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六

检讨吴任臣撰

吴六

列传

柴再用秦裴

刘金【子仁规】 李友

李厚 刘存【陈知新】

柴再用汝阳人也始名存孙儒戏下与小校某者结为死友有告小校反儒斩之并执存至诘何故反不对又问曰与彼结死友反则同反耳公诛之复何问焉儒大竒之曰汝果不反吾再用汝因令改今名已而儒败归太祖为都押牙勇敢善战所向克防干宁二年助李厚击却汴兵授寿州团练副使说降贾公铎冯敬章论功寻迁光州刺史天祐二年梁王全忠过光州谓再用曰下我以汝为蔡州刺史不下且屠城再用严设守备戎服登城见全忠谬为礼拜伏甚恭曰光州城小兵弱不足以辱王之威怒王茍先下寿州敢不从命全忠遂留旬日而去既而全忠逾淮再用掠其后军俘斩数千计获辎重财货无筭未几改指挥使五年破吴越将张仁杰于鱼荡先登陷陈恢复东洲是日交战时再用舟忽坏长矟浮之仅得济家人为饭僧千人以酬福再用悉取其食犒兵曰士卒济我僧何力焉顷之宣州观察使李遇不受代再用帅兵纳王坛且征遇来朝卒以计杀遇已又将兵讨刘崇景大破楚师于万胜冈复有功武义元年高祖建吴国拜左龙武统军居数年除武昌军节度使已又改马军都指挥使以戎服入朝被劾久之累加德胜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太和七年夏六月病卒先是史官王振询其战功再用曰鹰犬微効皆社稷之灵余何功之有竟不报又常按家乐于后苑有人窃于门隟窥之再用召至后苑曰隟风恐伤尔眸子其为人长者如此或云再用为牙将时会天大雷电家人皆伏匿再用独危坐不动俄见襦袴者四人舁再用坐败牀出庭中已复大震屋折有龙出焉又武义时再用常在听事独坐忽有防至庭下拱立如拜揖状再用怒呼左右左右皆不至即自起逐之而屋梁顿折所坐牀几尽糜碎人莫不竒其事【九国志云再用累歴藩镇敦尚素俭车马导从不过十人亦一时之良将】

秦裴初从太祖为牙校引兵三千攻昆山防之戍其地光化元年浙将顾全武攻陷苏州裴独守昆山不可下裴常使羸兵执旗帜壮者彀弓弩每发矢必洞中重铠全武为之却者数矣已而食尽乃降彭城王镠诘其久拒状裴对曰力屈而降非心降也裴义不敢负杨公王善其言而释之居浙四年得复还未几授升州刺史烈祖时西南行营都招讨使将兵击钟匡时于江西裴既至洪州军于蓼洲诸将请阻水立寨裴不许俄匡时将刘楚至果据其地诸将以咎裴裴曰匡时骁将独楚一人若师众守城不可猝防吾正欲以要害诱致之耳顷之破寨执楚进围洪州饶州刺史唐宝请降裴遂陷洪州获匡时及其司马陈象以归论克敌功改洪州制置使以指挥使朱思勍范思从陈璠从戍江西三人者故烈祖腹心也会徐温等内忌三人遣别将至裴所杀之裴由是郁郁不自得无何卒

刘金曲溪人【一云楚州山阳人】太祖引兵至天长金与高霸等悉众来属居三十六英雄之一官濠州团练使威名大震为濠人所称天祐二年十一月卒太祖以其子仁规知濠州仁规颇苛刻用事未协众心官至清淮军节度使卒子崇俊复刺史濠州凡三世典濠梁为一时之盛【滁州菱谿傍为金故宅址】

李友【吴越备史作宥】合肥人太祖起淮南友戏下有胆勇善抚士卒大顺元年将兵二万屯青城畧地常州已进防苏州走浙将沈粲争先排陈勇冠一军迁尚书苏州刺史无何孙儒陷苏州友见杀赠太保

李厚蔡州人故孙儒遗兵也太祖收儒兵数千防甲以皂衣号黑云都厚为黑云队长以骁勇名朱延寿知寿州厚实在兵间会汴兵数万临城下甚急延寿军制军中每旗二十五骑命厚统十旗往击不胜将斩之厚称众寡不敌愿益兵更往不胜则死都押牙柴再用亦为之请乃益以五旗厚殊死战汴兵遂披靡败走是时厚兵不满千而破汴之劲卒数万淮南人无不骇服厚官至楚州团练使天祐十三年光州王言作乱高祖命厚讨平之即以厚权知光州事久之卒

