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后记

这本书的写成与出版全是偶然的,最初给上海的《亦报》写稿,每天写一段,几乎没有什么结构,而且内容以事实为主,不杂议论,这个限制固然很有好处,但同时也就有了一个缺点。五六十年前左右的事实,——因为我最初是想只讲到庚子为止的,——单靠记忆怎么能行?有些地理的位置,历史的年代,有可查考的还可以补订,家庭个人的事情便无法核对,因为有关系的人八九都是不在了。但是我总还怀着这么一个希望,有哪一位读者给我帮助,能够正误补阙,使这缺点多少补救一点过来。这个愿望却幸能达到一部分,因为我在今年春间得有机会和仁房义支的族叔冠五先生通信,承他指示出几处错误,还有好些补充,使我能写成这一节后记,在我是很欣幸,对于读者也正是很有益处的。冠五叔谱名凤纪,字官五,后改冠五,小名曰朝,是藕琴叔祖的儿子,他在陕西生长,于一九〇一年回家,和我们一同住在新台门里,直至一九一九年台门卖掉为止。他是我们叔辈,但年纪比较要小两三岁,所以在好些年中,朝叔叔差不多是我们的顶好朋友,在“百草园”中本该讲到他,但是我始终想以庚子为界限,所以把关于他的话搁置起来了。他看了《故家》之后,提出些可珍重的意见,依原书页数写下,现在也就照样的抄录,随时加上一点必要的按语,以供读者参考。

六页:新台门项下说覆盆桥周家派别不很清楚,我以为应该这样的记述。覆盆桥周家分作三房,叫作致(长房)中(次房)和(小房)三支,本来都住在一个台门里,即是老台门。后来因生齿日繁,致房又析为智仁勇三个分支,中房也析作恕慎裕三个分支,仅和房丁衰单传,没有分支。(按十一世十五老太爷以坶还是由智房承继过去的,)原有屋宇不敷分配,于是在东昌坊和覆盆桥堍迤南各建住宅一所,台门和厅堂以及厅匾抱对,样式色泽都和老台门一律。落成后,把致房的智仁两分支析居东昌坊的新台门内,又把中房的恕慎两分支析居桥南的过桥台门内,其致房的勇支,中房的裕支连同和房都留居原处即老台门。概括一句话,凡是留在老台门的都是小房。(和房本系小房,勇是致房的小房,裕是中房的小房。)

此外有一条不注明页数,现在并录于此,看来或者是该属于八一页的吧。这条特别有题目云“蒋老太太的幽默”:

有一天乔峰到我家来,回去的时候恰巧“金鱼”正在大发其呆病,双手插腰,站在后边的白板门(蓝老太太窗外的那道单扇门)中间,乔峰从他的腋下擦过,“金鱼”拿起靠在旁边的长旱烟袋,向乔峰头上掴了一下,口说:“见长辈为什么不叫!”乔峰回去告诉了蒋老太太,她正在吸旱烟,一声不响,一边吸烟,一边走到神堂下坐下。刚刚“金鱼”怒气冲冲的走出来了,走到蒋老太太的面前,她举起手里的长烟袋,向“金鱼”头上掴了一下,也对他说:“见长辈为什么不叫!你会教训阿侄,我也会教训阿侄。”“金鱼”赶紧说道:“八妈不要生气,阿侄错者,阿侄错者。”案这个故事当然是真实的吧,虽然我不曾听到家里的人讲过。这作风也与蒋老太太有点符合。八妈意思那是八伯母,因为介孚公在第十二世中大排行第八,而椒生则是十八,所以蒋老太太该是伯母而不是叔母了。原文注云:乔峰那时大概是十五六岁,那末该是在壬寅癸卯(一九〇二至三年)之间吧。

六八页:朱小云是朱可铭之误。他名叫鸿猷,后改天蒸,字可民,是鲁迅前妻之弟。案原文是引用己亥日记,不拟改正,或者他那时候曾叫作小云,亦未可知。

六一页:沈老八名守愚,诨名大头阿八,他也是一个塾师,屡应童试不利,其得意佳作中有“肚子饿,身上寒”等警句,常常对人背诵。他的住屋系老台门西面的一部分,为中房所有,他系向中房典用者。

