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

阿谟伽三藏撰

行者若欲修是法者。先应知是王五变之身并其大宫一一缘起。其五变者。一者焰罗法王。是即本号也。二者死王。三者黄泉国善贺罗王。四者料罪忿怒王。五者檀拏少忿怒王。本宫在铁围山之北地中。是即冥道宫也。五万眷属而为围绕。宫中庭有檀拏幢。其头有一少忿怒之面。王常见其面知人间罪轻重善恶。人间有作重罪之者。从其口出火光光中黑绳涌出警觉。见木札知其姓名料记之。又有作善之者。白莲花从口开敷。其香普薰大山府君五道将军王。常奉王教能定善恶。凡欲修是法时设供物。国王王子及百宦宰相等人民。随人应设供物。胡麻油五谷纸钱币帛香药等用之。苏蜜安善那香药等。入粥和合可煮之。求露地闲静之处。宜修供不知意人见之。杨枝五尺以是教其位。是法疫病气病一切病恼时。宜修兼能修之。正报尽付死籍。能乞王削死籍付生籍。到疫病之家。多诵大山府君咒。

行者著座涂香摩手臂。南无释迦牟尼如来御名七遍可诵之。以香水洒地上(用竹叶)加持香水。真言曰。

供师运一念离自他之异故曰无遮心。绝怨亲之念号平等。能行是法是菩萨行广大之愿。能运是慈。是如来慈。为诸福之王。在三檀之上者。良由佛说无尽威德自在光明胜妙真言加持之力也。能令一食为无量食。又使一财成无尽财。一一财食量同法界。普施有情。悉皆充足甘露法食。法食充饱罪灭福生。离恶趣身受人天报。能令施主增益寿命消除业障。即得满足檀波罗蜜现招胜果当证菩提。妙力难思信而不惑。今日施主(某甲)奉为皇帝宰辅及法界有情。普设无遮广大供养。先从诸佛菩萨金刚天等。乃至鬼类冥道诸饿鬼僧尼灵等。记其名籍上。一一立坛上。以供物置籍前。当诵甘露王真言。加持供物观想。右手掌内有字。是字流出甘露水。充满诸供物等。

洒净净水真言

已上香水以竹枝洒之。若露地修是法。勿向桃柳之本。

次可请诸佛菩萨。

一心奉请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心奉请世间广大威德自在明神。

一心奉请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一心奉请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一心奉请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一心奉请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大圣普贤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药王药上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除盖障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地藏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金刚藏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十方尽虚空界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十方尽虚空界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一心奉请一切护法金刚密迹诸善神众。

惟愿本师释迦牟尼如来。及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诸大菩萨摩诃萨。一切贤圣众今日今时不舍弘愿。为众生故受我等请。降临此道场。受今施主(某甲)所献供养。今当承以召请真言召请冥道。惟愿三宝哀愍纳受护持(某甲)消除灾难。若是人正报尽虽付死籍。王垂慈悲方便削死籍。愿如大誓即付生籍。寿命百岁常见百秋(云云)。

即诵诸佛菩萨摄招真言曰。

曩莫三满多没驮南阿(引)萨缚怛罗(二合)钵啰(二合)底诃跢怛他(引)檗党(引)矩舍冒地左哩也(二合)跛哩布罗迦娑嚩(二合)诃

印二羽忿怒缚。二风屈如钩。请了即献供物。先释迦。次普贤文殊(若用王法者请佛菩萨次第可供之)次可请梵天帝释及四天(印金刚合掌称名)四天王每座有一鬼其名东方健达婆王。南方俱盘荼王。西方诸龙。北方二十八大药叉。供了次大梵天。帝释四王印真言。

四王通心咒印

左手大指。中指小指皆立向上。屈头指无名指。拳著掌上。手掌向前。屈肘向上。咒曰。

唵(一)渐婆罗(二)谢辇陀罗夜(三)莎嚩(去声)诃(四)

梵天印

左手作拳按腰。右手五指相竖。著之少屈高过肩。观有掌内莲华。真言曰。

唵没罗(二合)诃么(二合)宁娑嚩(二合)诃

次帝释天印。

右手同前安腰。左手五指直竖。相著地水二指。屈中节以风著火背。空屈中节。真言曰。

唵因捺啰(二合)野娑嚩(二合)诃

焰魔檀陀呼召印真言

以两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正相叉。二头指竖头相拄。二大母指各附二头指侧。开掌如掬水法。大母指来去。真言曰。

跢侄他(一)唵(二)焰魔檀驮耶(三)尸朋迦唎尼(四)跋折唎杜堤(五)[瑮-木+土]醯[瑮-木+土]醯(六)莎缚(二合)贺(引七)

阎罗王法身印 屈左手三指。仍称出头指三分许。以大指博。附著头指下节文。头指来去。真言曰。

唵(一)焰魔罗阇(二)鸟揭啰(去声)毗[口*梨](二合)耶(三)阿揭车(四)莎缚(二合)诃(五)

