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一·列传第四十一·奸臣下

    ◎奸臣下

  ○萧余里也 耶律合鲁 萧得里特 萧讹都斡 萧达鲁古 耶律塔不也 萧图古辞

  萧余里也,字讹都碗,国舅阿剌次子。便佞滑稽,善女工。重熙间,以外戚进。清宁初,补祗候郎君,尚郑国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南面林牙。以父阿剌为萧革所谮,出余里也为奉先军节度使。十年冬,召为北面林牙。咸雍中,会有告余里也与族人术哲谋害耶律乙辛,按无状,出为宁远军节度使。自后余里也揣乙辛意,倾心事之,荐为国舅详稳。大康初,封辽西郡王。时乙辛擅恣,凡不附己者出之,乃引余里也为北府宰相,兼知契丹行宫都部署事。及乙辛谋构皇太子,余里也多助成之,遂知北院枢密事,赐推诚协赞功臣。以女侄妻乙辛子绥也,恃势横肆,至有无君之语,朝野侧目。帝出乙辛知南院大王事,坐与乙辛党,以天平军节度使归第。寻拜西北路招讨使。以母忧去官,卒。

  耶律合鲁,字胡都堇,六院舍利褭古直之后。柔佞喜苟合。仕清宁初。时乙辛引用群小,合鲁附之,遂见委任,俄擢南面林牙。乙辛谮皇太子,杀忠直,合鲁多预其谋。弟吾也亦党乙辛,时号“二贼”。乙辛荐为北院大王,卒。吾也亦至南院大王。

  萧得里特,遥辇洼可汗宫分人。善阿意顺色。清宁末,乙辛用事,甚见引用,累迁北面林牙、同知北院宣徽使事。及皇太子废,遣得里特监送上京。得里特促其行,不令下车,起居饮食数加陵侮,至则筑圜堵囚之。大康中,迁西南招讨使,历顺义军节度使,转国舅详稳。寿隆五年,坐怨望,以老免死,阖门籍兴圣宫,贬西北统军司,卒。二子:得末、讹里,乾统间以父与乙辛谋,伏诛。

  萧讹都斡,国舅少父房之后。咸雍中,补牌印郎君。大康三年,枢密使乙辛阴怀逆谋,乃令护卫太保耶律查剌诬告耶律撒剌等废立事。诏按无状,皆补外。顷之,讹都斡希乙辛意,欲实其事,与耶律塔不也等入阙诬首:“耶律撒剌等谋害乙辛,欲立皇太子事,臣亦预谋。今不自言,恐事泄连坐。”帝果怒,徙皇太子于上京。讹都斡尚皇女赵国公主,为驸马都尉。后与乙辛议不合,衔之,复以车服僣拟人主,被诛。讹都斡临刑,语人曰:“前告耶律撒刺事,皆乙辛教我。恐事彰,杀我以灭口耳!”

  萧达鲁古,遥辇嘲古可汗宫分人。性奸险。清宁间,乙辛为枢密使,窃权用事,阴怀逆谋。达鲁古比附之,遂见奖拔,稍迁至旗鼓拽剌详稳。乙辛欲害太子,以达鲁古凶果可使,遣与近侍直长撒把诣上京,同留守萧挞得夜引力士至囚室,绐以有赦,召太子出,杀之,函其首以归,诈云疾薨。以达鲁古为国舅详稳。达鲁古恐杀太子事白,出入常佩刀,有急召即欲自杀。乾统间,诏枢密使耶律阿思大索乙辛党人,达鲁古以赂获免。后以疾卒。

  耶律塔不也,仲父房之后。以善击鞠幸于上,凡驰骋,鞠不离杖。咸雍初,补祗候郎君。与耶律乙辛善,故内外畏之。及太子被谮,按无迹,塔不也附乙辛,欲实其诬,与讹都斡等密奏:“太子谋乱事本实,臣不首,恐事觉连坐。”帝信之,废太子。改延庆宫副使。寿隆元年,为行宫都部署。天祚嗣位,以塔不也党乙辛,出为特免部节度使。及枢密使耶律阿思大索乙辛旧党,塔不也以赂获免。徙敌烈部节度使,复为敦睦宫使。天庆元年,出为西北路招讨使。以疾卒。

  萧图古辞,字何宁,楮特部人。仕重熙中,以能称,累迁左中丞。清宁初,历北面林牙,改北院枢密副使。辨敏,善伺颜色,应对合上意。皇太后尝曰:“有大事,非耶律化哥、萧图古辞不能决。”眷遇日隆。知北院枢密使事。六年,出知黄龙府。八年,拜南府宰相。顷之,为北院枢密使,诏许便宜从事。为人奸佞有余,好聚敛,专愎,变更法度。为枢密数月,所荐引多为重元党与,由是免为庶人。后没入兴圣宫,卒。

  论曰:舜流共工,孔子诛少正卯,治奸之法严矣。后世不是之察,反以为忠而信任之,不至于流毒宗社而未已。道宗之于乙辛是也。当其留仁先,讨重元,若真为国计者;不知包藏祸心,待时而发耳。一旦专权,又得孝杰、燕哥、十三为之腹心,故肆恶而无忌惮。始诬皇后,又杀太子及其妃,其祸之酷,良可悲哉。呜呼!君子所亲,莫皇后、太子若也。奸臣杀之而不知,群臣言之而不悟。一时忠谠,废戮几尽。虽黑山亲见官属之盛,仅削一字王号,至私藏甲兵然后诛之。吁!乙辛之罪,固非一死可谢天下,抑亦道宗不明无断有以养成之也。如萧余里也辈,忘君党恶,以饕富贵,虽幸而死诸牖下,其得免于遗臭之辱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后妃下·欧阳修
  卷二百三十 列传十七·赵尔巽
  ●卷二百七·徐梦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四·杨仲良
  卷之四十五终·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第二九六札光绪十五年十一月九日一一七一三--三·佚名
  第四章合股·佚名
  八三一 军机大臣等奏查《白室杂着》作者等情形并将原书先行缴毁片·佚名
  卷二十·高士奇
  卷六十四·杨士奇
  卷二百十二下·雍正
  卷三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八·魏庆之

