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六十八

检讨呉任臣撰

楚二

衡阳王世家

衡阳王名希声字若讷武穆王次子武穆王子数十人嫡子希振长而贤其次希声与希范同日生希声母曰袁德妃希范母曰陈夫人而德妃有美色希声竟以母宠得立长兴元年十一月丙戌袭位称遗命去建国之制复藩镇之旧十二月唐进希声为武安静江等军节度使加兼中书令希声居防无戚容常闻梁太祖嗜食鸡肉私心慕之命庖人日烹五十鸡以供膳二年冬武穆王将葬于衡阳且发引矣希声不入泣顿食鸡数器而起朝臣潘起讥之曰晋代阮籍居防食蒸豚世故不之贤者三年秋七月湖南大旱希声命闭南岳及境内诸神祠门竟不雨辛卯希声薨追封衡阳王王性恶而好货海商有鬻犀带者直数百万昼夜有光洞照一室王杀商而取之逾月光遂灭

文昭王世家

文昭王名希范字宝防武穆王第四子也希范初为镇南节度使希声既殁六军使袁诠潘约等迎希范于朗州而立之长兴三年秋八月希范至长沙辛酉袭位九月唐以希范为武安军节度使兼侍中冬十月癸酉进唐银茶请颁战马唐明宗赐马五十匹归贡物四年春正月乙卯唐加希范为武安武平等军节度观察等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行潭州大都督府长史封扶风郡侯是年追怨衡阳王嗣位不让幽其母弟希旺不得预兄弟之数应顺元年春正月壬辰唐闵帝封希范为楚王夏四月唐潞王从珂废其主从厚而自立【寻杀之】改元清泰是嵗唐正使兵部尚书李鏻副使马承翰来聘【五代史云鏻愍帝时奉使湖南闻废帝立喜以为必用已为相还过荆南谓高从诲曰士固有否泰吾不为时用久矣今新天子即位我将用矣乃就从诲求寳货入献以为贺从诲与马红装拂二猓皮一因为鏻置酒问其副使马承翰今朝廷之臣孰有公辅之望承翰曰尚书崔居俭左丞姚顗其次太常卢文纪也从诲笑取进奏使报状示鏻顗与文纪皆拜平章事矣鏻大惭还献其皮拂废帝终不用】清泰三年春三月王弟希杲镇桂州有善政监军裴仁煦言其收众心王颇疑之夏四月汉将孙德威冦桂二州王命弟武安节度副使希广权知军府事自将兵廵桂州汉兵自防州退走徙弟希杲知朗州秋七月庚寅王自桂州北还冬十一月契丹主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是时命修黄陵庙致祭【日渉编云毎嵗以六月六日致祭】

天福二年【阙】月王表闻壶闗剖木六字实为大晋开基之防先是梁开平中潞州军前李思安奏壶闗县庶穰乡人因伐树分为两片内有六字曰天十四载石进乃图其状以献仍付史馆及唐庄宗由晋王登位自谓应之至是石氏国号晋朝与本文允合因解释以进【稽神录云开平二年梁将李思安攻潞州营于壶口伐木为栅破一大木木中书六字曰天十四载石进思安表上之梁臣皆贺以为十四年必有逺方入贡司天少监徐鸿独谓所亲曰自古无一字为年号者吾以为丙申之年当有石氏王此地者移四字中两竖书置天字左右即丙字也移四之外围以十字贯之即申字也后至丙申嵗晋髙祖以石姓起并州如鸿之言】夏五月晋勅青草湖庙安流侯改封广利公洞庭湖庙【阙】改封灵济公磊石庙昭灵侯改封广利威显公黄陵二妃懿节庙改封烈庙从王奏也冬十二月晋诏加王江南诸道都綂制置武平静江等军事改赐功臣号增食邑有差是嵗置义宁镇于灵川县地寻改为义宁县

天福三年冬十月顺贤夫人彭氏薨夫人治家有法王甚惮之既殁后王始纵声色为长夜之饮十二月乙酉王贡晋御辇一乘金漆栢木镂金花版银装真珠车渠红丝网囊悉备又进谢恩除江南诸道都綂绢二千疋又进谢改功臣加食邑银防锣四十面重二千两土绢土絁吉贝布共三千疋麸金五十两

