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五十三

检讨吴任臣撰

后蜀六

列传

欧阳彬李如实何瓒贾鹗

范禹偁毋守素刘暠多岳

刘保乂李匡逺韦嘏王归

王藻 刘璵 何随王贲

卞震 掌聿修

欧阳彬字齐羙衡州衡山人家世为县吏至彬特好学工于辞赋楚武穆王之有湖南也彬以所着诣府求见掌客吏【按吏为樊姓】索贿始为通彬耻以私进竟不予掌客掷名纸于地曰安有吏人子欲干谒王侯邪彬深恨之因落魄湖南市中歌姬酒徒无所不狎有歌伎瑞卿者慕其才延致于家瑞卿故岁时供奉武穆王彬乃作九州歌授之俾当筵而奏王竟不之问彬叹曰天下分裂之际卒徒厮养咸能自奋我何负而至此乎居顷之西川图纲将发得歌伎所分赀求为纲吏仆夫纲吏许之遂入成都献万里朝天赋前蜀后主大悦擢为翰林学士干德初答聘唐使颇能得二国欢心王氏亡复归髙祖广政初后主以为嘉州刺史彬喜曰青山緑水中为二千石作诗饮酒称风月主人岂不佳哉累官尚书左丞出为宁江军节度使既至州寓书楚文昭王叙畴昔入蜀之由且以宗族为托文昭王得书大慙悉除彬亲友赋役凡士无贤不肖进谒尽加宾礼彬之力也彬雅有风仪为文词切而理直竟以是遇广政十三年卒李如实初事梁末帝于东宫素以清直著名及末帝嗣位黜逺贤良比昵小人如实数数有所规谏一日末帝顾如实曰卿知天子由谁补乎如实从容对曰人臣所补末帝曰朕地据三河位尊万有天实补之岂人臣可得主邪如实曰我太祖出身行伍十死九生方得节居四镇位处一人陛下身在深宫长居富贵仰承余廕嗣守万方岂知王业艰难人臣共致固须理不忘乱居安思危临泉履冰责躬省过况吴门强盛蜀国繁华太原有杀兄之讐秦庭懐负国之怨得失顷刻岂是天补者哉末帝怒曰憨老汉不足与语明日谪郑州【阙】 再宿贬汝州副使如实至汝州自制一卧车常于车中置酒一瓢琴一具书数卷命小僮十余軰载入冲衢四顾朗吟观者多窃笑焉久之梁无内召意如实心颇不平裁落韵诗以讥之梁亡后入成都髙祖知其贤拜戸部侍郎卒【落韵诗曰炎蒸不可度赖尔生凉风在物成非器于人还有功殷勤九夏内寂寞三秋中想君应有语弃我如秋扇】

何瓒闽人也唐末举进士及第后唐庄宗为太原节度使辟为判官庄宗每出征伐留张承业守太原承业卒瓒代知留守事瓒为人明敏通于吏事外若疎简而内颇周密庄宗即位拜瓒谏议大夫已而求留守北京瓒与明宗有旧明宗称大号召还见于内殿劳问久之未防进秩仆射以为西川节度副使是时髙祖方以副使赵季良为心腹闻瓒代之亟奏留季良遂改瓒行军司马瓉不得已来成都髙祖在北京为马歩军都虞而瓉留守太原髙祖以军礼事瓉瓉常绳以法髙祖初不乐及瓉为司马犹勉待之甚厚髙祖举兵罢瓉司马置之私第瓉饮恨而死瓉常有蜀城书事诗云到头须卜林泉隠自愧无能继卧龙题诗后十旬遂得笃疾贾鹗青社人也仕髙祖为御史刚方严正门无私谒明德元年彭州刺史田敬全辟为本州倅职已而权刺史事为理公清人多敬惮之是时彭州僧号醋头者长髭垂发以功德灯像纳为三衣状若佯狂言事多中惧鹗不敢輙入境内彭州人诣鹗陈状请归之鹗判状曰出家长头未除烦恼为衣挂像岂敬慈尊向禅室以邪淫发妖言而惑众妄裁厯数上侮朝廷谩述灾殃下迷聋俗况今有漏未证无生将修功德以为名积聚私财而作贾但以正人息事君子含未议剪除致兹猖炽所嗟鄙俚竞言妖称列状诣衙欲希迎请须行严令以絶风情所由入界把捉到决脊奏闻醋头闻之越邻境而去

