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

    耶律隆运(德威 涤鲁 制心) 耶律勃古哲 萧阳阿 武白 萧常哥耶律虎古(磨鲁古)

  耶律隆运,本姓韩,名德让,西南面招讨使匡嗣之子也。统和十九年,赐名德昌;二十二年,赐姓耶律;二十八年,复赐名隆运。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事。侍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代其父匡嗣为上京留守,权知京事,甚有声。寻复代父守南京,时人荣之。宋兵取河东,侵燕,五院糺详稳奚底、统军萧讨古等败归,宋兵围城,招胁甚急,人怀二心。隆运登城,日夜守御。援军至,围解。及战高梁河,宋兵败走,隆运邀击,又破之。以功拜辽兴军节度使,征为南院枢密使。

  景宗疾大渐,与耶律斜轸俱受顾命,立梁王为帝,皇后为皇太后,称制。隆运总宿卫事,太后益宠任之。统和元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四年,宋遣曹彬、米信将十万众来侵,隆运从太后出师败之,加守司空,封楚国公。师还,与北府宰相室昉共执国政。上言山西四州数被兵,加以岁饥,宜轻税赋以来流民,从之。六年,太后观击鞠,胡里室突隆运坠马,命立斩之。诏率师伐宋,围沙堆,敌乘夜来袭,隆运严军以待,败走之,封楚王。九年,复言燕人挟奸,苟免赋役,贵族因为囊橐,可遣北院宣徽使赵智戒谕,从之。

  十一年,丁母忧,诏强起之。明年,室昉致政,以隆运代为北府宰相,仍领枢密使,监修国史,赐兴化功臣。十二年六月,奏三京诸鞫狱官吏,多因请托,曲加宽贷,或妄行搒掠,乞行禁止。上可其奏。又表请任贤去邪,太后喜曰:“进贤辅政,真大臣之职。”优加赐赉。服阕,加守太保、兼政事令。会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薨,诏隆运兼之。久之,拜大丞相,进王齐,总二枢府事。以南京、平州岁不登,奏免百姓农器钱,及请平诸郡商贾价,并从之。

  二十二年,从太后南征,及河,许宋成而还。徙王晋,赐姓,出宫籍,隶横帐季父房后,乃改赐今名,位亲王上,赐田宅及陪葬地。从伐高丽还,得末疾,帝与后临视医药。薨,年七十一。赠尚书令,谥文忠,官给葬具,建庙乾陵侧。无子。清宁三年,以魏王贴不子耶鲁为嗣。天祚立,以皇子敖卢斡继之。弟德威,侄制心。

  德威,性刚介,善驰射。保宁初,历上京皇城使,儒州防御使,改北院宣徽使。乾亨末,丁父丧,强起复职,权西南招讨使。统和初,党项寇边,一战却之。赐剑许便宜行事,领突吕不、迭剌二糺军。以讨平稍古葛功,真授招讨使。夏州李继迁叛宋内附,德威请纳之。既得继迁,诸夷皆从,玺书褒奖。与惕隐耶律善补败宋将杨继业,加开府仪同三司、政事门下平章事。未几,以山西城邑多陷,夺兵柄。李继迁受赂,潜怀二心,奉诏率兵往谕,继迁托以西征不出,德威至灵州俘掠而还。年五十五卒,赠兼侍中。子雱金,终彰国军节度使。二孙:谢十、涤鲁。谢十终惕隐。

  涤鲁,字遵宁。幼养宫中,授小将军。重熙初,历北院宣徽使、右林牙、副点检,拜惕隐,改西北路招讨使,封漆水郡王,请减军籍三千二百八十人。后以私取回鹘使者獭毛裘,及私取阻卜贡物,事觉,决大杖,削爵免官。俄起为北院宣徽使。十九年,改乌古敌烈部都详稳,寻为东北路详稳,封混同郡王。清宁初,徙王邓,擢拜南府宰相。以年老乞骸骨,更王汉。大康中薨,年八十。

