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九·志第十八·礼志一

    ◎礼志一

  理自天设,情由人生。以理制情,而礼乐之用行焉。林豺梁獭,是生郊禘;洼尊燔黍,是生燕飨;虆梩瓦棺,是生丧葬;俪皮缁布,是生婚冠。皇造帝秩,三王弥文。一文一质,盖本于忠。变通革弊,与时宜之,唯圣人为能通其意。执理者胶瑟聚讼,不适人情;徇情者梯稗绵绝,不中天理。秦汉而降,君子无取焉。辽本朝鲜故壤,箕子八条之教,流风遗俗,盖有存者。自其上世,缘情制宜,隐然有尚质之风。遥辇胡剌可汗制祭山仪,苏可汗制瑟瑟仪,阻午可汗制柴册、再生仪。其情朴,其用俭。敬天恤灾,施惠本孝,出于悃忱,殆有得于胶瑟聚讼之表者。太古之上,椎轮五礼,何以异兹。太宗克晋,稍用汉礼。今国史院有金陈大任《辽礼仪志》,皆其国俗之故,又有《辽朝杂礼》,汉仪为多。别得宣文阁所藏耶律俨《志》,视大任为加详。存其略,着于篇。

  吉仪

  祭山仪:设天神、地祇位于木叶山,东乡;中立君树,前植群树,以像朝班;又偶植二树,以为神门。皇帝、皇后至,夷离毕具礼仪。牲用赭白马、玄牛、赤白羊,皆牡。仆臣曰旗鼓拽剌,杀牲,体割,悬之君树。太巫以酒酹牲。礼官曰敌烈麻都,奏仪办。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绫袍,绛带,悬鱼,三山绛垂,饰犀玉刀错,络缝乌靴。皇后御绛帓,络缝红袍,悬玉佩,双结帕,络缝乌靴。皇帝、皇后御鞍马。群臣在南,命妇在北,服从各部旗帜之色以从。皇帝、皇后至君树前下马,升南坛御榻坐。群臣命妇分班,以次入就位;合班,拜讫,复位。皇帝皇后诣天神、地祇位,致奠;阁门使读祝讫,复位坐。北府宰相及惕隐以次致奠于君树,遍及群树。乐作。群臣、命妇退。皇帝率孟父、仲父、季父之族,三匝神门树;馀族七匝。皇帝、皇后再拜,在位者皆再拜。上香,再拜如初。皇帝、皇后升坛,御龙文方茵坐。再声警,诣祭东所,群臣、命妇从,班列如初。巫衣白衣,惕隐以素巾拜而冠之,巫三致辞。每致辞,皇帝、皇后一拜,在位者皆一拜。皇帝、皇后各举酒二爵,肉二器,再奠。大臣、命妇右持酒,左持肉各一器,少后立,一奠。命惕隐东向掷之。皇帝、皇后六拜,在位者皆六拜。皇帝、皇后复位,坐。命中丞奉茶果、饼饵各二器奠于天神、地祇位。执事郎君二十人持福酒、胙肉,诣皇帝、皇后前。太巫奠酹讫,皇帝、皇后再拜,在位者皆再拜。皇帝、皇后一拜,饮福,受胙,复位,坐。在位者以次饮。皇帝、皇后率群臣复班位,再拜。声跸,一拜。退。

  太宗幸幽州大悲阁,迁白衣观音像,建庙木叶山,尊为家神。于拜山仪过树之后,增诣菩萨堂仪一节,然后拜神,非胡剌可汗之故也。兴宗先有事于菩萨堂及木叶山辽河神,然后行拜山仪,冠服、节文多所变更,后因以为常。神主树木,悬牲告办,班位奠祝,致嘏饮福,往往暗合于礼。天理人情,放诸四海而准,信矣夫。兴宗更制,不能正以经术,无以大过于昔,故不载。

  瑟瑟仪:若旱,择吉日行瑟瑟仪以祈雨。前期,置百柱天棚。及期,皇帝致奠于先帝御容,乃射柳。皇帝再射,亲王、宰执以次各一射。中柳者质志柳者冠服,不中者以冠服质之。不胜者进饮于胜者,然后各归其冠服。又翼日,植柳天棚之东南,巫以酒醴、黍稗荐植柳,祝之。皇帝、皇后祭东方毕,子弟射柳。皇族、国舅、群臣与礼者,赐物有差。既三日雨,则赐敌烈麻都马四匹、衣四袭;否则以水沃之。

