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九十五

检讨呉任臣撰

闽六

列传

韩偓 崔道融 杨沂丰

韩偓字致光京兆人唐龙纪元年进士累迁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昭宗幸鳯翔进兵部侍郎承防昭宗反正励精政事偓处分机宻率与意合欲相之屡让不受朱全忠忌偓贬濮州司马昭宗执偓手流涕曰左右无人矣再贬荣经尉徙邓州司马昭宗被弑哀帝复召为学士故官偓不敢入朝挈族来依太祖侨居南安天祐三

年复有前命偓又辞为诗曰岂独防夷解归去五湖渔艇且餔糟已而梁簒唐乹化三年复召亦辞不往龙徳三年卒于南安龙兴寺葵山之麓所着有内庭集金銮别纪自贬后以甲子歴歴自记所在其诗皆手写成帙殁之日家无余财惟烧龙鳯烛一器而已子寅亮终于闽【南唐近事云韩寅亮偓子也常言偓捐馆日温陵师闻其家藏箱笥颇多而缄鐍甚宻使亲信观惟得烧残龙鳯烛金缕红巾百余条有老仆然言曰公为学士日常视草金銮殿深夜方还翰苑当时皆宫妓秉烛炬以送公悉藏之后延平有老尼亦说斯事尼即偓之妾也】

崔道融荆州人以徴辟为永嘉令累官右补阙避地来闽依太祖未防病卒道融素与黄滔善其卒也滔为文祭之有云识通龟防耀握灵珠国风骚雅王佐谋訏袁安之涕泣然刘氏之宗祧莫扶

杨沂丰【欧阳五代史作杨沂】唐宰相涉从弟也遭乱依太祖与徐寅王淡同居幕府以风雅倡和闽士多宗之太祖诸孙继业为汀州刺史沂丰为士曹参军雅相亲善永隆时继业赐死或告沂丰实与谋沂丰方侍宴景宗麾左右收之系狱中明日斩于市族其家时年八十余国人哀之淡故唐相溥子

论曰昭武立国宾至如归唐衣冠卿士防涉来奔若李洵韩偓王标夏侯淑王淡杨承休王涤崔道融王拯杨賛图王倜杨沂丰归懿诸人未易指屈今畧采其可考者着于篇余则不具録焉

陈峤黄滔徐寅 翁承賛

陈峤字延封逺祖迈唐初为莆田令家焉后数世有南安尉真真生荛荛生齐齐有九子峤其长也弱冠能文与髙阳许龟图江夏黄彦修居莆田北岩精舎未几复居北平山读书光啓三年登进士第释褐摄京兆府参军太祖兄弟入闽辟为大从事迁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已又奏授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光化三年十月卒年七十五所着表记奏牍凡三百篇峤为人谨信居家纯孝事继母尽礼齐死庐墓三年乡人称之【黄滔陈司直墓志云峤两娶林夫人潘夫人子三仲田记】黄滔字文江泉州莆田人【一云候官人】唐干寜二年崔凝知贡举得及第进士张贻宪等二十五人昭宗覆试于武徳殿黜落者甚众而滔被留光化中除四门博士天复元年受太祖辟以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旋使钱塘与罗隠相得甚欢梁时强藩多僭位称帝太祖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滔规正有力焉中州名士避地来闽若韩偓李洵数十軰悉主于滔滔文赡蔚典则诗清淳丰润有贞元长庆风马嵬馆娃景阳水殿诸赋雄新隽永称一时絶调有集十五卷泉山秀句集三十卷时金石志铭及国中大著作多为滔属草【滔善律赋如眀皇囘驾径马嵬赋云日风悲到玉顔之死处花愁雾泣认朱脸之啼痕褒云万叠防膓新出于啼猿秦树千层比翼不如于飞鸟风调不在徐寅之下】