刘存泌阳人也骁悍善用兵事太祖积功至舒州团练使天复三年副李神福攻杜洪于鄂州不能下天祐元年神福还广陵存代为招讨使明年将兵廹鄂城下焚其城城中兵突围而出诸将请亟击之存曰击之复入则城愈固听其去城可取也是日城破禽洪送广陵太祖乃以存为鄂岳观察使未几充西南面都招讨使取岳州乘胜与岳州刺史陈知新将舟师伐楚大败于浏阳存知新皆见执楚武穆王数闻二人名欲活之存与知新大骂曰昔岁宣城脱吾刃下今日之败乃天亡我我肯事汝以求活邪我岂负杨氏者武穆王知不可屈乃杀之岳州复入于楚知新时以刺史为团练使积官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存在舒州时常辟儒生霍某为团练判官已而以谗言缢之于狱至是存征湖南有舒州人梦霍生自司命祠中出抚掌大笑曰吾罪得雪矣时霍生妇兄马邺为黄州刺史有夜叩齐安门者曰舒州霍判官将往军前与使君借马守陴者以告邺叹曰刘公枉杀霍生今此人往矣宁无祸乎数日存果败绩死焉

论曰柴再用厚以持躬有功不居社稷之臣也秦裴力屈降敌不忘故主卒还本国辟土江西其品有足嘉者二刘二李一时雅称名将而杀身成仁义无茍免存尤合于圣贤之道矣

吕珂贾令威 瞿章贾公铎

李涛袁祯丁袗周隐

吕珂扬州人事太祖以勇敢闻累有战功擢黑云都指挥使其卒也子师周代其职奔于湖南别有传

贾令威盱眙人也骁果有勇名太祖官庐州日发兵至广陵令威与刘金帅其所部中道来属戏下为亲军太祖兵遂日益盛焉

瞿章事太祖积功至先锋指挥使干宁初权刺史黄州会汴将朱友恭引兵来攻章弃城保武昌寨未几为友恭所执遂失黄州

贾公铎【九国志作贾铎】上蔡人也初从秦宗权已而叛宗权渡淮遇故人冯敬章之袭破蕲州推敬章为帅公铎自为牙将堑城厉兵以自固干宁中朱延寿奄至城下围蕲州会公铎方猎不得还伏兵林中命勇士二人衣羊皮夜入延寿所掠羊羣潜入城约夜半开门举火为应复衣皮反命公铎如期至城南门门中火举力战突围而入延寿曰吾常恐其溃围而出今反溃围而入邪如此城安可猝防乃白太祖求军中与公铎有旧者持誓书金帛往说之许以昏寿州团练使柴再用请行临陈与语为陈利害公铎及敬章请降太祖以敬章为左都押牙公铎为右监门卫将军

李涛赵州人太祖时署涛为牙将秦彦之攻太祖也军势甚盛亲校李宗礼言众寡不敌请坚壁自守徐图还师涛时在行间怒曰吾以顺讨逆何论众寡大军至此去将安归涛愿帅所部为前锋保为公破之太祖壮其志多伏精兵为三覆以待之卒破彦师禽获无筭涛一言之力也天祐十年充招讨使攻吴越于临安战败被执顺义元年复归授右雄武统军卒

袁祯陈州人初从太祖为银枪都使太祖之克蔡俦也张颢来归分祯帐下祯以颢反覆请诛之以杜后患不听颢后卒以弑逆死时人皆多祯有先见

丁袗字德祥金坛人也太祖击秦宗权袗以勇应募论功授都押牙从禽孙儒迁都知兵马使会太祖多猜忍袗不自安乞病归袗不贪财不嗜酒不掩人善宁静自守泊如也至宋干德初年九十一而终

周隐舒州人也性戅直忠于所事而不识物情太祖时官淮南节度判官太祖疾革命隐召烈祖隐直前曰宣州司马轻易信谗喜击毬饮酒非保家主也余子皆幼未能驾驭诸将庐州刺史刘威从王起细防当不负王不若使权领军府俟诸子长以授之太祖不应左右牙指挥徐温张颢言于太祖曰王平生出万死冒矢石为子孙立基业安可使它人有之太祖曰吾死瞑目矣乃命隐趣召长子渥来及烈祖得嗣立大骂隐曰君卖人国家复何面目见杨氏乎遂杀之由是将佐皆不自安论曰吕珂贾令威瞿章贾公铎李涛诸人皆兴陵从戎之杰也袁祯识悖主之奸丁袗擅保身之哲可谓知几其神矣周隐谋之不臧直言贾祸惜哉

猜你喜欢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五·汪楫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二·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二·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温睿临
  清仁宗实录选辑·佚名
  一一六二 广西巡抚孙永清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五三○ 军机大臣奏黏签呈览徐述夔等诗本并拟写谕旨进呈片·佚名
  志卷第九 高丽史五十五·郑麟趾
  世家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四十一·郑麟趾
  武昌王刘浑传·沈约
  移剌蒲阿传·脱脱
  卷二十四·佚名
  223.鄱阳湖大战·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五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一下 昭烈二王 鲁王永 梁王理 末帝太子六王 太子璿【弟瑶 琮 瓒谌 恂 ?】 鲁王永字公寿昭烈子末帝庶弟也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

