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相国论事集

六卷。旧本题《李深之文集》,唐李绛撰。实为唐史官蒋偕辑录李绛生前论奏编纂而成,卷首有蒋偕大中五年序文一篇,已有说明。李绛(764~830)字深之,赞皇 (今属河北)人。宪宗朝宰相,佐宪宗平定藩镇有功。文宗时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南诏犯蜀,诏绛募兵入援,兵乱遇害。本集所录李绛任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及宰相时论谏事共65条,其中多为正史所不载。司马光《资治通鉴》多采纳其言,如论镇州事宜、镇州淮西事宜、论裴武事、泽潞事宜、上言承璀事、论魏博等等。故本书实为研究唐史特别是宪宗一朝历史的重要史料,足以补两《唐书》之不足。版本有《四库全书》本,《指海》(道光本、影道光本》第八集,另《畿辅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社会科学类) 有 《李相国论事集》六卷、《遗文》 一卷本。

《李相国论事集》全部章节目录

(1)●序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遗文

猜你喜欢
  明史·张廷玉
  元朝征缅录·佚名
  三朝北盟会编·徐梦莘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郭廷以
  明光宗宝训·叶向高
  台湾土地制度考查报告书·程家颍
  西征随笔·汪景祺
  嘉祐杂志·江休复
  勾吴癸甲录·佚名
  荷牐丛谈·林时对
  东溟奏稿·姚莹
  云南买马记·佚名
  太常续考·佚名
  曾国藩日记·曾国藩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陈廷焯

    ○东坡词全是王道东坡词全是王道。稼轩则兼有霸气,然犹不悖于王也。其年则竟似老瞒、石勒一流人物。板桥、心余辈,不过赤眉、黄巾之流亚耳。后之学词者,不究本原,好作壮语,复向板桥、心余词求生活,则是鼠窃狗偷,益卑卑不足道

  • 卷六十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六十四武功善师不阵赋【以圣潮威服   唐远人为韵】阙 名明明天子五帝可六政不严而诸夏以清师不陈而远人咸服于是旋大斾罢长毂劒无顿锋矢无血镞万方悦四境肃同夏后之舞羽舞干笑周王之白

  •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班固

    孝景皇帝十四男。王皇后生孝武皇帝。栗姬生临江闵王荣、河间献王德、临江哀王阏。程姬生鲁共王馀、江都易王非、胶西于王端。贾夫人生赵敬肃王彭祖、中山靖王胜。唐姬生长沙定王发。王夫人生广川惠王越、胶东康王寄、

  • 列传第三十二 文九王·沈约

    文帝十九男:元皇后生劭,潘淑妃生浚,路淑媛生孝武帝,吴淑仪生南平王铄,高修仪生庐陵昭王绍,殷修华生竟陵王诞,曹婕妤生建平宣简王宏,陈修容生东海王祎,谢容华生晋熙王昶,江修仪生武昌王浑,沈婕妤生明帝,杨修仪生建安王休仁,邢美人生

  • 列传第八十九·刘昫

    ○陆贽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父侃,溧阳令,以贽贵,赠礼部尚书。贽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

  • 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六十·张廷玉

        金国凤 曹变蛟 刘肇基   金国凤,宣府人。崇祯中,以副总兵守松山。十二年二月,大清以重兵来攻,环城发炮,台堞俱摧。城中人负扉以行。国凤间出兵突击,辄败还,乃以木石甃补城坏处。大清兵屡登屡却,遂分兵攻塔山

  • 卷之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霍彦威传·欧阳修

    霍彦威字子重,氵名州曲周人。年少时遭兵乱,梁将霍存抢掠得到他,爱他俊爽,收为养子。曾随从存作战,被箭射中眼睛,瞎了一目。后来到梁太祖部下,太祖也爱他,升为左龙骧军使、右监门卫上将军。参加诛杀友皀。因功升氵名州刺史,再升

  • 四书通旨卷四·朱公迁

    元 朱公迁 撰教脩道之谓教【中庸一章】 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传九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 卷三·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卷三     元 毛应龙 撰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膳言善也善牲肉以馔谓膳致滋味以进谓羞食饮膳羞四者食物之总名养者奉养王之身体后天下之母配王而内治世子者王之继体及者致养之道

  • 卷五十四·道世

    △诈伪灾第六十(此有六部)▲述意部第一夫至道无隔,贵在忠言。故出其言善,则千里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咫尺如聋。但教流末代,人法讹替。或凭真以构伪,或饰虚以诈真。良由人怀邪正,故法通真俗。名利既侵,则我人逾盛。现亲尚无附之,况

  • 总目卷第四·智旭

    阅藏知津总目卷第四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编次 第三论藏 二分一大乘论二小乘论 一大乘论 又三一释经论二宗经论三诸论释 一释经论 又二一西土二此土 一西土大乘释经论十住毗婆沙论(十五卷) (南志满北规仁)十地经论(十二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八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国鹿野苑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波罗奈城乞食。时。有异比丘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于其路边。住一树下。起不善觉。以依恶贪。尔时。世尊见彼比丘住

  • 永嘉郡记·郑缉之

    又作永嘉记、永嘉志、永嘉地记。南朝宋郑缉之撰。已佚,今有清陶珽辑本,刊于《说郛》,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清末孙诒让辑本。所记永嘉郡(今浙江温州、丽水)山川、乡亭最为详悉,旁及物产、佚闻、传说。其辑本是研究

  • 皇朝经世文新编·麦仲华

    清末麦仲华辑。二十一卷。麦氏为宣传变法,倡开新政,乃辑中外人士有关变法言论成此编。分通论、君德、官制、法律、学校、国用、农政、矿政、工艺、商政、币制、税则、邮运、兵政、交涉、外史、会党、民政、教宗、学术、

  • 济世神验良方·佚名

    济世神验良方,撰人未详。全书分为32门,约9万字,内容丰富,诸科皆备。各门之前列有总论。首论病因、病机及症状;次论诊法、法则与适应症。每门结尾附余论。作者善于将内经、千金、金匮、河间等历代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融汇其

  • 俱舍论颂释疏·圆晖

    凡二十九卷或三十卷。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颂疏论本。又作俱舍论颂疏论本、俱舍颂疏、俱舍论颂疏、俱舍论颂释。略称颂疏。系解释俱舍论六百行颂之作。唐代圆晖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一册。撰者圆晖受晋州刺史贾曾之请,就

  • 部执异论·世友

    全一卷。印度世友菩萨造,陈·真谛译。又作部异宗论。说一切有部论书之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内容叙述小乘二十部之分出及其教义。与异部宗轮论为同本异译。注释书有真谛之部执异论疏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