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九十四

检讨呉任臣撰

闽五

列传

秦国太夫人董氏

太祖后任氏龙啓太后黄氏

嗣王夫人崔氏

恵宗后刘氏继后金氏后陈氏

陈宗元妃李氏 后李氏

景宗后李氏贤妃尚氏

天德皇后张氏

太夫人董氏太祖之母也王绪入闽令军中无得以老弱自随违者斩惟太祖昆弟扶母从军绪责之曰军皆有法未有无法之军汝违吾令而不诛是无法也太祖等曰人皆有母未有无母之人将军奈何使人弃其母绪怒命斩太夫人太祖等曰我等事母如事将军既杀其母安用其子请先母死将士皆为之请乃舍之后以太祖贵累封秦国太夫人天祐元年太祖建报恩定光多寳塔以资司空暨太夫人防福龙啓时恵宗立五庙复追崇太夫人上尊諡云

太祖后任氏不知其世系太祖时封【阙】国夫人居数年薨葬福州之鳯池山后太祖亦合葬焉龙啓初追崇曰皇后

太后黄氏泉州人故威武节度推官滔之族女父讷官工部侍郎太祖聘为侧室恵宗其所出也唐明宗封鲁国夫人恵宗贡白金五千铤以谢龙啓初尊为皇太后二年【十一月癸丑】恵宗谒黄氏家庙田铺缇锦木被防缯因名里曰锦里驿曰锦田居曰锦第溪曰锦溪墓院曰锦溪院【是役也恵宗命镌书于灵秀山曰凡登山有道徐行则不困措足平穏之地则不跌】又太后族子克家言地滨海遇秋日辄如城郭之状恵宗因命沿海屋瓦悉得黏土其加厚太后家如此薛文杰之死太后与有力焉通文元年尊为太皇太后

嗣王夫人崔氏博陵人【或云补闗崔道融之女黄滔祭道融文有云贤王之结嘉姻时议之期良辅】貎陋而淫性极妬嗣王多选良家子为宫人夫人辄搜其美者幽之别室繋以大械刻木为人手批其颊又以练束侍婢而鞭之练染血赤乃止复为铁锥刺人面或锥其臂一嵗中死者三十四人后夫人病见以为祟而薨或云太祖暴终实夫人鸩之一日雷震死庭中【五国故事云一旦盛暑天无纎云而霆电撃博陵毙于中庭】夫人雅信佛法奉福州僧慧棱为师自称曰练师【五灯会元载闽帅夫人崔氏遣使送衣物与慧棱禅师曰练师就大师请回信师曰传语练师领取回 信须防使却来师前揖便囘师明日入府练师曰昨日谢大师回信师曰却请昨日回信看练师展两手帅问师曰练师适来呈信还惬大师意否帅曰犹较些子】恵宗后刘氏本南汉清逺公主贞明三年太祖为恵宗取之【南汉已有传】

恵宗继后金氏贤而不见答自陈后立而后宠益衰后事不概见

后陈氏福唐人也【金鳯外传云福清黄安乡人】父侯伦少年美丰姿唐末事福建观察使陈岩以色见嬖得出入卧内与岩妾陆氏通有娠未防岩卒妻弟范晖自称留后陆托于晖生一女是夕梦飞鳯入懐因小字金鳯冐姓陈即恵宗后也太祖入闽攻杀晖金鳯流落民间族人陈匡胜收养之平三年太祖选良家女充后宫时金鳯年十七性度窈窕善歌舞【通鉴又云陋而淫】太祖召为才人【通鉴云本审知侍婢】其宠幸与黄夫人比常筑水晶宫于西湖旁列亭榭十余里金鳯时扈从由子城复道中出游然不及荡恵宗时御紫宸门宣见大悦封为淑妃甚嬖之龙啓元年立为皇后追封其假父陈岩威武军节度使母陆氏长乐郡夫人族人守恩匡胜为殿使始筑长春宫居之恵宗数于其中为长夜之饮每宴辄燃金龙烛数百枝环左右光明如昼敕宫婢数十擎杯盘多金玉玛瑙琥珀玻璃之属以次逓进不设几筵酒酣祼逐嬉笑以为乐【外传云延钓张长枕大牀拥金鳯与诸宫女祼卧又遣使于日南造水晶屏风周围四丈二尺与金鳯淫狎于内令宫女隔屏觇之二月上已延钧修禊桑溪金鳯偕后宫襍衣文锦列坐水次流觞娯畅沉麝之气环佩之香逹于逺近途中丝竹管更番迭奏端阳日造防舫数十于西湖每舫载宫女二十余人衣短衣鼓楫争先延钧御大龙舟以观金鳯作乐游曲使宫女同声歌之曲曰龙舟揺曵东复东采莲湖上红更红波澹澹水溶溶奴隔荷花路不通又曰西湖南湖鬬防舟青蒲紫蓼满中洲波渺渺水悠悠长奉君王万嵗游游人士绮绣夹岸杂沓如市】恵宗晩年得风疾后遂与幸臣归守明私百工院使李可殷少与守明狎因守明以通于后出入殿内恵宗常命锦工造镂金五防九龙帐于长春宫【一云织八龙帐外以己为一龙】既成进之守明日宿于内国人歌曰谁谓九龙帐惟贮一归郎李仿作乱后与匡胜守明俱见杀

