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 灶头

园门里的一间是庆叔的工作场,东边一间是他睡觉的地方,隔着一个狭长的天井,前面便是灶头了。灶头间是统间,可是有三间的大,东头一座三眼灶,西头照样也有,但是现在只有基地,不曾造灶,因为那里本来是兴立两房公用,立房出了《白光》里的主人公以后,不思议的全家母子孙四人都分别漂泊在外,一直没有使用,所以便借来堆积煮饭的稻草了。各地的灶的异同,我有点说不清楚,汪辉祖在《善俗书》中劝湖南宁远县人用绍兴式的双眼灶,叙述得很详细,似乎别处用这样灶的不多,但是写起来也很麻烦,而且记得什么连环图画上画过,样式差不多少,要看的人可以查考,所以就不多讲了。

灶在屋东头靠北墙,东南角为茶炉,用风箱烧砻糠,可烧水两大壶,炉与灶下之间放置凉厨。灶的南面置大水缸,俗名七石缸,半埋地中,用以储井水,西北又是一只,则是腌菜缸,缸前安放方板桌及板凳二三。面南为窗,例当有窗门,但在太平天国战役中都已没有了,后来只有住室算是配上了,厅堂各处一直还是那样,厨房因为防猫狸闯入,装上了竹片的栅栏门,冬夏一样的不糊纸。中间窗下放着长板桌,上陈刀砧,是切肉切菜的场所,剥豌豆,理苋菜这些事,则是在方板桌上去做了。往西放着两个鸡厨,是鸡的宿舍,厨房门就在这西南角。

假如不遇见大旱天,平常饮料总是用天落水即雨水,尽管缸里钻出许多蚁子来,至多是搁一点白矾罢了。食用水则大抵是井水,须得从后园的井里去挑来,存放在大水缸里,不知怎的大家很怕掉落在水缸里的饭米粒,以为这被水泡开了花,人吃了水便要生肺痈,预防的办法是在缸中放一个贯众,说它能够把那饭米粒消化了。贯众见于《本草》的山草类中,不晓得是医什么病的,据现代学者研究,说各地所卖的是四五种植物的根,并不只是一种。山里人来卖的漆黑一团,本来未必是活的了,即使不曾死,以山草的根去浸在水里,它也活不长久,更不要说去吃饭米粒了。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一·志第二十二·仪卫上·脱脱
  千百年眼卷七·张燧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纪昀
  一三三五 军机处为收到《职贡图》等书事覆热河总管札文·佚名
  一九一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从前给还不解各书及现在确查缘由折·佚名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脱脱
  汉纪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前13)·司马光
  卷四十九·佚名
  第一章 满人当权·辜鸿铭
  卷二十五·乾隆
  乐一·徐松
  卷六十四·纪昀
  卷四十·徐天麟
  三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四·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八十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赵师秀清苑斋诗钞赵师秀字紫芝四灵之中唯师秀尝登科改官然亦不显四灵尤尚五言律体紫芝之言曰一篇幸止有四十字更增一字吾末如之何矣其精苦如此哀山民忆君初病时仓皇造

  • 孙洙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孙洙(1031-1079)字巨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授秀州法曹。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熙宁四年(1071),出知海州,元丰中官至翰林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四十九。《宋史》、《东都事略》

  • 第一出·佚名

    【西江月】(末上)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自然由命。公子伯卿,佳人黄氏,窈窕真娘,因严亲许配呆郎,自登彩楼<彩楼>选东床(同床)。却遇陈三游马过,荔枝抛下绿衣郎。陈三会合无计,学为磨镜到中堂。益春递简,得

  • 卷四十三·本纪第四十三·顺帝六·宋濂

        ◎顺帝六   十三年春正月庚午朔,用帝师请,释放在京罪囚。以中书添设平章政事哈麻为平章政事,参知政事悟良哈台为右丞,参知政事乌古孙良桢为左丞。诏印造中统元宝交钞一百九十万锭、至元钞一十万锭。辛未

