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九十七

检讨吴任臣撰

闽八

列传

王仁缋杨廷式翁郜黄岳

卢皓【林甲】 李崇礼萧孔冲亷若栁崇

王仁缋福唐人少有志操太祖闻其贤命试大理评事仁缋耻事强藩固辞居龙山终其身

杨廷式字【阙】 泉州人唐末眀经登第除太子舎人黄巢之乱避归黄浦村中以清苦名节自立太祖镇威武军屡辟不至人皆称之【按此与吴国杨廷式同名而异人者也九国志合以为一疑非是】

翁郜字季长长安人唐昭宗朝官至尚书左仆射河西节度使梁篡唐郜耻事二姓以父祖官闽知其地偏僻可避乱遂携家来建阳居焉后徙义宁莒口

黄岳福州感徳场人博通经典尤邃易象厯数之学唐末由乡贡入太学黄巢防闽避地者无所衣食岳好施予鲜倦容从之者如市太祖为威武节度使闻其名累辟为属力辞不就无何太祖受王封必欲起岳岳度不能拒遂投渊而死岳妻林曰夫能为忠臣妾独不能为忠臣妇乎亦投渊从之邦人为立祠祀于其地一云岳死时父母妻子二弟一白犬皆赴水死又来徴岳者崇舒赵田四人亦死

卢皓林甲者故二隠士也当太祖王闽时两人避地而钓爱福唐小练山山水诛茅焉后二姓繁盛遂为福州巨族李崇礼唐庄宗弟也封薛王【按五代史唐家人传存礼封薛王不知所终今从闽书作崇礼或传譌及后易名未可知】值郭从谦之乱匿名避难乐延平镇山水畱居焉结庐坑口罄橐中金以赈贫乏病革出封诰示人人始知其出处

萧孔冲建安人登同光时进士第不乐仕进入连江县之兊峯翦发为头陀志行坚苦能伏虎豹既殁邑人祀之

廉若建州建宁人与妻杨氏隠居县东教授乡党以行谊称

柳崇字子髙建阳人也以儒学著名终身御布衣称处士天徳帝据建州习闻其名召补沙县丞力谢不往后诸子仕宋法当推恩崇戒之曰不可奏请以夺吾志未防卒宋累赠工部侍郎子宣宜置宏宷密察俱为显官论曰王仁缋杨廷式柳崇力谢徴书确乎不防洁身之道备矣黄岳两辞辟召何至夫妇湛身哉忠与清两兼之矣若翁郜以下诸人抱鸿防之旷懐矢鳯隠之逸操其人故未易常情测也

刘乙 詹敦仁【子琲】

刘乙字子真泉州人通文时官鳯阁舍人晋使卢损来聘康宗遣乙劳之己而弃官隠鳯山与詹敦仁为友所为诗有扫石云随帚耕山鸟傍人之句敦仁常命子琲访乙赠以诗至今之【诗云扫石耕山旧子真布衣草履自随身石崖壁立题诗处知是当年鳯阁人】乙常乗醉与人争妓既醒惭悔集书籍因酒致失者编以自警题曰百悔经自后不饮至于终身【何乔逺闽书云予读五代史晋天福二年闽王昶遣使朝贡高祖遣散骑常侍卢损入闽封昶为王王令继恭主之遣中书舎人刘乙劳于馆乙见损衣冠伟然驺僮甚盛他日遇诸涂布衣芒屩而已损使人诮之曰鳯阁舎人何偪下之甚也乙羞愧以手掩靣而走心窃疑之夫乙故髙士闽王遣之劳晋使盖明欲借以为重成礼伟盛遂事芒布正隠者之致羞媿掩走必损恶昶托疾归言其主文致之词而欧阳仍之耳抑损以上国之使入闽何得无驺从前呼必待其至前方见而反走邪】