徐寅【黄滔集正字钓矶集俱作夤今从五代史】字昭梦莆田人登唐干寜进士第试止戈为武赋一烛裁尽已就有破山加防拟戍无人之句礼部侍郎李择覧而奇之是嵗释褐授秘书省正字常游大梁以赋谒梁王全忠误触其讳梁王变色寅狼狈出欲遁去恐不得脱乃作过大梁赋以献畧曰千金汉将感精魄以神交一眼伧夫望英风而胆落【九国志载大梁赋云客有得意还乡游于大梁遇郊埛之耆旧问今古之侯王父老日且说当今休论往古昔时之功业谁见今日之声名有覩中一聨云遂使千年汉将慿吉梦以神符一眼伧夫望英风而胆防】梁王得赋大喜遗缣五百疋葢全忠曾梦淮隂侯指授兵法而晋王克用则眇一目者也已而走归家里太祖辟掌书记唐防梁闽使贺庄宗登极庄宗遽问使曰徐寅无恙乎归语尔主父母之雠不共戴天寅指斥先帝尔国何以容之使囘具以告太祖曰如此则上直欲杀徐寅尔今但不用可矣即日戒阍者不得引接寅拂衣去曰丈尺之水前陂后堰安能容万斛之舟乎【九国志又云王审知礼待简畧内不能平一旦拂衣去】寻旧钓矶处慨然有长往志【寅妻字月君与寅偕隠寅有赠内诗云神尊圣陀罗咒佛授金刚般若经见涌幢小品】竟卒于长夀之别墅初太祖从子延彬刺泉州寅每同游赏及陈郯倪曙等赋诗酣酒为乐凡十余年常被病求药物于延彬延彬荅书善自调防亦可自开豁三皇五帝不死何归葢举寅人生防何赋语以戏之也【赋云七十战争如虎豹竟到乌江三千宾客若鸳鸿难寻珠履又云南陵公子緑鬓改而华发生北里豪家昨日歌而今日哭又云常闻萧史王乔长生孰见任是三皇五帝不死何归】寅赋脍灸人口渤海髙元固来言本国得斩蛇剑赋御沟水赋及人生几何赋家家皆以金书列为屏障其珍重如此寅才思敏絶黄滔为威武节度推官太祖餽以鱼会滔与寅方接谭即请寅为谢牋寅殊不经意援笔疾书曰衔诸断索裁从羊续悬来列在雕盘便到冯驩食处时人大称之有探龙集一卷雅道机要并诗八卷亦曰钓矶集又有赋五卷【其最著者过骊山赋畧曰宅彼冈峦光斯陵阙独驱六宫以殉塟岂言蔓草之萦结嫌示俭于当时更穷奢于既殁融银液雪防下地之江河帖玉悬珠皎穷泉之日月嶫嶫层层不骞不崩斯髙之喉舌方滑刘项之云雷忽兴轵道一朝玺献汉家之主骊山三月火烧秦帝之陵斩蛇剑赋畧曰磨霜砺云兮荧煌错落伊逐鹿之英圣有斩蛇之锋锷葢以麾正乾坤划分善恶楚国之奸雄徒尔烹若穷鳞常山之首尾胡为断如朽索斯剑也哭白帝之亡符赤帝之昌虽行大义亦假雄铓文龙藻玉镂金装世乱将用时清则藏十二年兮如我淬七十阵兮摧而刚空山吞象之虵岂鈋莲锷大泽衔珠之血不汚星光勾践进西施赋畧曰寳马腾龙香车辗风迎织女于银汉聘姮娥于月宫燿云外喧阗洞中妆成而瑞玉凝彩服丽而朝霞剪红晓别越溪暮归吴苑越虑计失吴嫌进晚歌一声兮君魄醉笑百媚兮君心眷坐令佞口因珠翠以兴言立遣谋臣弃洪涛而不返勾践乃走电驱雷星驰箭摧投醪而土卒皆醉尝胆而胷襟洞开虎噬骨碎山崩卵摧楚腰卫鬓化为鳯阁龙楼烧作灰于是命屠苏之酒上姑苏之台伊霸业以何去俄英风而聿来御沟水赋畧曰重轮而瑞蘸红日五色而光揺彩霞时时而翡翠随波飞穿禁柳往往而鸳鸯逐浪衔出宫花他赋多此】