若用是法印咒作大坛。供一切诸佛天等。即结是印七遍。诵咒其焰魔罗王即来受是供。大欢喜。

次请五道将军王。金刚合掌称名。曰五道将军王左司命右司命。

次请天曹府君一切天曹百司官属都官使者及诸部类。降临此坛场受我供养。地府神君平等大王一切地府百司官属都官使者诸司部类。降临坛场受我供养。典主地狱三十六主马头罗刹牛头罗刹等诸眷属。降临此坛场受我供养。地主明王山川岳渎。城隍社庙一切神众各与眷属。愿到道场受我供养。

今过僧尼未解脱者。施主先亡七代久远。一切魂灵及无始时来冤家债主。降临此道场受我供养。

旷野大力烧面大王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诸饿鬼等。各与眷属降临此道场。受我供养。归命三宝。

次召诸饿鬼真言(以右手大母指捻中指头余三指微屈即成弹指声)。真言曰。

唵部布(入)哩迦哩怛哩怛他(引)揭多夜

次诵开喉印真言(印不散前印)。真言曰。

唵部布(入)帝哩迦哆哩怛他揭多(引)夜

请了结钩索锁铃印

次光泽诸供物印(用三股印)。真言曰。

唵入嚩(二合)啰也满度哩莎嚩(二合)诃

次以竹叶洒净香水。

次诵甘露真言曰。展右手于右肩上并众指开中。念三七遍。

那谟苏卢婆也(一)怛他揭多也(二)怛你也他(三)唵(四)苏卢苏卢婆罗苏卢婆罗苏卢莎嚩(二合)贺

次念毗卢舍那心。转观乳海真言。展右手五指向下。临食器中即成。想鑁字在于掌中。

那谟三满多没驮南鑁

次是等真言。令供物微妙味。

次可请太山府君。是王住宅。山后有勇猛鬼王。刹那间游行世界。行木札之病(木札者疫病之异名也)以金刚合掌。可诵真言。

曩莫三曼多没驮喃(引)只怛罗(二合)虞钵多(二合)野莎嚩(二合)贺

次可请供诸冥道。

次至心唱五如来之号。

曩谟婆誐嚩帝钵啰(二合)保陀啰怛曩(二合)耶怛侘誐哆(引)耶

曩谟宝胜如来除悭贪业福德圆满。

曩谟婆誐嚩帝苏噜婆耶怛侘誐哆(引)耶

曩谟妙色身如来破丑陋形相好圆满。

曩谟婆誐嚩帝阿密[口*栗](二合)帝罗阇耶 怛宅誐哆(引)耶

曩谟甘露王如来灌法身心令受快乐。

曩谟婆誐嚩帝尾补攞誐怛罗(二合)耶怛侘誐哆(引)耶

曩谟广博身如来咽喉宽大受妙味。

曩谟婆誐嚩帝阿婆延迦罗耶怛侘誐哆(引)耶

曩谟离怖畏如来恐怖悉除离饿鬼趣。

次金刚合掌当奉请地藏菩萨。愿以慈悲令一切冥道次第无令失所。

次金刚合掌可诵。某甲等谨以香洁饮食及钱财币帛等。先奉献十方诸佛百千俱胝万亿那由侘不可说不可说国土微尘等一切冥宦冥道僧尼灵界五百饿鬼众半天婆罗门诸饿鬼众。一一各得摩伽陀国十六斛食。能令此食悉皆变为法喜禅悦甘露醍醐清净乳海。充遍法界。广大无量无不饱满。悉皆证得解脱菩提。归命常住三宝。次金刚合掌。赞诵曰。

阿(引)演睹(引)泥嚩左誐素罗(一)紧那罗那罗乞铄迦罗(二合)那野(二)钵啰(二合)嚩啰(二合)达么蘖哩(二合)多地伽罗(二合三)尾达么左钵罗舍么操企也(二合四)你铭(二合)多部多铭多婆罗迦舍夜(五)怛你贺室罗(二合)摩拏也驮(引)[牟*含](引)

次唱忏悔偈曰今日(某甲)所设供具。多不如法。可笑粗恶。恼乱一切冥宦冥道檀吉尔众。冥道唯愿。令许唯愿慈悲布施欢喜。

次若欲消除疫病气病疟病者。可供大山府君。若欲解脱恶人怨家咒咀者。又别可供大梵天王四天王位即得解脱。若欲得福德者。可别供二十八大药叉(毗沙门眷属也)若欲拔济正报之命者。可别供焰罗王五道将军。即得削死籍付生籍。总一切任行者之意。但钱币帛等须供养。阿阇梨召请当所龙神一切灵等可供养(别座)一切随意。常以新衣坛中穿一穴置新衣。每时时以焰魔王真言从坛出。煎饼五谷粥。加诸香花和水净器。以欢喜心四方散之。始从四鬼。一切鬼等欢喜纳受。而后可读大乘经。

焰魔供次第一卷

猜你喜欢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贺俞交通部长电·太虚
  十住断结经卷第二·佚名
  卷三·佚名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上·圆照
  卷之二十六·别庵性统
  卷第二十一·智旭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上·师会
  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佚名
  卷十一·佚名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二·德辉
  观所缘缘论·陈那
  毗尼母经卷第一·佚名
  卷十一·赜藏主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九·彭定求

