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十四

检讨吴任臣撰

吴十四

僧祖肩石头大师僧令遵

僧祖肩善阴阳五行之术常居太祖军中太祖将攻杭州潜令祖肩至城下侦险易祖肩反曰是腰鼓城也击之终不可得又闻其鼓角声曰钱氏子孙当贵盛未易图也后悉如其言

石头大师者夙与徐温交善温颇加礼遇是时宋齐邱亦寓于精舍齐邱既在徐知诰宾席温甚疑之一日谓石头曰宋措大在儿子门下甚非纯信之人虑其近习不以忠孝为务师其察之石头乃伺齐邱所为而齐邱已知石头意自是晨出暮归必大醉或以艳曲骈辞示之石头乃语温曰宋措大狂汉耳不足为虑由是温不复介意

僧令遵东平人翠微禅师无学之法嗣也高祖时来居鄂州清平山应对敏疾化导无方或问如何为大乗曰井绠又问如何为小乘曰钱贯武义元年终于本山諡法喜禅师

王居岩吴法通聂师道 刘得常陈金 张武 宣州军士

王居岩当涂人仕唐为骁衞长史遭乱弃官居青山太祖据淮南使人以兵迫起之居岩散遣其家人束身来归授以某州判官不遣一日太祖大会忽失居岩急使人掩其家无一人在者后有人于嵩山见石室空者询其旁或云有道人王居岩常居此莫知所往

吴法通润州丹阳人有文学试举子业不利入茅山为道士干符二年唐僖宗遣使受大洞箓尊为度师赐号希微先生天祐四年潜入岩洞不知踪迹时年八十三为烈祖嗣位之三年

聂师道歙州人也少好道唐末于涛为州刺史其兄方外为道士结庐郡南山中师道往事之涛常诣方外且时时咨以郡政因名其山为问政山师道居是山久国人号曰问政先生唐给事中裴枢刺史歙州田頵陶雅举兵围之累月食尽援絶议以城降而城中杀外军过多无敢将命出者师道力疾请行枢曰君道士岂可游兵革中邪令易服以往师道曰吾已受道法科教不容易服乃缒城而出頵雅初亦怪之及与语大喜曰真道人也随约誓遣还及期枢复欲更日令师道再往戏下多为危之师道了无难色复见二将皆曰无不可惟给事命州人获全实师道力也歙州平太祖闻其名召至广陵建紫极宫居之一夕羣盗淹至举什器尽取之师道谓曰若为盗取吾财以救饥寒持此将安用乎乃引于曲室尽括金帛与焉仍属之曰当从某地出无逻卒可逸去盗如其指得不败居数年师道奉太祖命设醮龙虎山道遇暴客掠之将如害中一人熟视师道谓同党勿犯先生因曰我即紫极宫盗也感先生至仁之心今以相报久之卒于广陵时方遣使湖湘使还遇师道于途问之师道曰朝廷遣我醮南岳耳及入境知师道已卒数月矣相传以为竒

刘得常升州人十七嵗作大道歌诣茅山见国师吴法通法通曰贤者能饮茅山泉一月当十倍今日聪明一年特生光慧十年闻仙道矣得常乃作冷泉吟法通又曰吾有玉经妙防子若敛华就实可以混合天人离情理识得常再拜执弟子礼居紫阳观二十年不逾户阈髙祖时华姥山一夕有童子歌曰灵菌长金刀响山中人数闻之虑有兵是年盛产黄芝经月怙悴得常遂逝焉

陈金者少为军士镇南节度使刘信戏下从围处州私与其徒五人发一大冡啓棺见白髯老叟如生人时即有白气冲天视棺上散物如粉微作硫黄气金掬取归营旦輙汲水浸食至尽城平入舍僧寺间为诸僧述其事僧曰此本州富人逺祖也子孙相传其祖好道数饵硫黄云数尽当死死后三百年墓开是即解化之期也今正三百年矣金因复视其处棺中惟存衣裳若蝉蜕状金自是无病后为清海军将年七十余轻健如少时

张武始仕太祖为庐州小将颇以拯济行旅为事常有老僧过其所武止之宿镇将闻而怒曰方今南北交战间谍如林何可轻留人宿邪僧求去武曰师但止此无苦也武室中贮一榻即以奉僧武自席地卧盥濯皆自具焉夜数起视之至漏五下僧起而叹息谓武曰少年乃能如是吾赠汝药十丸每正旦吞一丸可延寿十龄出门忽不见武服其药后为常州团练副使年已百嵗宋时犹有见之者

宣州军士失其姓名徐知证镇宣州时军士有夫妇二人一旦夫自外归索水沐浴易新衣坐绳牀上防然而逝妻见之大惊曰君死邪于是亦沐浴更衣与夫对坐而卒知证异之因并塜葬焉

猜你喜欢
  卷五十五·志第七·历四·宋濂
  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孝义二·张廷玉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第五)·赵晔
  ●卷一百二十七·徐梦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五·李心传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三)·陈寅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第四二九谕及出示光绪八年九月二十四日一二二二一--一·佚名
  第一六八申光绪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一一三二五—三·佚名
  一○八四 浙江巡抚福崧奏遵照改正本刊刻《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五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派员解送在局书籍并呈续获遗书清单折·佚名
  李日方传·脱脱
  阿荣传·宋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十六·彭定求

