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四·志二十三·乐志

    ◎乐志

  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铙歌、横吹乐。旧史称圣宗、兴宗咸通音律,声气、歌辞、舞节,徵诸太常、仪凤、教坊不可得。按《纪》、《志》、《辽朝杂礼》,参考史籍,定其可知者,以补一代之阙文。

  呜呼!《咸》、《韶》、《夏》、《武》之乐,声亡书逸,河间作《记》,史迁因以为《书》,寥乎希哉,辽之乐,观此足矣。

  国乐

  辽有国乐,犹先王之风;其诸国乐,犹诸侯之风。故志其略。

  正月朔日朝贺,用宫县雅乐。元会,用大乐;曲破后,用散乐;角终之。是夜,皇帝燕饮,用国乐。

  七月十三日,皇帝出行宫三十里卓帐。十四日设宴,应从诸军随各部落动乐。十五日中元,大宴,用汉乐。

  春飞放杏埚,皇帝射获头鹅,荐庙燕饮,乐工数十人执小乐器侑酒。

  诸国乐

  太宗会同三年,晋宣徽使杨端、王朓等及诸国使朝见,皇帝御便殿赐宴。朓起进酒,作歌舞,上为举觞极欢。

  会同三年端午日,百僚及诸国使称贺,如式燕饮,命回鹘、敦煌二使作本国舞。

  天祚天庆二年,驾幸混同江,头鱼酒筵,半酣,上命诸酋长次第歌舞为乐。女直阿骨打端立直视,辞以不能。上谓萧奉先曰:“阿骨打意气雄豪,顾视不常,可托以边事诛之。不然,恐贻后患。”奉先奏:“阿骨打无大过,杀之伤向化之意。蕞尔小国,又何能为。”

  雅乐

  自汉以后,相承雅乐,有古《颂》焉,有古《大雅》焉。辽阙郊庙礼,无颂乐。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将还,得晋太常乐谱、宫悬、乐架,委所司先赴中京。

  圣宗太平元年,尊号册礼,设宫悬于殿庭,举麾位在殿第三重西阶之上,协律郎各人就举麾位,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将仗动,协律郎举麾,太乐令令撞黄钟之钟,左右钟皆应。工人举柷,乐作;皇帝即御坐,扇合,乐止。王公入门,乐作;至位,乐止。通事舍人引押册大臣初动,乐作;置册殿前香案讫,就位,乐止。舁册官奉册,初动,乐作;升殿,置册御坐前,就西墉北上位,乐止。大臣上殿,乐作;至殿栏内位,乐止。大臣降殿阶,乐作;复位,乐止。王公三品以上出,乐作;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降御坐入阁,乐止。

  兴宗重熙九年,上契丹册,皇帝出,奏《隆安》之乐。

  圣宗统和元年,册承天皇太后,设宫悬、簨虡,太乐工、协律郎入。太后仪卫动,举麾,《太和》乐作;太乐令、太常卿导引升御坐,帘卷,乐止。文武三品以上入,《舒和》乐作;至位,乐止。皇帝入门,《雍和》乐作;至殿前位,乐止。宰相押册,皇帝随册,乐作;至殿前置册于案,乐止。翰林学士、大将军舁册,乐作;置御坐前,乐止。丞相上殿,乐作;至读册位,乐止。皇帝下殿,乐作;至位,乐止。太后宣答讫,乐作;皇帝至西阁,乐止。亲王、丞相上殿,乐作;退班出,乐止。下帘,乐作;皇太后入内,乐止。

  册皇太子仪:太子初入门,《贞安》之乐作。

  册礼乐工次第:四隅各置建鼓一虡,乐工各一人;宫悬每面九虡,每虡乐工一人;乐虡近北置柷、敔各一,乐工各一人;乐虡内坐部乐工,左右各一百二人;乐虡西南武舞六十四人,执小旗二人;乐虡东南文舞六十四人,执小旗二人;协律郎二人;太乐令一人。

  唐《十二和》乐,辽初用之,《豫和》祀天神,《顺和》祭地祗,《永和》享宗庙,《肃和》登歌奠玉帛,《雍和》入俎接神,《寿和》酌献饮神,《太和》节升降,《舒和》节出入,《昭和》举酒,《休和》以饭,《正和》皇后受册以行,《承和》太子以行。

  辽《十二安》乐:初,梁改唐《十二和》乐为《九庆》乐,后唐建唐宗庙,仍用《十二和》乐,晋改为《十二同》乐。《辽杂礼》“天子出入,奏《隆安》;太子行,奏《贞安》”,则是辽尝改乐名矣。馀十安乐名缺。

