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二 曾祖母

苓年公行九,曾祖母通称九太太,以严正称,但那时已经很老,也看不出怎么。她于壬辰除夕去世,只差一天就是八十岁了。现今所记得的只是一二琐事,特别是有关于我们自己的。平常她总是端正的坐在房门口那把石硬的太史椅上,那或者是花梨紫檀做的也说不定,但石硬总不成问题,加上一个棉垫子也毫无用处,可是她一直坐着,通年如此。有时鲁迅便去和她开玩笑,假装跌跟斗倒在地上,老太太看见了便说:“阿呀,阿宝,衣裳弄脏了呀。”赶紧爬了起来,过了一会又假装跌了,要等她再说那两句话,从这个记忆说来,觉得她是一点都没有什么可怕的。

老太太年纪大了,独自睡在一间房里,觉得不大放心,就叫宝姑去陪她睡。宝姑那时大概有十七八岁,在上海说就是大姐,但是乡下的名称很奇怪,叫作“白吃饭”,有地方叫“白摸吃饭”,如《越谚》所记,大约从前是没有工钱的吧,但后来也有了,虽然比大人要少些。老太太床朝南,宝姑睡在朝西的床上,总是早睡了,等到老太太上床睡好了,才叫宝姑吹灯。因为老太太耳朵重听,宝姑随即答应,探头帐子外边,举起缚在帐竿上的芭蕉扇来,像火焰山的铁扇公主似的,对着香油灯尽扇,老太太还是在叫,“宝姑,宝姑,吹灯,”直到扇灭为止。老太太晚年的故事,家里人一般都记得的,大概就只是这一件吧。

介孚公在京里做京官,虽然还不要用家里的钱,但也没有一个钱寄回来,这也使得老太太很不高兴。有时候有什么同乡回来,托他们带回东西,总算是孝敬老太太的,其实老太太慢说不要吃,其实也吃不动。有一回带来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装在一只袋皮就是麻袋内,打开看时是两只火腿,好些包磨菇蜜饯之类,杏脯蜜枣等不晓得是不是信远斋的,但在小孩总是意外的欢喜,恨不得立刻就分,老太太却正眼也不看一眼,只说道:“这些东西要他什么!”后来她的女婿请画师叶雨香给她画喜容,眉目间略带着一种威,过年时挂像看见,便不禁想起多少年前那时的情景来了。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五·列传第四·宗室二·脱脱
  卷六十七·表第五·外戚表·脱脱
  卷三十一·志第七·历一·张廷玉
  卷一六二 梁紀十八·司马光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七·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一·佚名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杨士奇
  卷之一千四百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纪昀
  别集上卷十二·宋名臣言行录
  楚宣王问群臣曰·佚名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五·佚名
  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卷九十四·佚名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桓·唐圭璋

      桓即钦宗,徽宗长子。元符三年(1100)生。政和五年(1115)立为皇太子。宣和七年(1125),诏嗣位,改元靖康,在位二年。金人围汴,胁上皇及帝北行。康王即位于南京,遥上尊号曰孝慈渊圣皇帝。绍兴三十年(1160)卒。   西江月   历代恢

  • 曹文贞公诗集卷七·曹伯启

    (元)曹伯启 撰○七言律诗中秋夜不寐露下遥空人未眠佳辰惭负嫩凉天郑声绕耳非常夜庾兴闗心似去年商驭解纷聊自足桂轮排闼为谁圆亏盈见说无终极坐听寒螀思黯然长安早发夜气溟蒙塞两仪客懐牢落动清悲月明宿鸟啼烟树风劲寒

  • 绝句·秋瑾

    秋声梧树撼楼风,秋声何太苦?闲拈芳菊词,试把商音谱。春暮口号春从何处来?春向何处去?杜宇尽催归,问之无一语。寄徐伯荪十日九不出,无端一雨秋。苍生纷痛哭,吾道例穷愁!春草草色满平芜,春风次第苏。吹嘘须着意,莫使感荣枯。咏琴手

