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

清吴任臣撰。一百十四卷。纪传体。包括本纪、世家四十二卷,列传六十六卷,表六卷。另附拾遗、备考各一卷。书成于康熙八年(1669)。以《新五代史》记十国事甚多漏略,因博综《资治通鉴》、两《五代史》及五代、两宋有关史著、地志、笔记、类书、文集、金石、碑志数百余种,汇为此编。以国分编,各系纪传。凡称帝者皆入本纪,称王者别入世家。约九十余万字,记述人物一千三百余,篇帙繁博,超过前人。所设纪元、世纪、地理、藩镇、百官五表,统记十国,甚便考览,地理、百官二表考订尤为精密。十国史迹历来记载散乱,有此一编,秩然可观。惟取材仍有遗漏,尚欠熔铸剪裁,间有误记。书初刊于康熙十七年。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十国春秋》全部章节目录

(1)十国春秋自序
(2)凡例
(3)提要
(4)十国春秋目录
(5)十国春秋卷一
(6)十国春秋卷二
(7)十国春秋卷三
(8)十国春秋卷四
(9)十国春秋卷五
(10)十国春秋卷六
(11)十国春秋卷七
(12)十国春秋卷八
(13)十国春秋卷九
(14)十国春秋卷十
(15)十国春秋卷十一
(16)十国春秋卷十二
(17)十国春秋卷十三
(18)十国春秋卷十四
(19)十国春秋卷十五
(20)十国春秋卷十六
(21)十国春秋卷十七
(22)十国春秋卷十八
(23)十国春秋卷十九
(24)十国春秋卷二十
(25)十国春秋卷二十一
(26)十国春秋卷二十二
(27)十国春秋卷二十三
(28)十国春秋卷二十四
(29)十国春秋卷二十五
(30)十国春秋卷二十六
(31)十国春秋卷二十七
(32)十国春秋卷二十八
(33)十国春秋卷二十九
(34)十国春秋卷三十
(35)十国春秋卷三十一
(36)十国春秋卷三十二
(37)十国春秋卷三十三
(38)十国春秋卷三十四
(39)十国春秋卷三十五
(40)十国春秋卷三十六
(41)十国春秋卷三十七
(42)十国春秋卷三十八
(43)十国春秋卷三十九
(44)十国春秋卷四十
(45)十国春秋卷四十一
(46)十国春秋卷四十二
(47)十国春秋卷四十三
(48)十国春秋卷四十四
(49)十国春秋卷四十五
(50)十国春秋卷第四十六
(51)十国春秋卷四十七
(52)十国春秋卷四十八
(53)十国春秋巻四十九
(54)十国春秋卷五十
(55)十国春秋卷五十一
(56)十国春秋卷五十二
(57)十国春秋卷五十三
(58)十国春秋卷五十四
(59)十国春秋卷五十五
(60)十国春秋巻五十六
(61)十国春秋卷五十七
(62)十国春秋卷五十八
(63)十国春秋卷五十九
(64)十国春秋卷六十
(65)十国春秋卷六十一
(66)十国春秋卷六十二
(67)十国春秋卷六十三
(68)十国春秋卷六十四
(69)十国春秋卷六十五
(70)十国春秋卷六十六
(71)十国春秋卷六十七
(72)十国春秋卷六十八
(73)十国春秋卷六十九
(74)十国春秋卷七十
(75)十国春秋卷七十一
(76)十国春秋卷七十二
(77)十国春秋卷七十三
(78)十国春秋卷七十四
(79)十国春秋卷七十五
(80)十国春秋卷七十六
(81)十国春秋卷七十七
(82)十国春秋卷七十八
(83)十国春秋卷七十九
(84)十国春秋卷八十
(85)十国春秋卷八十一
(86)十国春秋卷八十二
(87)十国春秋卷八十三
(88)十国春秋卷八十四
(89)十国春秋卷八十五
(90)十国春秋卷八十六
(91)十国春秋卷八十七
(92)十国春秋卷八十八
(93)十国春秋卷八十九
(94)十国春秋卷九十
(95)十国春秋卷九十一
(96)十国春秋卷九十二
(97)十国春秋卷九十三
(98)十国春秋卷九十四
(99)十国春秋卷九十五
(100)十国春秋卷九十六
(101)十国春秋卷九十七
(102)十国春秋卷九十八
(103)十国春秋卷九十九
(104)十国春秋卷一百
(105)十国春秋卷一百一
(106)十国春秋卷一百二
(107)十国春秋卷一百三
(108)十国春秋卷一百四
(109)十国春秋卷一百五
(110)十国春秋卷一百六
(111)十国春秋卷一百七
(112)十国春秋卷一百八
(113)十国春秋卷一百九
(114)十国春秋卷一百十
(115)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一
(116)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二
(117)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三
(118)十国春秋卷一百十四