  辽雅乐歌辞,文阙不具;八音器数,大抵因唐之旧。

  八音:

  金缚、钟

  石球、磬

  丝琴、瑟

  竹籥、箫、竾

  匏笙、竽

  土籥

  革鼓、鼗

  木柷、敔

  十二律用周黍尺九寸管,空径三分为本。道宗大康中,诏行秬黍所定升斗,尝定律矣。其法大抵用古律焉。

  大乐

  自汉以来,因秦、楚之声置乐府。至隋高祖诏求知音者,郑译得西域苏祗婆七旦之声,求合七音八十四调之说,由是雅俗之乐,皆此声矣。用之朝廷,别于雅乐者,谓之大乐。晋高祖使冯道、刘煦册应天太后、太宗皇帝,其声器、工官与法驾,同归于辽。

  圣宗统和元年,册承天皇太后,童子弟子队乐引太后辇至金銮门。

  天祚皇帝天庆元年上寿仪:皇帝出东阁,鸣鞭,乐作;帘卷,扇开,乐止。太尉执台,分班,太乐令举麾,乐作;皇帝饮酒讫,乐止。应坐臣僚东西外殿,太乐令引堂上,乐升。大臣执台,太乐令奏举觞,登歌,乐作;饮讫,乐止。行臣僚酒遍,太乐令奏巡周,举麾,乐作;饮讫,乐止。太常卿进御食,太乐令奏食遍,乐作;《文舞》入,三变,引出,乐止。次进酒,行臣僚酒,举觞,乐作;皇帝入西阁,乐止。次进食,食遍,乐作;《武舞》入,三变,引出,乐止。扇合,帘下,鸣鞭乐作;皇帝入西阁,乐止。

  大乐器:本唐太宗《七德》、《九功》之乐。武后毁唐宗庙,《七德》、《九功》乐舞遂亡,自后宗庙用隋《文》、《武》二舞。朝廷用高宗《景云》乐代之,元会,第一奏《景云》乐舞。杜佑《通典》已称诸乐并亡。唯《景云》乐舞仅存。唐末、五代板荡之馀,在者希矣。辽国大乐,晋代所传。杂礼虽见坐部乐工左右各一百二人,盖亦以《景云》遗工充坐部;其坐、立部乐,自唐已亡,可考者唯《景云》四部乐舞而已。

  玉磬

  方响

  搊筝

  筑

  卧箜篌

  大箜篌

  小箜篌

  大琵琶

  小琵琶

  大五弦

  小五弦

  吹叶

  大笙

  小笙

  觱篥

  箫

  铜钹

  长笛

  尺八笛

  短笛

  以上皆一人。

  毛员鼓

  连鼗鼓

  贝

  以上皆二人,余每器工一人。

  歌二人。

  舞二十人,分四部:

  《景云》舞八人

  《庆云》乐舞四人

  《破阵》乐舞四人

  《承天》乐舞四人

  大乐调:雅乐有七音,大乐亦有七声,谓之七旦:一曰娑陀力,平声;二曰鸡识,长声;三曰沙识,质直声;四曰沙侯加滥,应声;五曰沙腊,应和声;六曰般赡,五声;七曰俟利箑,斛牛声。自隋以来,乐府取其声,四旦二十八调为大乐。

  娑陀力旦:

  正宫

  高宫

  中吕宫

  道调宫

  南吕宫

  仙吕宫

  黄钟宫

  鸡识旦:

  越调

  大食调

  高大食调

  双调

  小食调

  歇指调

  林钟商调

  沙识旦:

  大食角

  高大食角

  双角

  小食角

  歇指角

  林钟角

  越角

  般涉旦:

  中吕调

  正平调

  高平调

  仙吕调

  黄钟调

  般涉调

  高般涉调

  右四旦二十八调,不用黍律,以琵琶弦叶之。皆从浊至清,迭更其声,下益浊,上益清。七七四十九调,馀二十一调失其传。盖出九部乐之《龟兹部》云。

  大乐声:各调之中,度曲协音,其声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近十二雅律,于律吕各阙其一,犹雅音之不及商也。

  散乐

  殷人作靡靡之乐,其声往而不反,流为郑、卫之声。秦、汉之间,秦、楚声作,郑、卫浸亡。汉武帝以李延年典乐府,稍用西凉之声。今之散乐,俳优、歌舞杂进,往往汉乐府之遗声。晋天福三年,遣刘煦以伶官来归,辽有散乐,盖由此矣。