八六页:讲《西游记》项下可以这样补充说明:藕琴公在陕西做钱谷幕友,在华阴长安富平一带。他和介孚公同在辛丑(一九〇一)年先后回绍,两老兄弟久别重逢,乍见格外亲密,介孚公时常到他那里去谈天。介孚公向来是欢喜谈论人家的短长的,因之往往谈到衍太太的那一件事,一而再的谈论不已。藕琴公素性是刚而且扭的,所以他的小名是叫铁牛,有一天又谈到这事了,藕琴公就说这其实也没有什么,“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这句成语,也就说的是这些旷夫怨女吧!你想他们近在咫尺,年龄相近,而又正是一鳏一寡,虽然有乖伦常,却也是人情,你何必一再的刺刺不休呢?介孚公听了大不以为然,于是反驳说道,那末猪八戒游盘丝洞也是合乎情理的了。自此以后,他们两人一碰到,介孚公就大讲其《西游记》,而所讲都只限于盘丝洞这一段,大堂前恰巧正是衍太太住房的窗口,所以藕琴公只好却步不前了。案冠五叔的这一段补充对于本书最有价值,因为有了它那讲《西游记》的意义才得明了。我在本文中也曾经说及冠五,希望他能了解,现在果然达到目的,这在我觉得是十分可喜可感谢的事。

八八页:伯升进水师学堂,由椒生为其改名曰文治,号则仍旧。伯升那时外出,常常叫我替他帮忙,因为我是住在椒生房里的,他未出去以前,先到椒生房里来打一个照面,对我做鬼脸,我就把他那红皮底响鞋拿到外面去等着,等他出来经过椒生窗口以后,换上响鞋而去。换下来的旧鞋由我拿进房里代为收藏,到晚上约定时间到了,我再拿着旧鞋去等,好在椒生是深度近视,所有一切的做鬼脸,和旧鞋响鞋的调进调出,他都是不接头的。

八二页:椒生在绍兴府学堂是总办,徐锡麟是副办。你到府学堂来是来看我的,这我还记得。

八三页:说利宾搬在大门内的大书房,其实他们是搬到内堂前东屋的后面披厢里去了。

八〇页:周氏子弟往南京进水师学堂的共有五人,因为继你之后还有一个我。我到南京后住在椒生的后半间,由你和奚清如给我教英文,预备英文稍有门径,再予补入,据椒生告我说要先读好英文的。我是一九〇二年壬寅二月同伯到南京,未及补入副额,即于秋季因疟疾而由仲阳送回,年下椒生回家,藕琴公责其不肯给我补入,因之两老兄弟大闹一场,所以第二年我就不往南京而进府学堂肄业了。

五八页:鹏更岁考的事,据梅卿说当系鹏飞之误。案此说未可信。本书所说的系根据鲁迅,所传明说系瀍哥(鹏更字涧邻,盖与小字瀍相关,或误作“传”非)的事,而且强调他跛行的情状,鹏飞字洙邻,小名泗,与他无关。

五五页:三味书屋的同学中,“小头鬼”不姓余,原名吴书绅。胡某名胡昌熏,张翔耀乃是章翔耀之误。(案本文中已改正。)仁寿即梅卿。案仁寿盖是小名,我们叫他仁寿叔叔,号乐山(“乐”字读作“耀”,出典是与仁寿有关的),后改字梅卿,今尚健在。

五七页:广思堂的塾师名为王陶如。

九页:“三间头”据老辈传说系为防止火烛,储藏柴草用的。但有一个时期也曾有人住过,就是六四的姑夫陈秋舫(章锡)夫妇,他们结婚后,以新姑爷的资格住在这里,大概时间还很长吧。那时秋舫还只是个秀才,他在岳家留连忘返,介孚公素性好批评人家的长短,对他曾批评说:在布裙底下躲着的是没出息的东西。这话传进了秋舫的耳朵,他立向岳家告辞,说:“不出山不上周家门。”后来果然他也中了进士,但不做官而就幕。科场事发,恰巧苏州府知府是王仁堪,他的刑名幕友正是陈秋舫,王仁堪以案子太大,牵涉过多,要想消灭,向秋舫商讨办法,秋舫坚执不允,说非揭参法办不可,也就是他的乘机报复。

七页:张永兴寿材店是吴万盛之误。案此处不据以改正,因为凭我的记忆是张永兴,又平常总认为在都亭桥下兼营荤粥面食生意的他们家属是姓张,所以在没有更客观的证明之前,不想依据别个人的记忆来改正自己的记忆了。

七九页:施姓师爷即施理卿,名燮。那时他由幕而官,所以离开南京,辛亥后还曾做过江海关监督,湖北交涉员兼海关监督,并未先归道山。

七三页:义房十二世兄弟中间,应把黻臣(即恩老爷,亦称恩官)加入。藕琴公下应加“子四,长冠五,次凤华,凤翎,凤安,返绍时只剩冠五一人,余皆夭折,因黻臣无子女,以冠五兼祧”。