  • 卷九·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九   宋 郭知达 编古诗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金华山属梓州射洪县唐陈子昻射洪人武后时擢右拾遗少读书此山】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尔雅石载土谓崔嵬陆士衘西山何其峻曽曲

  •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三·宋濂

        王綧   王綧,高丽王之犹子也,美容仪,慷慨有志略,善骑射,读书通大义,以质子入朝。岁癸丑,高丽权臣高令公叛,宪宗命耶虎大王东征,綧奉旨为使讲和,仍镇守其地,时高丽人户新附者,就命綧总之。中统元年,授金符总管,升佩

  • 举例·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举例二科十别书不必醇乎醇书惟其至於至居巢刘氏之史通是也注书戒自我作故注书欲推心置腹山伧先生之通释是也凡注之用二辨之通与不通而已是书行本相高厌心盖寡每於通处荐以荆榛而趣乖於不可通处过

  • 卷十一·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一 庚子周僖王元年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 胡氏曰春秋之世以诸侯而主天下会盟之政自北杏始其後宋襄晋文

  • 萧摩诃传·姚思廉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其祖父萧靓,梁右将军。父亲萧谅,梁始兴郡丞。摩诃随父到始兴郡,他数岁丧父,姑夫蔡路养当时在南康,收养了他。年龄稍大,他果敢坚毅勇力过人。侯景之乱,高祖赶赴京师援助,路养起兵拦截高祖,摩诃当时才十三岁

  • 卷二十四·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四中庸一问中庸名篇之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兼此二义包括方尽就道理上看固是有未发之中就经文上看亦先言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又言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

  •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戴溪

    宋 戴溪 撰读小雅鹿鸣燕嘉宾之歌也诗辞止言嘉宾序诗者增言羣臣失文王宾友羣臣之意矣鹿在山林顺性自适呦呦相呼食野之苹其髙洁若此岂得而豢养哉我有嘉宾高洁如之幡然肎来使我得备礼置乐以饮食之又实币帛以将之其好我

  • 印度之佛教从认识论出发的因缘观·梁启超

    宇宙何以能成立?人生何以能存在?佛的答案极简单&mdash;只有一个字(词)&mdash;&ldquo;因缘&rdquo;。因缘这个字(词)怎么解呢?佛典中的解释,不下几百万言,今不必繁征博引。试用现代通行的话解之,大约&ldquo;关系&rdquo;这个字

  • 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卷第四·善导

    唐沙门善导集记  从此已下次解三辈散善一门之义。就此义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为正因。二明九品以为正行。今言三福者。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名世俗善也。第二福者此名戒善

  • 法演禅师语录卷下·法演

    黄梅东山演和尚语录门人惟庆编师在海会受请。拈香示众云。八十翁翁辊绣毬。遂付维那宣疏毕。升座云。三处住持只这滋味。这回冤家难为回避。白莲峰鼻孔。海会山出气。当晚小参云。一则三三则七。牧羊堤畔女贞花。拒马

  • 卷第二·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二目录 大鉴下第十世 &middot; 智门祚禅师法嗣三十人 &middot;雪窦重显禅师 &middot;延庆子荣禅师 &middot;百丈智映禅师 &middot;南华宝缘禅师 &middot;护国寿禅师 &middot;九峰勤禅师 &middot;云盖继

  • 律宗会元卷下·守一

    诸文戒行门第六依体起修名为戒行事钞(上一)云。言戒行者。既受得此戒。秉之在心。必须广修方便。捡察身口。威仪之行。克志专崇。高慕前圣。持心后起。义顺於前。名为戒行。故经云。虽非触对。善修方便。可得清净。文

  • 死于威尼斯·托马斯·曼

    《死于威尼斯》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于1911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德国作家前往威尼斯度假,他恋上一个少年,又因为某种机缘滞留威尼斯。此时威尼斯开始流行霍乱,而政府则封锁了消息。作家迷恋少年,长时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佚名

    四卷,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有论无经,文来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