  辽册皇后仪:呈百戏、角、戏马以为乐。

  皇帝生辰乐次:

  酒一行觱篥起,歌。

  酒二行 歌,手伎入。

  酒三行 琵琶独弹。

  饼、茶、致语。

  食人,杂剧进。

  酒四行 阙。

  酒五行 笙独吹,鼓笛进。

  酒六行 筝独弹,筑球。

  酒七行 歌曲破,角。

  曲宴宋国使乐次:

  酒一行 觱篥起,歌。

  酒二行 歌。

  酒三行 歌,手伎入。

  酒四行 琵琶独弹。

  饼、茶、致语。

  食入,杂剧进。

  酒五行 阙。

  酒六行 笙独吹,合《法曲》。

  酒七行 筝独弹。

  酒八行 歌,击架乐。

  酒九行 歌,角。

  散乐,以三音该三才之义,四声调四时之气,应十二管之数。截竹为四窍之笛,以叶音声,而被之弦歌。三音:天音扬,地音抑,人音中,皆有声无文。四时:春声曰平,夏声曰上,秋声曰去,冬声曰入。

  散乐器:觱篥、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筝、方响、杖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鞚、拍板。

  杂戏:自齐景公用倡优侏儒,至汉武帝设鱼龙曼延之戏,后汉有绳舞、自刳之伎,杜佑以为多幻术,皆出西域。哇俚不经,故不具述。

  鼓吹乐

  鼓吹乐,一曰短箫铙歌乐,自汉有之,谓之军乐。《辽杂礼》,朝会设熊罴十二案,法驾有前后部鼓吹,百官卤簿皆有鼓吹乐。

  前部:

  鼓吹令二人

  掆鼓十二

  金钲十二

  大鼓百二十

  长鸣百二十

  铙十二

  鼓十二

  歌二十四

  管二十四

  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后部:

  鼓吹丞二人

  大角百二十

  羽葆十二

  鼓十二

  管二十四

  箫二十四

  铙十二

  鼓十二

  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右前后鼓吹,行则导驾奏之,朝会则列仗,设而不奏。

  横吹乐

  横吹亦军乐,与鼓吹分部而同用,皆属鼓吹令。

  前部:

  大横吹百二十

  节鼓二

  笛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笳二十四

  桃皮觱篥二十四

  掆鼓十二

  金钲十二

  小鼓百二十

  中鸣百二十

  羽葆十二

  鼓十二

  管二十四

  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后部:

  小横吹百二十四

  笛二十四

  箫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桃皮蒨篥二十四

  百官鼓吹、横吹乐,自四品以上,各有增损,见《仪卫志》。自周衰,先王之乐浸以亡缺,《周南》变为《秦风》。始皇有天下,郑、卫、秦、燕、赵、楚之声迭进,而雅声亡矣。汉唐之盛,文事多西音,是为大乐、散乐;武事皆北音,是为鼓吹、横吹乐。雅乐在者,其器雅,其音亦西云。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四·李心传
  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训 病徐温计焚吴越军·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一·佚名
  ○皇朝平吴录中·佚名
  ●旧京琐记引·夏仁虎
  皇王大纪卷八十·胡宏
  一四六八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并无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卷十九·鄂尔泰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上·袁枢
  卷七十五·司马迁
  邸顺传(附邸浃传)·宋濂
  一五五、鲁仲连考·钱穆
  食货二五·徐松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司马迁
  卷五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18 ·佚名

    吴龙翰 寓感 周家敦八议,姬旦衡何平。 秦家尚荷法,四海怨商君。 凤鸟时一鸣,枭鸟时一鸣。 一鸣以为周,一鸣以为秦。 法重灭尔族,德重润尔身。 天帝厌杀伐,勿使伤阳春。 吴龙翰 寓兴 盈

  • 卷四十五·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四十五    宋 陈起 编敖陶孙臞翁诗集 改周晋仙赠丁相士之什 张颠许我以神仙薛颠谓予可英杰丁生谓二俱无成世间那得此奇崛麒麟阁上森貂蝉龙虎鼎内飞大丹腰钱跨鹤谁不愿只有圮下先吾鞭何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一·佚名

    弘治四年五月丙子朔○丁丑○升广西布政司右布政使沉晖为江西左布政使山西右参政冯续为本司左布政使○时拨京营官军营建 太庙后殿保国公朱永请人月给口粮四斗户部以为太多命与三斗 命浙江都司署都指挥佥事张洪管理本司