翁承賛字文尧福唐人也父巨隅荣王府谘议防军承赞举唐干寜三年进士擢宏词科任京兆府防军累官右拾遗户部员外郎天祐元年受诏册封太祖为琅琊王赐金紫以行易其居处名号曰文秀亭光贤阁昼锦堂黄滔为诗荣之【有建水闽山无故事长卿严助是前身句】已仕梁为谏议大夫开平三年复为闽王册礼副使滔复赠以诗寻守右谏议大夫福建盐铁副使就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承賛既依太祖太祖待之殊厚遂以为相承賛劝太祖建四门学以教闽士之秀者自号狎鸥翁殁塟建安新丰乡弟承裕举光化中进士子鉴载希愈宋时皆入仕论曰陈黄徐翁皆闽产也峤以老成为邦司直滔负威鳯之才寅擅雕龙之质分镳竞爽要云无媿承賛荣施乡里兴学右文其亦大有造于闽矣

张睦【子庑】 孟威

张睦光州固始人唐未従太祖入闽太祖封琅琊王授睦三品官领货务睦抢攘之际雍容下士招来蛮裔商贾敛不加暴而国用日以富饶累封梁国公卒塟福州赤塘山后以薛文杰代其职闽人益思睦立社城中祀焉子

庑字居仁性孝友谦抑官至殿中侍御史弹劾百僚甚有风采及王氏政衰谢事归田里立宗法建祧庙修祀事乡邦式之

孟威【一作阙咸】 人天祐中従太祖爲都押牙任建州刺史有能名开寳中呉越忠懿王请于宋为太祖立祠福州乃以威与张睦等二十六人配享庙庭一时称允论曰昭武帝崛兴闽徼攀鳞附翼济济多人然尚论功臣佥以睦威为首庸焉侑食庙庭要非诬也惜事轶不甚第稍次其大端如此云

刘山甫 郑良士 章仔钧

刘山甫彭城人太祖入闽署山甫威武军节度判官时海口黄﨑防横石巉峭常为舟楫之患太祖思去之惮于力役干宁中夜梦金甲神自称呉安王许助开凿因命山甫躬往设祭具述所梦事三奠未毕海内灵怪俱见山甫乃憇僧院慿髙视之风雷暴兴见有黄鳞赤鬛非鱼非龙者凡三昼夜风雷始息已别开一港甚便行旅即所赐号甘棠港者是也山甫故中朝旧族有才藻着金谿闲谈十二卷常譔徐寅墓志铭情文兼至为世所称官终威武军殿中侍御史山甫常随父任岭外归泊舟青草湖登岸诣北方毘沙门天王庙见庭宇摧頽镫芗不续作诗讽之【诗云自是神明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是夜梦神云我非天王故南岳神也主张此地何由见侮俄惊寤风涛顿作倒樯絶防山甫遽起悔过毁诗牌乃已

郑良士旧名昌士字君梦仙游人也博学善属文唐昭宗景福二年献诗五百篇授国子四门学士累迁康恩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天复元年弃官归隠贞明元年应太祖辟命转左散骑常侍沉厚寡言太祖称其长者有白岩文集诗集十卷中垒集若干卷子八人元弼有元恭康宗时官秘书省校书郎元素别驾元第宋进士官至司马元礼推官元振员外郎元瑜秘书郎元忠正字兄弟俱能文笃学时号郑家八虎【海録碎事又云郑昌有八子皆以词学闻号郑氏羣虎】

章仔钧浦城人也先世居汴至宋兵部尚书岩元嘉初来守泉州始家于南安唐康州刺史及由南安徙浦城及生福州军事判官修修生仔钧深沉有大度年逾四十晦迹不仕干宁时太祖代司空镇闽奉表修贡仔钧以太祖尚知有唐乃诣军门上谒投战攻守三策先是献防时仔钧登岭上卜天其夕地涌神瀵既至太祖果大喜馆为上宾执仔钧手曰何相见之晚邪奏授髙州刺史检校太傅西北靣行营招讨制置使选步骑卒五千命屯戍浦城西岩山防南唐将卢某假道过山下忽鼔噪攻垒仔钧坚守弗与战遣二校乞援师于建安及兵退二校失期不至将斩之妻练氏止之曰时危未靖公柰何杀壮士仔钧曰如废法何练曰法固不可废不若縦之使自逸耳仔钧悟置不问云二校者边镐与王建封也仔钧累加光禄大夫持节髙州诸军事卒【后赠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武宁郡开国伯忠宪王】弟仔钏子仁坦仁嵩仁燧仁昉仁澈仁郁仁政仁愈仁鉴仁肇仁激仁耀仁祐仁闻多至官练氏别有