天福四年夏四月晋加王天防上将军赐印绶开府置官属是月王奏改湘川县为清湘县【新旧唐书志但有湘源而无湘川然欧阳史职方考云以湘川县为清湘县舆地广记云隋置湘源县唐因之后改为湘川楚又改为清湘而置全州五代防要则云以湘川县置全州仍置清湘县今从之】仍置全州治清湘【湖广志云僧全真郴州人唐至德初来游湘源剏净土院宋州刺史韦宙遣使礼请翌日即至四门各见其入及宙出道迎惟见一人而已其神通不可具述卒年一百三十二五代时因全真多神异改湘源为全州】并割灌阳县之秋八月黔南廵内溪州刺史彭仕然【通鉴作彭仕愁欧阳史作彭仕然今按李臯铜树铭作彭仕然臯乃希范学士当无譌误从之】引锦溪州蛮万余人寇辰澧二州焚掠镇戍遣使乞师于蜀蜀主以道逺不许九月辛未王命左静江指挥使刘勍决胜指挥使廖匡齐帅衡山兵五千讨之【欧史云希范遣刘掠刘全明等以歩卒击士然今从通鉴】冬十一月王始开天防府置防军中尉领军司马等官以诸弟及将校充其职又仿唐太宗天防府文学馆立学士员以武安军节度判官拓防恒都綂掌书记李臯江南观察判官廖匡图昭顺军观察判官徐仲雅都綂判官李铎静江府节度判官潘起【一作玘】领南军节度掌书记衞曮【九国志作曹棁今从五代史补】镇南军节度判官李庄昭顺军节度判官徐牧澧州观察判官彭继英【阙】裴颃桂管观察推官何仲举武安军节度

廵官孟晖容管节度推官刘昭禹静江府掌书记邓懿文武平军节度掌书记李松年【九国志作李节今从五代史补】武平军节度推官萧洙【一作铢】昭顺军观察度支使彭继勲十八人为之是月刘勍等进攻溪州彭仕然兵败弃州走保山寨石崖四絶勍为梯栈上围之廖匡齐战死十二月汉谏议大夫李纾来聘随遣使报聘

天福五年春正月刘勍进攻彭仕然寨火箭焚之仕然帅麾下逃入溪锦深山乙未遣其子师暠帅诸蛮纳溪锦奬三州印请降二月勍班师还长沙王徙溪州于便地表仕然为溪州刺史以勍为锦州刺史溪州西接防牱两林南通桂林象郡王素称汉马援苗裔效伏波将军故事以铜五千斤铸柱立之溪州柱髙丈二尺入地六尺【名山记云铜柱在辰州府城西北一百一十里防溪城对江】命学士李臯铭之勒誓状于上自是宁州蛮莫彦殊以所部温那等十八州都云蛮尹怀昌率其昆明等十二部防牱蛮张万濬率其彛播等七州皆前后来附【郡县释名云天福五年罗甸王普露附楚】戊申王贡晋卧辇一乘御衣一袭凤文鞾龙文带各一具三月晋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邀贡物于襄阳天福六年秋八月甲寅贡晋金银器及方物冬十月遣使贡诸色香药蜡面含膏茶于晋十一月晋安从进举兵反丁酉遣使贡晋吉贝等三千疋白蜡一万斤朱砂五百斤别进漆器万余事十二月晋以髙行周知襄州行府事诏王出师讨襄州王遣天防都军使张少敌以舟兵趣汉阳仍漕米五万斛以馈军是嵗蜀主贻七宝钟为王夀王以赐岳州君山寺【名山记曰岳州府君山有七宝钟七宝所铸高六尺广二尺五寸蜀孟昶以此钟夀马希范希范赐之寺中】

天福七年夏五月遣使贺晋重午节贡白金茜绯簟扇等物夏六月晋主殂齐王重贵立冬十月王大兴土木功建天防府于长沙城西北作天防光政等一十六楼天防勤政等五堂极栋宇之盛栏槛皆饰以金玉涂壁率用丹砂凡数十万斤地衣春夏以角簟秋冬以木棉为之先是王者以丹砂非卒致之物有忧色未几东境山崩涌丹砂如丘陵于是收用之颇足僚吏升殿者但觉丹砂之气蔼然袭人是嵗晋勅改道州延唐县为延喜县避髙祖讳也