  • 卷之三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六辑·佚名

     尹嘉铨为父请谥并从祀文庙案  尹嘉铨奏为父请谥折 军机处档缴回朱批档  大理寺卿臣尹嘉铨跪奏窃臣伏读上谕养心殿暖阁恭悬皇祖圣训有孝为百行之首不孝之人断不可用朕每日敬仰天语煌煌实为万世准则钦此此诚圣朝

  • 光绪五年·佚名

    军机大臣寄两江总督等上谕(三月二十八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梗阻琉球入贡情形折(闰三月初五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美统领调处琉球事折(七月二十一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美统领格兰忒在日本商办琉球事情折(八月初五日)军机

  • 刘凝之传·李延寿

    刘凝之字隐安,小名长生,南郡枝江人。父亲刘期公,为衡陽太守。哥哥刘盛公,人品高尚不肯作官。凝之仰慕老莱子、严子陵的为人,把家产全都交给弟弟和哥哥的儿子,自己在野外建房舍,全凭自己劳动过日子。州里看重他的品行,征召他作

  • 吴中传·张廷玉

    吴中,字思正,武城人。洪武末年,他任营州后屯卫的经历。成祖攻取大宁,吴中迎降。他以输运粮饷和捍御之功,累升为右都御史。永乐五年(1407),改任工部尚书。后随从皇上北征,遭亲丧回家。皇上令他出来任职,改任刑部尚书。十九年(1

  • 卷十五·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十五    元 毛应龙 撰磬氏爲磬倨句一矩有半陈氏曰倨言其直句言其曲一曲一直是以有折然大折则伤于曲故以一矩有半凖之盖规圆矩方以法矩凖之而増其倨句之半则不至于大折矣其博为一股为二鼓

  • 众经目录卷第三·静泰

    释静泰撰别生(于大部内钞出别行)合八百一十部一千二百八十七卷大乘别生一百二十一部一百二十八卷·华严经十种生法经一卷·佛名经一卷·净行品经一卷·菩萨名经一卷·抄华严经一卷&mid

  • 卷第七十二·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通品第二十八之余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出生无量阿僧祇色身庄严智通知一切法远离色相无

  • 卷第三之下·大慧宗杲

    正法眼藏卷第三之下径山大慧禅师 宗杲 集并着语后学普善庵沙门慧悦校刻风穴和尚示众云。夫参学眼目。直须大用现前。勿自拘於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纵然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汝等诸人应是从前学解

  • 伏狮祗园禅师语录卷之上·祇园行刚

    嗣法门人 授远超宿超朗超珂超见超振超琛 同编书记超内录升座丁亥年三月望日梅溪众檀护缁素等请师开法师云山僧昨到梅溪省觐古南法叔大和尚寓此董庵檀护坚请上堂山僧再三固辞甚不得意升于此座遂拈香毕复云妙道无方所

  • 神秘的西塔福特·阿加莎·克里斯蒂

    侦探小说,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大雪覆盖下的斯坦福特宅邸内进行着一场降临会,但在游戏中精灵Ida却突然发出了埃克桑普敦镇的特里威廉上校被谋杀的口信。斯坦福特的人们于是不安起来,这时勇敢的伯纳比少校毅然担任起了

  • 五字鉴·李廷机

    《五字鉴》是一部几百年来流传较广的蒙学读物,原名为《鉴略》,李廷机根据我国古史资料所写。此书大略是以五言诗句韵文的形式,按时代顺序将我国上自远古传说,下至元明的社会历史,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总述和概括。所以,可以说这

  • 谈虎偶录·徐枕亚

    文虎小道也,然非心灵手敏者,不足以语此。灯谜。以古籍中文句、诗句或人名、地名为谜底的谜语。形容猜谜如射虎难中,故称。又称灯虎。

  • 保成公径赴渑池会·高文秀

    简名《渑池会》。杂剧剧本。元高文秀作。四折二楔子,末本。本事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剧写秦昭公欲夺赵国国宝和氏璧,许以十五城相交换。赵派蔺相如携璧使秦。相如至秦,知彼存诈而无诚意,遂乘深夜携璧返赵。赵成公

  • 力庄严三昧经·佚名

    三卷,隋那连提耶舍译。佛由力庄严三昧出,说佛之十智。佛在祇园。于后夜入力庄严三昧,文殊师利等二十童子,各礼佛足。分往十方佛土,各同十方菩萨来集。佛从定起,坐师子座。文殊先问佛十种智难信?佛以六喻明之。智轮菩萨问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