詹敦仁字君泽固始人避乱来隠仙游植徳山下上康宗书累数百言康宗召之饮且欲留之命决叅军事敦仁谢以诗【有周粟纵荣宁忍食葛庐频顾谩劳思句】强以袍笏不受己复杜门不出清源节度使畱从效再辟之乃求监小溪塲既至请升塲为县未几举王直道自代隠居佛耳山自号清隠【敦仁清隠堂记曰去邑西逾百余里有山曰佛耳峭絶髙天逺跨三郡有田可耕有水可居予卜而筑之榜堂曰清隠若夫烟収雨霁云卷天髙山耸髻以轩腾风梳木而微动寒泉聒耳戛玉鸣琴非宫非商不调自协非丝非桐不抚自鸣春而耕一犁雨足秋而敛万顷云黄饥餐饱适遇酒狂歌或咏月以嘲风或眠云而潄石】敦仁素号博雅从效常问以南汉主刘防取名义敦仁为诗答云伏羲初画卦苍氏乃制字防画有偏傍隂阳贵协比古者不嫌名周人始称讳始讳犹未酷后习转多忌或援他代易或变文廻避滥觞久滋蔓伤心日益炽孙休命子名呉国尊王意□□僻□昷□□异梁复踵已非时亦迹旧事□杰自其一闯是其二鄙哉仉防名陋矣□防义大唐有天下武后拥神器私制迄无取古音实相□□□囝星□□厓而埊缶圀及瞾□作史难详备唐祚值倾危刘防怀僣伪吁嗟毒蛟軰睥睨飞龙位防俨虽同音形体殊乖致废学媿未宏来问辱不弃竒字难雄博摛文伏韩知因诵鄙所闻敢布诸下吏从效得诗大加叹服居数年卒子琲有父风隠于鳯山号鳯山山人陈洪进荐之朝固辞不去论曰闽季官匪其人任职者率寡亷鲜耻不足道刘乙拂衣鳯山敦仁髙蹈佛耳洵遗世而独立者也易云鸿渐于逵其羽可用为仪二君其当之矣

陈乘 陈郁 江为 陈致雍

陈乗仙游人唐干宁初擢进士第官秘书郎黄巢之乱退居里中与侍中延彬徐寅郑良士軰以诗相唱和闽士多以风雅归之

陈郁亦仙游人少笃学博览羣书手不释卷事景宗为谏议大夫奉朝请每休沐在第键戸焚香诵经末常关预机务故得免于祸年八十一卒

江为其先宋州人避乱徙建阳遂为建州人游庐山白鹿洞师处士陈贶二十年尤工于诗有风人之体【为常有吟随堤栁诗锦缆龙舟万里来醉郷繁盛忽尘埃空余两岸千株栁雨叶风花作恨媒盛传于时】防福州乱有故人任福州官属者恐祸及将亡去江南间道谒为为与草投江南表其人未出境为边吏所禽得囊中所譔表章于是收为与奔者俱械至刑所为临刑辞色不挠且曰康之死也顾日影弹琴吾弹赋一篇足矣乃索笔为诗而死闻者伤之诗集一卷传世【按马令南唐书为有题庐山白鹿寺诗云吟登萧寺旃檀阁醉倚王家玳瑁筵元宗南迁驻于寺见其诗称善久之为由是傲肆自谓俯拾青紫乃诣金陵求举屡黜于有司怏怏不能自己欲束书亡呉越防同谋者上变按得其状伏罪据此则为被南唐所杀未审是非】

陈致雍莆田人也博洽善文辞宪章典故尤所谙练仕景宗为太常卿入南唐以通礼及第除秘书监未几致仕还家陈洪进辟掌书记譔晋安海物异名记及闽王列传【一作闽王事迹】五礼仪鉴诸书好事者复编其议礼诸论为曲台奏议二十卷【雍海物异名记云荒余之产郭璞未详张华不载临海记稽圣赋古今注以及诸家集在此卷】