康宗元妃李氏故恵宗甥女同平章事敏之女也累封梁国夫人康宗嬖李后遇夫人甚薄终于其位

唐宗后李氏本恵宗宫人名春鷰【一云李仿之妹疑非○金鳯外传云延钧为春燕造东华宫以瑚为棁榆琉璃为櫺瓦檀楠为梁栋真珠为幙范金为柱础】有色康宗蒸焉恵宗已病康宗因陈后以求春鷰恵宗怏怏与之康宗嗣位立为贤妃行则同舆坐则同席及通文改元复立为皇后别造紫宫为皇后游幸之所土木之盛逾于东华连重遇之乱康宗同后出北闗至梧桐岭为皇从子继业所杀【一云触墙死时通文四年七月十三日也】葬莲花山侧冡上有树生异花似鸳鸯交颈时人名曰鸳鸯树先是陈后与恵宗亦葬是山后南唐师败李仁达于古城乱兵发诸陵剔取寳玉后及陈后容色如生鲜血流渍山为之赤世遂呼其山曰胭脂山

景宗后李氏司空李真女也永隆四年册立为皇后嗜酒刚愎景宗宠而惮之朱文进之乱实后激成之已而见杀贤妃尚氏金吾使保殷之女也【闽録作尚可殷之女今从十国纪年】永隆初立为贤妃妃有殊色景宗最怜宠焉醉中妃所欲杀则杀之所欲宥则宥之

天德皇后张氏故富沙王妃也天德元年富沙王称殷帝立为皇后

武肃王审邽【子延彬延美延武孙继崇继勲】

太祖从弟彦复 想

太祖子延喜 延武延望延宗【子继业】从子延兴【延虹延丰延休附】 族子延嗣

审邽【五国故事作圭】字次祖太祖仲兄也干宁元年权泉州刺史三年实授四年加工部尚书五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戸部尚书光化二年加兵部尚书琅琊郡国男三年加左仆射进国侯寻授威武军节度副使天复二年加司空三年加司徒进封国公食邑七百户在政十二年为人喜儒术通春秋善吏治流民还者假以牛犂兴完庐舎中原乱公卿多来依闽审邽遣子延彬作招贤院礼之振赋以财如唐右省常侍李洵翰林承防制诰兵部侍郎韩偓中书舍人王涤右补阙崔道融大司农王标吏部郎中夏侯淑司勲员外郎王拯刑部员外郎杨承休文馆直学士杨賛图王倜集贤殿校理归传懿及郑璘戬等皆赖以免祸卒諡武肃王葬于晋江皇积山徐寅譔墓碑文【碑文有皇者天皇积者勲积之语人以为献谀】子延彬延美延武

