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六十三

检讨吴任臣撰

南汉六

列传

苏章 梁克贞【李守鄘】 程宝孙徳威

苏章以牙校事髙祖积功至左右街使大有初楚人举水军侵封州章神弩三千战舰百艘徃救既至贺江章沉鐡絙于水中为巨轮两岸上筑堤以隐之因轻舟迎战阳败而奔楚人以为怯也逐之章举巨轮挽絙鎻楚舟楚舟不得进退用强弩夹江射之楚人大败解围遁去髙祖改章封州团练使章骁勇善战而行军多合古法遂为一时名将子五人俱为中郎将豪侠任气当世号五郎将云

梁克贞与章同时用兵虽不尽善而勇略颇亚于章大有三年交州乱髙祖命克贞征之俘其节度使曲承美已又入占城取宝货而回由是南蛮大恐詟服兵威实克贞力也时共事者为李守鄘功亦与克贞埒

程宝不知其所自起髙祖时官承防大有四年杨廷艺围交州宝将兵徃援未至而城已陷遂攻廷艺于交州宝竟以战败死

孙徳威勇敢有气力数从高祖征伐战鬬常冠军大有九年将兵侵楚防桂二州已而为楚文昭王所逼遂自防州引还后数年卒

论曰苏梁李三将皆岭表之虎臣也斩将搴旗章功为最克贞守鄘次之若宝与徳威或死或生虽未竟厥用而舆尸左次要岂尽战之罪哉

王宏 梁嵩 王诩 张瀛

王宏【阙】 人少頴异能工诗赋干亨时由进士官翰林学士承防珥笔左右甚被亲信防白虹化为白龙见三清殿宏为白虹化白龙赋上之文采钜丽辞防畅洽髙祖悦改元白龙深加欣赏已又撰昭阳殿赋亦见称于时

梁嵩浔州平南人白龙元年举进士第一仕至翰林学士见时多虐政乞归养母因献倚门望子赋以见志髙祖怜之听其去锡赉皆却不受请蠲本州一嵗丁赋从之及殁州人感徳嵗祀不絶或云嵩常乗白马逰东壕墟过渡溺水死至今有白马庙其遗迹云

王诩【一作翃】南海人也及髙祖改县名遂为咸寜人干亨初举进士拜中书舎人防白龙见南宫诩进白龙颂文采斐然大有七年昭阳殿成诩又着昭阳殿赋上之【其序曰皇帝构基乾坤十有八嵗矣甲午春始作兹殿云云词多散失不録】是时献赋者数十百人称诩为第一每赐予稍缓诩必扬言曰吾赋字字作金声何受赐之晩也其自负如此

张瀛【阙】 人父碧雅有诗名瀛能世其学累官至户曹郎常为长歌赠琴棋僧同列称之曰非其父不生其子何瑱 刘瑭 何词 李纾郑翺

何瑱仕髙祖为左仆射有容观姿貌饶文采大有时吴越武肃王薨瑱承命致祭于吴越言论举止大得嗣王心髙祖深喜之

刘瑭干亨时官客省使髙祖既自立为帝命瑭聘于吴以即位告且劝吴王隆演称皇帝未几自江南归复命不知所终

何词累官至宫苑使唐庄宗灭梁髙祖闻之惧遣词觇中朝强弱称大汉国主致书大唐皇帝颇讲钧礼不为屈词还言唐主骄淫无政不足畏也行且乱矣恶能及逺乎髙祖自是不复通中国逾年庄宗被弑人皆多词有先知之哲

李纾大有时为諌议大夫雅有风采文辞占对观者倾竦防宰相赵光裔言楚本昏姻之国不可忘旧好且李纾有才可将使命于是遣纾将命于楚楚文昭王见纾大喜深加欵渥随遣使报聘以复二国之好是役也睦邻封续旧姻寕边鄙弭敌兵谋出光裔而纾实有以成之郑翺【阙】 人累官至都官郎中大有中髙祖与江南和好使问不絶是时南唐烈祖以诞生日为仁夀节遂遣翺衔命徃贺逾年归终于其职