  涤鲁神情秀彻,圣宗子视之,兴宗待以兄礼,虽贵愈谦。初为都点检,扈从猎黑岭,获熊。上因乐饮,谓涤鲁曰:“汝有求乎?”对曰:“臣富贵逾分,不敢他望。惟臣叔先朝优遇,身殁之后,不肖子坐罪籍没,四时之荐享,诸孙中得赦一人以主祭,臣愿毕矣。”诏免籍,复其产。子燕五,官至南京步军都指挥使。

  制心,小字可汗奴。父德崇,善医,视人形色,辄决其病,累官至武定军节度使。制心善调鹰隼。统和中,为归化州刺史。开泰中,拜上京留守,进汉人行宫都部署,封漆水郡王。以皇后外弟,恩遇日隆。枢密副使萧合卓用事,制心奏合卓寡识度,无行检,上默然。每内宴欢洽,辄避之。皇后不悦曰:“汝不乐耶?”制心对曰:“宠贵鲜能长保,以是为忧耳!”太平中,历中京留守、惕隐、南京留守,徙王燕,迁南院大王。或劝制心奉佛,对曰:“吾不知佛法,惟心无私,则近之矣。”一日,沐浴更衣而卧,家人闻丝竹之声,怪而入视,则已逝矣。年五十三。赠政事令,追封陈王。

  守上京时,酒禁方严,有捕获私酝者,一饮而尽,笑而不诘。卒之日,部民若哀父母。

  耶律勃古哲,字蒲奴隐,六院夷离堇蒲古只之后。勇悍,善治生。保宁中,为天德军节度使,历南京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以讨平党项羌阿理撒米、仆里鳖米,迁南院大王。圣宗即位,太后称制,会群臣议军国事,勃古哲上疏陈便宜数事,称旨,即日兼领山西路诸州事。统和四年,宋将曹彬等侵燕,勃古哲击之甚力,赐输忠保节致主功臣,总知山西五州。会有告勃古哲曲法虐民者,按之有状,以大杖决之。八年,为南京统军使,卒。子爻里,官至详稳。

  萧阳阿,字稍隐。端毅简严,识辽、汉字,通天文、相法。父卒,自五蕃部亲挽丧车至奚王岭,人称其孝。年十九,为本班郎君。历铁林、铁鹞、大鹰三军详稳。乾统元年,由乌古敌烈部屯田太保为易州刺史。幸臣刘彦良尝以事至州,怙宠恣横,为阳阿所沮。彦良归,妄加毁訾,寻遣人代阳阿。州民千余诣阙请留,即日授武安州观察使。历乌古涅里、顺义、彰信等军节度使,权知东北路统军使事。闻耶律狼不、铎鲁斡等叛,独引麾下三十余人追捕之,身被二创,生擒十余人,送之行在。坐不获首恶,免官。未几,权南京留守,卒。

  武白,不知何郡人。为宋国子博士,差知相州,至通利军,为我军所俘。诏授上京国子博士。改临潢县令,迁广德军节度副使。先是,有讼宰相刘慎行与子妇姚氏私者,有司出其罪。圣宗诏白鞫之,白正其事。使高丽还,权中京留守。时慎行诸子皆处权要,以白断百姓分籍事不直,坐左迁。未几,迁尚书左丞,知枢密事,拜辽兴军节度使。致仕,卒。

  萧常哥,字胡独堇,国舅之族。祖约直,同政事门下平章事,父实老,累官节度使。常哥魁伟寡言。年三十余,始为祗候郎君。历本族将军、松山州刺史。寿隆二年,以女为燕王妃,拜永兴宫使。及妃生子,为南院宣徽使,寻改汉人行宫都部署。乾统初,加太子太师,为国舅详稳。二年,改辽兴军节度使,召为北府宰相,以柴册礼,加兼侍中。天庆元年,致仕,卒,谥曰钦肃。