延彬天祐初太祖承制加平卢节度使权知泉州军州事二年实授平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转右仆射封琅琊郡国男寻转司空四年加云麾将军干化二年授特进阶加检校太保进封国伯五年加检校太傅权知泉州刺史四年加检校太尉延彬再任泉州前后歴二十六年【一云十七年】吏民安之每发蛮舶无失坠者时谓之招寳侍郎会得白鹿紫芝僧浩源以为王者之符延彬由是渐骄纵宻遣使浮海贡梁求泉州节镇事觉太祖诛浩源及其党黜延彬归私第卒赠云州节度使兼侍中葬云台山闽人亦谓之云台侍中延彬多艺工诗歌颇通禅理而性豪华巾栉冠履必日一易解衣后辄以龙脑数器覆之先是延彬生泉州佛舍始生时有白雀巢于堂中凡三十年迄延彬殁遽失所在人咸异之【五国故事云延彬日亭午方起雅能为诗辞人禅客谒见多为所屈宅中声伎皆北人将求伎必图已形而书其歌诗于图侧题曰才如此以是兾其见慕也进士徐寅常为人生防何赋后因修合求药于延彬延彬即书赋辞于札尾报之其风流多此也延彬有诗曰两衙前后讼堂清软锦披袍拥鼻行雨后緑苔侵履迹春深红杏锁鸎声因携久醖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笋羙也解为诗也为政侬家何似谢宣城人多诵之】延羙龙啓二年官泉州刺史无何卒

延武永和元年任泉州刺史有能名寻加太傅进国伯通文元年改建州刺史

继崇延彬之子也长兴元年恵宗墨敕权判泉州事三年加检校司空龙啓元年加检校太保封琅琊国男继勲延美之仲子也留从效复泉州持州印诣其第请主军府事时天德帝已称殷国即命继勲为侍中领泉州刺史明年继勲纳欵于唐会李义为唐威武节度使继勲致书修好义以泉州故威武军怒其抗礼遣弟通治兵相攻【通鉴开运三年四月李义遣弟通将兵万人伐继勲】是时从效为都指挥使蓄异志阳以言继勲曰通兵势甚盛士卒以使君赏罚不当莫肻力战使君宜避位自省乃废继勲归私第代领其事随勒兵击通破之表闻于唐唐召继勲归金陵

彦复太祖从弟也景福初彦复为都统同太祖攻范晖于福州亲犯矢石指授方略遂陷福州城晖走死顷之官泉州刺史终于其职

想亦太祖从弟随太祖入闽以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摄福州长乐县令颇负干材县事以治

延喜太祖庶子也永隆中官汀州刺史景宗疑延喜与富沙王通谋遣将许仁钦执之以归后为朱文进所杀延武太祖之子也于恵宗为诸弟通文时官建州刺史会巫者林兴与延武不相能托神语云延武及延望将为变遂被杀并及其子

延望太祖子也通文时官戸部尚书与延武同为林兴所诬因被杀并及其子

延宗太祖子也任汀州刺史有声已迁骠骑大将军太祖凡二十八子史册所见者嗣王恵宗景宗天德帝而外止延喜延武延望延宗数人其行次亦复不可考云延宗子继业

继业嗣守汀州亦以治绩闻连重遇之乱继业迫康宗于梧桐岭康宗投弓谓之曰卿臣节安在继业曰君无君德臣安得有臣节新君叔父也旧君昆弟也孰亲孰踈遂弑康宗于陁庄永隆初改泉州刺史已而为行营都统将兵救建州呉越兵遁还明年建州以书招之或告继业与杨沂丰潜通富沙王会继业还福州赐死郊外并杀其子于泉州

延兴太祖伯兄司空之子也延兴有弟延虹延丰延休司空皆舎之而让太祖知军务事后不知所终【又延晦亦司空子疑先卒】延嗣太祖族子也为人慨切好直言以道义自任当时目为唐五经光啓初随太祖入闽梁簒唐封太祖为闽王延嗣谏曰义不帝秦此其时也是时强藩巨镇多僣号称帝太祖不无心动延嗣反复极谏力言不可太祖虽不乐其言然终身不失臣节延嗣亦与有功云恵宗子继韬 继镕 临海郡王继恭建王继严 从子仁达继图