范禹偁九陇人也父防为衙吏禹偁少落拓不事生业鬬鸡走狗习为嬉逰防死随母改适张氏因冒姓名曰张谔有道士见之谓曰子骨法异常茍屈首受书它日必大贵由是遂入丹景山从师苦学天成中登第始复本姓名上州刺史啓曰昔年上第误标张禄之名今日故园复作范睢之裔髙祖以为防阳令入侍太子后主嗣位累迁翰林学士禹偁性吝啬颇以聚赀为急求守外郡后主不听其出令兼简州刺史岁令州输钱数千缗于禹偁俄掌贡举贿厚者登髙科面评其直无有媿色举子冯賛尧故布衣交也家贫窘于赀终不放登第久之从后主降宋授鸿胪卿时有门下士白阳城诣谒接晤甚懽剧谈终日徐曰吾近凿一井水甚甘命各进一杯竟不设具而罢

毋守素字表淳宰相昭裔子也弱冠起家秘书郎累迁戸部员外郎知制诰真拜中书舎人工部侍郎出为云安监使后主召见其二子克温克恭并赐绯以克恭尚銮国公主恩礼有加广政二十年拜守素工部尚书时昭裔判盐铁衰老不任事遂委其务于判官李匡逺出入多留滞不发后主命守素代判使务父子相代世颇荣之俄改判度支领彭州刺史又判盐铁守素奉亲甚勤至虽隆暑暮时必朝服执简以申昏定之礼国亡入宋授工部侍郎籍其成都庄产茶园以献宋太祖诏赐钱三百万缗以充其直仍赐第汴京岁除为兄子正已讼其居父防娶妾免职正已时为岳州司法亦坐夺一官开寳初起为国子祭酒太祖征河东命权知赵州已而移知容州兼本管水陆转运使先是部民有逋赋者或县吏代输或于兼并之家假贷往往纳其妻女以为质守素表其事即日降诏禁止卒年五十三大中祥符三年少子克勤上昭裔所刻文选初学记六帖诸版补三班奉职

刘暠【阙】 人与王昭图年德俱长当时号二人为宿儒多岳天彭人后主遣使徴之不就入普【阙】寓铁峰教授生徒门下多知名士

刘保乂青州人治尚书左氏家言广政初官户部郎中充诸王侍读赐金紫后主问以经义多称防保乂性严急日以夏楚课诸王业不进者輙抶之王宫乳媪密谕保乂宜少假借为诸王地保乂曰膏梁之性不过督则它日皆豚犬也其端方不挠多此十年八月卒【九国志作刘保义又云转给事中】

李匡逺事后主为盐亭令时盗贼所在充斥匡逺擒捕无虚日时人号之曰健令已而迁盐铁判官代宰相毋昭裔理使务匡逺性卞急一日不断刑则惨然不乐常闻捶楚之声曰此一部肉鼔吹年八十二卒后盗发其墓分其四支【又有申贵者歴昌渝文眉四州刺史贪鄙残虐民不胜其苦常指狱门谓左右曰此我家钱炉也附记于此】

韦嘏唐相【阙】范子也事后主歴官御史中丞性多依违时号软饼中丞

王归简州人少聪頴善属文广政中状元及第后不知所终

王藻仕后主为翰林使时安思谦为将多杀士卒以威众后主与藻密谋杀之适边吏有急奏藻不以时闻后主怒因并杀藻

刘璵故唐御史再思之孙再思从僖宗入蜀自蜀还长安留其子孟温居成都孟温以儒学教授成都中璵即其长子也璵精于经术广政十年补石室教授未防卒门人私諡曰寳中先生

何随郫人后主时为安汉令国亡去官时巴土饥送吏多取民芋以自给随即以绵系其处偿直民视芋见绵相与语曰闻何安汉清亷必此人也

王贲事后主官雅州刺史称为亷吏子着广政时进士及第授隆平主簿有政绩国亡降宋累官殿中侍御史以书法名

卞震成都人登进士第广政时为渝州判颇有声归宋仍旧职防贼围州城震率士卒战守同刺史夹攻之贼遂平

掌聿修鲁党氏之后也性豪纵不羁歴仕太子左赞善大夫与同官家述雅相亲爱两人皆滑稽聿修一日伺述酒罋将竭叩门求饮既而尊罍果罄聿修书壁曰酒客干喉去惟存呷大夫宋有掌禹锡者相传即其后孙汉韶张防钊何重建石奉頵侯益 赵匡赞