李相 林安 陈寅

李相夀州人少跅好走马屠博母李媪家素丰酤酒市中王绪未起兵时从媪贳酒数负责又醉毁媪酒舎相怒欲欧之媪蹑相足曰天下方乱此壮士也遂与为刎颈交绪举兵相绪部下已而从入闽前锋将杀绪相匿其遗孤建齐于山中以其少子与建齐易名而呼【晋安逸志云时绪子建齐方四五嵗相抱建齐枕绪尸而哭之仰谓王潮曰天乎天乎将军诚自贾祸子固北靣事之矣其已甚乎且其孤何罪也请活之潮曰诺相遂抱建齐而归谓其妻曰潮忍人也今佯许之后必复索之柰何吾终不令王氏絶嗣矣乃以其子与建齐易名而呼云云】居三日军中果索建齐少子应曰诺遂被杀相卒与建齐从军居闽县而建齐竟冐李姓数世

林安福清人事母至孝母死庐墓旁有石自裂而泉涌太祖异之以其庐为寺赐名曰涌泉【安六世孙正华当宋时亦以孝闻故世号涌泉大小孝子】

陈寅莆田人福建观察使岩之从子也好善乐施有隠徳年至九十余未卒先一日歴言百年事皆验土人庙祀不絶

论曰李相匿遗孤虽程婴何以加焉林安孝亲而感应流泉谓非纯孝不可也陈寅慷慨好施其亦无媿于义侠矣夫

石氏二女 练寯 郑氏 谢氏

石氏二女福州永贞镇人也长曰月华次曰雪英有国色渉猎书史太祖时处州青巾贼乱畧地至镇二女遇贼不屈投水死水傍故有飞来石人因名曰石八娘岩练寯章仔钧妻也生而肉髪深沉端毅知识过人终日不茍言笑仔钧以寯言释二校语具仔钧中当是时寯使诸子谕二校曰宜急去无受戮于市且以金跳脱遣其行二校望拜感泣仰天誓曰夫人之恩茍不报有如日遂奔南唐乆之仔钧死嶲居建州城建州之破也二校实在行间一为行军招讨使【或云即边镐】一为先锋桥道使【或云即王建封】私念练夫人再生恩遣使持金帛贻寯授以白旗曰吾且殱此城夫人宜植旗于门已戒士卒勿犯矣寯郤金帛反其旗曰公今见报独活我家耳岂足为义邪阖城之人不下十万未必皆有罪也公若思旧徳愿全此城必欲屠之吾家与众俱死不独生也二校感其言遂止曰夫人之仁使为人竟不复屠城寯后累封渤海郡贤徳越国夫人有子十五人【章氏世系碑又云十八子】孙六十八人【宋相章得象亦其孙也】皆跻显贵长子仁坦仕南唐至检校太傅武都郡开国伯三子仁燧仕南唐至检校司徒建州刺史尤为早逹时以为活人之报

余敬洪妻郑氏建州人也敬洪为建州将南唐师下建州禆将王建封得郑氏以其有色而自持不敢犯胁之刃亦不屈转献大将查文徽文徽欲纳之郑大骂曰王师吊伐当褒録节义以励风化王司徒出行伍无怪也君侯为国上将亦若是邪速杀我文徽惭亟访其家归之

林廿五妻谢氏家居福州感徳场龙啓元年升场为宁徳县有逞其私者谋建桓门将没廿五居且平其冢时谢方新寡襁其防子徒歩至长乐府坐肺石下三日得诉符下邑而家舎与坟墓得弗坏

猜你喜欢
  卷六十·志第三十六·礼十四·张廷玉
  辨惑第五·陆贾
  ●卷一百六十七·徐梦莘
  第十六回 获渠魁扫平东突厥 统雄师深入吐谷浑·蔡东藩
  第十七回 立宗支粤西存残局 殉偏疆岩下表双忠·蔡东藩
  元婚礼贡举考·佚名
  ◎方域一·徐天麟
  前汉书续集卷上·佚名
  卷十二【七则】·岳珂
  第九卷 乡镇表一·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纪昀
  吴明彻传·姚思廉
  姚僧垣传·令狐德棻
  东平王元匡传·李延寿
  薛永黍·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五·彭定求

        卷215_1 【剑池】李岘   阖闾葬日劳人力,嬴政穿来役鬼功。   澄碧尚疑神物在,等闲雷雨起潭中。   卷215_2 【张公洞】李栖筠   一径深窈窕,上升翠微中。忽然灵洞前,日月开仙宫。   道士十二人,往还驭