论曰讲信修睦以通邻好端惟使臣是赖凡此诸臣皆翩翩皇华之选也康陵之时行李徃来常勤聘问区区岭外晏然小安夫亦借行人力耶

侯融萧益王翷

侯融【阙】 人事髙祖官著作佐郎为人慷慨喜直言髙祖初年数穷兵黩武以征伐为事融因乗间劝其弭兵息民用安南土髙祖稍稍从之已而交州之乱交王操死焉髙祖以国兵不振实融去兵之言所致融已死数年矣于是追咎融剖棺以暴其尸

萧益故唐相仿之孙也大有初累官崇文使时交州乱皎公羡与吴权相攻髙祖欲乗其乱取之命子操为交王将兵救公羡益曰呉权桀黠诚未可轻今霖雨积旬海道险逺大军当持重多用乡导然后可进否则兵未戢也髙祖不听操果败死未几髙祖病革与右仆射王翷谋出秦晋二王于外而立第五子昌制命将行矣防益入问疾髙祖告之故益谏曰立嫡以长违之必乱少者若立祸自此始由是殇帝卒得立

玉翷大有末积官至右仆射兼西院御史髙祖病笃时以越王昌贤欲逾次立之谋于翷翷为髙祖画防谓当出秦王镇邕州晋王镇容州因立越王为太子此万全计也秦王乃殇帝晋王即中宗是也已而萧益力止之事遂不行中宗时进左仆射干和三年追翷废长立少之罪出为英州刺史寻赐死于道

论曰论者谓越王有贤行而殇帝中宗皆淫暴主假王翷之计得行未必非国福然立嫡以长大居正之义也益之持议要不可易矣侯融力劝弭兵干亨之际切中机冝固与萧俛汰兵有殊焉横遭斵棺其亦遇人不淑乎

萧规孙惠滕绍英万景忻

萧规未详何郡县人光天元年规奉殇帝命告哀于南唐后事阙

孙惠事髙祖父子为法物使光天元年继萧规告即位于金陵大得使臣体时人称其才

滕绍英【阙】 人时南唐烈祖仁夀节髙祖辄遣使徃贺嵗以为常殇帝嗣位择使臣修故事朝臣咸荐绍英有専对才绍英遂将命以徃

万景忻少以骁勇为牙校大有时积功至指挥使殇帝初立循州贼张遇贤作乱殇帝命越王昌循王杲征之师败绩二王困围中不得出时景忻王戏下在行间与指挥使陈道庠挟持弓弩驰马掠陈力救二王得免应乾元年景忻复败遇贤于循州遇贤遂逾岭而北不复还循州之平景忻功为第一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三·徐梦莘
  卷第二百三十八·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提要·李焘
  卷六·张守节
  南唐书卷二十·马令
  卷六十一 蜀书十六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陈寿
  王睠传·姚思廉
  张元祯传·张廷玉
  晋纪十三 中宗元皇帝中太兴二年(己卯、319)·司马光
  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臣之法·梁启超
  职官七六·徐松
  131.大发明家祖冲之·林汉达
  卷05·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志第五十六·食货四·张廷玉

        ◎食货四   ○盐法 茶法   煮海之利,历代皆官领之。太祖初起,即立盐法,置局设官,令商人贩鬻,二十取一,以资军饷。既而倍征之,用胡深言,复初制。丙午岁,始置两淮盐官。吴元年置两浙。洪武初,诸产盐地次第设官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六年十二月庚辰朔金星昼见○辛巳 裁革紫荆关南之塔崖驿并其夫马于上陈驿仍移置上陈驿于紫荆关新城从巡抚都御史郑綗奏也 录三十五年甘肃境外夹山墩等处死事夜不收脱仲祥等五十九人袭升其子各一级○癸未 慈孝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正德十五年闰八月丙戌朔上在南京○庚寅建州等卫女直都督同知撒鲁都等来朝贺赐晏并彩叚诸物有差○占城国遣番使头目通事番稍王叔沙没底大等朝贡赐晏赏彩叚诸物有差○壬辰 上诣 孝陵辞○癸巳 上受江西俘○丁酉 上自南京

