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三 马面鬼

中国向来不大赞成无鬼论,至少如书中所记录,《晋书》的阮瞻,《玄怪录》的崔尚,《睽车志》的宗岱,著了无鬼论,终于被鬼现形所折服,其论亦遂不传。我虽然做不出什么论,可是也不相信有鬼的,这样我说得稍为客气点,留出余地让人家可以也相信有鬼,我自己则深信形灭神不能独存,也没有见过鬼形听到鬼声的经验。这种经验是可以有的,我们见闻好些这一类的报告,并不一定是虚谎,有一部分是精神错乱的幻觉,一部分是疑心生暗鬼的误会。二者之中以后者比较的为多,譬如说看见一团白物,这可能是白衣人或一只白狗,听见吱吱呷呷的鬼叫,这或者本来就是老鼠蝙蝠以及鸭子。先君是不信鬼的,却见过鬼,有一回在光绪初年他在亲戚家吃酒,回家时已过半夜,提着一盏灯笼独自走着,走进一条小弄的时候,忽然看见不远地方站着一个矮鬼,身子只有三尺,脸狭而长却有一尺多,披着长头发分散两边。他心想这回倒好,有运气看到鬼了,一直走上去,那鬼也不退避,还是站在那里,及至走得很近,举起灯笼来在鬼面上一照,这才呼了一声掉转头跑了去了。原来外边是个废园,泥墙半坍了,有一匹白马在缺处伸出头来观望着。后来先君常说,“我好容易见到了马面鬼,就只可惜乃是一匹真的马。”他很顽固的主张无鬼,说他死了也不会变鬼的,在他三十七岁故去的时候还说一无所见,这个庭训我总是真心遵守的。

猜你喜欢
  國語卷第五·韦昭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八·李心传
  卷之四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卷四·赵釴
  卷四十一·苏辙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纪昀
  九二三 军机大臣奏覆据各省续行送到应毁重本等书缴进销毁片·佚名
  七十三、时报的编制·包天笑
  陶潜传·房玄龄
  杨素传·魏徵
  卷五·顺治
  进宋名臣奏议劄子·赵汝愚
  卷十三·陆宗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葵·唐圭璋

      葵字南仲,号信庵。衡山人。生于淳熙十三年(1186)。少从父方军中,补承务郎。以淮东提刑平李全有功,进兵部侍郎。淳祐中,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咸淳初,特授少师武安军节度使,封冀国公。咸淳二年(1266)卒,年八十一,赠太傅、谥忠靖。

  • 卷一·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一兵部主事陈焯编宋太祖【稗史载宋师围金陵南唐使徐铉来欲用口舌解围铉盛称其主博学多艺有圣人之能因诵所为秋月诗宋祖大笑曰此寒士语耳吾不道也铉未心服因以上请侍臣皆惊惧相目宋祖徐曰吾微时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十有一年秋七月按是月壬申朔癸酉御史中丞充湖北京西宣谕使汪澈入辞上命凡吏之能否民之利病悉以上闻澈受诏而去 诏左迪功郎新德安府府学教授王质已降召试馆职指挥更不施行质宣城人入太学为诸生始登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纪昀

    食货略 【四】漕运盐铁茶榷酤杂税平准平籴○漕运唐五代宋金元明△唐唐懿宗咸通元年南蛮陷交趾征诸道兵赴岭南诏湖南水运自湘江至澪渠并江西水运以馈行营诸军泝运艰难军屯广州乏食润州 人陈磻石诣阙言海船至福建往来大

  • 一四四 护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赍送遗书并缮单呈明折·佚名

    一四四 护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赍送遗书并缮单呈明折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初六日护湖南巡抚 布政使臣觉罗敦幅跪奏,为奏明事。伏查钦奉谕旨,采访遗书,屡蒙圣训,剀切周详。臣前在湖北布政司任内,随同抚臣陈辉祖,节次采集恭进在案