  耶律虎古,字海邻,六院夷离堇觌烈之孙。少颖悟,重然诺。保宁初,补御盏郎君。十年,使宋还,以宋取河东之意闻于上。燕王韩匡嗣曰:“何以知之?”虎古曰:“诸僣号之国,宋皆并收,惟河东未下。今宋讲武习战,意必在汉。”匡嗣力沮,乃止。明年,宋果伐汉。帝以虎古能料事,器之,乃曰:“吾与匡嗣虑不及此。”授涿州刺史。统和初,皇太后称制,召赴京师。与韩德让以事相忤,德让怒,取护卫所执戎仗击其脑,卒。子磨鲁古。

  磨鲁古,字遥隐,有智识,善射。统和初,拜南面林牙。四年,宋侵燕,太后亲征。磨鲁古为前锋,手中流矢,拔而复进。太后既至,磨鲁古以创不能战,与北府宰相萧继先巡逻境上。累迁北院大王。六年,伐宋,为先锋,与耶律奴瓜破其将李忠吉于定州。以疾卒于军。

  论曰:德让在统和间,位兼将相,其克敌制胜,进贤辅国,功业茂矣。至赐姓名,王齐、晋,抑有宠于太后而致然欤?宗族如德威平党项,涤鲁完宗祀,制心不苟合,家声益振,岂无所自哉!若勃古之忠,阳阿之孝,武白之直,亦彬彬乎一代之良臣矣。

猜你喜欢
  志第三 律历下·范晔
  第十五回 从范增访立楚王孙 信赵高冤杀李丞相·蔡东藩
  卷三十八·张廷玉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杨士奇
  今献备遗卷二·项笃寿
  第四卷 唐·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纪昀
  一○九六 军机大臣奏顺康年间增祀历代帝王辽在宋前谨将《大清会典》等黏签进呈片·佚名
  霍韬传·张廷玉
  卷六十九·阿桂
  卷十一上·沈枢
  卷二百十六·杨士奇
  腹击为室而钜·佚名
  周纪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司马光
  ●新吾吕先生实政录序·吕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琼英·唐圭璋

      琼英,王清惠位下宫人。宋旧宫人诗词载其诗一首。   满江红   题南京夷山驿   太液芙蓉,浑不似、丹青颜色。常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生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拍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

  • 茶山集卷七·曾几

    宋 曾几 撰五言絶句题东臯市声俱不闻野色良可喜聴公北宅住还我东臯子西崦一重仍一掩少有外人知杖屦归来处斜阳隐半规南埭薫风追晩凉爱日引朝歩瘦策与青鞋应知来往路北垞不谓蕞尔邦有此岿然宅江山自比邻风月相主客松

  • 己酉避乱录 全文·胡舜申

    建炎己酉,先兄待制讳舜陟,字汝明,帅建康,与右丞杜充不相能。充时领兵驻建康,充自遣将来夺取经制司钱物。待制闻于朝,充往往亦知而后奏。朝廷知二公不合,十月移待制两浙宣司参谋。时周望自枢府出为宣抚。望老缪,本由八行举,与论

  • 元明事类钞卷十九·姚之骃

    释道门佛白伞 元史世祖以帝师言于大明殿御座上置白伞葢一顶用素縀泥金书梵字于上毎嵗二月十五日启建白伞葢佛事用诸色仪仗迎引伞葢周游皇城士女聚观防檀像 辍畊录京师防檀佛像以灵异着相传其像无所倚着人君有道则至

  • 卷三·王明清

    ●卷三○刘廷、黄大本、朱弁行状刘廷者,开封人,向氏甥。颇知书。少年不检,无家可归,从张怀素左道于真州。一日,怀素语廷云:“吾尝遣范信中往说诸迁客于湖、广间,久之不至,闻从京口入都矣,岂非用心不

  • 五十一 江宁织造曹寅覆奏奉到口传谕旨摺·佚名

    原附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一日进全唐诗集摺内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 六月二十五日,臣在扬州于新任杭州织造.郎中臣孙文成前,恭请圣安。蒙圣旨令臣孙文成口传谕臣曹寅:三处织造,视同一体,须要和气,若有一人行事不端