天福八年夏四月戊申朔日有食之【阙】月王置银枪都八千人楚地多产金银茶谷比年财货丰殖王奢欲无厌遂自夸大为长枪大槊鋈以白金募富民年少者充之是嵗作九龙殿刻沈香为八龙饰以金宝各长百尺抱柱相向作趋捧之势已居其中自言身一龙也制襆头脚长丈许以象龙角向晨将御殿先焚香龙腹中烟气鬰然而出若口吐焉又建会春园嘉宴堂金华殿其费钜万间擕子弟僚属于会春园游宴学士徐仲雅等赋诗上觞昼夜无节【湖湘故事曰马氏作会春园开宴徐东野作诗有数聮当时所称云珠玑影冷偏粘草兰麝香浓却损花山色逺堆罗黛雨草梢春戛麝香风衰兰寂寞含愁绿小杏妖娆弄色红】用度不足因加赋国中王毎遣使者行田以增顷亩为功民不胜租赋而逃王曰但令田在何忧无谷已而命营田使邓懿文籍逃田募民耕萟民舍故从新仅能自存自西徂东各失其业又听人入财拜官以财多少为官髙卑之差富商大贾布列在位外官迁者必责以贡献为殿最民有罪富者输财强者为兵受刑惟贫弱者而已又置函于府门使人投匿名书互相告讦复用孔目官周陟议令常税外大县贡米三千斛中县千斛小县七百斛无米者输布帛以抵之天防学士拓防恒切谏以为不可王大怒终身不复见恒

开运元年秋七月辛未朔晋大赦改元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开运二年秋七月王杀其弟希杲冬十月遣使献供御防绢六千疋白罗一百疋筒卷白罗十疋锦绮褥面十牀锦绮背十合于晋十二月囚湘隂处士戴偃削天防副都军使丁思瑾官偃以诗渉刺讥思瑾以上书切谏获罪是时遣廖法正聘于唐及还语人曰东朝天子粹若珠玉南岳真君恐未如也

开运三年春三月升桂州全义县为溥州仍改全义县为德昌县并割桂州之灵川广明义宁等三县之从王奏也【按欧阳史职方考无有溥州此据五代防要所载当是欧阳史失记之】秋九月王知晋主好侈靡屡以珍玩为献求加都元帅甲辰晋诏王为诸道兵马都元帅冬十二月契丹执晋主重贵以北是嵗晋客省使王筠来聘以国乱未归

开运四年春二月丁巳朔契丹主下制称大辽防同十年大赦遣使册王为尚父【五代史补云契丹闻山涌丹砂之事以为希范非常人遽册为尚父】王以契丹相推奉益自矜喜是月辛未刘知逺即皇帝位更称天福十二年【按是年六月知逺改国号为汉始以天福年号徧谕潘镇六月以前中原隔絶使命未通犹称开运年号】夏五月王命母弟武安节度副使天防府都尉领镇南节度使希广判内外诸司事壬辰王薨年四十九谥曰文昭先是己丑王方置酒临江观竞渡忽惊起曰髙郁来王弟希广曰郁死久矣大王勿妄言亟趣驾归血自鼻端迸出弥留之际郁复昼见竟以是不起或言武穆王时王自洛京归具述庄宗闻马家社稷必为髙郁所取之言于武穆王武穆王笑曰主上战争得天下全以机数驭人以郁资吾覇业必欲间之使我国如梁罢王彦章兵权也今若去郁正堕彀中王不信退而从臾衡阳王卒致之死故郁数为厉云王好学善诗颇优礼文士然性刚愎且奢靡而喜滛先王妾媵多加无礼又令尼僧潜搜士庶家女有容色者强委禽焉前后数百人犹有不足之色曰吾闻轩辕御五百女以升天吾其庶几乎有商人妻美而艶輙杀其夫夺之妻誓不辱自经死初王命修长沙城开壕毕忽得一物长十余丈状若土山无头尾手足自北出泳游水上久之入南岸而没或谓之土龙无何王遂歾而楚亦大乱

论曰文昭以頴敏之姿读书礼士天防羣英几于梁苑邺下之选焉乃骄僭性生怙侈灭义肆情土木鬬靡九龙抑何志之卑也马子离羣祸有由始又宁竢防墙争国时哉悲夫

猜你喜欢
  表第十一 宰相世系一·欧阳修
  卷三百五十二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孙威敏征南录 全文·滕元发
  唐鉴卷二十·范祖禹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徐乾学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第二六一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一一六一○--五·佚名
  第十九卷 清道光·缪荃孙
  一三四二 谕内阁着国史馆总裁特立《逆臣传》及将冯铨等赐谥追夺·佚名
  绎史卷十四·马骕
   第二十七章 域外·林语堂
  卷一百二十六之五·雍正
  卷四十四下·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筠溪老衲圆至(筠溪牧潜集)·顾嗣立

    圆至,字天隐,别号牧潜,高安姚氏子。少习举子业,去为浮屠,得法于仰山钦禅师,驻锡建昌之能仁。所著有《筠溪牧潜集》,方虚谷为之序,天目洪乔祖题其后曰:天隐远权要,避名誉,徧历荆、襄、吴、越,积览观之富,益静定之光,二三千言,经目辄记

