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四 吃茶

鲁迅的抽纸烟是有名的,又说他爱吃糖,这在东京时却并不显著,但是他的吃茶可以一说。在老家里有一种习惯,草囤里加棉花套,中间一把大锡壶,满装开水,另外一只茶缸,泡上浓茶汁,随时可以倒取,掺和了喝,从早到晚没有缺乏。日本也喝清茶,但与西洋相仿,大抵在吃饭时用,或者有客到来,临时泡茶,没有整天预备着的。鲁迅用的是旧方法,随时要喝茶,要用开水,所以在他的房间里与别人不同,就是在三伏天,也还要火炉,这是一个炭钵,外有方形木匣,灰中放着铁的三脚架,以便安放开水壶。茶壶照例只是所谓“急须”,与潮汕人吃工夫茶所用的相仿,泡一壶只可供给两三个人各一杯罢了,因此屡次加水,不久淡了,便须换新茶叶。这里用得着别一只陶缸,那原来是倒茶脚用的,旧茶叶也就放在这里边,普通顿底饭碗大的容器内每天总是满满的一缸,有客人来的时候,还要临时去倒掉一次才行。所用的茶叶大抵是中等的绿茶,好的玉露以上,粗的番茶,他都不用,中间的有十文目,二十目,三十目几种,平常总是买的“二十目”,两角钱有四两吧,经他这吃法也就只够一星期而已。买“二十目”的茶叶,这在那时留学生中间,大概知道的人也是很少的。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一百七·王称
  卷七 奢十四案·丁耀亢
  卷之三百九十八·佚名
  论开诚之道·陈亮
  第九十六卷 文苑 二 三·缪荃孙
  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上年秋季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墨子语后自序并诗十九章·查继佐
  一二 父亲的病下·周作人
  温体仁传·张廷玉
  卷一 太祖肇兴·李有棠
  日、满、华共同宣言·佚名
  第二章 黄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时代】·钱穆
  117.王马共天下·林汉达
  卷之十八·佚名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二·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二元 刘履 编选诗补注二魏诗一魏武帝姓曹氏讳操字孟德沛国谯人汉举孝廉为郎拜骑都尉献帝初闗东州郡起兵讨董卓时为济南相屯兵河内初平二年袁绍表为东郡太守乘黄巾乱入据兖州为刺史建安初入朝为

  • 罪与罚(二)·徐志摩

    “你——你问我为什么对你脸红? 这是天良,朋友,天良的火烧, 好,交给你了,记下我的口供, 满铺着谎的床上哪睡得着?” “你先不用问她们那都是谁, 回头你——(你有水不?我喝一口。 单这一提,我的天良就直追, 逼得我一口气直顶着咽喉

  • 崇德七年一月至顺治元年七月·蒋良骐

    崇德七年正月,阿济格遣兵略宁远,获牲畜无算。明总兵吴三桂等遣兵蹑我后,诱击败之。明松山副将夏承德以其子夏舒为质,密约内应。二月十八夜,竖梯于城南,我军齐登,生擒明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总兵王廷臣、曹变蛟、祖大乐,游击祖

  • 提要·陈景云

    【臣】等谨案通鉴胡注举正一巻国朝陈景云撰景云字少章常熟人寄籍为吴江县学生是书举正胡三省通鉴音注之误凡六十三条而所正地理居多颇为精核然如周赧王五十七年大梁夷门监者注以夷门为大梁北门不知史记信陵君本作东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五·徐乾学

    宋纪【起重光作噩正月尽黓奄茂十二月凡二年】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天禧五年春正月丁丑朔帝御延庆殿见辅臣 乙未遣使抚京东水灾 丁酉以右谏议大夫张士逊为枢宻副使 翰林学士刘筠见帝久疾丁谓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苏秦列传第九·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在这篇列传中,以苏秦为传主,兼及苏氏兄弟苏代和苏厉。苏秦始以连横游说秦惠王,失败,转而以合纵游说六国。整一年,歃血于洹水之上,功成名就,佩带六国相印,煊赫一时,为纵横家杰出的代表人物

  • 三·钱穆

    西周以下之教育,乃是一种官立教育,同时亦是一种贵族教育。从孔子以下,虽无教育制度,但有教育精神,其时乃是社会私家教育时代,亦可称为乃一种纯粹的社会教育或平民教育。秦代统一,似乎又想把当时社会私人教育的新风气新运动收

  • 125.谢安东山再起·林汉达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

  • 德充符第五·刘文典

    〔注〕德充于内,物应于外,外内玄合,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 〔释文〕崔云:此遗形弃知,以德实之验也。 鲁有兀者王骀。 〔疏〕姓王,名骀,鲁人也。刖一足曰兀。形虽残兀,而心实虚忘,故冠德充

  • 翠岩芝禅师·惠洪

    禅师名守芝。太原王氏子也。少弃家。依(或作于)潞州承天寺。试法华经得度。为大僧。讲金刚般若经。名满三河。学者追崇之。时昭禅师出世汾水。芝疑之往观焉。投诚入室。特受印可。南游住高安大愚。升座揭香合子曰。明

  •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八卷·佚名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八卷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地狱品第二十三更生一过现未来世  众生还往生退起及轮转  佛世尊证见诸业不唐捐  有果报不失随时处成熟  圣智者自觉瞿昙知此说  八种大地狱世尊悉证见 

  • 卷第七·道忞

    禅灯世谱卷第七 南岳第七世云门宗法派世系图 (七世)云门文偃(卍进本七世为一世。已下递次准之) 嘉兴张氏子。嗣雪峰存。五代汉隐帝元年四月十日顺寂。谥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 (八世)香林澄远 汉州绵竹人。姓上官。宋

  • 赞僧功德经·佚名

      阿含经中略集出  叹大□□□□□  □□□□□□□  以大梵音赞僧宝  如地坚牢□□□  □□□□□□□  我末法中出家人  常住僧赞□□□  □□□□□□□  志求菩提微妙果  于浊苦恶世界中 

  • 古今律历考·邢云路

    七十二卷。明邢云路撰。邢云路字士登,安肃(今河北徐水)人。万历进士。曾任河南佥事,陕西按察副使等职。其书详于历而略于律。只六卷讲音律,辨黄钟三寸九分之非,甚为精当,余无新意。六十六卷讲历法,从六经到明《大统历》,一一

  • 楚蒙山房易经解·晏斯盛

    十六卷。清晏斯盛撰。晏斯盛字一斋,又字虞际,江西新喻人。熙六十年 (1721)进士。官至湖北巡抚。此书凡《学易初津》二卷,《易翼宗》六卷,《易翼说》八卷。《学易初津》是全书宗旨,大体以为宋人图书本由大衍之数画成,不取河

  • 道禅集·王志坦

    题“金坡王真人集”。金坡王真人即金元间全真道士王志坦,为一代掌教。本集为七言颂74首,述禅机,劝人心境双忘,勘透真空。

  • 倚松诗集·饶节

    宋诗别集。饶节著。又名《倚松老人集》或《倚松老人诗集》,《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14卷,今存诸本皆为2卷,可知阙佚甚多。《四库全书总目》称:“旧抄本卷末有‘庆元己未校官黄汝嘉重刊’一行,是宋刻已然。又其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