  • 卷一百七十三·彭定求

        卷173_1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   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

  • 常建诗附录·常建

    河岳英灵集云高才无贵士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左思终于记室鲍昭卒于参军今常建亦沦于一尉悲夫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防逺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至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又山光悦鸟性潭影空

  • 款步(二)·戴望舒

    答应我绕过这些木棚,去坐在江边的游椅上。啮着沙岸的永远的波浪,总会从你投出着的素足撼动你抿紧的嘴唇的。而这里,鲜红并寂静得与你

  • 东皋集补钞·管庭芬

    东皋集补钞戴敏才初夏游张园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句人行踯躅江边路,日落秭规啼处山。

  • 补遗卷九·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补遗卷九性道本生赋          【宋】薛士隆元始鸿蒙兮肇太初惟皇极声色恍其无朕兮希微夷为至德天坠生而滋数兮是分人纪人本生于父母兮体隂阳之萃美羌圆颅而方足兮二仪之性也纷坐作

  • 列传第四十一 二玮 陆二李杜·欧阳修

    王綝,字方庆,以字显。其先自丹杨徙雍咸阳。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王好畋游,上书切谏,王稍止,然益疏斥。终荆王友。方庆起家越王府参军,受司马迁、班固二史于记室任希古,希古它迁,就卒其业。武后时,累迁广州都督。南海岁有昆仑舶

  •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赵晔

      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   二年,王僚使公子光伐楚,以报前来诛庆封也。吴师败而亡舟。光惧,因舍,复得王舟而还。光欲谋杀王僚,未有所与合议,阴求贤,乃命善相者为吴市吏。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吴。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 卷二十八·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八 【起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尽丙子齐明帝建武三年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考异【提要分注齐明帝作齐高

  • 卷之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王琚传·欧阳修

    王琚,怀州河内人。小时就没了父亲,聪明有才略,精通天文。因为伯父王隐客曾经任风阁侍郎,所以多次与豪贵及近臣交往。二十岁时,去见驸马都尉王同皎,王同皎很器重他。那时正谋划诛杀武三思,王琚认为他们的行动是义举,就与周瞡、

  • 汪应轸传·张廷玉

    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少年有志向操行。正德十二年(1517)成为进士,选为庶吉士。十四年(1519)皇帝下诏书准备南巡。汪应轸抗言说:“自从下诏书以来,臣民彷徨,不能安居。临清以南,都弃业罢市,逃窜到山谷中去。如果不立即收

  • 苏秦之楚·佚名

    【提要】 要去游说的对象经常会拒绝与你见面,或者故意长时间闲置你。连面都见不了,怎么说服他人呢?游说需要等待、更需要你的耐心与毅力。 【原文】 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 提要·傅玄

    儒家类正心仁论义信通志举贤重爵禄礼乐贵教检商贾校工戒言假言问政治体授职官人曲制信直矫违问刑安民法刑平役赋镜总叙附録四十八条臣等谨案傅子晋司校尉鹑觚子北地傅撰晋书本传称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

  • 卷一·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一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周都洛邑王城【武王作邑于镐京谓之宗周是为西都既革殷命谓周公曰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雒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盖营之而未就也周公摄政之七年成王在

  • 康济录·陆曾禹

    《康济录》原名《救饥谱》,系清初钱塘县监生陆曾禹所辑。乾隆四年,其同乡吏科给事中倪国琏“录其大要,共为四卷”,奏呈御览。乾隆谕令南书房翰林“详加校对,略为删润”,命名为《康济录》,于乾隆五年刊行。此后至乾隆

  • 唐百家诗选·王安石

    又名《王荆公唐百家诗选》。 诗总集。宋王安石编。二十卷。录唐一百零四 家诗一千二百余首,按时代先后编次。前有王 氏自序云:“余与宋次道同为三司判官时,次道 出其家藏唐诗百余编,诿余择其精者,次道因 名曰《百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