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四 椒生

鲁迅于戊戌年春间往南京进学堂去,这与仁房的椒生很有关系,现在要来说明一下。椒生名庆蕃,小名曰庆,鲁迅这一辈叫他作庆爷爷,又因为他的大排行系十八,所以鲁迅从前的日记上常写作十八叔祖。他是个举人,这科名在以前不容易得到手,秀才只能称相公,中了举就可以叫老爷了,所以他自己也颇自傲,虽然“新台门周家”大家知道,他总要信上写明“文魁第周宅”的,可是他的举人乃是属于最多数的一种,即是只能做八股,或者比一般秀才高一点,至于文章与学问还是几乎谈不到的,他以候补知县的资格到南京去投奔妻族的长亲,一个直乐施人姓施的,是个老幕友,以办理洋务名,一直在两江总督衙门里,东家换了,这位西席总是不动的,因了他的帮忙,被派在江南水师学堂教汉文,兼当监督。那时校长名叫总办,照例由候补道充任,监督用州县,仿佛是学监兼舍监的性质,不过那些官僚不懂得文化,只能管得宿舍的事情罢了。水师学堂原有驾驶管轮和鱼雷三班,椒生所任的是管轮堂监督,大概前后有十年之久。周氏子弟因了他的关系进那学堂的共有四人,最早是诚房的鸣山,本名凤岐,由椒生为改作行芳,那时学校初办,社会上很看不起,水陆师学生更受轻视,以为是同当兵差不多,因此读书人觉得不值得拿真名字出去,随便改一个充数。鸣山大抵是考的分数不够,据他说是不幸分派在驾驶班,那边的监督蒋超英和椒生有意见,所以把他开除了。其次是伯升改名文治,于丁酉年入学,甲辰年毕业。得到“把总”的顶带,上兵船去练习,仕至联鲸军舰正管轮。鲁迅是戊戌春间进去的,名字也是椒生所改,但他觉得里边“乌烟瘴气”,于次年退学,改入陆师附设的矿路学堂,至辛丑冬毕业,壬寅派往日本留学。我是末了的一个,辛丑秋天才进去,后来因为眼睛近视,改派学土木工程,于丙午夏离开学校了。在校的末后两三年间,椒生已休职回家,总办是那位蒋超英,他的水手(这名称里不含恶意)与副官气的官僚作风在同学中虽然很被笑话,可是人并不坏,这是我和鸣山的意见全不相同的。

猜你喜欢
  本纪第十五 宪宗下·刘昫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一·李心传
  ●卷一·陶宗仪
  读礼通考卷十五·徐乾学
  卷四·汉·蒋一葵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一·佚名
  一三一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代纪昀等恭谢恩赐题诗折·佚名
  自序·陶元珍
  赵昌言传·脱脱
  靳德进传·宋濂
  柏帖穆尔传·宋濂
  陈镒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476_1 【至日荷李常侍过郊居】熊孺登   贱子守柴荆,谁人记姓名。风云千骑降,草木一阳生。   礼异江河动,欢殊里巷惊。称觞容侍坐,看竹许同行。   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尽搜天地物,无谕此时情。   卷

  • 卷十八·李心传

     边防一  丙寅淮汉蜀口用兵事目吴曦之变附自隆兴甲申朝廷与金人再和逮开禧丙寅凡四十三年矣其年夏五月六日丙戌内批北虏世雠久稽报复爰遵先志决策讨除宜颁诏音明示海内先是韩冑用事又有劝其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者

  • 第七回 比封君传披货殖 礼贞妇台筑怀清·黄士衡

    话说徐福奉始皇之命,往祖洲寻不死之草,带领一班童男女等乘船向东海进发。行经多日,但见一片汪洋,海水作深碧色,四顾无岸。一日,远远望见一个海岛,徐福催船前进,到得岸边,将船一齐下碇泊住。徐福登岸瞭望一回,见平原广大,可容多人

  • 蜀碧卷二·彭遵泗

    ──起甲申、止本年十二月甲申(是年三月十九日,闖賊李自成陷京師,懷宗殉社稷;五月,我大清世祖皇帝鼎燕都,是為順治元年。歲八月、獻賊陷蜀)春正月,日赤。日中有赤氣數道,下寬上銳,自東指西;又日月無光,赤如血,仰視北斗,皆不復見。