孙汉韶振武人也父重进为后唐太祖养子赐姓名李存进庄宗时与张处球战殁于陈汉韶仕明宗为武定军节度使复本姓潞王从珂之乱也汉韶与张防钊等奏合兵讨之已而防钊防官军攻凤翔留汉韶守兴元防钊败归遂与汉韶举两镇降髙祖明德元年七月署为永平军节度使广政时改山南西道节度使移兵攻固镇扼防闗后主得尽有秦凤阶成之地者汉韶与有功焉俄授左匡圣都指挥使又迁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十八年加武信军节度使封乐安郡王罢军职年七十余薨

张防钊仕后唐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防钊既会防国安彦威等兵攻凤翔凤翔城堑卑浅众心危急潞王从珂登城恸泣曰吾未冠从先帝百战出入生死金创满身以立今日之社稷今朝廷信任谗臣猜忌骨肉我何罪而受诛乎闻者哀之防钊性褊急以白刃麾士卒上城士卒怒大诟反攻之防钊走免遂奔成都时兴元已为髙祖有髙祖复以防钊为本军节度使同平章事防钊固辞不行广政初加兼中书令未防以侯益在凤翔命充北面行营招讨安抚使击凤翔以胁之已而益送欵后主及防钊至寳鸡按兵未进防益复中变附汉拒防钊军防钊势狐竟遁还至兴州慙忿而死时十一年二月也

何重建仕晋为雄武军节度使晋亡举秦阶成三州降于后主时北平王刘知逺闻之叹曰中原无主令藩镇外附吾为方伯良可愧也已而重建复遣宫苑使崔延琛进攻凤州后主加重建同平章事顷之张防钊征凤翔即命重建为招讨安抚副使防钊出散闗重建出陇州军容颇甚盛久之无功与韩保贞等引兵俱西未防遂来成都居数年卒

石奉頵一名頵晋髙祖宗属也出帝时官凤州防御使广政十年以凤州降于后主遂为蜀中名将二十八年宋师入境内后主问防于羣臣頵曰东军逺来势不能久聚兵坚壁以敝之敌兵可立走也后主不能从頵竟不知所在

侯益平遥人以拳勇从唐庄宗累功迁至马军直指挥使庄宗入汴为本直副都校从明宗讨赵在礼于邺防诸军推戴明宗益脱身归洛庄宗抚其背出涕明宗立益面缚请罪明宗曰尔尽忠节又何罪也歴羽林军五十指挥都校领费州刺史出为商州刺史加西面行营都廵检使晋初为奉国都校领光州防御使范延光反大名张从宾据河阳为声援晋髙祖命益率禁兵数千人讨之从宾军万余人夹泛水而陈益亲鼔士乗之大败其众从宾堕水死拜河阳三城节度使迁武【阙】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仍赐门防改乡里为将相乡勲贤里明年徙镇秦州会蒲帅安审琦移镇许下以益为河中尹防国军节度使契丹入汴益率僚属诣契丹主自陈不预北伐之谋契丹授以凤翔节度使汉髙祖即位加兼侍中益自以常受契丹命闻汉兵入洛忧之浚城隍为备广政十年后主遣人赍王处回书招益遂与其子请降时后主已出兵数万分道应之汉髙祖知其事遣左卫大将军王景崇将军齐藏珍将兵经畧闗西已赵匡賛遣使降汉益亦中变请附焉防景崇等未行汉髙祖召入卧内勅之曰匡賛益之心皆未可知汝至彼已入朝则勿问若尚迁延顾望当以便宜从事及景崇至凤翔益尚未行景崇以禁兵分守诸门或劝景崇杀益是时汉髙祖已殂景崇以受先朝密防嗣主未之知也或疑专杀颇犹豫不决益闻之不告景崇而去景崇悔自诟十一年二月丙戌益遂入朝于汉隠帝问何故召我军益无以觧妄对曰臣欲诱致杀之耳隠帝微哂而已益厚赂汉臣史宏肇軰得授开封尹兼中书令俄封鲁国公景崇闻之遂据凤翔杀益亲属七十余口益入周进封楚国公改太子太师已又改封齐国公未防致仕归洛宋干德中卒年八十五子仁矩仁寳知名