  道宗清宁元年,皇帝射柳讫,诣风师坛,再拜。

  柴册仪:择吉日。前期,置柴册殿及坛。坛之制,厚积薪,以木为三级,坛置其上。席百尺毡,龙文方茵。又置再生母后搜索之室。皇帝入再生室,行再生仪毕,八部之叟前导后扈,左右扶翼皇帝册殿之东北隅。拜日毕,乘马,选外戚之老者御。皇帝疾驰,仆御者、从者以毡覆之。皇帝诣高阜地,大臣、诸部帅列仪仗,遥望以拜。皇帝遣使敕曰:“先帝升遐,有伯叔父兄在,当选贤者。冲人不德,何以为谋?”群臣对曰:”臣等以先帝厚恩,陛下明德,咸愿尽心,敢有他图。”皇帝令曰:“必从汝等所愿,我将信明赏罚。尔有功,陟而任之;尔有罪,黜而弃之。若听朕命,则当谟之。”佥曰:“唯帝命是从。”皇帝于所识之地,封土石以志之。遂行。拜先帝御容,宴飨群臣。翼日,皇帝出册殿,护卫太保扶翼升坛。奉七庙神主置龙文方茵。北、南府宰相率群臣圜立,各举毡边,赞祝讫,枢密使奉玉宝、玉册入。有司读册讫,枢密使称尊号以进,群臣三称万岁,皆拜。宰相、北南院大王、诸部帅进赭、白羊各一群。皇帝更衣,拜诸帝御容。遂宴群臣,赐赉各有差。

  拜日仪:皇帝升露台,设褥,向日再拜,上香。门使通,阁使或副,应拜臣僚殿左右阶陪位,再拜。皇帝升坐。奏榜讫,北班起居毕,时相已下通名再拜,不出班,奏“圣躬万福”,又再拜,各祗候。宣徽已下横班同。诸司、阁门、北面先奏事;馀同。教坊与臣僚同。

  告庙仪:至日,臣僚昧爽朝服,诣太祖庙。次引臣僚,合班,先见御容,再拜毕,引班首左上,至祷位,再拜。赞上香,揖栏内上香毕,复褥位,再拜。各祗候立定。左右举告庙祝版,于御容前跪捧。中书舍人俯跪,读讫,俯兴,退。引班首左下,复位,又再拜。分引上殿,次第进酒三。分班引出。

  谒庙仪:至日昧爽,南北臣僚各具朝服,赴庙。车驾至,臣僚于门外依位序立,望驾鞠躬。班首不出班,奏“圣躬万福”。舍人赞各祗候毕,皇帝降车,分引南北臣僚左右入,至丹墀褥位。合班定,皇帝升露台褥位。宣徽赞皇帝再拜,殿上下臣僚陪位皆再拜。上香毕,退,复位,再拜。分引臣僚左右上殿位立,进御容酒依常礼。若即退,再拜。舍人赞“好去”,引退。礼毕。

  告庙、谒庙,皆曰拜容。以先帝、先后生辰及忌辰行礼,自太宗始也。其后正旦、皇帝生辰、诸节辰皆行之。若忌辰及车驾行幸,亦尝遣使行礼。凡瑟瑟、柴册、再生、纳后则亲行之。凡柴册、亲征则告;幸诸京则谒。四时有荐新。

  孟冬朔拜陵仪:有司设酒馔于山陵。皇帝、皇后驾至,敌烈麻都奏“仪办”。阁门使赞皇帝、皇后诣位四拜讫,巫赞祝燔胙及时服,酹酒荐牲。大臣、命妇以次燔胙,四拜。皇帝、皇后率群臣、命妇,循诸陵各三匝。还宫。翼日,群臣入谢。

  爇节仪:皇帝即位,凡征伐叛国俘掠人民,或臣下进献人口,或犯罪没官户,皇帝亲览闲田,建州县以居之,设官治其事。及帝崩,所置人户、府库、钱粟,穹庐中置小毡殿,帝及后妃皆铸金像纳焉。节辰、忌日、朔望,皆致祭于穹庐之前。又筑土为台,高丈余,置大盘于上,祭酒食撒于其中,焚之,国俗谓之爇节。

  岁除仪:初夕,敕使及夷离毕率执事郎君至殿前,以盐及羊膏置炉中燎之。巫及大巫以次赞祝火神讫,阁门使赞皇帝面火再拜。

  初,皇帝皆亲拜,至道宗始命夷离毕拜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 贼臣·李延寿
  ●卷二百八·徐梦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九·李心传
  卷第二百四十·胡三省
  读礼通考卷五十二·徐乾学
  修纂凡例·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六百三十二·佚名
  涌幢说·朱国祯
  卷六·王晫
  通志卷一百十三下·郑樵
  进新唐书纠谬原表·吴缜
  读例存疑卷三十一·薛允升
  卷八十一 匡张孔马传 第五十一·班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关汉卿

    (周舍同外旦上,云)自家周舍是也。我骑马一世,驴背上失了一脚。我为娶这妇人呵,整整磨了半截舌头,才成得事。如今着这妇人上了轿,我骑了马,离了汴京,来到郑州。让他轿子在头里走,怕那一般的舍人说:“周舍娶了宋引章。”被人笑话。

  • 古乐府巻四·左克明

    元 左克明 撰相和曲歌辞上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爲二晋茍朂采旧辞施用于世谓之清商三调歌诗即沈约所谓因弦管金石造歌以被之者也唐乐志云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曲之遗声汉世谓之三调又有楚调