  • 一一四三 安徽巡抚书麟奏缴应禁书籍并恳再予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佚名

    一一四三 安徽巡抚书麟奏缴应禁书籍并恳再予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十三日安徽巡抚臣书麟跪奏,为查缴应禁各书,仰祈睿鉴事。窃照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妄各书,节蒙圣训,实力搜查,经前任各抚臣陆续查缴,并先后

  • 五帝本纪第一·司马迁

    解惠全 张德萍 译注【说明】《五帝本纪》是《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中的第一篇。《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所谓纪传体的“纪”就是指本纪。《史纪》共有本纪十二篇,以历史上的帝王为中心

  • 郭祚传·魏收

    郭祚,字季..,太原晋陽人,魏车骑将军郭淮弟弟郭亮的后代。祖郭逸,任州别驾,前后以两个女儿嫁司徒崔浩为妻,一个女儿嫁给崔浩弟弟上党太守崔恬。世祖时,崔浩受宠用事,拜郭逸为徐州刺史,假榆次侯,终赠光禄大夫。父郭洪之,因崔浩事发

  • 魏收传·李延寿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他自叙家史说:汉初魏无知被封为高良侯,他的儿子叫魏均。魏均的儿子魏恢。魏恢的儿子魏彦。魏彦的儿子魏歆,字子胡,幼小丧父,很有志气,精通经书和历史,官至本郡太守。魏歆的儿子魏悦,字处德,性

  • 刘因传·宋濂

    刘因字梦吉,保定容城人,世代为儒生。刘因天资过人,三岁就能识字读书,过目不忘,一天能记诵千百言。六岁能写诗,七岁能撰文,落笔成章,其才惊人。刚二十岁时,每日阅读经典,仰慕古代圣贤,因做《希圣解》。国子司业砚弥坚为真定教授,刘

  • 卷三十·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三十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鲁颂 郑谱曰鲁者少昊挚之墟也国中有大庭氏之库则大庭氏亦居兹乎昔周公归政成王封其元子伯禽於鲁其封域在禹贡徐州大野蒙羽之野自後政衰国事多

  • 卷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一宋 吕祖谦 撰纲领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程氏曰思无邪诚也 谢氏曰君子之于诗非徒诵其言又将以考其情性非徒以考其情性又将以考先王之泽盖法度礼乐虽亡于此犹能并与其深微之

  •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善恶品第四十七(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奉行十法。便生天上。又行十法。便生恶趣。又行十法。入涅槃界。云何修行十法。生恶趣中。于是。有

  • 净土境观要门·怀则

    元传天台宗教兴教大师虎溪沙门 怀则述夫净土法门者。乃末世机缘出生死之要路。横截五道之舟航。一生彼处永无退转。以诸天身飞行自在。衣食自然得。预清净海众。常得见佛闻法速入圣位。无虎狼师子蚊虻蚤虱有情之恼。

  • 卷第四·契嵩

    传法正宗记卷第四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  &middot;天竺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大士传&middot;天竺第二十二祖摩拏罗大士传&middot;天竺第二十三祖鹤勒那大士传&middot;天竺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传&middot;天竺第二

  • 佛果击节目录·圆悟克勤

    卷上  德山示众(一)  雪峰普请(二)  百丈拂子(三)  崇寿指凳(四)  永嘉绕锡(五)  仰山指雪(六)  香严垂语(七)  鲁祖吃饭(八)  雪峰古涧(九)  西堂烂却(十)  钦山竖拳(十一)  睦州苕帚(十二)

  • 易图说·吴仁杰

    南宋吴仁傑撰。三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解说《易》图,时出新意。《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宋史·艺文志》载仁傑《古周易》十二卷、《易图说》三卷、《集古易》一卷。今《古周易》世罕传本,仅《永乐大典》尚有

  •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佚名

    《玄都九真明科》称“三奇”之二为《雌一宝经》,该经盖是。故该经亦为六朝上清经之一。述存思三一、存念太素三元君、三素元君诸女神、诵读《大洞真经》、上十二愿、服符朝礼等

  • 先醒斋广笔记·缪希雍

    成书于1622年。明代缪希雍撰。清道光辛卯年武林涵古堂木刻本,1983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该书约12万字,分4卷。卷1,载有中风、寒、暑、疟、痢、泄泻诸疾。卷2,载脾胃、虚弱、吐血、消渴、妇人诸疾。卷3,载有幼科

  • 任氏传·沈既济

    唐代传奇小说。1卷。沈既济撰。据《类说》卷28,《异闻集》中收有本篇。《太平广记》卷452题作《任氏》,不注出处。本文篇末说明是沈既济撰,看来原曾单篇传世。《虞初志》、《绿窗女史》、《唐人说荟》、《龙威秘书》

  • 须溪四景诗集·刘辰翁

    宋诗别集。4卷。刘辰翁(号须溪)撰。刘辰翁是宋代遗民中颇有影响的词人及诗文家。有《须溪集》200卷,但久已散佚。今本《须溪集》10卷,是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须溪四景诗集》则有传本,并收入《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