七一页:戊戌六月玉田公去世,是丁酉之误。案此处原文不误。查辛丑日记,六月十九日项下云:玉田叔祖三周年拜忏。又我于丁酉年初往杭州,至戊戌五月回家,玉田公去世的时候我曾往送入殓,所以不可能是在丁酉年间。

一四四页:申屠泉不是被人抛砖击死的,乃是和一个名叫阿意的泥水匠盗掘了朱姓的祖坟,事发潜逃,不知所终。

一四六页:傅澄记米店老板名傅阿三,小老板傅德全。

一四九页:唐将军庙在长庆寺南首,庙与寺之间尚隔一关帝庙,不过里面和寺是走得通的。穆神庙在长庆寺的斜对面,说间壁误。

一四七页:屠宝林太娘还有两个儿子,一名阿焕,已娶妻,一名阿燮,没有成家,本来都是锡箔司务,后来不知为何均出外谋生。阿燮一去不返,传说已做了和尚;阿焕回来过一次,再出去以后就不知去向了。

一四一页:屠宝林太娘的柴店叫屠正泰。锡箔店的老板名叫王咬脐。

一五六页:鲁老太太的放脚是和我的女人谢蕉荫商量好一同放的。“金鱼”在说了放脚是要嫁洋鬼子的话以外,还把她们称为“妖怪”。金鱼的老子(即椒生)也给她们两人加了“南池大扫帚”的称号,并责藕琴公家教不严,藕琴公却冷冷的说了一句:“我难道要管媳妇的脚么?”这位老顽固碰了一鼻子灰,就一声不响的走了。

一一九页:近邻以摇船为生的四十,系六十之误。

一〇三页:在有一年年终,椒生和藕琴公在祝福祀神后,说起阿桐有好多天没有出来了,该要饿死了吧?他两人商量着叫我和仲翔各去拿了廿块年糕两串粽子,由我和仲翔拎着糕粽照着灯,四个人一道到大书房。桐生是面墙躺着,见了亮光,抬头一看,仍复躺下。仲翔叫了两声“桐店王”,椒生和藕琴公接着说,这是给你过年的,你慢慢的吃,一下子吃的太多是要吃坏的。他却仍然高卧,爱理不理的说:“安东好者!”(放在那里好了)根本不是馒头,也不是仲翔的事。你的记载大概是误信了仲翔的谰言吧。案这两则关于桐生的订正都很好很有价值。仲翔的势利刻薄大家也多知道,但他人很聪明,戊戌以后就颇有新党的气味,当时与鲁迅很谈得来,因此时常听他的谈话,无意中就把有些谰言也听了下来了。

一〇七页:十五老太爷一直活到己亥以后,己亥是一八九九年,我于一九〇一年辛丑回到绍兴的,还曾见过他。

一〇一页:给桐生募钱买一套卖麻花烧饼的家伙,和替他向麻花摊担保的,乃是伯 而不是仲翔,这是蓝老太太和谦少奶奶在骂桐生的时候,每次据为口实的。至于仲翔他是一个势利刻薄的人,他不向桐生剥削,已属万幸,哪肯干这样赔钱负责的傻事情呢?所以他在新台门卖掉后,拼住到老台门里,在他将死的前两年,也和他的老父一样,念经茹素,忏悔平生了。

一八五页:浙江初任教育司长是名钧业的沈馥生,而不是衡山,大概是由钧业误忆到钧儒吧?案此处本文中所说不误,我到在杭州头发巷的教育司去住过一个多月,看见沈衡山好多次,不会得误记。沈钧业虽是绍兴人,常听陈子英说起,却始终没有见过面,所以和他是毫无关系的。

一九五四,十,二十。

猜你喜欢
  志十 选举志·薛居正
  卷一百三十八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卷之七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五 天命元年正月至三年十二月·佚名
  卷十四·叶盛
  胡村月令:过年·胡兰成
  卷五 孝安帝纪第五·范晔
  周世宗本纪·欧阳修
  目录六·允禄
  卷二百六·佚名
  卷十九·佚名
  二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题锡·唐圭璋

      如梦令   竹上一楼岚翠。竹下一渠春水。中有隐人居,破屋数间而已。无事。无事。静夜月明千里。

  • 第四十二回 老命妇病在膏肓·陈端生

    第四十二回老命妇病在膏肓诗曰:改装潜出避爹娘,亿女情深黯自伤。辗转愁肠谁可诉?病源从此入膏肓。话说孟相府也令家人到来问候郡主,昨日回来安否?并带了孟夫人赏赐江妈的一两银子,一匹青绸,交付王府门官送入宫内。节孝夫人