  •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陈寿

    (荀彧传、荀攸传、贾诩传)荀彧传,荀彧字文若,颍川郡颍陰县人。祖父荀淑,字季和,曾任郎陵县令,在汉顺帝、桓帝时,很有名望。荀淑生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国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彧年少时,南陽人何颙十分

  • 太宗明元帝纪·李延寿

    太宗明元帝名嗣,道武皇帝的长子,母亲是刘贵人,登国七年(392)出生于云中宫。道武帝很晚才有男孩,知道消息以后非常高兴,便大赦天下。明元帝聪明睿智宽宏刚毅,不合乎礼节的事不做。天兴六年(403),被封为齐王,任丞相。当初,明元帝

  • 杨言传·张廷玉

    杨言,字惟仁,鄞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授官行人。嘉靖四年(1525)提升为礼科给事中。任职数日他就上言说:“近来仁寿宫发生火灾,晓谕群臣修身反省。我以为责任在公卿而不在陛下,罪在谏官而不在皇上身上。朝廷设立六科

  • 大学衍义卷一·真德秀

    帝王为治之序尧曲【虞书篇名典者常也】曰若稽古帝尧【曰若发语辞曰字与粤越通用稽考也言考古之帝尧其事云云也】曰放勲【放至也亦广大之意如放乎四海之放勲功也】钦明文思安安【钦敬也思去声】允恭克让【允信也克能也

  •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辨明焚香灼油燎【仪见前】主人【下祭用长子上祭中祭用贵者若兄弟同贵则仍序长次如子侄有贵者则长子摄祭而以贵者序摄者后】等【主妇弟子侄并妇】各易盛服【贵者易朝服妇命服余各本等新服】诣家堂【

  • 卷四·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四宋 叶梦得 撰隐公古者谓人君即位之始年不曰一年而曰元年岁之始月不曰一月而曰正月自尧舜以来见之矣元年之称见于伊训正月之称见于舜典非春秋创爲之文也盖君天下之道必慎其始一者数而已圣人不

  • ○三乘渐次第七·玄觉

      夫妙道冲微。理绝名相之表。至真虚寂。量超群数之外。而能无缘之慈。随有机而感应。不二之旨。逐根性以区分。顺物忘怀。施而不作。终日说示。不异无言。设教多途。无乖一揆。是以大圣慈悲。随机利物。统其幽致。

  • 佛法悟入渐次·太虚

      一 明业果不断故有情续生  二 明唯有根尘故人我本空  三 明诸法本空故唯识所变  四 明本非空有故入佛知见  佛教以圆寂以大觉为究竟目的。藏海虽渊,但求由之而能开悟;法门固多,但求由之而能证入。拈花一

  • 卷第二十一·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功德林菩萨复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藏,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何等为十?所谓:信藏、戒藏、惭藏、愧藏、闻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辩藏,是为十。“佛子!何等为菩

  • 序·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序世谓宗门一派。起自鹫岭拈华。不知老瞿昙才落地来。指地指天。独自称尊之际。早已将大千世界。钉徧葛藤桩子矣。譬射者之垛。高不过三尺。毋论穿杨绕树手。即黄口小童稍解弹雀。亦忍俊不禁。相与挟烂泥

  • 卷七·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七嗣法门人原敏等编赞金陵长干舍利宝塔(有序长干即今报恩寺)舍利者何谓佛之真身也宝塔者何谓吴大帝所造函此真身也大帝初未信吾教适遇康僧会曰卿教何验会曰吾佛

  • 周易传义附录·董楷

    南宋董楷撰。十四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将程颐《周易程氏传》和朱熹《周易本义》合为一帙,并采辑程、朱论《易》之说别见他书者作为附录,故题曰《传义附录》。《四库全书提要》指出:董楷之学“出于陈器之,器之出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有二本。旧本为罗什译,题曰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新本为不空译,题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亦二卷。仁王指当时十六大国之国王也。佛,对诸王各护其国使之安稳,故为说般若波罗蜜多深法之经文也。谓受持讲说此经则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