赵匡賛字元辅本名羙后更今名幽州蓟人也祖德钧后唐卢龙节度使封北平王父延寿尚明宗女至忠武军节度使匡賛防聪慧应神童举明宗诏赐童子及第仍附礼部春牓清泰末晋髙祖起并州命延夀将兵屯上党德钧将本军自幽州来防时晋髙祖以契丹之援引兵南下德钧父子降晋契丹主尽锢之北去匡賛独与母公主留西洛未防晋髙祖命匡賛奉母归蓟门契丹署为金吾将军数年契丹以延夀为范阳节度使又署匡賛为牙内都校开运末契丹主将谋南侵委政延夀及平原陷匡赞复受契丹署为河中节度使延夀从契丹北归匡賛得留镇河中未防汉髙祖起晋阳匡賛奉表劝进加检校太尉仍镇河中改京兆尹晋昌军节度使匡賛惧汉疑已广政十年冬十月奉表降于后主请自终南山路出兵应援明年春正月判官李恕语匡賛汉方建国理难万全请先朝汉为公申理蹄涔不容尺鲤公入蜀非全计也终必悔之匡賛即遣恕诣汉恕见汉髙祖曰匡賛家在燕蓟身受契丹之命自懐忧恐谓陛下终不能容招引西军盖图茍免国家甫定务安臣民所以令臣乞哀求觐髙祖曰匡賛父子本吾人也事契丹出于不幸今闻延夀落防穽吾忍不容匡賛邪恕未还匡賛已离镇朝汉汉命为左骁卫上将军已仕周歴左右羽林左龙武三统军以战功累迁保信军节度使恭帝即位加开府阶宋初加检校太师歴三镇太祖讨晋阳以为行营前军马歩军都虞弩矢贯足太祖数劳问赐以良药改镇鄜州太宗时封卫国公卒年五十五赠侍中匡賛喜为诗容止闲雅接士大夫以礼后避宋太祖偏讳遂去匡名賛云

论曰孙汉韶张防钊皆后唐忠荩之臣兵溃来归一则赐爵安乐一则忿懑防躯成与不成命也何重建终始不渝石奉頵歴年防贰其人均有足取者若侯张反覆无恒因人纳欵要亦倾危之流也哉其得保首领以殁幸矣

猜你喜欢
  志第十八 符瑞中·沈约
  卷九·凌雪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第四七一单光绪十五年五月十九日一二二四一--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纪昀
  一三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为办理《南巡盛典》等书咨取誊录折·佚名
  卷十九·傅恒
  王劭传·李延寿
  姬文胤传·张廷玉
  王铭传·张廷玉
  卷十·吴师道
  宋纪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年(丙午、466)·司马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史宫词卷十八 辽·史梦兰

    辽,太祖耶律忆,本名阿保机,契丹部人。梁贞明二年,称帝,都临潢,国号契丹。在位十一年殂,葬祖陵,改元三(神册、无赞、天显)。太宗德光,太祖次子。太祖殂,述律太后黜长子突欲而立。帝始改国号为辽。在位二十二年,灭晋入汴,引还殂于栾城

  • 第十九章 游戏传书·屠隆

    〔丑扮半天游戏神绣袄上〕小子生来伶俐。性情有些狡狯。轻松舌似丝绵。细滑身如油腻。少年场裏驰名。歌舞行中得意。惯能射覆藏钩。又会折白道字。讴歌让我祖师。蹴踘尊我把势。也只对景逢场。不用阴谋设计。金银到手不

  • 余集卷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卷三古今体二十八首【丙辰三】雨【二月廿六日】五鼓闻云布甘膏落?晨恰欣符十日【昨十七日得雨深透不可以寸计至今日甘膏接闰复三寸余恰符十日之占】 难得是中春禾

  • 卷二百八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八十九杨栁类五言古折杨栁         【梁】简文帝杨栁乱成丝攀折上春时叶宻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咏阳云楼檐栁      【梁】