陈师先邹罄 虞雄 陈霸先伍昌时【子徳普】王定简

陈师先未详其何地人太祖入闽时师先摧坚陷陈为先锋将追贼至连江白塔岭焉踣死之县尉程成之立庙以祀

邹罄光州固始人以宣府校尉従太祖入闽平汀防有功未几镇雁石卒

虞雄隶太祖戏下为牙将以敢战名后战殁于福唐渔溪土人立庙祀

陈霸先罗源人居太祖戏下为先锋将战胜攻克一军称为忠义勇敢久之追贼白塘岭马仆而死土人立庙祀之伍昌时汀州寜化人父梦授事太祖官左仆射昌时生而武勇多谋事太祖为偏将军战辄有功子徳普少积学隠居教授终身以渔钓为乐

王定简世为汴州人祖防父伸始迁福之官县太祖时定简被署为安逺使颇有劳烈甚著名及太祖薨遂置其官以老

程赟蔡俨 黄子棱李灞邹勇夫

程赟【阙】人天祐时事太祖为威武节度都押牙雅有干材太祖以心腹畜之常同将吏百姓列太祖功徳于朝愿建祠勒石已而得允朱文进僭位署赟漳州刺史而为留从效所杀

蔡俨字仁崿晋江人节俭好施太祖辟为戸部郎中颇能其职终永春主簿【九国志俨为主簿秩满就选试合格未拟官而卒俨诸子中最少而俊爽人多惜之】黄子棱字元威洛阳人随父入闽事太祖父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建阳之东终焉

李灞古田人自云唐室之裔防而礼逊孝事父母仕太祖父子官大录事

邹勇夫光州固始人以单骑从太祖兄弟入闽始终无二心及太祖封闽王勇夫官仆射为太祖敷陈利害劝其奉梁正朔后南唐蓄吞并之志归化镇适当要冲景宗命勇夫徃镇之至则民戸凋残道路榛塞勇夫招集流亡完葺宅舎民稍稍越境来归是时干戈日寻而归化独晏然不被兵燹人物蕃阜勇夫实有力焉子相遂家于其地

猜你喜欢
  卷二二四 唐紀四十·司马光
  卷九十三 晉紀十五·司马光
  卷七十 魏紀二·司马光
  ●卷一·魏泰
  割台记·罗惇曧
  ○圆明园修复议三则·许指严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绥寇纪畧卷十二·吴伟业
  ●崇祯记闻录卷二·佚名
  ·渔船并配公文议·丁曰健
  寇瞦传·李延寿
  完颜阿鲁补传·脱脱
  陈真晟传·张廷玉
  玉坡奏议巻五·张原
  103.马谡失街亭·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龙图·唐圭璋

      念奴娇   吾今老矣。好归来、了取青山活计。甲子一周馀半纪,谙尽人间物理。婚嫁随缘,田舍粗给,知足生惭愧。心田安逸,自然绰有馀地。   还是初度来临,葛巾野服,不减貂蝉贵。门外风波烟浪恶,我已收心无累。弟劝兄酬,儿

  • 高晞远·唐圭璋

      晞远字照庵,通州人,咸淳、德祐间,通判平江府。宋亡,隐居不仕。   失调名   梦绕荆溪,蟹肥春瓮满。

  • 瓜庐集附录·薛师石

    四灵留题奉赠薛景石瓜庐 何地有瓜庐平湖四畆余自锄畦上草不放手中书人逺来求字童闲去钓渔山民山上住却羡水边居(徐照) 不作封侯念悠然逺世纷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赵师秀) 近舍

  • 卷九·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後集> 钦定四库全书 湖後集卷九      宋 陈起 撰姚寛 寛字令威嵊人按文献通考载西溪居士集五卷陈氏曰姚寛撰寛待制舜明廷辉之子宏字令声之弟为工部监门金人来侵寛言木德所照必无虞言验将除

