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七 三味书屋

癸巳上半年,鲁迅往三味书屋读书,他去那里是这年为始,还是从前一年就已去了呢,这已记不清楚了。自百草园至三味书屋真正才一箭之路,出门向东走去不过三百步吧,走过南北跨河的石桥,再往东一拐,一个朝北的黑油竹门,里边便是三味书屋了。书屋不在百草园之内,所以不必细写,只须一说那读书的两间房屋就行。我去读书是从乙未年起的,所记情状自然只能以那时为准,但可能前两年也是大概差不多的。书房朝西两间,南边的较小,西北角一个圆洞门相通,里面靠东一部分有地板,上有小匾曰“谈余小憩”,小寿先生洙邻名鹏飞在此设帐,教授两个小学生,即是我和寿禄年,外边即靠北的一大间是老寿先生镜吾名怀鉴的书房,背后挂一张梅花鹿的画,上有匾曰“三味书屋”。老寿先生的大儿子涧邻名鹏更,在乡间坐馆,侄儿孝天同住一门内,则在迤北一间书房开馆授徒,后来往上海专编数学书,不再教读了。

老寿先生教的学生很多,有南门的李孝谐,秋官第许姓,又余姓身长头小绰号“小头鬼”的,都是大学生,桌子摆在西窗下一带,北墙下是鲁迅和勇房族叔仁寿,南墙下是中房族弟寿升,商人子弟的胡某和章翔耀,他的桌子已在往小园去的门口了,还有中房族兄寿颐,桌子不知道放在那里,可能是在北墙下靠东的地方吧。从北京跟了介孚公回家的凤升也于乙未年去上学,他于癸巳上半年同我在厅房里从仁房族叔伯文读书,中途停顿,这时才继续前去,书桌放在“谈余小憩”的西北窗下,但书还是由老寿先生教读的。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李心传
  卷八 灵帝·王夫之
  第十七回 降夏主荡平巴蜀 击元将转战朔方·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八·徐乾学
  班马异同卷三十五·倪思
  卷之二十二·佚名
  ◎第二个升降机——“党统”与军阀·恽逸群
  通志卷一百十六·郑樵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司马迁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 第五十二·班固
  王僧辩传(附王..传)·姚思廉
  焦竑传·张廷玉
  卷七十五·佚名
  附録三·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七四·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潘德舆

    苏氏轼曰:“太史公论诗:‘《国风》好色而不氵㸒,《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予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先王之泽衰,然後变风作,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乎礼义,以为贤於无所止者而已矣。若夫

  • 白云樵唱集原序·王恭

    余家居时闻吾闽之长乐有王先生恭者以诗鸣先生时遯于樵自号为皆山樵者不欲与世接予以故未及见来京师获与长乐人士通籍于朝者交间于篇牍中获覩先生所作及有能传诵其一二者恍若聴张乐于洞庭之野阅武库所蔵不觉茫然自失已

  • 第三十三回 享太平与民同乐 儆权阉为主斥奸·蔡东藩

      却说宣宗用士奇言,劝后退位,布置已定,先立子祁镇为太子,由礼臣奉上册宝。孙贵妃欣喜过望,恰故意禀白宣宗道:“后病痊,自当生子,妾子敢先后子么?”口仁义而心鬼蜮,此等人最属可恨。宣宗道:“朕当立你为后,休得过谦!”贵妃又佯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四·佚名

    万历四十年四月乙丑朔享太庙遣英国公张维贤恭代○兵部覆贵州抚臣胡桂芳奏金筑土司改流应每年选拨营兵八十名防守从之○丙寅兵部题覆督臣涂宗浚陈御虏机宜谓自扯力克故后六载之中我无日不言封事也卜酋未婚虏妇犹以未婚

  • 第三三九保结状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一二二○二--一六·佚名

    新竹城南、东、西三门总理,保结王礼让为北门总理具保结状台下总理陈大彬、林扬芳、林承恩暨众郊铺长和号,今当大老爷台前,保结得监生王礼让一名,充当北门城内总理遗缺,小心奉公,不致违误,不敢冒结。合具