  • 序·佚名

    据广本补朕闻唐虞之迹纪于典谟文武之政布在方册所以昭垂百代启佑后人夐乎尚矣我二祖列宗创守同道著令史官簪笔丹陛一言一动大书特书暨乎因革钜典臣下章奏莫不综而载之以备一朝之史今所藏实录圣德神功大较可睹已维我皇

  • 卷之五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百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帝系考皇族明太祖洪武九年定诸王岁供之数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疋紵丝三百疋纱罗各一百疋绢五百疋冬夏布各一千疋绵二千两盐二

  • 卷二十一、鸿博经学诸特科·黄鸿寿

    圣祖康熙十七年春正月,诏举博学弘儒,备顾问著作之选。时海内新定,明室遗臣多有存者,居恒著书言论,常概然有故国之思,帝思以恩礼罗致之。至是,谕吏部,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士,不论已仕未仕,令在京在品以上,及科道,在外督抚、布

  • 第十七章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吕思勉

    中国的该变法,并不是和外国人接触了,才有这问题的。一个社会,和一个人一样,总靠新陈代谢的作用旺盛,才得健康。但是总不能无老废物的堆积。中国自秦汉统一之后,治法可以说是无大变更。到清末,已经二千多年了,各方面的积弊,都很

  • 卷五十六·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五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正万民下 汉高帝元年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乆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尔杀人者死伤人

  • 卷十九·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九    元 程端学 撰成公十年春衞侯之弟黒背帅师侵郑左氏曰卫子叔黒背侵郑晋命也未详信否康侯胡氏曰其曰弟者子叔黒背生公孙剽孙林父甯殖出卫侯衎而立剽亦以其父有

  • 庄严法本品第四·佚名

    尔时世尊睹诸菩萨皆来大会。此诸菩萨皆以法故。而来集此。悉以执持如来妙藏。宣畅菩萨诸所行住无盖法门所由品奥。修御法典。复有光明名无畏辩。应时眉间大人之相放斯光曜。绕诸菩萨七匝已竟。因复绕於总{敖力}王菩萨

  • 卷第十一·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十一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南岳第十四世(临济十世杨岐三世) 五祖法演禅师法嗣 舒州太平佛鉴惠懃禅师 郡之怀宁人。族汪氏。丱岁。师广教圆深。试所习得度。每以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

  • 大品第一 智论·佚名

    第一章第一诵品一&ldquo;听闻之慧是闻所成智&rdquo;者如何?云:&ldquo;应证知此等之诸法&rdquo;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ldquo;应遍知此等之诸法&rdquo;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ldquo;应断此等之诸

  • 扈从西巡日录·高士奇

    一卷。清高士奇撰。康熙十年(1671),康熙帝巡视山西,驻骅五台山,高士奇以侍讲供奉内廷,扈从前往。本书即按日记其从京师至五台山沿途见闻。始于二月十二日,迄于三月初七日。凡山川古迹,人物风土,皆考源流,颇为详核。而康熙帝所

  •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朱权

    明朝南极遐龄老人臞仙(朱权)撰。原书二卷,今本分作八卷,收入《万历续道藏》。卷首有作者自序,称此书考订道教教义制度,大宣玄化,立规定制,凡道门之所用,皆载此书。原书上卷分作九章,以老庄思想为本,参考史籍道典,详述宇宙生成,天地

  • 后山诗注·陈师道

    宋诗别集注本。宋陈师道撰,宋任渊注。十二卷。任渊的《后山诗注》与其《山谷内集注》并行,《山谷内集注》刊行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由此推断《后山诗注》问世也不会晚于此年。《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四中说:“原

  • 金刚映·宝达

    又名《金刚经映》、《金刚经义映》。佛典注疏。唐宝达集。原著卷数不详。据《东域传灯录》,当为三卷。日本村山龙平藏本,系卷上,首尾齐全。此文是对道氤《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的注释。文章的目的是对《宣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