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禺梁文忠公鼎芬(节庵)先生遗诗六卷,为龙游余绍宋所编。公殁后,余氏捡其钞存之稿不可得,乃取龙氏《知服斋丛书》稿本,得二百五十二首。复遍从朋游钞集,得七百四十余首,多由公往所书贱扇录出,诠次校警,可谓勤矣。公诗孤怀远韵,方 
- 						 			  ◎刑法二   律令者,有司之所守也。太祖以来,其所自断,则轻重取舍,有法外之意焉。然其末流之弊,专用己私以乱祖宗之成宪者多矣。   乾德伐蜀之役,有军大校割民妻乳而杀之,太祖召至阙,数其罪。近臣营救颇切, 
- 嘉靖二十七年三月丙子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玉田伯蒋荣祭 裕陵○巡按直隶御史陈九德言国家财赋仰给东南而苏松常镇四府居半但其土沃民浇飞诡百出管粮同知权轻不能镇压或持法稍严则豪猾大姓輙相与排根去之故奸弊滋长国赋不 
- 列传元 【五】○元五耶律楚材【铸】  札哈钮祜禄重山  杨惟中耶律楚材扎哈钮祜禄重山杨惟中△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托云八世孙父履以学行事金世宗终尚书右丞楚材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羣书旁通天文 
-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陈纪第十四武帝 文帝 废帝 宣帝 后主高祖武皇帝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姓陈氏其本甚微自云汉太邱长实之后也实元孙晋太尉凖凖生匡匡生逹永嘉中南迁为丞相掾 
- 刘仁轨别名正则,汴州尉氏县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困,爱好学习。遇上隋朝末年的社会动乱,不能安静地读书,每当劳动之余,就伸出手指在空中、在地上写写划划,来巩固学得的知识,终于以学识渊博而闻名。唐高祖武德初年,河南道安抚大使 
-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宋神宗元丰四年判河南府太尉文彦博论西事奏曰近闻西师已还中外但知时暂歇泊而未有分屯解甲之旨人情忧疑皆虑王师必有再举之计老臣受国恩深义同休戚齿髪如此 
-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一	朱批赵坤奏摺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一日贵州提督【臣】赵坤谨	奏为保奏人员以资臂指事窃查【臣】标前营以及毕赤营平越营安南营四游 
-         一南京国民政府既已正式成立,并选胡汉民为主席,此外军事委员会和总政治部也次第成立(总政治部主任为吴敬恒,副主任为陈铭枢),乃公开否认武汉中央的合法地位。武汉方面也于同时以国民政府主席汪兆铭的名义,下令撤去国 
-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四十一    宋 黄伦 撰公曰君奭天寿平格保乂有殷有殷嗣天灭威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无垢曰天之所以寿中宗高宗祖甲者以有和平感格之德也何以明之有殷之君大 
-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一目録周易乾元亨利贞检讨【臣】陈兆仑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检讨【臣】朱 璂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检讨【臣】陈兆仑云行雨施品物流行编修【臣】罗暹春各正性命保合太和检讨【臣 
- 文王当太子的时候,每天三次到他父亲王季那里去请安。第一次是鸡叫头遍就穿好了衣服,来到父王的寝门外,问值班的内竖:“今天父王的一切都平安吧?”内竖回答:“一切平安。”听到这样的回答,文王就满脸喜色。第二次是中午,第三次 
- ──二十年七月在北平弥勒院佛教学校讲──记得去年此时,曾来贵校与各位见过一次,光阴迅速,转瞬经年。在这一年之内,想各位的学问、行持,均有进步!这都是办学的人苦心孤诣,教育有方,与各位艰苦耐劳精进无怠之所致。现将举行毕 
- 诸力士悲感,在於王殿上。供养尊舍利,如是至数日。邻侧七国王,时各寻遣使。皆共同一时,如会至城下。各通其王命,诸力士相闻。皆陈其敬意,求得舍利分。诸力士答言,佛於我国灭。自供养舍利,不能以相与。尔时诸国使,相闻至数返。力 
- 葛志亮居士予髫龄[1]失恃[2],少复惰学,长而无成。滥竽教育,误己误人,蹉跎半生。顾幼时即喜读大乘经典,而不解其义。奈心为物诱,乍好乍恶,惑于虚荣,瞀(mào眩惑)于货利。而命途多蹇[3],所谋辄(总是)左(差错),百凡丛脞[4],潦倒年年 
- 	联灯会要卷第十五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十三世	洪州黄龙慧南禅师法嗣	蕲州开元琦禅师(凡三)	示众云。虚空无内外。事理有短长。顺则成菩提。逆则成烦恼。灯笼常瞌睡。露柱亦懊恼。大道在目前。 
- 本名《阙史》。笔记。唐高彦休(854—?)撰。二卷。彦休号参寥子。乾符进士。祖辈历仕唐朝,常听长者议论国事,留心草记,岁久所录甚繁。逢黄巢义军攻入长安,逃奔途次,旅泊江表,亡逸过半。整理编次,又删削芜杂,十存三四, 
- 佛说迦叶禁戒经,一卷,宋京声译。佛对迦叶说禁戒之法者。摄于小乘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