  • 卷二百三十九·表第三十·脱脱

        宗室世系二十五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七十四·志第二十五·祭祀三·宋濂

        ◎祭祀三   ○宗庙上   其祖宗祭享之礼,割牲、奠马湩,以蒙古巫祝致辞,盖国俗也。世祖中统元年秋七月丁丑,设神位于中书省,用登歌乐,遣必阇赤致祭焉。必阇赤,译言典书记者。十二月,初命制太庙祭器、法服。

  • 卷七十九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1012)·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   冬十月乙未朔,詔樞密使帶檢校官、平章事,不告引,止於本廳贊喝。時王欽若、陳堯叟上言請定常制。先是,魏仁浦以宰相兼樞密使,告引,曹彬以樞密使兼相,不告引,故止用彬例。   陝西

  • 第九十二回 中敌计冤沉碧血 遇岁饥啸聚绿林·蔡东藩

      却说袁崇焕被系诏狱,实堕满洲太宗的反间计。崇焕抚辽时,曾与满洲往来通使,有意议和,嗣因两造未协,和议乃破。朝中一班大臣,全然不识边情,统说是和为大辱,有战无和,此次满兵到京,反诬称崇焕召他进京,为胁和计。冤哉!枉也!怀宗

  •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尚史卷五十·李锴

    列传二十八宋诸臣传夫人传 桓夫人桓夫人卫戴公之女弟也公子顽烝于宣姜而生卫戴公及桓夫人【左传】襄夫人襄夫人襄王之姊也昭公立【夫人昭公祖母】不礼焉夫人杀孔叔公叔钟离大司马公子卬皆昭公之党也公子鲍【昭公庶

  • 一四五三 《御批通鉴辑览》小字板凡例遵旨添删式·佚名

    一四五三 《御批通鉴辑览》小字板凡例遵旨添删式乾隆五十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御批通鉴辑览》小字板凡例第八、第九条,遵旨添删式:一、《尚书》备称祀载,《春秋》首纪春王,统事表年,实史家大法。是书于历代纪年之际,大书分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丞相公孙者菑川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辠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説养后母孝谨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年六十徴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

  • 周处传·房玄龄

    周处字子隐,义兴陽羡人。父亲周鲂,吴国鄱陽太守。周处少时死了父亲,还没到二十岁,就臂力过人,好骑马驱驰田猎,不修小节,纵情肆欲,州里乡曲的人以他为祸患。周处自己也知道为人所厌恶,便十分感慨,有改过砥砺自己的志向,对父老说:“

  • 纲鉴易知录卷十二·吴楚材

    汉纪太宗孝文皇帝纲 戊辰,七年,六月,未央宫东阙罘罳灾。纲 己巳,八年,夏,封淮南厉王子四人为列侯。目 民有歌淮南王者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帝闻而病之。封王子安等四人为列侯。纲 长

  • 卷一百五十·陈祥道

    喪服絰帶喪服有二帶絰帶象大帶絞帶象革帶斬衰絰帶絞帶皆以麻齊衰以下絰帶以麻絞帶以布然絰帶之麻有苴者有牡者有澡者有不澡者有有本者有純本者其施之於身有散者有不散者斬衰苴絰齊衰大功繐衰小功牡麻絰殤而小功澡麻苴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一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嗢拖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戒 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

  • 断残集·郁达夫

    著译合集。郁达夫著。1933年8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列为《达夫全集》第7卷。收《关于小说的话》、《关于黄仲则》、《政权和民权》、《移家琐记》、《光慈的晚年》等文学短论、杂文、散记38篇。

  • 青春之火·程小青

    我不是自己夸口,我的听觉虽及不上我的老友霍桑,可是也并算不得怎样低弱。那天破晓时分,霍桑只轻轻地说了一声“一个女子”,我便突的从睡梦中惊醒。我向窗上望一望,晓光已是白漫漫的。在这晚秋的当儿,这样的光色,估量起来,已是

  • 鲁迅先生年谱·许寿裳

    1937年许寿裳版的《鲁迅先生年谱》在鲁迅研究史上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完整地介绍鲁迅生平的第一部年谱,而且也因许寿裳作为鲁迅一生中患难相交、荣辱与共的挚友之一,使得这部带有诠释意向的《鲁迅先生年谱

  • 迦才净土论·迦才

    凡三卷。唐代迦才撰。又作净土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作者迦才与善导同为继承道绰之净土教而活跃于同一时代之高僧。本书乃整备道绰之安乐集,以问答之形式,叙说净土教之教法,更彰显安乐集之思想。内容系评定极乐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