      煅 炼   总 论   诗,最难事也。吾于他文不至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吟累日,仅能成篇,初读时未见可羞处,姑置之;明日取读,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反复改正,比之前时,稍稍有加焉;复数日取出读之,疵病复出:凡如此数四,方敢示人,然

  • ◆元帅吉雅谟丁·顾嗣立

    吉雅谟丁,字符德,鹤年之从兄。至正间进士,官浙东佥都元帅事。 寄迈里古思院判 游定水寺寄杜尧臣 题天童寺朝元阁 赠陈章甫 鹤年弟尽弃纨绮故习清心学道特遗楮帐资其澹泊之好仍侑以诗 秋过弟鹤年书馆夜话 题画竹为董文中

  • 赵孟頫·隋树森

    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晚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为宋太祖子春王德芳之后。四世祖赐第湖州(今浙江吴兴县),孟頫遂为湖州人。十四岁时孟頫以父荫补官,曾任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家居

  • 七言巻三十七·洪迈

      七言  宫乌栖          赵嘏  宫乌栖处玉楼深微月生檐夜夜心香辇不回花自落春来空佩辟寒金  长信宫  君恩已尽欲何归犹有残香在舞衣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长绕御帘飞  广陵城  红映髙台绿绕城

  • 赵佶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元丰八年(1085)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无嗣,佶以弟继位。初号建中靖国,调和熙宁、元丰与元祐间的党争。不久即改元崇宁,任蔡京为相,变乱新

  • 卷六十二·志第十五·五行一下·脱脱

        ◎五行一下   ○水下   建隆三年春,延、宁二州雪盈尺,沟洫复冰,草木不华。丹州雪二尺。   太平兴国七年三月,宣州霜雪害桑稼。   雍熙二年冬,南康军大雨雪,江水冰,胜重载。   端拱元年闰五月,郓州风

  • 卷六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十四雍正五年十二月上谕五十道初二日奉上谕曰圣祖仁皇帝政治典训从前纂修未曾告成可一并交与实録馆照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训之例敬谨纂修陆续进呈朕览又太常寺奏朝日

  • 第三十五章 暴风雨之来临【蒙古入主】·钱穆

    一、蒙古之入主南宋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政权,他渐渐地从北方迁到南方,而终于覆灭。 蒙古民族入主中国,中国史开始第一次整个落于非传统的异族政权的统治。中国的政治社会,随着有一个激剧的大变动。蒙古入主,对

  •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五十四人物志三十四大臣传二十【满洲正黄旗八 开泰 阿思哈兆惠】开泰开泰满洲正黄旗人姓吴雅雍正二年进士改庶吉士五年授编修充陕西乡试副考官

  • 卷八·胡彦升

    <经部,乐类,乐律表微钦定四库全书乐律表防卷八原任知县胡彦升撰攷器下周礼小胥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大夫判县士特县【乐县谓钟磬之属县于笋簴者也郑司农云宫县四面县轩县去其一面判县又去其

  • 卷二十五上·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五上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生民之什 生民尊祖也后稷生於姜嫄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以配天焉 孝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祭法曰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孔疏周公成

  • 圣祖仁皇帝御制日讲礼记解义序·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御制日讲礼记解义序朕闻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礼又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诚以礼者范身之具而兴行起化之原也天之生人品类纷纶莫可纪极圣人起而整齐之法於天则於地顺於

  • 由经济理论说到僧寺经济建设·太虚

    ──三十五年十一月作──经济理论大概可分为三种:一、自由的放任经济;二、集体的计划经济;三、民主的计划经济。自由主义的放任经济,是英美等自有经济学以来正宗经济学所主张的。但已显见其弱点:1、恐慌频仍。2、失业众多,3、

  • 卷第九·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九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二门第四子摄颂胜鬘之余尔时恶生告苦母言。劫比罗国诸释种子勇健难当。今闭城门上城防护。我等何能得为杀害。今且归还。苦母答曰。大王。诸有大城以巧方便皆当

  • 卷第十一·箬庵通问

    续灯存稿卷第十一 明 嗣祖沙门东吴 通问 编定 笠泽居士华亭 施沛 汇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十六世 净慈晖禅师法嗣 常州华藏明极慧祚禅师 举洞山冬夜吃果子公案。颂曰。洞山果子谁无分。掇退台盘妙转机。今夜为君轻

  • 亨利五世·莎士比亚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 (1564—1616) 于1599年写成的一出历史剧。剧情紧接《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登基后,为取得法国王位的继承权,打算御驾亲征。他询问坎特伯雷主教,这次亲征是否师出有名。主教发表长篇大论,充分论证“他们

  •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慧思

    凡二卷。南朝陈代慧思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先总明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乃能得之,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生。次问答释疑,后具明四念处,各各具足一切佛法。

  • 经律异相·宝唱

    凡五十卷。宝唱撰。梁天监十五年(516)成书。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三册。本书系将散见于经、律中之希有异相集录而成,属于百科全书之一种。梁武帝初命僧旻抄录异相,后命宝唱主其事,复以僧豪、法生等辅翼之,增补完成。书中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