  • 第四七四佥禀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五日一二二四三--一·佚名

    大隘双溪、月眉、南埔等庄绅耆,禀举蔡文光为总理具佥禀竹北一保大隘,双溪庄生员胡济清,月眉监生陈拔运、陈拔寿,南埔监生庄福全、黄廷亮等,为奉公有责,接办无人,佥恳准予举充,给发谕戳,以专责成事。窃维:循

  • 青燐屑上卷·应廷吉

    慈谿应喜臣著思宗御极之元年,五凤楼前,获一黄袱,内袭小画一卷,题云:天启七,崇祯十七,还有福王一。清晨,内侍检得,即奏御前。思宗因传巡皇城各官,究所从来。时,袁槐眉先生以省垣隶皇城事,奏上曰:此事不经,何由得至大内。且臣等巡视,俱

  • 第八章 孔子之卒·钱穆

    一、孔子之卒与葬 《左传》哀公十六年: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是年,孔子年七十三。 疑辨二十五 《戴记 檀弓》篇:“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子贡闻之,趋而入。子曰:‘予畴昔之夜,

  • 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五乐考【十一】乐器五匏之属笙律吕正义曰笙於古为匏器其制攅衆管於一匏而共一吹口每管设簧以取音【簧者於管侧贴以薄铜叶气至则鼔动成音】开出音孔以别长短之度而音之高下以生复设

  • 鬻子卷下·鬻熊

    华州郑县尉逄行珪注曲阜鲁周公政甲第十四曲阜之地方七百里,少昊之墟,是鲁周公所封之邑,以周公裨益政礼,故称之以为篇耳。政曰:昔者鲁周公曰:吾闻之於政也,称周公之言,以明政者也。知善不行者谓之狂,善者,体道怀德也。人主行善於

  • 第十四章 41·辜鸿铭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辜讲孔子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子路),有一次在城门口过夜。看门人看到他问:“您从哪儿来,先生?”仲由(子路)回答:“我从孔子家来。”另一个说:“噢!难道

  • 徕民第十五·商鞅

    题记:徕民就是招来民众。当是时秦地广人希,三晋人多地少,民众田地缺乏。因此商鞅建议秦孝公对外来移民采取优惠政策,将三晋民众招来秦国,以便开垦荒地,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有方圆百里的地方,假如山、丘陵占国土的十分之一,湖

  • 大雲初分大众健度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僧九万八千。大迦叶等而为上首。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皆得自在。其心调柔如香象王。随顺善道心得解脱。智慧无碍离重担。所作已办永断诸有。所修禁戒清净微妙心到彼岸

  • 法印经全文·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尔时佛在舍卫国。与刍众俱。是时佛告刍众言:汝等当知。有圣法樱我今为汝分别演说。汝等应起清净知见。谛听谛受。如善作意。记念思惟。时诸刍。即白佛言:善哉世尊,愿为

  • 目录·寒松智操

    寒松操禅师语录目录像赞序开堂疏第一卷住松江青龙隆福禅寺语录第二卷再住松江青龙隆福寺语录第三卷再住松江青龙隆福寺语录第四卷住常州国山善权禅寺语录住安庆白云山香炉寺语录第五卷住安庆宝严山云际寺语录再住常

  •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并序·胡愔

    气功养生类著作。唐·胡愔著。此书对每一脏腑分述其图、修养法、相病法、治病法、导引法、六字气法,有理论、有方药、有气功法的运用,是继《黄庭内景经》之后,研究气功养生法的专著。其特点是:①重视把握阴阳。认为气

  • 丽泽论说集录·吕祖谦

    理学著作。宋吕祖谦著,吕乔年编。是吕祖谦门人杂录其师学说的汇辑。十卷。祖谦所创书院名丽泽,故名。其中《易说》、《杂说》各二卷,《诗学拾遗》、《周礼说》、《礼记说》、《论语说》、《孟子说》、《史说》各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