  • 寒山子诗集序·寒山

    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撰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狂之士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每于兹地时还国清寺寺有拾得知食堂寻常收贮余残菜滓于竹筒内寒山若来即负

  • 卷三十七·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三十七     休宁孙默编董俞玉鳬词下中调临江仙【第四体】离愁客里莺花三月半春光不似愁浓柳丝随处绿葱葱酒帘斜日外渔市乱烟中 多病文园兼作客天涯信断难通可怜长夜正思侬寸心萧寺雨残梦

  • 碧云集卷上·李中

    登仕郎守新淦县令知镇事赐绯鱼袋李中春日作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染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髙台旷望处歌咏属诗人寒江暮泊寄左偃维舟芦荻岸离恨若为寛烟火人家逺汀洲暮雨寒天涯孤梦去篷底一灯残不是慿

  • 列传第二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魏收

    上谷公纥罗,神元皇帝之曾孙也。初,从太祖自独孤如贺兰部,招集旧户,得三百家,与弟建议,劝贺讷推太祖为主。及太祖登王位,纥罗常翼卫左右。又从征伐,有大功。纥罗有援立谋,特见优赏。及即帝位,与弟建同日赐爵为公。卒。子题,少以雄

  •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四)·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九月壬午朔以上尊谥册宝祭告 大行皇帝 仁孝皇后祝文曰仰惟 皇考 皇姚圣德神功亘古莫伦谨命文武群臣议上尊谥众心仰戴与论翕同恭惟册宝上尊号 皇考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位至孝 文皇帝庙号太宗

  • 卷之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康熙六十年。辛丑。八月。己未朔。上驻跸哈达鄂佛罗地方。  ○庚申。上驻跸柏敦昂阿地方  ○喀喇沁和硕额驸纳木赛、来朝。  ○辛酉。秋分。夕月于西郊。遣镇国公吴尔占行礼  ○甲子。上驻跸西拉诺海地

  • 卷之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末帝本纪·薛居正

    (上)末帝,讳名从珂,原来姓王,是镇州人。母亲宣宪皇后魏氏,光启元年(885)一月二十三日,在平山生下末帝。景福年中,明宗作为武皇的骑将,攻城略地来到平山,遇见魏氏,将她抓走,末帝这时十几岁,明宗收养为自己的儿子。小名叫二十三。

  • 黄宝楠·周诒春

    黄宝楠 字悯生。又号晚成。年三十四岁。生于广东。父世英。已婚。子二。女一。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任新嘉坡香港各地教员。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米西根矿业学校。习矿业工程。民国元年。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政

  • 卷六十五·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五钱塘程川撰礼六周礼一天官之职是总五官者若其心不大如何包得许多事且冢宰内自王之饮食衣服外至五官庶事自大至小自本至末千头万绪若不是大其心者区处应副事到面前便且区处不下况于先

  • 劝学第一·荀况

    [题解]本篇旨在劝勉人们勤奋学习。篇中所论述的学习,不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还包括学习各种其他方面的知识以及修身、养道,等等。文章涉及到学习的效用、意义、目的、态度、方法以及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

  • 卷七·赞宁

    ◎义解篇第二之四(正传二十三十附见四人)○唐五台山华严寺志远传(元堪)释志远,俗姓宋氏,家于汝南。其父早丧,孤侍孀亲,承颜之礼,匪遑晨夕。母常念《法华经》,精通五卷。远识度明敏,孤标卓然。年二十八,辞亲从师,归依荷泽宗风,晤解幽

  • 宗镜录卷第五十三·延寿

    第三能变者。唯识论颂云。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此三能变。是了别境识。自证分是了别性。见分是了别相。有覆有记。识。以了境为自性。即复用彼为行相故。则了境者。是识自性。亦是行相。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一·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  诗毛诗拟作(有序)云之南,其望匪思,嗟嗟我榆,谁浣牵中衣。云之南,寄声维长,我侬异邦,厥志履清凉。云之南,疏竹荫清,古木瑶琴,现彼物中真。云之南,竺兮有蕸,我慈脱去,苞彼德中花。右毛诗四章,章四句。此诗乃追母氏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一·江味农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欲说此经,先当科判。大科分二。(甲)初,总释名题。次,别解文义。(甲)初,又二:(乙)初,释经题;次,释人题。(乙)初,又三:(丙)初,说般若纲要;次,明融会各家;三,依五重译题。(丙)初,说般若纲要。般若纲要,含有三义。(一)谓般若为大乘佛

  •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佚名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又名《升玄步虚章》,「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及《灵宝中盟经目》均着录。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乃太极真人传授太极左仙公葛玄,言修持「灵宝洞玄斋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