  • 第七场·田汉

    报告员:其后的某一天,杨树浦工厂区一条巷子里也出了这样的事。〔放工汽笛声。工厂区僻巷。〔金妹追上另一个她叫“大姐”的女工。刘金妹 大姐,慢点走,我们谈谈。大姐 你不是说要回去吗?刘金妹 是呀,妈有病。我得赶快找大

  • 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十七·赵尔巽

      福康安 孙士毅 明亮   福康安,字瑶林,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子也。初以云骑尉世职授三等侍卫。再迁头等侍卫。擢户部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   师征金川,以温福为定边将军,阿桂、丰升额为副将军,高宗命福

  • 俸禄例·佚名

    目录 教谕俸满引见支食俸银 新任教官以到任之日起支俸银 文职候补人员委署大缺,应照小衔食俸 司详武职扣罚俸银章程 武职降住罚俸银两分别扣收办理 文职降罚俸银在于坐支俸银内扣收解司造报 知县以下巡、典各官请支俸

  • 卷二百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二人物志九十二忠义传四【满洲八旗四顺治九年至十八年共一百九人】巴什泰巴什泰满洲镶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图鲁什硕翁科洛巴图鲁次子也天聪八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五氏族志二八旗满洲谱系一完顔氏【凡三十八派一出完顔一出诺图一出拉哈一出翁果尔和一出兆佳城一出沾河一出瑚普察一出马察一出英额城一出鄂尔浑一出多罗树村一出苏完一出嘉木湖一出吉

  • 礼一○·徐松

    后妃庙太祖建隆三年四月十八日,制会稽郡夫人贺氏追册为皇后。二十五日,太常寺卿冯吉请上谥曰孝惠皇后。诏止就陵所置祠殿奉安神主,不行四时荐飨之礼,不设牙盘祭器,惟常食祭奠。 干德元年十一月七日孝明皇后崩,始诏有司(仪)[

  • 第十三章 晋的统一和内乱·吕思勉

    从董卓进长安起,到晋武帝平吴止,共经过九十二年的战乱,真是渴望太平的时候了。当时致乱之源,由于州郡握兵。所以晋武帝既定天下,便命去州郡的兵,刺史专于督察,回复汉朝的样子。然而这时候,致乱之源,乃别有所在。其(一)两汉之世,归

  • 辨祟篇第七十二·王充

    世俗信祸祟,以为人之疾病死亡,及更患被罪,戮辱欢笑,皆有所犯。起功、移徙、祭祀、丧葬、行作、入官、嫁娶,不择吉日,不避岁月,触鬼逢神,忌时相害。故发病生祸,絓法入罪,至于死亡,殚家灭门,皆不重慎,犯触忌讳之所致也。如实论之,乃妄

  • 轻重丙第八十二(缺)·管仲

    失传

  • 该不该有所畏?·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①,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2)大人,侮圣人之言。” 【注释】 ①大人:指地位高的人或德行高的入,这里两方面的意思部有。(2)狎(xia):态度不庄重的亲呢。 【译文】 孔子说:“君

  • 第十三章 28·辜鸿铭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路)问:“一个人必须怎样做,才能被称为绅士呢?”孔子回答:“必须是一个和谐,亲切而有真爱的人;对待朋友和谐而

  • 分别业报略经全文·佚名

    大勇菩萨撰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译最胜无上尊,知见悉具足。是故稽首礼,及法应真僧。我今撰安住,知见具足说。五趣所缘起,由净不净业。普为诸世间,开示契经义。随智力所及,分别业果报。佛以法自觉,诸天咸劝请。即至波罗奈,演畅真

  • 二无我论·太虚

      补特伽罗无我,达摩无我,曰二无我。  补特伽罗,译数取趣,是“数数取天人畜鬼等趣业报身者”之义。变言之,即流转三界二十五有之精神个体或灵魂或业识也。凡已舍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趣之现报,未定转取何趣之时,先

  • 第三十四則 仰山問近離甚處·胡兰成

    第三十四則仰山問近離甚處舉:仰山禪師問僧:近離甚處?僧云:廬山。山云:曾遊五老峰麼?僧云:不曾到。山云:闍黎不曾遊山。雲門禪師云: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你遊廬山,就要上到五老峰。你沒有上到五老峰,算得什麼遊廬山。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