  • 左懋第传·张廷玉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初任韩城知县,成绩突出。在为父亲守丧期间,他三年内不曾入过内室,服侍母亲极尽孝心。十二年(1639)懋第升任户科给事中。他上书讲述了国家的四种弊病,分别是百姓贫困、兵力虚弱、

  • 海瑞传·张廷玉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中举。进京都,不久伏宫门之外上书《平黎策》,请求在海南设道置县,以便安定乡土。有识之士认为他很有气魄。他担任南平教谕的时候,御史到学宫去,下属官吏都伏地拜见,只有海瑞是直身作揖,并说:“如果到御史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 洪武十四年春正月丁亥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文武群臣于谨身殿,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戊子,故元平章乃儿不花等寇边,上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

  • 卷十八·李钟伦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十八安溪李钟伦撰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使色吏反】注使谓王使以兵有所诛斩也春秋曰战于殽晋莱驹为右襄公缚秦囚使莱驹以戈斩之训按戎仆掌倅车之政则不独革路而已五戎之政皆掌之戎右亦当然盖五

  • 卷四十四·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一尔时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大庄严重阁讲堂。与五百菩萨摩诃萨俱。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夜光幢菩萨。须弥山幢菩萨。宝幢菩萨。无碍幢菩萨。华幢菩萨。离垢幢菩萨。日光幢菩萨

  • 卷十·赞宁

    ◎习禅篇第三之三(正传十六人附见八人)○唐洪州开元寺道一传(智藏)释道一,姓马氏,汉州人也。华以喻性,不植于高原;浪以辩识,发明于溟海。生而凝重,虎视牛行。舌过鼻准,足文大字。根尘虽同于法体,相表特异于幻形,既云在凡之境,亦应随

  • 十六、钟声七条·慧开

      云门曰:“世界恁么广阔,因甚向钟声里披七条。”   无门曰:大凡参禅学道,切忌随声逐色。纵使闻声悟道,见色明心,也是寻常。殊不知,衲僧家骑声盖色,头头上明,着着上妙。然虽如是,且道,声来耳畔,耳往声边。直饶响寂双忘,到此如

  • 劝发菩提心文译文·省庵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忏悔顶礼,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唯愿慈悲,稍加听察我微渺之言。我曾经听闻:进入佛道的要门,以发心为首;修行最紧急的要务,以立愿居先。誓愿如果建立,则众生可度;菩提心若是发起

  • 法华义疏卷第一·吉藏

    序品第一将欲入文前明三义。一部类不同。二品次差别。三科经分齐。部类不同者略为七例。一者一会之经用为一部如十地等经。二者多会共为一部如华严之类。三者经之初分用为一部如六卷泥洹经。四者具足二分以为一部如大

  • 苏曼女十子缘品第四十六·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须达长者。末下小女。字曰苏曼。面首端正。容貌最妙。其父怜爱。特于诸子。若游行时。每将共去。于是长者。将至佛所。【白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

  • 卷第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六尊者迦多行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鱼纳息第六总三世成就  不成就亦然善等根为因  此章愿具说若成就眼根。彼于二十二根。几成就。几不成就。乃至具知根。问亦尔。答若成就眼

  • 风筝误·李渔

    传奇。清李渔撰。二卷,三十出。渔有《笠翁传奇十种》已著录。此乃十种之一。约清初成书。为李渔之代表作,名噪一时。剧演书生韩世勋,父母早亡,依父友戚补臣,与其子友先同窗。戚生请韩生画风筝,韩画毕题诗于筝,戚生筝线断;落

  • 粤匪犯湖南纪略·佚名

    著者佚名。抄本。记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由桂入湘攻道州起至克岳州(今岳阳)止的敌对双方情况。书中反映太平军纪律严明、清朝官吏畏葸无能、清军奸淫掳掠等情况。收入《太平天国资料丛编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