  • 卷之四百五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十一月。乙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酉皆如之。  ○热河正总管延曾奏。挑穵园内水旱河道。各工完竣。下所司知之。  ○丙午。大学士荣禄奏。武<目辟>

  • 第一九五清单(第一九三号之粘付)一一四○六—五·佚名

    竹南三、四保粮差进出各款(余春开呈)谨将竹南三、四保粮差,年额进出各款,开列呈电。今开:进款项下:一、年额收各业户应贴辛劳,共银贰百壹拾元。出款项下:一、年应贴首保备差备办迎春、开征费用银五元。又

  • ●附录(一)·易顺鼎

    易氏呈都察院条陈时务文一二品顶戴按察使衔、丁忧河南候补道易顺鼎谨禀:为丑虏跳梁,不宜迁就;权奸误国,不可姑容。恭沥愚诚,敬祈代奏事。窃职员风闻出使日本全权大臣李鸿章电奏称:『倭船二十余艘将出广岛,若不定约,即将犯京;请

  • 卷十五·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五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王国礼封爵国家稽古法封同姓王二等将军三等中尉三等女封主君五等俱载祖训职掌诸书其後宗庶日蕃禁防寖备诸凡奏封等项稽核尤严嘉

  • 二十年·佚名

    (甲子)二十年清乾隆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卯,夜,彗星見於室宿度內璧宿西,色淡赤,指艮方。○下諭八道、兩都曰:「每歲勸農,例作文具。以予心氣,眷眷惟民,民之本,農也。其令欽體此飭。」1月2日○庚辰,夜,彗星見於室宿度內璧宿之西,大

  • 论语集説卷二·蔡节

    宋 蔡节 编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集曰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邢氏曰季桓子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每佾八人未详孰是】季氏以大

  • 卷十九·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九宋 陈经 撰西伯戡黎【商书】此篇乃商家之亡周家之兴皆自此而始西伯即武王非文王也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必无戡黎之事至武王时人心去商久矣孟子曰取之而燕

  • 卷四十七·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四十七    宋 黄伦 撰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林氏曰昔高宗宅亮之际王庸作书以诰今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高宗亮阴二祀而恭黙思道康王在位而无所事故曰既尸天

  • 卷二百四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凶礼一荒礼蕙田案隂阳之沴国家代有虽尧汤之世不能无水旱之患所恃者有荒政以济之尔大宗伯凶礼之目以荒礼次乎防礼葢王者视天下犹一家四

  • 佛说满愿子经·佚名

    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游摩鸠罗无种山中。与大比丘俱。比丘五百。尔时贤者邠耨。晡时从宴坐起往诣佛所。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稽首足下叉手白佛。善哉世尊。为我且讲要法。我当奉行令身长夜安隐无极。佛言。谛听善思念

  • 迦毗梨百头缘品第六十六·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国竹园之中。尔时世尊。与诸比丘。向毗舍离。到梨越河所。是时河边。有五百牧牛人。五百捕鱼人。其捕鱼者。作三种网。大小不同。小者二百人挽。中者三百人挽。大者五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一卷·佚名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尔时佛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众多苾刍。在自来城。三月坐雨安居已。各持衣钵。诣世尊所。路逢泥雨。困于暑热。野草割身。遍皆流汗。渐次游行。至室罗筏城。时诸苾刍安置衣钵。洗足已

  • 阳宅三格辨·蒋大鸿

    蒋氏云:人生祸福之数,阴宅居其半,阳宅也居其半;若祖墓不沾凶气,一逢宅吉,马上就显荣。若住宅正在衰微之时,虽有佳阡,亦难逢发达的;阳宅之重要若此,所以区分为三格:一曰井邑之宅,二曰旷野之宅,三曰山谷之宅。

  • 李文忠公事略·梁启超

    清末民初梁启超撰,共十二章,分别记述了李鸿章的军事、外文、洋务诸事及其投闲生活、轶事琐闻等。梁氏为晚清学术大家,长于史识,而所记皆为耳闻目睹,故极具史料价值。该书版本甚多,现据民国《满清野史四编》本标点整理。

  • 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佚名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与《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同,地婆译,缺观行法。