  • 两个失败的化学家·刘半农

    我相识中,有两个失败的化学者,一姓某,一姓某。他们一生的经过,大致是相同的。一天晚上,我忽然想到,就做成了这首诗。他们为了买仪器, 卖完了几亩的薄田。 他们为了买药品, 拖上了一身的重债。 这样已是二十多年了, 他们眼看得

  • 卷二百五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二十七 许有壬 神山避暑晩行田间用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苖亦怀新为韵 田塍晩独策及此时雨晴东畦与西疃决决流水声丰年已足欢清风复多情归来藉草坐浊酒还自

  • 卷五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五十五西山类五言古逰玉泉山呈袁伯长学士  【元】朱德润宛平佳山水歴歴蟠心胸忽登羣峰顶下瞰青莲宫长松腾翠蛟古磴妥垂虹云开扶舆气翕忽如仙翁我来方醉后逰览彻九重长啸出林杪振袂

  • 列传第三十 孔休源 江革·姚思廉

    孔休源,字庆绪,会稽山阴人也。晋丹阳太守冲之八世孙。曾祖遥之,宋尚书水部郎。父珮,齐庐陵王记室参军,早卒。休源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每见父手所写书,必哀恸流涕,不能自胜,见者莫不为之垂泣。后就吴兴沈驎士受经,略通大义。建武

  • 卷一百十五·毕沅

      ◎宋纪一百十五 ∷起旃蒙单阏正月,尽六月,凡六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五年金天会十三年   春,正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帝在平江。   金人去濠州。   初,金右都监宗弼

  • 谭序·黄以周

      余抚浙之次年,即命书局刊刻宋李文简《续通鉴长编》。逾年书成,余既序而行之矣。顾李氏此书,於北宋一代事实虽粲然明备,然久罕全本。自建隆至治平,当时虽镂版行世,而神宗以下,则止写本流传,世亦罕见。我朝康熙时,尚书徐公乾

  • 卷之九十八·佚名

    洪武八年三月辛酉朔诏造大明宝钞时中书省及在外各行省皆置局以鼓铸铜钱有司责民出铜民间皆毁器物以输官鼓铸甚劳而奸民复多盗铸者又商贾转易钱重道远不能多致颇不便 上以宋有交会法而元时亦尝造交钞及中统至元宝钞其

  • ●凡例·温睿临

    一、「佚史」原本,帝三王而历称其号,予其岁朔。夫着史所以传世也,阐扬名节激发忠贞也。若背于功令而所持或偏,则是野人私说矣,乌足容其传世邪!今从正史论削。诸凡「纪略」中以年系者,遵于本朝正朔,下附其称号、注其岁次;余则以

  • 皇王大纪卷五十二·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灵王元年冬十一月葬简王郑师侵宋楚令也齐侯伐莱莱人赂之以索马牛皆百匹乃还春三月鲁侯之母姜氏薨夏四月郑伯薨谥曰成公子髠顽嗣晋师宋师卫师侵郑晋荀防防诸侯之大夫于戚以谋郑故鲁仲孙蔑请城虎牢以

  • 明制女官考·黄百家

    (清)黄百家女官六局〔尚宫局〕(尚宫二人,正五品。六尚并同尚宫,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皆印署之。若征辨于外,则为之请旨牒付内官监,监受牒行移于外领司四。)司记(司记二人,正六品。典记二人,正七品。掌记二人,正八品。掌宫内诸

  • 段荣传·李百药

    段荣,字子茂,姑臧武威人氏。祖父段信,仕沮渠氏,后入魏朝,因豪族身份被迁徙回北方,依然定居在五原郡。父亲连,安北府司马。段荣少时喜好历术,专攻星象。正光初年,对人说:“《易》云‘观察天文以测定时事的变迁’,又称‘上天显示征

  • 四十九年·佚名

    (癸巳)四十九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卯,朝廷庭候,答曰:「今予之心,一則爲民祈豐年,一則惟願大小臣僚,與歲俱新,精白寅協,輔我暮政。果若此,八旬其君之喜,豈比儀文賀禮乎?」是時諸臣以聖壽八旬,請賀禮故也。○上謁璿源殿

  • 文说第二·孟子

    孟子曰:“文其说,不若文其心。文胜者不陋,不若质胜者可久。”(言人徒骋才辨而文其说,不若笃实好学而文其心。不陋,文采可观也;可久,经久不敝也。) 孟子曰:“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孟子曰:“君子为

  • 弘明集卷第十三·僧祐

      郗嘉宾奉法要颜延之庭诰二章王该日月烛。奉法要(郗中书)  三自归者。归佛归十二部经归比丘僧。过去见在当来三世十方佛。三世十方经法。三世十方僧。每礼拜忏悔。皆当至心归命。并慈念一切众生。愿令悉得度脱。

  • 卷第三·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三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南北朝宋。刘裕。自庚申尽己未。八主。六十年。都建康。魏。明元帝。太帝五年。尽有河北。高祖武帝。受晋禅即位。改元永初。岁庚申六月也○造灵根法王东山等寺。迎佛驮跋陀罗

  • 平蜀记·佚名

    一卷。著者姓名不详。此书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遣汤和等伐蜀以及明升出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