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〇 秋瑾

秋瑾与鲁迅同时在日本留学。取缔规则发表后,留学生大起反对,秋瑾为首,主张全体回国,老学生多不赞成,因为知道取缔二字的意义并不怎么不好,因此这些人被秋瑾在留学生会馆宣告了死刑,有鲁迅许寿裳在内,鲁迅还看见她将一把小刀抛在桌上,以示威吓。不久她归国,在江浙一转,回到故乡去,主持大通体育学堂,为革命运动机关,及徐锡麟案发被捕,只留下“秋雨秋风愁杀人”的口供,在古轩亭口的丁字街上被杀,革命成功了六七年之后,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药》,纪念她的事情,夏瑜这名字很是显明的,荒草离离的坟上有人插花,表明中国人不曾忘记了她。在日本报上见到徐案消息的时候,留在东京的这一派人对于与徐秋有关的人的安全很是忧虑,却没有人可以前去,末后托了一个能懂中国话的日本同志,设法混进绍兴去,可是一切混乱,关系的人一个都找不到,竺绍康王金发大概逃回山里,陶成章陈子英等人随即溜到东京来了。这个探信的人大抵未曾留辫子,异言异服的,不曾被做公的抓了去,实属运气之至,可见清朝稽查还不密,那时城中还没有客栈,所以无处安身,只好在一家雅片烟馆里混了两晚,他也不会抽大烟,不知道是怎么的对付过来的。他的姓名现在已不记得,这事件远在四十多年以前,所以知道的人现在活着的也只有一两个人了吧。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五·徐梦莘
  第八十五回 失荆州参军殉主 弃苑川乾归逃生·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一·王祎
  卷三·王世贞
  卷之八十八·佚名
  五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王子迎娶情形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纪昀
  一三○八 军机大臣为将热河建学升府谕旨添入《热河志》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佚名
  史记集解卷九十九·裴骃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八 糊纸盒·溥仪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范晔
  韩禽传·李延寿
  宇文忠之传·李延寿
  耶律希亮传·宋濂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五·允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四·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四目録【起六十六字至六十七字】行香子【又一体】晏几道苏轼【三首】晁补之【三首】葛胜仲赵师侠辛弃疾【四首】汪莘【二首】洪瑹沈端节黄昇蒋捷于

  • 杜牧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宰相杜祐之孙。唐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召为团练巡官。后为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掌书记,居扬州,颇好游宴。大和九

  • 帝纪第一 高祖上·魏徵

    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 ,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忠即皇考也。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万历八年七月戊辰朔上亲享 太庙○大学士张四维一品考满辞加少傅恩荫 上以加恩彝典不允辞○己巳升神枢十营佐击潘云程神枢八营佐击王秩蓟镇遵化城守备郑廉俱为游击云程昌平总兵标下秩统领蓟镇天津秋班廉遵化辎重营○

  • 卷之一千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傅岐传·姚思廉

    傅岐字景平,北地灵州人。高祖傅弘仁,是宋朝的太常。祖父傅琰,齐朝时任山陰县令,有治国才能,从县令提升为益州刺史。父亲傅岁羽,天监年间,历任山陰、建康县令,亦有能干的名声,官做到骠骑咨议。傅岐起初是国子明经生,入朝做官时任

  • 吕蒙正传·脱脱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其祖父吕梦奇,是户部侍郎。其父吕龟图,是起居郎。吕蒙正在太平兴国二年(977)录取为进士第一名,任命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向皇上辞行时,皇上命令,政事如果有不便处理的,允许骑驿马前来上告,赐给他钱二

  • 卷一百二十五之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五之五 朱批鄂尔泰奏摺 雍正五年九月十六日云贵总督【臣】鄂尔泰谨 奏为恭谢 圣恩事雍正五年八月三十日【臣】齎摺家奴蒙恩赏给驿马

  • 卷一百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十一歌颂五十一【生监诸臣二】万寿诗【七言律八首】监         生【臣】查克宏海寓欣瞻日正中乘时乾德配苍穹八方长养春风暖万彚昭苏圣泽洪绕阙祥烟丹凤翥盈阶淑气紫芝丰周天

  • 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曾国藩

    黎明,早饭后与幕客六人登岱。出泰安北门三里许,过岱宗坊,旋至玉皇阁小坐。有孙真人化身。据道士云:孙某在此修炼,年九十四岁,康熙四十年化去,今手足皮骨尚在,如干腊然,惟头系上塑耳。又至关帝庙小坐,有盐当会馆。旋过飞云阁,有孔

  • 卽位年·佚名

    八月8月11日○戊子,上御勤政殿頒敎曰:恭惟太祖草創洪業,惟父王殿下纉承丕緖,小心翼翼,敬天愛民,忠誠格于天子;孝悌通於神明。中外乂安,倉廩富實,海寇賓服,文治以隆,武威以振,綱擧目張,禮興樂備、深仁厚澤,洽於民心;隆功盛烈,溢於史冊,

  • 卷一·书汇·李贽

    〔八十五篇〕  ● 答马历山  凡为学皆为穷究自己生死根因,探讨自家性命下落。是故有弃官不顾者,有弃家不顾者,又有视其身若无有,至一麻一麦,鹊巢其顶而不知者。无他故焉,爱性命之极也。孰不爱性命,而卒弃置不爱者,所爱只

  • 卷三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七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六【六之一】存旧毛诗卷第六唐蟋蟀诂训传第十毛诗国风郑氏笺唐谱考异宋板疏须父之子【三叶左一行】须作顷蟋蟀考异古本注聿遂下歳时之侯下共有也

  • 第三卷·佚名

    生死品第二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比丘次第舍漏。初舍不善法。次修行善法。正观思惟。修心正住。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彼比丘。初如是观。根尘相对。迭相因缘。一切世界。无始以来。生死轮转。

  • 卷三十三·彭绍升

    居士传三十三王虗中传王虗中。名日休。庐州人也。宋高宗朝举国学进士。弃官不就。着书名龙舒净土文。自王公土大夫下至屠丐僮奴皂隷优妓之属。咸以净土法门劝引归依。其文浅说曲喻。至详至恳。若父兄之教子弟然。同时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月禅师语录莲月禅师语录卷第三门人明铎录住江陵福昌山龙兴禅寺康熙己酉春师在柏子受请拈疏示众云此是江陵邑侯唐护法缙绅静庵高护法幻幻居士黄护法先从文字中早露出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拈华微笑之旨若

  • 河间传·柳宗元

    唐文。柳宗元作。宋王楙《野客丛书》云:“客或讥原涉曰:‘子本吏二千石之世,结发自修,以行恶推财礼让为名,正复雠取仇,犹不失仁义,何故遂自放纵为轻侠之徒乎?’涉应曰:‘子独不见家人寡妇邪?始自约敕之时,意乃慕宋伯姬及陈孝妇

  •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唐魏徵作。见《全唐文》。系作者于唐贞观十一年(637)进谏的一篇奏章。时天下安宁,生产发展,但唐太宗渐生骄奢之意。作者犯颜直谏,“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旧唐书·魏徵传》),此系第二疏,故又题《论时政第二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