景宗子闽王亚澄从子继柔继隆天德帝子继沂从子继昌 继成

继韬恵宗次子也康宗为福王时与继韬不协李仿之变同陈后死焉

继镕恵宗第三子也康宗既罢继严兵柄以继镕判六军【继镕一作继镛】

继恭恵宗子也【欧阳五代史及册府元龟皆以继恭为景宗子误】通文中官威武节度使康宗使上表告嗣位于晋明年晋封继恭临海郡王连重过之乱继恭与诸王并死于陁庄

继严亦恵宗子康宗时封建王判六军诸卫事得士卒心康宗内忌之俄罢其兵柄更其名曰继永隆时仍名继严授泉州刺史复得众为景宗所恶鸩死

仁达恵宗从子也积功至楼船指挥使王延禀再攻福州仁达伏甲舟中伪立白帜请防因斩延禀子继雄复纵兵撃其众左右舁延禀走为仁达所获仁达既有大功随典亲兵性慷慨言事无所避恵宗心忌之一日谓仁达曰赵髙指鹿为马以愚二世果有之邪仁达曰秦二世愚故赵髙指为马非髙能愚二世也今陛下聪明朝廷官不满百起居动静陛下皆知之敢有作威福者族灭之而已恵宗惭赐与金帛慰安之退而谓人曰仁达智略在吾世犹可用不可遗后患卒诬以罪杀之继图恵宗从子也永隆中官同平章事判六军诸卫亚澄景宗长子永隆中封琅琊王居数月迁威武节度使兼中书令改号长乐王明年进封闽王连重遇朱文进之乱也亚澄母李后实以语激成之事具本纪中而亚澄亦死于其难继柔景宗从子也景宗常宴羣臣于九龙殿继柔不胜杯勺私减其酒景宗怒并賛酒客将俱斩之

继隆亦景宗从子一日以醉失礼为景宗所杀国人寃之继沂天徳帝之子也国亡后居广陵周世宗得州抚存有加

继昌天德帝从子也天德帝建殷国以继昌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未防改殷为闽以福州为南都以继昌镇其地督南都内外诸军事继昌暗弱嗜酒不恤军士李仁达作乱遂与戍将呉成义同死于府舎

继成天德帝从子也朱文进防王氏继成与继勲二人以疎逺获全及留从效以泉州奉继勲漳州将程谟亦杀刺史程文纬立继成权州事继成纳欵于唐久之唐徙继成和州刺史遂终于其官

太祖女某郡主

郡主失其封号太祖女也福州之北岭有胭脂团周匝二百余步膏润不毛四时作殷红色相传郡主梳妆楼在焉

猜你喜欢
  卷十二·常璩
  丁集·叶绍翁
  卷十 高宗·王夫之
  卷第十七·徐鼒
  卷之八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八·佚名
  第三一六禀批光绪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二一○四--五·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九·佚名
  二六 江苏按察使胡季堂奏谢特旨征取先父胡煦遗书暨现在办理情形折·佚名
  卷四十·张守节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历年记中·姚廷遴
  崔彦进传·脱脱
  卷三十八·雍正
  十七·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壎·唐圭璋

      壎字起潜,自号水云村人,南丰人。生嘉熙四年(1240)。入远曾为延平路儒学教授。延祐六年(1319)卒,年八十。有水云村稿、隐居通议传于世。   湘灵瑟   故妓周懿葬桥南   酸风泠泠。哀笳吹数声。碎雨冥冥。泣瑶英。花

  • 江月松风集卷九·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送赵季文之官湖州分韵得苏瓌潭忆昔苏瓌堕此潭至今遗事作清谈云深不雨千峰润风定无波一镜涵鹓鹭班行终可造蛟龙窟穴暂湏探前身恐是乌程尉罨畵溪山性所躭和季文山斋早春方壶元不离人间倚遍东风十二阑烟雨楼

  •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二·陈厚耀

    衞史衞世家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 周公旦以成王命封康叔为衞君居河淇间故商墟成王长用事举康叔为周司冦赐衞寳祭器以章有徳康叔卒子康伯代立康伯卒子考伯立考伯卒子嗣伯立嗣伯卒子伯立【音捷】伯卒子靖伯立

  • 卷二十四·唐·蒋一葵

    【明皇隆基】 〔小字三郎。梓潼县有上亭驿,帝幸蜀,问黄幡绰曰:“车上铃声颇似人言语。”对曰:“似言三郎郎当,三郎郎当。”故又名琅驿。〕 万岁通天元年铸九鼎成,置于东都明堂之庭,武后自制《曳鼎歌

  •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讳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第一子也母曰 孝靖皇太后王氏先是万历十年壬午 太后以四月册封恭妃八月十一日 上诞生万历二十九年十月立为 皇太子性孝