        卷739_1 【中酒寄刘行军】李建勋   甚矣频频醉,神昏体亦虚。肺伤徒问药,发落不盈梳。   恋寝嫌明室,修生愧道书。西峰老僧语,相劝合何如。   卷739_2 【白雁】李建勋   东溪一白雁,毛羽何皎洁。薄暮浴清

  • ●卷一·吴殳

      汉、魏之诗,正大高古。汉,谓自枚乘至中郎;枚诗十九首,其中亦有东汉人诗也。魏,谓思王至阮公。正,谓不氵㸒不伤;大,谓非叹老嗟卑;高,谓无放言细语;古,谓不束于韵,不束于粘缀,不束于声病,不束于对偶。如是之谓雅,不如是之谓俗;而俗又

  • 卷一百六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十冠簪类四言古冠帻铭         【汉】李 尤冠为元服帻为首服君子敬愼自强不忒五言古赠四王冠诗       【汉】应 亨济济四令弟妙年践二九令月维吉日成服加元

  • 卷八十七·志第五十四·柯劭忞

      ○礼七   △宣圣庙 阙里庙 郡县宣圣庙 岳镇海渎 岳镇海渎常祀 风师雨师 七祀 三皇庙 武成王庙 前代帝王庙周公庙 名山大川忠臣义士祠 泉州神女功臣祠 城隍庙 国俗祭祀   宣圣庙,太祖始置于燕京。   中统

  • 班马异同卷十八·倪思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史记一百二张冯汲郑传第二十汉书五十张廷尉释之者字季南阳堵阳人也字季有与兄仲同居以訾赀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年不得调无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爰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五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13章 何梅协定以后·冯玉祥

    这时候蒋介石每天都说:“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先剿共,革命的敌人不是日本,乃是中国共产党。”东北四省失掉了,蒋介石说,他不负责任。汪精卫在南京中央党部说:“诸葛亮要出兵中原,必先平定南蛮。”这也就是

  • 鲁迅与歌谣·周作人

    这篇文章的题目有点枯窘,恐怕不能写得好,因为我写鲁迅纪念的文章,都是回忆小品的性质,所用的材料须得是事实,而事实则是有限量的。这好比是一叠钞票,用一张少一张,到用完便没有了,不可能自己来制造补充。关于鲁迅我已经写了不

  • 卷一百四十五·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孝宗时蔡戡论用人上奏曰臣闻为治莫如求贤求贤莫如变俗俗所趋向视上之好恶而已自古人君未尝借材於异代所用者不过当世之人在人君作而成之祖宗盛时韩范文富

  • 卷一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四宗庙考【八】太庙祫祭【臣】等谨按我国家行祫祭而未尝行禘祭圣祖仁皇帝朝监察御史李时谦疏请举行禘礼下九卿詹事科道会议礼部尚书张玉书等议曰臣等综考礼制言禘者不一有谓虞夏禘黄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五 洪武二十九年三月戊午朔,四川永宁州土官剌他男剌马逃等、酉阳军抚司土官冉兴邦等贡方物,赐钞有差。 沈阳卫火,延烧仓库及军民庐舍。 遣官往四川天全六番招讨司核实洪武二十四年至二十

  • 性恶第二十三·荀况

    [题解]本篇旨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阐明自己关于人性邪恶的社会观。“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文章先从人的物质欲望和心理要求出发,论证了“人之性恶”的道理。为了改变人

  • 大权慧品第十二·佚名

    何谓族姓子。诸菩萨大士。第十最德大定权慧行。是族姓子。诸菩萨有大定。名无尽常其以此定正受者,得住身口意行无荆等住诸佛刹亦无荆致度众生行亦无荆住导众生之慧。而亦无荆放於光明而亦无荆放於明网亦无荆现出诸化亦

  • 大乘庄严经论 第八卷·无著

    大乘庄严经论 第八卷无著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度摄品第十七之二释曰。已说修习六波罗蜜。次说六波罗蜜差别。六波罗蜜差别各有六义。一者自性。二者因。三者果。四者业。五者相应。六者品类。偈曰

  • 第三十六章 十三王章·佚名

    老那伽[王]之殁后,[彼]子巴提伽.提沙伽见楞伽之政二十四年,(一)使大精舍之周造栅,彼王筑造伽瓦罗提沙精舍,(二)施此精舍有摩诃伽玛尼伽储水池,筑造名巴提耶.提沙精舍。(三)设愉快塔波园之布萨堂,王于[此]国,使堀他之一储水池。(四)彼对生类有

  • 第五 迦叶相应·佚名

    第一 满足一[尔时,世尊]住舍卫城。二[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此迦叶[自得]任何之衣皆满足。彼[自得]任何之衣,皆满足称赞。不因衣陷于不正、不当。若不得衣,亦心不动摇,得衣亦不执着。无溺惑,无陷、见祸,以享受出离之慧。三诸比

  • 诗经注译·佚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