼时随父入蜀。 后为乐妓。能诗,时称女校书。曾居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蜀笺谱》谓其卒时年七十三,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现存涛诗以赠人之作较多,情调伤感。原有集,已佚,明

  • 卷二百七十三 熙寧九年(丙辰,1076)·李焘

      起神宗熙寧九年二月盡是年三月   二月丁亥朔,廣南西路轉運司言:「討伐交趾,差夫極眾,桂州九縣籍定保丁止八千五百,附保及單丁客戶共九萬一千二百有畸。今欲每差保丁兩番,即於附保人內差夫一番,各量給錢米,及本司所勾抽

  • 一百二十四 曹寅奏陈江南岁底米价如常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太平无事。入腊以来,瑞雪三尺,百姓预庆丰年之兆。岁底米价如常。 所有十一月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 第四卷 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太仓州海州通州·缪荃孙

    淮安府东海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东海恭王疆传》建武十九年封。临淮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临淮怀公传》建武十五年立。淮陵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王霸传》建武三十年,定封淮陵侯。射阳故城

  • 第二十四册 天命六年七月·佚名

    第二十四册 天命六年七月七月初三日,以克取辽东地方,设大宴庆贺。汗进衙门,总官以下、备御以上各官依次坐毕。汗亲举金卮赐酒。宴毕,各赐衣一袭。领兵诸贝勒以赐宴赏衣礼拜谢。汗谕曰:“明为大国,沿以为不足,而欲灭小

  • 日本国志后序·黄遵宪

    中国入寡知日本者也,黄子公度撰《日本国志》,梁启超读之,欣怿咏叹黄子,乃今知日本,乃今知日本之所以强,赖黄子也。又懑愤责黄子日:乃今知中国,知中国之所以弱,在黄子成书十年,久谦让不流通,令中国人寡知日本,不鉴不备,不患不悚,以至

  • 卷一百五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五乐考【一】【臣】等谨按古帝王德盛者乐盛太古之乐如云渊咸英尚矣而独称韶为美善之尽虽其声与容与器後世靡得详焉而时或散见於传记考古者要

  • 见义不为是胆小鬼·孔子

    【原文】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不为,元勇也。” 【注释】 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这是谄媚;遇见正义的事却不挺身而出,这是怯懦。” 【读解】 应该见义勇

  • 卷十八·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八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七存旧尚书注疏卷第七甘誓考异古本经威侮五行威作畏 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不作弗下皆同注夏启嗣禹位位作立宋

  • 卷二十二·佚名

    △问阿罗逻品下尔时尊者阿罗逻仙人善知菩萨心有至德。更述已论决定悉檀而说偈言:瞿昙沙门善谛听,我论中说总悉檀。如今虽在烦恼中,如後自然还解脱。尔时阿罗逻。说是偈已,作如是言:凡众生者,此有二义。一者本性。二者变化。

  • 世苑图书馆馆员之修学方针·太虚

    一 修学的宗旨二 全部佛法之鸟瞰三 研究的方针 甲 五三共法系 乙 小大律藏系 丙 法相唯识系 丁 般若中论系 戊 中国台贤禅净系 己 印华日藏密法系四 结论  一、修学的宗旨

  • 卷第七·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七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僧残戒之余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时尊者陀骠摩罗子众僧拜典知九事。如上说。乃至六群比丘。受得下房粗食。心常愁苦。乃至念言。是长老陀骠摩罗子久在梵行者。我等

  • 宝庆会稽续志·张淏

    一称《宝庆续志》、《会稽续志》。南宋绍兴府志之一。八卷。创修于宝庆元年(1225),为续《嘉泰会稽志》之作,故称“续志”。体例承袭《嘉泰会稽志》,用细目标题,共有五十目,纠补前志之讹误与缺漏,简赅有法,向有好评。始撰者张

  • 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佚名

    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原系早期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言醮祭江河湖海水宅龙神之法。谓国家动乱、家门不安,皆可设此醮仪,祭祀龙神,可使国安民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