  • ◎法政学生之奇呈·李定夷

    江西新建县有法政毕业生胡大谦,请祀雷神,将原呈及批示录下: 法政毕业生胡大谦,为昔讹今正,呈请鉴核立案,布告颁行事。聪明正直为神,岂灵爽无所式凭乎?即迅雷风烈,鲁论特志。素王犹崇敬畏,况下此士庶敢存亵渎耶?此雷神所以自古及

  • 列传卷第十九 高丽史一百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白文节[*(白) 正]。○白文节字彬然蓝浦郡人新罗谏官仲鹤之后高宗时登第入翰院累官至中书舍人历吏部侍郞国子祭酒。 忠烈朝拜司议大夫时无功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十三·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 水线达闽 利权独揽 淡水邮筒 本馆接奉电音 厦门茶讯 台事纪要 四月初八日(公历四月三十日——礼拜六) 水线达闽 台湾水、陆电线刻已动工,闻刘省帅与包办之英、德商人定该,于本年四月内一律完工

  • ●雪交亭正气录卷七·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寅纪檗庵曰:生平读史册,见忠孝仁人事,辄敬之、慕之,以不得亲其人为恨。十年以来,每岁十年以来,每岁叠遘,殆无虚日;乃又掩面顿足,以当吾世亲见之为不幸!则何如畴昔之日,遇其人于数百世之上乎!或曰:『士未食人禄,遁迹

  • 卷二百九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十八世职表二十一镶白旗蒙古世职【一等轻车都尉 二等轻车都尉 三等轻车都尉 骑都尉云骑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十八><史部,政书类,军政之

  • 第五卷·冯梦龙

    再生纪略 下廿九日,闻总兵吴三桂在边,发愤服仇,上书与母舅祖大寿。时大寿与旧总督洪承畴俱在东虏营中,新总督孙传庭亦未死。逆闯谋于伪将,欲恳其父骧以家书招三桂。是日,守城兵卒皆呼下城,城外兵马数万入城领赏。东西市房为

  • 卷九·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錄纂疏卷九元 汪克寛 撰莊公下【丁惠王未三年】二十年【齊桓十二晉獻三衛惠二十六蔡穆侯肸元年鄭厲二十七曹莊二十八陳宣十九杞共七宋桓八秦宣二楚堵敖熊囏元

  • 卷五百三十九·佚名

    △第四分妙行品第一之二时舍利子问善现言:是诸菩萨实无生不。善现答言:是诸菩萨皆实无生。舍利子言:为但菩萨是实无生。为菩萨法亦实无生。善现答言:诸菩萨法亦实无生。舍利子言:为但菩萨法是实无生。为一切智智亦实无生。

  •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道宣

      习禅三 本传十三 附见四。   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昙迁传一。   隋蜀郡福缘道场释僧渊传二。   隋河东栖岩道场释真慧传三。   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慧瓒传四。   隋西京净住道场释法纯传五(慧昂)   隋益州

  • 普陀洛迦新志卷八·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规制门第八(共分六种) 秦尊僧[(契-大)/石],释门之规约初宣。魏倚道臻,佛子之科条益备。盖出世不离入世,束身所以束心也。况百丈创立丛林,大众同归栖止。不遵国法,何以邀王臣之护持。不守清规

  • 第四十五則 趙州一領布衫·胡兰成

    第四十五則趙州一領布衫舉:僧問趙州從諗禪師: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僧問一歸何處?若答:一歸於無,那就是不及格。為什麼?萬法歸一,一歸於無,那只是一句觀念論的邏輯學的說話,一點意味亦沒有。應當把它

  • 糊涂世界·吴趼人

    谴责小说,十二卷十二回。茧叟(吴趼人)著。原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世界繁华报》;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上海世界繁华报馆出版单行本,六册。前有茂苑惜秋生序。《糊涂世界》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同一类型的

  • 二月·柔石

    中篇小说。柔石著。写于1929年11月。同年11月1日由上海春潮书局初版。小说以一九二六年前后中国社会一个普通小城镇——芙蓉镇为舞台,运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深沉感人的独白,清新浓郁的文笔,真实地塑造了当时几种不同类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