        卷326_1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呈两省阁老院长】权德舆   驷牡龙旂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人望皆同照乘宝,   家风不重满籝金。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何幸末班陪两地,阳春欲和

  • 卷四百三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卷六十八 杨廉 和朱大尹新正写怀 潭潭道爱堂素不通杂客况当正旦初公事少关白尝观循吏传声誉无赫赫如公真其人清暇事文墨 和朱大尹郊行叠前韵 长安簪

  • 卷中·佚名

      阮紀  太祖  諱藴,姓阮氏,北江古法人也,母范氏。以太平五年二月十七日生。幼而聰睿,器宇恢豁,逰學於六祖寺,僧萬行見而異之曰:“此非常人也,强壯之後,必能濟世安民,為天下主。”及長,慷慨有大志,不事產業,好涉獵

  • ●卷一百七十二·徐梦莘

      炎兴下帙七十二。   起绍兴七年正月十五日丁丑,尽其日。   何谓公选人材夫创业中兴之主所资为尤多何则继体守文率循旧章得中庸之材亦足共治於艰难。若为兴衰拨乱则非得卓荦瑰奇之材未易有济故武王之有十乱宣五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七·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二月丁未朔升广东右布政林梓为四川左布政使○戊申祭 太社 太稷遣公张惟贤行礼○是日辅臣请于本月初六日恭撰讲章进览日如之从二月上旬开讲例也○四川杂谷安抚司都纲头目板弟坚藏等贡方物赐宴及叚绢银钞

  • 卷之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六三一 军机大臣奏奉旨查明四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六三一 军机大臣奏奉旨查明四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初五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交部察议。

  • 魏先世纪·李延寿

    魏的祖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的儿子名叫昌意,昌意的小儿子被封在北方立国,国中有座大鲜卑山,因此就以山名为号。此后各代的君主,管辖着幽都以北广袤的原野,他们放牧牲畜,四处迁徙,骑射狩猎是他们的本业,淳朴忠厚是他们的风俗,简

  • 李景传·欧阳修

    李景初名李景通,是李繮的长子。即位后,改名王景。徐温死后,李繮专政,以李景为兵部尚书、参知政事。次年(943),李繮镇守金陵,留下李景为司徒、同平章事,与宋齐丘、王令谋住在广陵,辅佐杨溥。李繮要篡国时,召李景回到金陵为副都

  • 左史谏草·吕午

    (宋)吕午 撰戊戌年正月二十三日奏为定规模以一人心据要害以饬武备欲望圣慈兢业施行奏闻事伏候敇旨臣闻彻桑土于未雨则可以绸缪而无忧索衣裘于大寒则必至已晚而无及舒缓于闲暇之际窘廹于警急之时侥幸或能支持舒缓便复如

  • 原序·李明复

    春秋集義原序昔呂給事元鈞為吾鄉銅梁令實事濓溪先生嘗謂其志清才醇行敏學博讀易春秋探其源而濂溪序彭應求崇聖院詩自言往在袁州進士多來講學於公齋竊意先生道德之高聲聞之遠所至學士大夫多從之然學士大夫之所以從之者

  • 卷六十(实叉难陀译)·佚名

    △文殊师利授记会第十五之三尔时师子勇猛雷音菩萨。白文殊师利言:仁者已满足十地及如来十力。一切佛法悉皆圆满。何故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言:善男子,无有圆满诸佛法已更证菩提。何以故?已圆满故不应更证。师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一·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衆德相品第七十六之四   [一]爾時具夀善現白佛言.世尊.若真法界真如實際無轉無越者.[二]色乃至識與真法界真   如實際爲有異不.眼處乃至意處與真法界真如實際爲有異不.色處乃

  • 出口示相·佚名

    有僧人问灵观禅师:“什么才是佛?”灵观禅师听了,没说一句话,只是将舌头伸出来给僧人看。僧人见了似乎有所体悟,便向禅师礼拜致谢。灵观禅师连忙说:“等一下,等一下,你悟到什么吗?干嘛礼拜我呢?&rdq

  • 卷第三十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三十六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足食学处第三十四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告诸苾刍曰。我为一坐食时常得少欲无病。起居轻利气力康强安乐而住。汝等亦应为一坐食。由一坐食故亦得

  • 卷第二十九(第五诵之一)·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九(第五诵之一)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八法中迦絺那衣法第一佛在舍卫国。尔时诸比丘。于桑祇陀国安居。过三月自恣竟作衣毕。持衣钵向舍卫国。道路多雨泥水。是诸比丘以多雨泥水故。甚大疲极热风所恼

  • 中法兵事始末·罗惇曧

    《中法兵事始末》,晚清罗惇曧(一八七一~一九二四)撰。罗氏为清季野史掌故方面的大家,著述丰富,此书即其中的一种,民国时曾被编入《满清野史》丛书中,现据此标点整理。

  • 镜湖自撰年谱·段光清

    清段光清撰。抄本。咸丰年间,作者曾任浙江知县、知府、宁绍台道、盐运使、按察使等职。谱中对所属各县佃农抗租,浙江人民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清朝官吏腐朽无能,英法等国在宁波胡作非为及当时商业、海运、海塘工程等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