猜你喜欢
  清史稿·赵尔巽
  续晋阳秋·檀道鸾
  粤匪犯湖南纪略·佚名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
  檐醉杂记·何圣生
  陈第年谱·金云铭
  古今列女传·解缙
  古史·苏辙
  清文宗实录选辑·佚名
  江上孤忠录·赵曦明
  鲁春秋·查继佐
  图民录·袁守定
  历代名臣奏议·杨士奇
  宋名臣奏议·赵汝愚
  钦定大清会典·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赵某·唐圭璋

      失调名   □□□□皆阝□□流垂□断崖依旧横碧。□□独有千古文章,铿鍧炳耀,不与名□□□□□□□□□□□□尽□□远□□□□□□□不□□拳石。举杯相属,坐还有此客。

  • 正气歌注释·文天祥

    予:我,一作余。北庭:指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寻:古时八尺为一寻。单扉:单扇门。白间:窗户。污下:低下。萃然:聚集的样子。雨潦:下雨形成的地上积水。涂泥半朝:“朝”当作“潮”,意思是狱房墙上涂的泥有一半是

  • 歳时杂咏巻十三·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寒食【今诗】作诗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诗 蘓 轼北城寒食烟火防落花蝴蝶作团飞王孙出游乐忘归前门騘马紫金勒吹笙帐底烟霏霏行人举动谁敢睎扣门狂客君不麾更遣倾城出翠帏书生老眼省见

  • 赵希逢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 ●满江红 赵希蓬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 几度欲、排云呈腹,叩头流

  • 列传第三十三 颜延之·沈约

    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饮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妹适东莞刘宪之,穆之子也。穆之既与延之通家,又闻

  • ●卷十八·周密

      ○昼寝   "饱食缓行初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枕边。"丁崖州诗也。"细书妨老读,长箪惬昏眠。取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半山翁诗也。"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觉,一半西窗

  • 卷九十·国朝·蒋一葵

    【马文升】 〔字负图,钧州人。弘治间,自本兵晋冢宰,尝曰:“吾在兵部,每夜心行天之边者一周;在吏部,每夜心行天之内者一周。行边者思武备,行内者计人才。”。〕 弘治丙辰春,吏部缺尚书,众推兵部尚书马文升

  • 第十八章 浪跡天涯·林语堂

    蘇東坡此後一年零八個月的命運足以表示官身不由己。讀書人能用別的方法謀生,最好不要做官,他的遭遇便是充分的理由。蘇東坡當前的道路,真是崎嶇坎坷瞬息萬變,一直到他人生的末日,不是出乎他的本意,卻與皇后大有關係。皇帝有

  •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公元前386年,齐国世卿田和取代了姜姓国君,成为齐国的新主,从此齐国就由姜姓国变为田姓国。田氏先祖最早来到齐国的是田完(即陈完),他的谥号是敬仲,因名本篇为《田敬仲完世家》,简称《田完世家》。史书又常

  • 卷一○八·邱濬

    ▲谨详谳之议 《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孔颖达曰:“此二句承上文典刑之言,总言用刑之罪过而有害,虽据状合罪而原心非故,如此者当缓赦之,小则恕之、大则宥之;怙恃奸诈,欺罔时人,以此自终无心改悔,如此者

  •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陆玑

    呉 陆玑 撰方秉蕳兮蕳即兰香草也春秋传曰刈兰而卒楚辞云纫秋兰孔子曰兰当为王者香草皆是也其茎叶似药草泽兰但广而长节节中赤髙四五尺汉诸池苑及许昌宫中皆种之可着粉中故天子赐诸侯茝兰藏衣著书中辟白鱼也采采芣苢

  • 正论第十八·荀况

    [题解]荀子认为社会上流行着一些谬论,所以在本篇中把它们逐条列出,然后以公正的议论来批驳它们。这种驳论式的文章体现了当时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对韩非写作《难》篇显然具有直接的影响。[原文]18.1世俗之为

  • 附錄唯識三十論·欧阳竟无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謂異熟.思量.  及了別境識。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 不可知執受   處了.常與觸  作意受想思    相應.唯捨受. 是無覆無記.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佐助品第六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阎浮提人令行十善道。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

  • 那先比丘经卷上·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大臣长者人民。及事九十六种道者。凡万余人日于佛前听经。佛自念人众日多身不得安。佛意欲舍人众去到闲屏处坐思惟念道。佛即舍人众去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八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八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犍度八道品中◎若成就见亦成就智耶。答曰如是。若成就智亦成就见耶。答曰如是。若成就见亦成就慧耶。答曰如是。若成就慧亦成

  • 语文影及其他·朱自清

    语文影及其他,收文18篇,前有作者自序。是朱自清生前亲手编定的最后一个集子,未及印行,几个月后,他就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建国初期,“朱自清全集编委会”曾将书名改为《语文影》,准备收入全集,但终于未能印行。1985年10月

  • 大般泥洹经·佚名

    梵名Maha^ -parinirva^n!a 。凡六卷。东晋法显译。又称六卷泥洹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解说如来常住、悉有法性等义,共分十八品。本经相当于北凉昙无谶所译大般涅槃经之前十卷五品,译文较昙无谶稍略。本经有多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