  • 梁统列传第二十四·范晔

    梁统 子松 子竦 曾孙商 玄孙冀梁统字仲宁,安定乌氏人,晋大夫梁益耳,即其先也。统高祖父子都,自河东迁居北地,子都子桥,以资千万徙茂陵,至哀、平之末,归安定。统性刚毅而好法律。初仕州郡。更始二年,召补中郎将,使安集凉州,拜

  • 卷四十七 漢紀三十九·司马光

      起旃蒙作噩(乙酉),盡重光單閼(辛卯),凡七年。   孝章皇帝元和二年(乙酉、八五年)   春,正月,乙酉,詔曰:「令云:『民有產子者,復勿算三歲。』今諸懷姙者,賜胎養穀人三斛,復其夫勿算一歲。著以為令!」又詔三公曰:「安靜之吏,悃愊無

  • 卷四十·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七 魏臣 和洽 常林 杜袭 赵俨 裴潜 谨案此卷传文全阙止存议赞 议曰羔羊之美节俭正直以其自公退食一而无私也非祗与其俭也俭

  • 卷之四十二·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四十二传第二十六喀尔喀右翼部总传喀尔喀右翼部在张家口外至京师千一百三十里东西距百二十里南北距百三十里东界四子部落西界茂明安南界归化城土默特北界瀚海元太祖十六世孙

  • 總序·佚名

    成宗康靖大王實錄○成宗康靖仁文憲武欽聖恭孝大王諱,德宗第二子也。母仁粹大王大妃韓氏,左議政西原府院君確之女。天順元年丁丑七月三十日辛卯,誕王于東邸。是年九月,德宗薨,世祖育王于宮中。王天姿岐嶷,氣度異常,世祖奇愛之

  • 卷七十六·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六钱塘程川撰礼十七小戴礼记七九年知类通达横渠説得好学者至于能立则教者无遗恨矣此处方谓大成盖学者既到立处则教者亦不消得管他自住不得故横渠又

  • 嘱累品第十八·佚名

    贤者阿难白世尊曰:诸佛大圣。悉等同一说不退轮乎。佛言:如是,等无有异。阿难问佛。假使诸佛同等讲不退轮。何因大圣向者说言:假使有人不欲违远佛法圣众。佛所兴显去来今佛。不当远离此经之卷。阿难又问。佛说法何所光兴。

  • 护国言论集跋·太虚

    静涛亲教于太虚大师三十年,深知其自来具新世界之眼光,挟大无畏之精神,振起上下数千载救国与救世之佛教,以学识发为著作,以修行表诸言论;由是而布道遍各省,讲学历全球,志在对于公平正义之政府,独立生存之民族,有所阐明贡献,谋成大

  • 观音玄义卷下·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第二明观者。又为二。一结束世音之境。二明能观之智。结境即为六。一结十法界是因缘境。二四谛境。三三谛境。四二谛境。五一实谛境。六无谛境。此具出大本玄义。二明观智者。傍境明智作

  • 卷第六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六问为烦恼现在前故退。为退已烦恼现在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所以者何。若烦恼现在前故退者。品类足说当云何通。如说

  • 王后的项链·大仲马

    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历史小说,小说描写的是发生在路易十六宫廷中的一个真实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国大革命前夕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路易十六王朝的真实写照。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夜访旧王室的一个落魄失

  • 还冤志·颜之推

    原称《冤魂志》,亦名《还冤记》、《还魂记》,别称《冤报记》、《北齐还冤志》等。隋颜之推撰。原三卷。今本一卷,三十六条。取材于经史纪事,兼及当代事件传闻,历叙西周至隋人物与世事片断,皆以冤屈鬼魂复仇或为恶者受

  • 红牡丹·林语堂

    本书以主人公的情感生活为线索,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欲罢不能。小说通过牡丹在婚恋生活上的曲折经历,表现了一个清末的少妇在寻求爱情过程中的大胆追求,细致地刻画了情爱世界的奥秘。虽然,小说的时代背景是清末,但书中人物

  • 范德机诗集·范梈

    又名《范德机诗》、《德机集》、《选校范文白公诗集》等。诗别集。元人范梈(1272—1330)撰。七卷。梈字德机,一字亨父,清江(湖北施恩)人。以荐举为翰林院编修,后官海南、海北道廉访使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耽诗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