  • 云蕉馆纪谈·佚名

    陈友谅初以江州为都,自称汉王,迎伪主徐寿辉以居。明年弑寿辉,遂僭大号,时至正庚子也。后又都武昌。友谅无远大之志,处兵戈间,而急于珍宝,伪将征伐必使之遍求奇宝。故善承意者,甚至发冢行劫。友谅爱姬苕华夫人善月琴,友谅出师必

  • 三六九 军机大臣奏王太岳呈请谢恩片·佚名

    三六九 军机大臣奏王太岳呈请谢恩片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十四日据王太岳呈称:蒙恩赏在四库全书处总纂上行走,所有感激下忱,恳请据情转奏等语。理合将原呈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卷十三 晋语七·左丘明

    栾武子立悼公〔原文〕既弑厉公,栾武子使智武子、彘恭子如周迎悼公①。庚午,大夫逆于清原③。公言于诸大夫曰:“孤始愿不及此,孤之及此,天也。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若禀而弃之,是焚谷也;其禀而不材,是谷不成

  • 卷二 惠帝纪 第二·班固

    (汉惠帝刘盈)【原文】孝惠皇帝,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帝年五岁,高祖初为汉王。二年,立为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赐民爵一级。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中

  • 田令孜传·欧阳修

    田令孜,字仲则,蜀地人氏,本姓陈。咸通年间,任小马坊使。僖宗即位,升为左神策军中尉。当时,西门匡范任神策军右中尉,时人称他们两人为“东军”、“西军”。皇帝年轻不懂事,喜欢斗鹅跑马,多次到六王家中或兴庆池与诸王斗鹅,一鹅的

  • 卷九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九十七艺文略【一】【臣】等谨案郑志艺文略分十二类於每类之中又各自分门搜罗亦云广矣我朝文治光昭载籍明备列圣御纂皇上钦定诸书流播艺林嘉惠来学至海内操

  • 春秋皇纲论卷五·王晳

    宋 王晳 撰灾异罪弑杀大夫日月例传释异同灾异春秋书灾异以记其变若日食星陨地震山崩之类此天地之变者也霜雹火灾水旱螽螟之类此天地之灾者也持日月之食乃数之常次所定无毫厘之差然春秋何以书日食同之灾变乎夫日者

  • 卷三十四·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十四宋 陈经 撰多士【周书】此篇乃洛邑既成周公迁顽民于此使之密迩王室式化厥训故作此书以诱掖之昔者周公初基作新邑之时四方民大和会而庶商亦常与乃役之事周公亦尝作书以命商庶矣岂有顽民

  • 卷一·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一兖州府知府郑方坤 撰○易经三易三易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皆以两字为义今人但称周易曰易非也夏曰连山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于山故名易为连山商曰归藏以纯坤为

  • 卷三十六·佚名

    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四佛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大般涅槃。此菩萨摩诃萨。欲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大般涅槃者,当如是知如如般涅槃。如来大般涅槃。亦复如是,如实际。如法界。如虚空界。如实性。如离

  •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之一·佚名

    尔时严炽王闻萨遮尼乾子所说,得欢喜已,更问所疑。作如是言:大师。今此众生界中众生聚中。颇更有人聪明大智利根黠慧知法非法无过失不。答言:大王。有此众生无诸过失。王言:大师。今者谁是。答言:大王。此沙门瞿昙释家子。生

  • 卷第三十二·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三十二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序(二) 重刻圆觉经序 夫缘生无性。生佛之迹本虚。无性缘生。圣凡之形宛尔。随业感而报分优劣。逐境浪而识变精粗。如来大光明藏。是众生净觉之

  • 箭喻经·佚名

    佛教经典。译者不详。一卷。是《中阿含经》第二百二十一《箭喻经》的异译本。经中谓摩罗鸠摩罗问佛世间有边无边等义,佛为说此喻。有鬘童子,欲佛说一向世之有常,佛呵责之,说拔毒箭之喻。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给孤独园,毗沙门天王于初夜分来说神咒,卫护行人,佛嘱比丘受持。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金光明最胜王经》第十二品。多闻天王如意宝珠咒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